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狂妄自大的意思

kuángwàng

狂妄自大



拼音kuáng wàng zì dà

注音ㄎㄨㄤˊ ㄨㄤˋ ㄗˋ ㄉㄚˋ

解释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狂妄傲慢;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旧唐书 皇甫镈传》:“执谊,叔文乘时多僻,而欲斡运六合,斟酌万几;……何狂妄之甚也。”

例子他对诗只不过了解一点皮毛,就这样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真令人反感。

正音“妄”,不能读作“wǎng”。

辨形“妄”,不能写作“忘”。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感情狂妄自大是贬义词。

近义得意忘形、骄傲自满

反义谦虚谨慎、频频入礼

英语be puffed up with pride(think one is the whole cheese)

俄语безрассудное самовозвеличивание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kuáng   注音  ㄎㄨㄤˊ   
简体部首  犭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犬部  
五笔  QTGG  仓颉  KHMG  郑码  QMC  四角  41214  结构  左右电码  3693  区位  3181  统一码  72C2  笔顺  ノフノ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狂的拼音:kuáng(ㄎㄨㄤˊ)  

⒈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狂犬。疯狂。癫狂。发狂。狂人。

⒉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狂。狂妄(极端自高自大)。狂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狂乱。狂野。狂躁。狂恣。狂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

⒊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狂风。狂飙。狂热。力挽狂澜。

统一码

狂字UNICODE编码U+72C2,10进制: 29378,UTF-32: 000072C2,UTF-8: E7 8B 82。

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呈忹狅

汉英互译

aficionado、arrogant、crazy、mad、violent、wild

造字法

形声:从犭、王声

English

insane, mad; violent; wi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狂的拼音: kuáng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狗发疯)

(2) 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dog was mad]

狂,狾犬也。——《说文》

值狂犬之暴怒,加楚害于微躯。——三国魏· 阮籍《鸠赋》

(3) 又如:狂犬(凶猛的狗)

(4) 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疯癫” [mad;crazy;insane]

狂夫瞿瞿。——《诗·齐风·东方未明》

狂走者累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忽忽如狂。——《汉书·李广苏建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狂死(因疯疾致死);狂易(精神失常);狂惑(精神错乱;疯癫);狂徒(狂人)

(6) 狂妄 [too arrogant;stiff-necked]

幼而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其蔽也狂。——《论语》。注:“妄抵触人。”

愈以是得狂名。——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又如:狂谬(狂妄荒谬);狂且(行动轻狂之人);狂乖(狂妄狡猾);狂纵(狂妄放肆);狂轻(狂妄而轻浮);狂悖(狂妄背理;猖獗);狂且(行动轻狂);狂话(狂妄的话);狂狡(狂妄狡诈);狂戾(狂妄暴戾);狂惑(狂妄昏惑)

(8) 狂放,任性放荡 [unruly or unrestrained]

狂夫之言,圣人择之。——清· 刘开《问说》

(9) 如:狂士(狂放的读书人);狂朋怪侣(行为狂放不循常轨的朋友);狂态(狂放的态度)

(10) 凶猛 [violent;ferocious]

狂风吹古月。——李白《司马将军歌》

(11) 又如:狂风毒雨(狂风暴雨)

(12) 汹涌 [roaring]

挽狂澜于既倒。——韩愈《进学解》

(13) 又如:狂涛(汹涌的波涛);狂浪(汹涌的浪涛);狂流(汹涌的水波)

词性变化

狂的拼音: kuáng  

〈词性:动〉

(1) 通“诳”。欺骗 [cheat]

吾以是狂而不信也。——《庄子·逍遥游》

使子必智而寿,则世必以为狂。——《韩非子·显学》

(2) 通“往”( wǎng  )。去 [go to]

我其发出狂。——《书·微子》

常用词组

狂傲、狂暴、狂奔、狂飙、狂草、狂潮、狂放、狂风、狂风暴雨、狂欢、狂欢节、狂澜、狂烈、狂乱、狂怒、狂犬病、狂热、狂人、狂生、狂涛、狂妄、狂喜、狂想、狂笑、狂言、狂野、狂饮暴食、狂躁、狂恣

  拼音  wàng   注音  ㄨㄤˋ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YNVF  仓颉  YVV  郑码  SHZM  四角  00404  结构  上下电码  1174  区位  4593  统一码  5984  笔顺  丶一フフ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妄的拼音:wàng(ㄨㄤˋ)  

⒈ 胡乱,荒诞不合理:轻举妄动。胆大妄为。妄自尊大。妄图。狂妄。妄想。

⒉ 非分的,不实的:姑妄听之。妄自菲薄。妄作主张。

统一码

妄字UNICODE编码U+5984,10进制: 22916,UTF-32: 00005984,UTF-8: E5 A6 84。

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妄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bsurd、preposterous、presumptuous、rash

造字法

形声:从女、亡声

English

absurd, foolish, reckless; fal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妄的拼音: wàng  

〈词性:副〉

(1) (形声。从女,亡声。本义:胡乱)

(2) 同本义 [at random]

妄,乱也。——《说文》

不通于轻重谓之妄言。——《管子·山至数》

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贾子道术》

施妄者,乱之始也。——《春秋繁露》

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多求妄用。——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妄传伯夷。——清· 黄宗羲《原君》

毋妄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妄口(胡说);妄系(无故抓人入罪);妄扳平人(胡乱牵连无辜之人);妄施(随便地施恩);妄折(无原则地屈从);妄行(随便行动);妄言(乱说)

词性变化

妄的拼音: wàng  

〈词性:形〉

(1) 虚妄,极不真实 [unreal]

妄,虚妄。——《广韵》

此言妄也。——《论衡·问孔》

故得妄誉。——《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妄见之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如:妄誉(不实的赞美);妄诞(虚妄不实);妄执(虚妄的执念)

(3) 不法,胡作非为 [illegally]

彼好专利而妄。——《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若再妄求,恐非后福。——《梼杌闲评——明珠缘》

(4) 又如:妄诛(不当责罚而责罚;滥杀);妄杀(乱杀);妄作(无知而任意胡为);妄进(非分图进)

(5) 狂乱,毫无约束 [rash;unrestrained]

性悖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6) 又如:妄男子(狂妄无知的男子)

(7) 荒谬,荒诞 [absurd;preposterous]

王因囚而问之,果妄,乃杀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妄以臆度。——清· 刘开《问说》

(8) 又如:妄语(荒诞不合常理的话);妄异(荒诞怪异);妄妖(荒诞邪怪)

(9) 相当于“凡”。平庸 [mediocre]

人谓魏勃勇,妄庸人耳,何能为乎!——《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10) 又如:妄庸(平庸凡劣);妄匠(平庸的工匠);妄尉(平庸的低级军官)

常用词组

妄称、妄动、妄断、妄念、妄求、妄取、妄人、妄生穿凿、妄说、妄图、妄为、妄下雌黄、妄想、妄言妄听、妄语、妄自菲薄、妄自尊大

  拼音    注音  ㄗˋ   
部首  自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THD  仓颉  HBU  郑码  NL  四角  26000  结构  单一电码  5261  区位  5552  统一码  81EA  笔顺  ノ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自的拼音:zì(ㄗˋ)  

⒈ 本人,己身:自己。自家。自身。自白。自满。自诩。自馁。自重(zhòng   )。自尊。自谦。自觉(jué   )。自疚。自学。自圆其说。自惭形秽。自强不息。

⒉ 从,由:自从。自古以来。

⒊ 当然:自然。自不待言。自生自灭。放任自流。

⒋ 假如: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统一码

自字UNICODE编码U+81EA,10进制: 33258,UTF-32: 000081EA,UTF-8: E8 87 AA。

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自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rom、since、oneself、self

造字法

象形像鼻形

English

self, private, personal; fro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自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 同本义 [nose]

自,鼻也。——《说文》。段玉裁注:“ 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

(3) 始;开头 [beginning]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爱之自也。——《韩非子》

(4) 起源 [origin]

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也。——《礼记》

(5) 又如:自顷(近来)

词性变化

自的拼音:   

〈词性:代〉

(1) 自己,自我;本身 [self;oneself;one’s own]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小雅 ·节南山》

自引而起,绝袖。——《战国策·燕策》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

自比于人。(“人”指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度”,估计;“得”,指圆满得到;“之”,代援赵的具体措施。)——《史记·魏公子列传》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自疏,自己疏远。濯,通“浊”。淖(nào  )泥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其:第一人称代词,自己。陋:见闻少,知识浅薄。而:转折连词,可是,却。谨护其失:谨慎小心地掩盖自己的过错。失:过错。)——清· 刘开《问说》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自戕(戕害自己;自杀);自呈(自首;认罪);自敝(自己困败);自各儿(自己);自凛(自身寒微);自引(自行引退;自杀)

自的拼音:   

〈词性:介〉

(1) 由;从 [from;since]

自,从也。——《广雅》

自天右之。——《易·大有》

退食自公。——《诗·召南·羔羊》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自去史职。——《后汉书·张衡传》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自李唐以来。—— 宋· 周敦颐《爱莲说》

自张柴村。——《资治通鉴·唐纪》

感觉何自起。——蔡元培《图画》

自南海还。——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自海入侵。——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自从(介词。表示时间的起点)

(3) 在;于 [at;in]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诗·小雅》

(4) 又如:自诸(犹其余);自余(犹其余;以外;此外)

自的拼音:   

〈词性:副〉

(1) 自然,当然 [naturally]

重罚不用而民自治。(自治,自然太平。)——《韩非子·五蠹》

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自见异物。——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自足制之。——《资治通鉴》

自从本说。(意思是说,自然应当遵从《本草经》的说法。)——宋· 沈括《梦溪笔谈》

自有同志者在。——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自恁(自然;径自);自化(自然化育);自可(自然可以);自老(自然衰老)

(3) 本是;本来 [originally;at first]

人之死生自有长短,不在操行善恶也。——汉· 王充《论衡》

小人自姓崔名 宁,与那小娘子无半面之识。——《京本通俗小说》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乐府诗集》

(4) 又如:自可(本来可以);自性(个性;本性);自合(自应;本该);自恁(本当)

(5) 仍旧,依然 [remain the same;as before]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唐· 王勃《滕王阁》

(6) 亲自 [personally;in person]

早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自抱持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王自往临视。—— 晋· 干宝《搜神记》

自将三千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7) 又如:自鞫(亲自审讯罪犯)

(8) 别自、另外 [besides;in addition]

一板已自布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自的拼音:   

<连>

(1) 假如,苟。与“非”连用 [if]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2) 又如:自这般(假如像这样)

(3) 即使,虽 [even if]

乐正子春之母死,五日而不食。曰:“吾悔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礼记·檀弓》

(4) 却,可是 [but]

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记梦》

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 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水浒传》

(5) 因为,由于 [because]

自我致冠,敬慎不败也。——《易·需》

自的拼音:   

〈词性:动〉

(1) 用 [use;employ]

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书·皋陶谟》

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荀子·儒效》

(2) 是 [be;really]

女子无计可奈,见王先生也自一表非俗,只得从了他。——《初刻拍案惊奇》

常用词组

自爱、自傲、自拔、自白、自报公议、自报家门、自暴自弃、自卑、自卑感、自备、自贬、自便、自播、自不量力、自裁、自惭、自惭形秽、自测、自称、自成一家、自乘、自持、自吹自擂、自从、自打、自大、自得、自动、自渎、自发、自费、自焚、自封、自奉、自负、自负盈亏、自甘堕落、自高自大、自告奋勇、自割、自个儿、自耕农、自供、自豪、自后、自毁、自毁、自激、自己、自己个儿、自己人、自给、自给自足、自家、自家人、自荐、自交、自矜、自禁、自尽、自刭、自净、自救、自疚、自咎、自居、自觉、自觉性,自我意识性、自决、自绝、自掘坟墓、自控、自苦、自夸、自郐以下、自愧不如、自来、自来红、自来水、自理、自力、自力更生、自立、自恋、自量、自料、自流、自流井、自留、自留畜、自留地、自律、自卖自夸、自满、自明、自鸣得意、自命、自命不凡、自欺欺人、自弃、自洽、自谦、自遣、自谴、自强不息、自轻自贱、自取灭亡、自取其咎、自然、自然地理学、自然对数、自然而然、自然科学、自燃、自认、自如、自若、自杀、自伤、自上而下、自身、自生自灭、自食其果、自食其力、自食其言、自始至终、自适、自视、自恃、自是、自首、自赎、自说自话、自述、自私、自讼、自诉、自讨苦吃、自投罗网、自外、自为、自卫、自慰、自刎、自问、自我、自习、自下而上、自相残杀、自相矛盾、自小,自小儿、自新、自信、自行、自行车、自省、自修、自诩、自序、自炫、自旋、自选、自寻、自言自语、自养、自以为然、自以为是、自缢、自营、自用、自由、自由下落、自由主义、自娱、自愈、自圆其说、自愿、自怨自艾、自在、自赞、自责、自找、自知、自知之明、自治、自治区、自治县、自治州、自制力、自重、自主、自主权、自助、自助餐、自专、自传、自转、自装、自足、自罪、自尊、自作多情、自作自受、自尊心

  拼音  dà dài tài   
注音  ㄉㄚˋ ㄉㄞˋ ㄊㄞˋ   
部首  大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DDDD  仓颉  K  郑码  GD  四角  40800  结构  单一电码  1129  区位  2083  统一码  5927  笔顺  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大的拼音:dà(ㄉㄚˋ)  

⒈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⒉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⒊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⒋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⒌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⒍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⒎ 时间更远:大前年。

⒏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⒐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其他字义

大的拼音:dài(ㄉㄞˋ)  

⒈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⒉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其他字义

大的拼音:tài(ㄊㄞˋ)  

⒈ 古通“太”。

⒉ 古通“泰”。

统一码

大字UNICODE编码U+5927,10进制: 22823,UTF-32: 00005927,UTF-8: E5 A4 A7。

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大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ig、great、bigness、greatnes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大的拼音: dài  

〈词性:名〉

(1) 见“大夫”、“大王”

(2) 用同“代”。世代 [generation]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 另见   

常用词组

大城、大夫、大黄、大王

基本词义

大的拼音:   

〈词性:形〉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 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big;large;great]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然后会于大庙。——《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

大,小大也。——《广韵》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

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韩非子·二柄》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忽一人大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4) 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senior;eldest]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汉乐府《孤儿行》

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世说新语·方正》

(5) 又如: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6) 重要,重大 [important;main]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

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资治通鉴》

(7) 又如: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8) 德高望重的 [be of noble character and high prestige;with great virtue and high prestige]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王年小而位大。——《世说新语·排调》

利见大人。——《易·乾》

(9) 又如: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10) 超过一般 [heavy;strong;loud]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缓》

(11) 学识渊博的 [be learned;have great learning]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孟子·尽心上》

(12) 规模大 [general;main;major]

胡人大入塞。——《淮南子·人间训》

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3) 又如:大手术;大反攻

(14) 性质严重 [serious]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世说新语·政事》

(15) 尊称对方的事物 [your]。敬语。如:大作;尊姓大名

(16) 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如: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词性变化

大的拼音:   

〈词性:副〉

(1) 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greatly;fully]

约以连兵大举。——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此臣所课大患也。——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3) 很,太,非常 [very]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大谩,愿闻其要。——《庄子·天道》

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荀子·非十二子》

少年大骇。——《聊斋志异·促织》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4) 经常 [often]——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not often]。如: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5) 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further ahead or behind]。如:大前天;大后天

大的拼音:   

〈词性:名〉

(1) 大人 [adult;grown-up]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世说新语·赏誉》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大小 [size]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世说新语·尤悔》

(3) 〈词性:方〉∶父亲 [father]。如: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 〈词性:方〉∶指伯父或叔父 [uncle]。如:俺三大是个劳模

(5) 姓

大的拼音:   

〈词性:动〉

(1) 长大 [be brought up]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世说新语·言语》

(2) 超过 [surpass]

亦无大大王。——《战国策·秦策二》

(3) 另见 dài  

常用词组

大阿哥、大安、大巴、大把、大坝、大白、大白菜、大白话、大白鼠、大伯、大伯子、大败、大班、大班、大半、大半、大半天、大包大揽、大包干、大宝、大杯、大本营、大笔、大笔、大便、大别山、大兵、大饼、大伯、大脖子病、大不过、大不敬、大部、大部分、大部头、大步流星、大材,大才、大材小用、大插屏、大吵大闹、大车、大澈大悟、大臣、大城市、大吃八喝、大吃大喝、大吃一惊、大处落墨、大处着眼、大吹大擂、大慈大悲、大错特错、大打出手、大大咧咧、大胆、大刀会、大刀阔斧、大盗、大道、大道理、大德、大纛、大敌、大敌当前、大抵、大地、大帝、大典、大殿、大调、大东亚共荣圈、大动干戈、大动肝火、大动脉、大豆、大都、大都、大肚子、大度、大端、大多、大多数、大恩大德、大儿、大而化之、大而无当、大发慈悲、大发雷霆、大发议论、大凡、大饭店、大方、大方、大方之家、大放悲声、大放厥辞、大粪、大风、大风、大风大浪、大佛阁、大夫、大府、大父、大副、大腹便便、大概、大哥、大哥大、大个子、大个子、大公无私、大功、大功告成、大恭、大姑子、大家、大鼓、大故、大褂、大观、大官、大管家、大闺女、大锅饭、大过、大过、大海、大海捞针、大寒、大河、大壑、大喊大叫、大好、大号、大亨、大哄大嗡、大红大绿、大红大紫、大吼、大后方、大后年、大后天、大户、大花脸、大哗、大话、大换班、大换血、大患、大荒、大会、大伙、大祸临头、大惑不解、大吉大利、大计、大家、大家、大家畜、大家风范、大家闺秀、大家庭、大家族、大驾、大江、大将军、大将、大匠、大脚、大叫、大较、大教堂、大街、大街小巷、大节、大劫、大捷、大姐、大解、大襟、大惊失色、大惊小怪、大酒大肉、大舅、大舅子、大局、大举、大举、大决、大军、大郡、大楷、大考、大客车、大口、大块头、大块文章、大快人心、大款、大魁、大括号、大浪、大捞一把、大牢、大老板、大老粗、大老婆、大老爷、大礼、大礼拜、大礼堂、大理石、大吏、大力、大力士、大连、大殓、大梁、大量、大林寺、大龄、大楼、大陆、大陆、大路、大卵石、大乱、大吕、大略、大略、大伦、大妈、大麻、大麦、大忙、大忙季节、大帽子、大媒、大门、大米、大面、大面儿上、大名、大名鼎鼎、大命、大谬不然、大模大样、大漠、大母、大男大女、大难不死、大难临头、大内、大逆不道,大逆无道、大年、大娘、大娘子、大炮、大批、大辟、大片、大破大立、大起大落、大企业、大气、大气层、大器、大器晚成、大千世界、大钱、大前儿、大前年、大墙、大巧若拙、大秦珠、大青年、大晴天、大庆、大庆、大秋、大曲、大去、大权、大权独揽、大权旁落、大权在握、大人、大人物、大仁、大肉、大儒、大扫除、大嫂、大杀风景、大厦、大少爷、大少爷作风、大赦、大婶儿、大声疾呼、大失所望、大师、大师傅、大使、大使馆、大事、大事记、大事夸张、大是大非、大势、大势所趋、大势已去、大手大脚、大手笔、大手术、大寿、大书、大书特书、大暑、大数、大帅、大率、大水、大肆、大肆攻击、大苏、大堂、大题小作、大体、大体、大田、大厅、大庭广众、大同、大同、大同小异、大统、大头,大头儿、大头针、大团结、大团圆、大碗茶、大腕、大王、大尉、大汶口文化、大无畏、大悟、大西洋、大媳妇、大喜、大喜、大喜过望、大戏、大仙、大弦、大贤、大显身手、大显神通、大宪、大限、大相径庭、大小、大小姐、大小子、大校、大笑、大笑、大写、大昕、大兴、大兴安岭、大兴土木、大猩猩、大刑、大型、大行、大行星、大行政区、大幸、大姓、大兄弟、大熊猫、大熊座、大修、大选、大学、大学生、大丫头、大雅之堂、大烟、大烟鬼、大言、大言、大言不惭、大雁、大洋、大洋洲、大样、大摇大摆、大爷、大业、大姨、大姨子、大义、大义凛然、大义灭亲、大意、大意、大印、大用、大有、大有可为、大有人在、大有文章、大有希望、大有作为、大愚、大雨如注、大狱、大员、大院、大约、大月、大跃进、大运河、大杂烩、大杂院、大灶、大斋、大战、大张旗鼓、大张声势、大张挞伐、大丈夫、大杖则走、大旨、大志、大治、大致、大致、大智、大智若愚、大中丞、大众、大洲、大轴子、大主教、大专、大专院校、大篆、大字、大字报、大自然、大宗、大总统、大作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