成语

旷世无匹的意思

kuàngshì

旷世无匹



拼音kuàng shì wú pǐ

注音ㄎㄨㄤˋ ㄕˋ ㄨˊ ㄆ一ˇ

解释旷世:当代所没有的。匹:相当。当代没有能比得上的。形容极为突出。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梦》:“至夜,焚香坐伺,妇果携女至。态度娴婉,旷世无匹。”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旷世无匹是褒义词。

繁体曠丗無匹

近义独一无二、盖世无双

反义比比皆是

英语stand without peer in one's generation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kuàng   注音  ㄎㄨㄤˋ   繁体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JYT  五笔98  JOT  仓颉  AI  郑码  KTG  四角  60000  结构  左右电码  2568  区位  3185  统一码  65F7  笔顺  丨フ一一丶一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旷(曠)的拼音:kuàng(ㄎㄨㄤˋ)  

⒈ 空阔:空旷。旷远。旷野。地旷人稀。

⒉ 开朗,心境阔大:旷达。心旷神怡。

⒊ 相互配合的东西之间空隙过大:这双鞋穿着太旷了。

⒋ 荒废,耽误:旷工。旷时持久。旷日经年。

⒌ 长时间所无:旷代伟人(当代无人比得上的伟大人物)。旷古绝伦。盛世旷典(兴盛时代的罕见难逢的隆重典礼)。

⒍ 姓。

统一码

旷字UNICODE编码U+65F7,10进制: 26103,UTF-32: 000065F7,UTF-8: E6 97 B7。

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曠昿

汉英互译

free from worries、neglect、spacious、vast

造字法

形声:从日、广声

English

extensive, wide, broad; emp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旷的拼音:

kuàng  

〈词性:形〉

(1) (会义兼形声。从日,广声。本义:光明;明朗)

(2) 同本义 [bright]

旷,明也。——《说文》

旷,光明也。——《玉篇》

此人谓照旷。——《庄子·天地》

旷若发矇。——《后汉书》

(3) 又如:旷旷(光明;明亮)

(4) 心境开阔,开朗 [free from worries and petty ideas]

则有心旷神怡。——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旷度(宽大的气度);旷澹(心胸豁达,不重名利);旷怀(开阔的心胸);旷逸(心胸开阔,性情超脱);旷士(胸襟开阔之士);旷如(开阔)

(6) 空旷;开阔 [vast;spacious]

旷兮其若谷。——《老子》十五章

居于旷林。——《左传·昭公元年》

率彼旷野。——《诗·小雅·何草不黄》

独观于昭旷之道。——《汉书·邹阳传》

土地平旷。——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下平旷。——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星光照旷野。——明· 魏禧《大铁椎传》

(7) 又如:旷平(宽广平坦);旷廊(空旷;空阔);旷僻(空阔而偏僻);旷宇(广阔的原野;宽广的胸怀)

(8) 久 [long-time]

自夏涉玄冬,弥旷大余旬。——刘桢《赠五官中郎将》

(9) 又如:旷劫(佛教指过去时间极长);旷代(隔世,谓历时长久)

(10) 遥远 [distant]

旷如望羊。——《孔子家语·辨乐》。注:“用志广远。”

(11) 又如:旷迥(遥远之处);旷望(极目眺望,远望);旷绝(僻远)

(12) 无妻的,有时也指无夫的 [single;unmarried]。如:旷女(无夫的成年女子)

(13) 罕见;超绝 [rare;outstanding]。如:旷恩(罕见的恩德)

词性变化

旷的拼音:

kuàng  

〈词性:动〉

(1) 空,使空闲 [leave vacant;idle]

祥车旷左。——《礼记·曲礼》

旷安宅而弗居。——《孟子》

无旷庶官。——《书·皋谟》

无旷其众。——《国语》

(2) 又如:旷虚(虚空;空缺);旷绝(空缺);旷额(空额)

(3) 绝 [be peerless among one's contemporaries]

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清· 黄宗羲《原君》

(4) 耽误;荒废 [neglect;waste]

弃德旷宗。——《左传·昭公十年》

今得强赵之兵,以杜 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战国策·赵策四》

(5) 又如:旷班;旷任;旷惰(怠惰,荒废职守);旷官(官吏荒废职守,才能不足称其职;悬缺待补的官职);旷土(荒芜的土地);旷学(荒废学业)

常用词组

旷达、旷代、旷荡、旷费、旷废、旷夫、旷工、旷古、旷古未闻、旷古未有、旷课、旷阔、旷渺、旷日持久、旷世、旷世奇才、旷野、旷远、旷职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ANV  仓颉  PT  郑码  EAZ  四角  44717  结构  单一电码  0013  区位  4232  统一码  4E16  笔顺  一丨丨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世的拼音:shì(ㄕˋ)  

⒈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世代(a.很多年代;b.好几辈子)。世纪(指一百年)。流芳百世。

⒉ 一辈一辈相传的:世袭。世家(a.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b.《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⒊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世上。世俗(a.流俗;b.非宗教的)。世故(a.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b.处世经验)。世态炎凉。

⒋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世界。举世瞩目。公之于世。

⒌ 姓。

统一码

世字UNICODE编码U+4E16,10进制: 19990,UTF-32: 00004E16,UTF-8: E4 B8 96。

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世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㔺丗卋

汉英互译

age、era、generation、life、lifetime、world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generation; world; era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世的拼音:

丗、卋 shì  

〈词性:名〉

(1)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2) 同本义 [thirty years]

世,三十年为一世。——《说文》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

(3) 父子相继为世。一代(古礼规定,男子三十岁结婚生孩子,产生新一代) [generation]

父子相代为一世。——《字汇》

世室世世不毁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世相朝也。——《周礼·大行人》

昔我先王世后稷。——《国语·周语》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孙权据有 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世功(累代的功绩);世世(代代);世治(世世代代地统治);世济(世代继承);世卿(指世代承袭的卿大夫);世职(父子相袭的官职);世爵(世代继承爵位);世谱(世系家谱);世将(世代为将);祖传世医

(5) 一生;一辈子 [lifetime;life]

负刍必以魏,殁世事 秦。——《战国策·秦策》。注:“身也。”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今生今世;尘世;来世;出世;入世;永世不忘

(7) 人世,世间;世界 [world]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唐· 韩愈《马说》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后汉书·张衡传》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一世之雄;举世闻名;世故;世尊(佛祖。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世涂(光天化日之下;亦常比喻处世的经历);世界路上(人世交际场中);世外桃源

(9) 时代;朝代 [times;era;epoch]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 又如:近世;治世;浊世;盛世;乱世;先世;世屯(时世艰难);世务(当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11) 岁;年 [age]

志国三世。——《礼记·曲礼》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12) 又如:世远事乖(年代久远,事情不顺)

(13) 地质年代的划分,短于一个纪而长于一个代的地质年代的分期 [epoch]。如:古新世

(14) 世俗 [mundane]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易·乾》

(15) 后嗣;后人 [descendant]

卫瑞木叔者,子贡之世也。——《列子·杨朱》

(16) 又如:后世;官人以世(官人不以贤才而以父兄)

(17) 家世 [family property]

陵不引决,忝世灭姓。——《汉书》

(18) 世族 [noble]

以族论罪,以世举贵,虽欲无乱,得乎哉?——《荀子·君子》

(19) 又如:世家子弟(泛指世代做官人家的子弟);世家军籍(世代都是军人);世胄(贵族后裔;泛指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20) 姓

词性变化

世的拼音: shì  

〈词性:形〉

(1) 有世交关系,表示两家之间世代交往 [friendly]

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儒林外史》

(2) 又如:世先生(对世交的尊称);世侄;世台(对世交晚辈的尊称);世伯(对父辈朋友中年长于己父者的称呼);世叔(对父辈朋友中年小于己父者的称呼);世翁(对世代有交谊的长辈的尊称)

(3) 指嫡长 [elder]

父之兄弟先生为世父。——《尔雅》

世父言为嫡统继世也。故世子亦曰大子。——《释名》

卫世叔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 通“太”。大的 [great]

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世利(大大有利于)

世的拼音: shì  

〈词性:副〉

(1) 既然,已经 [already]

小子世来你家,大姐不要说闲话。——元· 马致远《青衫泪》

(2) 从来;终归 [always]

我将这角门儿世不曾牢拴。——元· 王实甫《西厢记》

(3) 永远 [always;forever;ever]

再休想那章台走马郎,度你到西方…,世脱下皮囊。——元· 李寿卿《度翠柳》

常用词组

世弊、世仇、世传、世次、世代、世道、世风、世故、世纪、世纪末、世家、世交、世界、世界观、世界语、世局、世路、世面、世亲、世情、世人、世上、世世代代、世事、世俗、世态、世态炎凉、世外、世外桃源、世袭、世系、世相、世兄、世业、世谊、世运、世子、世族

  拼音    注音  ㄨˊ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FQV  仓颉  MKU  郑码  AGR  四角  10412  结构  单一电码  2477  区位  4662  统一码  65E0  笔顺  一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无(無)的拼音:wú(ㄨˊ)  

⒈ 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统一码

无字UNICODE编码U+65E0,10进制: 26080,UTF-32: 000065E0,UTF-8: E6 97 A0。

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無㷻

汉英互译

naught、nonexistence、nothing、nothing、without、zero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无的拼音:

(1) 無   

(2) ——“南无”( nāmó  ):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3) 另见   

基本词义

无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sing and dance]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nihility]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词性变化

无的拼音:

  

〈词性:动〉

(1) 没有,跟“有”相对 [not have;there is not]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无的拼音:

  

〈词性:副〉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not]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don't]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no,not]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need not;not have to;be not worth]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无的拼音:

  

〈词性:代〉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nothing]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无的拼音:

  

<连>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regardless of]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无的拼音:

  

<语气词>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常用词组

无把握、无保留、无比、无边、无边无际、无病呻吟、无病自灸、无补、无猜、无产阶级、无常、无偿、无成、无耻、无出其右、无从、无大无小、无道、无敌、无底洞、无地自容、无的放矢、无冬无夏、无动于衷、无独有偶、无毒不丈夫、无度、无端、无恶不作、无法、无法无天、无方、无妨、无非、无干、无告、无根据、无功、无功受禄、无辜、无故、无怪,无怪乎、无关、无关宏旨、无关紧要、无关痛痒、无害、无何、无恒、无华、无机、无机化学、无稽、无稽之谈、无及、无疾而终、无几、无计可施、无际、无济、无济于事、无价之宝、无价值、无坚不摧、无间、无疆、无节制、无尽、无尽无休、无精打采、无拘束、无拘无束、无可比拟、无可不可、无可非难、无可非议、无可厚非、无可讳言、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无不可、无可言状、无可争辩、无可置疑、无孔不入、无愧、无赖、无礼、无俚、无理、无理取闹、无理数、无力、无量、无聊、无聊赖、无路可走、无虑、无论、无论何时、无论如何、无米之炊、无名、无名氏、无名帖,无名帖儿、无名小卒、无名英雄、无名指、无明火、无乃、无奈、无奈何、无奈我何、无能、无能为力、无能之辈、无宁、无匹、无期徒刑、无奇不有、无气无力、无前、无情、无穷、无穷大、无穷尽、无穷无尽、无穷小、无趣、无缺、无人不知、无人问津、无任、无日、无日无夜、无如、无容置疑、无色、无伤大雅、无上、无神论、无声、无声无臭、无时无刻、无始无终、无视、无事不登三宝殿、无事忙、无事生非、无殊、无数、无双、无私、无私无畏、无私有弊、无似、无算、无损、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无所不用其极、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至、无所措手足、无所忌讳、无所事事、无所适从、无所畏惧、无所谓、无所需求、无所用心、无所作为、无条件、无头案、无头告示、无往不利、无往不胜、无望、无微不至、无为、无味、无畏、无谓、无闻、无我、无…无…、无物、无误、无隙可乘、无暇、无瑕、无瑕可击、无限、无线电、无线电台、无相干、无效、无邪、无懈可击、无心、无行、无形、无形中,无形之中、无须,无须乎、无涯、无烟煤、无恙、无业、无业游民、无一不知、无遗、无疑、无已、无以、无以复加、无异、无亦、无抑制、无益、无意、无意识、无射、无垠、无影无踪、无庸、无用、无忧无虑、无由、无有、无余、无与伦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缘、无缘无故、无援、无知、无止境、无中生有、无着、无资格、无足轻重、无罪

  拼音    注音  ㄆ一ˇ   
简体部首  匚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繁体部首  匸部  
五笔  AQV  仓颉  SC  郑码  HRD  四角  71711  结构  左三包围电码  0572  区位  3805  统一码  5339  笔顺  一ノ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匹的拼音:pǐ(ㄆ一ˇ)  

⒈ 量词(a.指整卷的绸或布;b.指马、骡等)。

⒉ 单独:匹夫(a.一个人,泛指平常人,如“国家兴亡,匹匹有责”;b.指无学识、无智谋的人,如“匹匹之勇”)。

⒊ 相当,相敌,比得上:匹敌。匹配。

统一码

匹字UNICODE编码U+5339,10进制: 21305,UTF-32: 00005339,UTF-8: E5 8C B9。

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疋鴄

汉英互译

be equal to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olt of cloth; counter for hors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匹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据金文,象以山崖的凹凸不平来比喻布的摺皱。本义:中国古代计算布帛的单位,四丈为匹)

(2) 量词。用于纺织品或缧马等[bolt;piece]

匹,四丈也。——《说文》

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匹练(一匹白绢);匹帛(泛指纺织品);匹段(泛指丝织品)

(4) 志同道合的人;伴侣;配偶 [company]

常以鳏旷多感,或谋新匹。——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匹夫匹妇(指平民男女。泛指常人);匹夫小谅(指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匹夫沟渎(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匹群(犹伴侣,伙伴);匹双(匹偶,配偶)

(6) 同类;友辈 [friend generation]

无怨无恶,率由群匹。——《诗·大雅·假乐》

(7) 又如:匹畴,匹俦(同类);匹侪(同类;同伴)

(8) 匹敌,对手 [match]

似此良医,世罕其匹,未可废也。——《三国演义》

(9) 又如:世无其匹

(10) 二人 [two persons]

畴匹,二人为匹,四人为畴。——玄应《一切经音义》

(11) 雌雄 [female and male]。如:匹居(雌雄同居);匹处(雌雄同处);匹耦(雌雄配对)

(12) 成对 [pair]。如:匹鸟(成对的鸟);匹植(成对成行地种植);匹禽(成对的鸟)

(13) 通“譬”。比喻 [metaphor;analogy]

匹诸俘伪。——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

匹如元不到京来。——元稹《酬乐天醉别》

词性变化

匹的拼音:   

〈词性:动〉

(1) 匹敌;比得上,相当 [compare;be equal to]

作丰伊匹。——《诗·大雅·文王有声》。传:“匹,配也。”

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楚辞·九章·怀沙》

(2) 又如:天下谁能匹;匹休(比配;媲美);匹比(比);匹耦(投合);匹遇(遇合);匹亚(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匹驰(并驰)

(3) 匹配;相配 [be a match for]。如:匹偶(婚配)

(4) 正对着;冲着 [be right against(one's face)]。如:匹头匹脑(对准头脸);匹头(迎面,劈头)

匹的拼音:   

〈词性:形〉

(1) 单独 [single]。如:匹马(一匹马。亦指单身独骑) “疋”

(2) 另见   

常用词组

匹敌、匹夫、匹夫有责、匹夫之勇、匹练、匹马单枪、匹配、匹头、匹头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