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ū gān lì dǎn
注音ㄎㄨ ㄍㄢ ㄌ一ˋ ㄉㄢˇ
解释犹言披肝沥胆。喻竭诚相见。
出处宋·司马光《辞修起居注第五状》:“烦读圣听至于四五,刳肝沥胆,盈卷溢幅。”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说真心话。
感情刳肝沥胆是中性词。
繁体刳肝瀝膽
近义披肝沥胆
动物生肖牛,虎,蛇
刳的拼音:kū(ㄎㄨ)
⒈ 从中间破开再挖空:刳木为舟。刳心(道教指澄清内心的杂念)。
刳字UNICODE编码U+5233,10进制: 21043,UTF-32: 00005233,UTF-8: E5 88 B3。
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刳字收录于 现通表 。
㓬挎摳
形声:从刂、夸声
cut out, dig, rip up, scoop out
详细解释◎ 刳的拼音: kū
〈词性:动〉
(1) (形声。从刀,夸声。本义:剖,剖开)
(2) 同本义 [cut open]
刳,判也。——《说文》
刲之刳之。——《礼记·内则》
刳剔孕妇。——《伪泰誓》
引刀自刳其腹。——王充《论衡》
(3) 又如:刳割(剖割);刳木(剖凿大木,使其中空);刳肝(剖挖肝脏);刳胎(剖割孕妇胎儿)
(4) 挖,挖空 [hollow out]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易·系辞下》
(5) 又如:刳心(挖出心脏);刳腔(挖空的腹腔)
(6) 杀,割 [kill]
刳白马而盟。——《史记·苏秦列传》
(7) 又如:刳羊(古时外交结盟时杀羊宣誓);刳割(切割)
(8) 洗除,消除 [eliminate]
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庄子》
(9) 遭受残害 [cruelly injure]
江东新刳于兵,郡旱,饥民交走死无吊。—— 唐· 韩愈《曹成王碑》
刳刀
肝的拼音:gān(ㄍㄢ)
⒈ 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肝脏。肝炎。肝胆。肝肠。心肝。
⒉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肝火。肝气。
肝字UNICODE编码U+809D,10进制: 32925,UTF-32: 0000809D,UTF-8: E8 82 9D。
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liver
形声:从月、干声
liver
详细解释◎ 肝的拼音: g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干声。本义:肝脏)
(2) 同本义 [liver]
肝,木藏也。——《说文》
肝,榦也。于五行属木,故其体状有枝干。——《释名·释形体》
赞以肝从。——《仪礼·士昏礼》
祭先肝。——《礼记·月令》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肝肺(肝与肺);肝鬲(体内的肝和膈。鬲,通“膈”,即横膈膜);肝脑(肝与脑);肝木(即肝。中医以五行之说释五脏,肝属木,故称)
(4) 比喻人的内心 [heart]
聊为《义鹘行》,永激壮士肝。——唐· 杜甫《义鹘行》
(5) 又如:肝怀(内心);肝心(比喻人的内心);肝血(比喻赤诚之心);肝脾(比喻内心)
肝癌、肝肠、肝肠寸断、肝胆、肝胆相照、肝火、肝脑涂地、肝气、肝儿、肝肾综合征、肝素、肝炎、肝硬变、肝脏
沥(瀝)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沥血(滴血为誓,示必报之仇)。呕心沥血。
⒉ 滤,漉:沥酒。
⒊ 液体的点滴:余沥。沥液(喻文章、言论的精华)。
沥字UNICODE编码U+6CA5,10进制: 27813,UTF-32: 00006CA5,UTF-8: E6 B2 A5。
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沥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瀝
drop、trickle
形声:从氵、历声
trickle, drip; strain; dregs
详细解释◎ 沥的拼音:
瀝 lì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歷声。字又作“砯”,从石从水会意。本义:踩着石头过河)
(2) 水、泪、酒等液体下滴 [drip;trickle]
动滴沥以成响,殷雷应其若警。——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以杓酌油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如:沥血(刺破皮肤使滴血,以发誓、表竭诚或作祭祀);沥液(水滴);沥滴(水下滴)
(4) 竭尽(如自己的)全力 [use up;exhaust]。如:沥恳(竭尽诚心);沥款(竭诚);沥诚(竭尽诚心);沥肠(披露心肠)
(5) 从毛孔或裂缝小口慢慢流出 [ooze]。如:沥酒(滤酒);沥泣(流泪);沥液(细微的水流)
(6) 倾洒 [sprinkle]。如:沥洒(洒酒于地,表示祝愿或起誓);沥觞(倾杯洒酒)
◎ 沥的拼音:
瀝 lì
〈词性:名〉
球形或椭球形体的滴液 [drop]。如:余沥
沥胆、沥涝、沥沥、沥青、沥水、沥血叩心
胆(膽)的拼音:dǎn(ㄉㄢˇ)
⒈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胆囊。苦胆。胆固醇。肝胆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
⒉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胆量。胆气。壮胆。胆魄。胆大妄为(wéi )。
⒊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球胆。暖瓶胆。
胆字UNICODE编码U+80C6,10进制: 32966,UTF-32: 000080C6,UTF-8: E8 83 86。
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膽
courage、gallbladder
形声:从月、旦声
gall bladder; bravery, courage
详细解释◎ 胆的拼音:
膽 dǎn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2) 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gallbladder]
膽,连肝之府也。——《说文》。俗字作“胆”。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按,形如瓶,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
胆为云,肝为风,肾为雨。——《淮南子·精神》。注:“胆,金也。”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李白《行路难》
(3) 又如:胆结石(胆石症);胆裂(胆为之破裂。形容恐惧之甚);胆裂魂飞(恐惧惊怖到极点);胆液(胆汁)
(4) 胆子,胆量,勇气 [courage]
勇胆猛戾。——《荀子·脩身》。注:“有胆气也。”
虎骑闻之应胆慑。——岑参《老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5) 又如:胆落(丧胆落魄);胆大如斗(比喻人的胆量极大)
(6) 装在器物内层,可容纳水、空气等的东西 [liner]。如:瓶胆,球胆
胆憷、胆大包天、胆大妄为、胆大心细、胆敢、胆固醇、胆寒、胆结石、胆力、胆量、胆略、胆落、胆囊、胆瓶、胆破心惊、胆气、胆怯、胆识、胆小管炎、胆小鬼、胆小如鼠、胆虚、胆战心惊、胆战心寒、胆汁、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