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uì dí rú jué hé
注音ㄎㄨㄟˋ ㄉ一ˊ ㄖㄨˊ ㄐㄩㄝˊ ㄏㄜˊ
解释溃:散,乱。溃败的敌人像河水冲决堤坝一样。
出处唐·许敬宗《唐并州都督鄂国公尉迟恭碑》:“尊彼前茅,追奔若顺海,乘兹破竹,溃敌如决河。”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感情溃敌如决河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溃(潰)的拼音:kuì(ㄎㄨㄟˋ)
⒈ 大水冲开堤岸:溃决。溃堤。
⒉ 散乱,垮台:溃败。溃退。溃散。溃逃。溃不成军。崩溃。溃乱。
⒊ 肌肉组织因腐烂而破了口:溃烂。溃疡。
溃(潰)的拼音:huì(ㄏㄨㄟˋ)
⒈ 同“殨”。
溃字UNICODE编码U+6E83,10进制: 28291,UTF-32: 00006E83,UTF-8: E6 BA 83。
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溃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潰殨
be routed、burst、ulcerate
形声:从氵、贵声
flooding river; militarily defeat
详细解释◎ 溃的拼音:
潰 kuì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2) 同本义 [(of a dike or dam) burst;overflow]
溃,决也。——《说文系传》
溃,漏也。——《说文》
溃,旁决也。——《苍颉篇》
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溃。——《水经注·河水》注
沸溃渝溢。——木华《海赋》。注:乱流貌。”
溃淡淡而并入。——宋玉《高唐赋》。注:“水相交过也。”
渟涔障溃。——《文选·长笛赋》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国语·周语上》
溃渭洞 河。—— 班固《西都赋》
(3) 又如:溃围(突围);溃冒(冲决泛滥);溃溢(堤防崩溃,洪水泛滥);溃滥(溃决泛滥);溃渱(水流广大的样子);溃溃(水流的样子);溃流(谓水喷涌而出);溃濩(波浪相激汹涌的样子)
(4) 引申为冲破 [break through an encirclement]
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史记·河渠书》
直夜溃围南出,驰走。(直夜:当夜。)——《史记·项羽本纪》
(5) 战败;大败 [be utterly defeated;be routed]
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荀子·议兵》
而民不至于惊溃。——宋· 苏轼《教战守》
夹攻潼关,官军大溃。——《旧唐书·黄巢传》
(6) 又如:溃窜(四处逃散);溃亡(失败逃散);溃走(败逃);溃奔(败逃);溃却(失败而退却)
(7) 毁坏 [decompose]
燔溃其祖庙。——《墨子·非攻》
(8) 又如:溃裂(崩溃);溃遁(崩溃遁逃);溃坠(崩溃)
(9) 腐烂 [fester]
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周礼·疡医》
八方分崩,中夏鱼溃。——《后汉书·刘陶传》
发溃痈肿。——《素问·五常正大论》
涉寒暑不溃。——明· 刘基《卖柑者言》
(10) 又如:溃痈(恶性脓疮溃疡);溃引(溃烂漫延);溃裂(溃烂;破裂)
(11) 达到 [reach;obtain]
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明· 刘基《卖柑者言》
溃败、溃兵、溃不成军、溃决、溃军、溃烂、溃逃、溃疡
敌(敵)的拼音:dí(ㄉ一ˊ)
⒈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敌人。敌方。敌寇。
⒉ 指敌人:敌后。敌情。敌酋。敌特。轻敌。克敌制胜。
⒊ 抵挡:寡不敌众。
⒋ 相当:势均力敌。匹敌。敌手(能力相等的对手)。
⒌ 仇视:敌意。“诸侯敌王所忾”。
敌字UNICODE编码U+654C,10进制: 25932,UTF-32: 0000654C,UTF-8: E6 95 8C。
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敵
enemy、fight、foe、oppose
友、我
形声:左形右声
enemy, foe, rival; resist
详细解释◎ 敌的拼音:
敵 dí
〈词性:动〉
(1) (形声。从攴( pū ),啇( dí )声。本义:匹敌;对等)
(2) 同本义 [match]
敌,仇也。——《说文》
敌,匹也。——《尔雅》
四国之兵敌。——《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
且夫自敌以下。——《国语·楚语》
敌国宾至。——《国语·周语》
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3) 又如: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敌礼(平等的礼节);匹敌(谓才艺相当);势均力敌
(4) 抵抗;抵挡 [fight;resist;withstand]
(司马懿)乃 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三国演义》
(5) 又如:敌不住;寡不敌众
(6) 攻击 [attack]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 敌的拼音:
敵 dí
〈词性:名〉
(1) 仇敌;敌人 [enemy]
秦人开关延敌。——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政敌;天敌;敌不可假(不可宽容敌人);敌垒(敌人的营垒);敌特;敌探
敌百虫、敌档、敌对、敌方、敌害、敌后、敌机、敌舰、敌军、敌忾、敌忾同仇、敌寇、敌情、敌酋、敌区、敌人、敌视、敌手、敌台、敌探、敌特、敌伪、敌我矛盾、敌焰、敌意、敌阵
如的拼音:rú(ㄖㄨˊ)
⒈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⒉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⒊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⒋ 到,往:如厕。
⒌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⒍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⒎ 与,和:“公如大夫入”。
⒏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⒐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⒑ 表示举例:例如。
⒒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⒓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⒔ 姓。
如字UNICODE编码U+5982,10进制: 22914,UTF-32: 00005982,UTF-8: E5 A6 82。
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如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ccording to、as、as if、for instance、like、such as
会意:从女、从口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详细解释◎ 如的拼音: rú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follow]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like;as if]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can be compared with]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go]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meet]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for instance;for example;such as]。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resist]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should]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 如的拼音: rú
〈词性:介〉
(1) 按照 [in accordance with;comply with]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 如的拼音: rú
<连>
(1) 假如,如果 [if]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and]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or]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but]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then]。如:如许;如是
◎ 如的拼音: rú
〈词性:助〉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如臂使指、如常、如潮涌至、如出一辙、如初、如此、如此而已、如此这般、如次、如弟、如堕五里雾中、如堕烟海、如法、如法炮制、如风过耳、如故、如果、如何、如虎添翼、如花似锦、如花似玉、如画、如火如荼、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如箭在弦、如胶似漆、如今、如旧、如君、如来佛、如狼似虎、如雷贯耳、如临大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芒在背、如梦初醒、如鸟兽散、如期、如其、如泣如诉、如日方升、如日中天、如入无人之境、如若、如丧考妣、如上、如实、如使、如是、如释重负、如数家珍、如数、如汤沃雪、如同、如晤、如下、如心、如兄如弟、如许、如一、如仪、如蚁附膻、如意、如意算盘、如饮醍醐、如蝇逐臭、如影随形、如鱼得水、如鱼离水、如愿、如愿以偿、如醉如痴、如坐针毡
决的拼音:jué(ㄐㄩㄝˊ)
⒈ 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禹决江疏河”。
⒉ 堤岸被水冲开:决口。溃决。
⒊ 断定,拿定主意:决定。决断。决计。决然。决胜。决议。犹豫不决。
⒋ 一定(用在否定词前):决不后退。
⒌ 决定最后胜败:决赛。决战。
⒍ 执行死刑:处决。枪决。
决字UNICODE编码U+51B3,10进制: 20915,UTF-32: 000051B3,UTF-8: E5 86 B3。
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决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決
burst、decide、definitely、determine、execute a person
绝
形声:左形右声
decide, determine, judge
详细解释◎ 决的拼音:
决 jué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夬( guài )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2) 同本义 [dig;dredge]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史记·河渠书》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决,行流也。——《说文》
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说文通训定声》
予决九川,距四海。——《书·益稷》
决之东方而东流。——《孟子》
治水有决河深川。——《汉书·沟洫志》
决水而灌之。——《韩非子·初见秦》
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史记·秦始皇纪赞》
鲧禹决渎。——《韩非子·五蠹》
决渎于殷周之世。
买庸而决窦。
(3) 又如:决江(掘开江边堤岸放水);决汩(疏通,疏导。开凿水流,使能通畅);决子军(古代挖坑道、地道的工兵);决泄(除去壅塞,排除积水)
(4) 大水冲破堤岸或溢出 [burst;be breached]
则决雎澨。——《左传·成公十五年》
孝文时, 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史记·河渠书》
河水决 濮阳,泛十六郡。——《汉书·武帝纪》
贲星坠而勃海决。——《淮南子·天文》。注:“溢也。”
黄河西来决仑。—— 李白《公无渡河》
(5) 又如:决水(河水决口);决溢,决泆(河堤溃破、水流泛滥);决溃(堤防被水冲破)
(6) 断裂,折断 [break]
决指而身死。——《淮南子·说山》。注:“伤也。”
濡肉齿决。——《礼记·曲礼》。注:“犹断也。”
(7) 又如:决眥(眼眶裂开;张眼瞪视);决羽(折断羽翼);决坼(裂开,张开);决浮云(截断浮云,形容剑的威力)
(8) 离别,同“诀” [leave]
与我决于传舍中。——《史记·外戚世家》。索隐:“别也。”
与武决去。——《汉书·李广苏建传》
与侯生决。——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 又如:决去(辞别离去);决别(诀别);决舍(弃舍,离弃)
(10) 决断,决定 [decide]
是天下之大决也。——《荀子·仲尼》。注:“谓决断之大也。”
孔子不能决也。——《列子·汤问》
吾计已决矣。——汉· 刘向《列女传》
吾计决矣。——《资治通鉴》
决人死生。——清· 刘开《问说》
(11) 又如:决平(公平决断讼狱);决正(认为正确而依从);决市(决定行市);决志(拿定主意);决制(控制)
(12) 判决 [judge]
审决狱。——《淮南子·时则》
不敢专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一二人立决。
中有立决者。
法应立决。
(13) 又如:决狱(审理判决案件);决囚(判决死刑);决杖(处以杖刑);决配(判处流放);决滞(判决积压的案件);决宪(作出惩处的决定;定罪);决知(审知辨识);决理(审理判决)
(14) 处死犯人 [put to death;execute sb.]
每岁大决。——方苞《狱中杂记》
(15) 又如:决不待时(处决重刑犯不必等到秋后就可以执行死刑);决囚(执行死刑);决刑(执行死刑);决期(处决死囚的日期)
(16) 较量,分胜负 [contest]
办之者诚决。——《资治通鉴》
与孟德决之。
(17) 又如:决胜;决斗
(18) 毁坏,破坏 [damage]。如:决张(劈开帐幕);决撒(败露;坏事)
(19) 选,挑,同“抉” [select]。如:决剔(挑剔);决善(即择善而从);决机(依据时机采取适宜决策)
(20) 责打 [whip]。如:决放(杖责后释放);决尸(鞭打尸体);决杀(打杀);决责(杖责);决罚(杖责的刑罚)
(21) 溃破 [fester]。如:决疣溃痈(脓疮溃破);决溃(溃烂流脓)
(22) 竭,尽 [exhaust]。如:决力(竭力);决命(拼死尽力);决竭(干涸)
◎ 决的拼音: jué
〈词性:副〉
(1) 一定,必定 [certainly]
决负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敢也决矣。——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事有决无可疑者。——[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决非天运。
(2) 又如:决然(一定)
(3) 无论如何 [for worlds]。如:我决不会妨碍他
决不、决策、决策、决定、决定、决斗、决断、决计、决绝、决口、决裂、决然、决赛、决胜、决算、决无、决心、决一雌雄、决一死战、决议、决意、决狱、决战
河的拼音:hé(ㄏㄜˊ)
⒈ 水道的通称:河道。河沟。河谷。河流。河滩。河沿。河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河虾等)。河港。河湾。河网。河运。内河。
⒉ 特指中国黄河:河套。河防。
⒊ 指“银河系”:天河。河汉。
河字UNICODE编码U+6CB3,10进制: 27827,UTF-32: 00006CB3,UTF-8: E6 B2 B3。
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river
形声:从氵、可声
river; stream; yellow river
详细解释◎ 河的拼音: hé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2) 同本义 [the Huanghe River (the Yellow River)]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 昆仑山,发原注海。——《说文》
导河积石。——《书·禹贡》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慎行论》
(3) 又如:河堧(黄河河边之地);河湟(黄河与湟水);河朔(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黄河与洛水);河堑(黄河沿岸的壕沟)
(4) 河流的通称 [river]
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韩信钓河曲。——《后汉书·郦炎传》
散作满河星。——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河出伏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鸡翼城河面。——《广东军务记》
沿河施放。
(5) 又如:河次(河边);河浒(河边;河畔);河畔(河滨);河津(河流的渡口);河洲(河中可居的陆地)
(6) 天河,银河 [the Milky River]
秋河曙耿耿。——谢元晖《诗》。注:“天汉也。”
(7) 又如:河星(银河中的星星);河云(指银河)
(8) 指河洲,河滨 [streamside]。如: 河津(河边的渡口);河澳(河边弯曲的地面);河润(指沿河湿润之地);河濆(河边,沿河的高地)
(9) 指河伯 [River Gods]。如:河公(河伯);河庭(河伯的住所)
(10) 指河图 [the plan of the Yellow River-mystic diagram said to have been supernaturally revealed]。如:河纪(指河图)
河岸、河北梆子、河边、河滨、河伯、河槽、河叉、河川、河床、河道、河堤、河底、河东、河段、河防、河肥、河港、河工、河沟、河谷、河汉、河间、河口、河流、河马、河南、河南坠子、河内、河曲、河润、河塞、河山、河身、河神、河水、河滩、河套、河豚、河外、河湾、河网、河西、河西走廊、河系、河鲜、河蟹、河沿,河沿儿、河阳、河鱼、河源、河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