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昆弟之好的意思

kūnzhīhǎo

昆弟之好



拼音kūn dì zhī hǎo

注音ㄎㄨㄣ ㄉ一ˋ ㄓ ㄏㄠˇ

解释昆:哥哥。像兄弟一样要好。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传》第九十二回:“今秦楚嫁女娶妇,结昆弟之好,三晋莫不悚惧,争献地以事秦。”

用法作宾语;指像兄弟一样要好。

感情昆弟之好是中性词。

近义兄弟之好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kūn   注音  ㄎㄨㄣ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JXXB  仓颉  APP  郑码  KRRR  四角  60712  结构  上下电码  2492  区位  3205  统一码  6606  笔顺  丨フ一一一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昆的拼音:kūn(ㄎㄨㄣ)  

⒈ 子孙,后嗣:昆裔(子孙后代)。后昆。

⒉ 哥哥:昆弟(a.兄弟;b.友好亲爱)。昆仲。昆季。昆玉(称人兄弟的敬辞)。

⒊ 众多:昆虫(虫类的统称)。

⒋ 山名(a.“昆山”,在中国上海市和江苏省;b.“昆仑山”,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交界处,亦作“崑崙山”)。

统一码

昆字UNICODE编码U+6606,10进制: 26118,UTF-32: 00006606,UTF-8: E6 98 86。

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昆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㒭晜罤

汉英互译

elder brother、offspring

造字法

会意:从日、从比

English

elder brother; descendant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昆的拼音: kūn  

〈词性:副〉

(1) (会意。从日,从比。金文字形,表示二人在日光下并肩行走 。本义:一起,共同)

(2) 同本义 [together]

昆,同也。——《说文》

理生昆群。——《太玄·玄摛》

格也乖而昆也同。——《太玄·玄错》

昆仑旁薄幽。——《太玄中》

噍(jiū  )噍昆鸣。—— 扬雄《羽猎赋》

(3) 又如:昆群(同群)

(4) 后,然后 [after]

魂兮归徕,正始昆只。——《楚辞》

词性变化

昆的拼音: kūn  

〈词性:名〉

(1) 哥哥,胞兄 [elder brother]

昆,兄也。——《广韵》

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诗·王风·葛藟》

昔有昆弟三人。——《列子》

(2) 又如:昆友(兄弟和朋友);昆仲(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昆玉(对别人兄弟的敬称)

(3) 子孙,后代 [progeny]

虞、 魏之昆。—— 左思《吴都赋》

(4) 又如:昆仍(后代子孙);昆孙(第六代的子孙。后泛指远孙)

(5) 昆山 [Kunshan Mountain]。古代传说中产玉之山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书·胤征》

(6) 姓

昆的拼音: kūn  

〈词性:形〉

(1) 众多,诸多 [many]

昆小虫,抵蚳。昆,众也。——《大戴礼记》

(2) 通“焜”。盛明貌 [bright]

樵蒸昆上,配藜四施。——《文选·扬雄·甘泉赋》

昆的拼音:

(1) 崑、崐 Kūn  

(2) ——见“昆仑山”

常用词组

昆布、昆虫、昆弟、昆仑山、昆明、昆曲

  拼音  dì tì tuí   
注音  ㄉ一ˋ ㄊ一ˋ ㄊㄨㄟˊ   
部首  弓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UXHT  仓颉  CNLH  郑码  UDYZ  四角  80227  结构  单一电码  1717  区位  2160  统一码  5F1F  笔顺  丶ノフ一フ丨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弟的拼音:dì(ㄉ一ˋ)  

⒈ 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弟弟。兄弟。

⒉ 亲戚或亲族间辈分相同的比自己年纪小的男子:表弟。堂弟。

⒊ 称同辈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老弟。师弟。

⒋ 学生对老师自称或别人指称:弟子。徒弟。

⒌ 古同“第”,次序。

⒍ 古同“第”,但。

其他字义

弟的拼音:tì(ㄊ一ˋ)  

⒈ 古同“悌”,孝悌。

其他字义

弟的拼音:tuí(ㄊㄨㄟˊ)  

⒈ 〔弟靡〕颓唐;柔顺。

统一码

弟字UNICODE编码U+5F1F,10进制: 24351,UTF-32: 00005F1F,UTF-8: E5 BC 9F。

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悌第弚

汉英互译

cousin-german、cousinly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young brother; junior; i, 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弟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2) 同本义 [order]

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

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吕氏春秋·原乱》

(3) 弟弟 [younger brother]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尔雅·释亲》

如兄如弟。——《诗·邶风·谷风》

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仪礼·丧服》

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兄弟婚姻嫁聚也。”

(4) 又如:弟老的(排行最小的);弟郎(兄弟);弟兄相狱(兄弟相互诉讼);弟昆(弟兄);弟息(弟弟与儿子);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5) 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cousin]。如:表弟;堂弟;弟长(年少者与年长者)

(6) 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中 [used in place of “I”]。如:小弟;愚弟

(7) 门生;学生 [disciple]。如:徒弟;弟子孩儿(骂人语。婊子养的,妓女生的孩儿)

(8) 古代亦称妹为弟 [younger sister]

弥子之妻与 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

词性变化

弟的拼音:   

〈词性:动〉

通“悌”。敬爱兄长 [respect brother]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兴?——《论语·学而》

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商君书·去强》

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荀子·王制》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常用词组

弟弟、弟妇、弟妹、弟媳、弟兄、弟子

  拼音  zhī   注音    
简体部首  丶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3画  
繁体部首  丿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PPPP  仓颉  INO  郑码  WA  四角  30302  结构  单一电码  0037  区位  5414  统一码  4E4B  笔顺  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之的拼音:zhī(ㄓ)  

⒈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⒉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⒋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⒌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⒍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海”。

统一码

之字UNICODE编码U+4E4B,10进制: 20043,UTF-32: 00004E4B,UTF-8: E4 B9 8B。

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造字法

原为会意:上像向前的脚,下像地表示离开原地前进

English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动〉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grow]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go to;leave]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词性变化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代〉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this;that]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he;her;it;they;them]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its;his;other]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助〉

(1) 的 [of]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之的拼音: zhī  

〈词性:形〉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常用词组

之后、之乎者也、之流、之前、之字路

好
  拼音  hǎo hào   注音  ㄏㄠˇ ㄏㄠˋ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VBG  仓颉  VND  郑码  ZMYA  四角  47447  结构  左右电码  1170  区位  2635  统一码  597D  笔顺  フノ一フ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好的拼音:hǎo(ㄏㄠˇ)  

⒈ 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与“坏”相对:好人。好汉。好歹。好事多磨。

⒉ 身体康健,疾病消失,生活幸福:您好。安好。

⒊ 友爱,和睦:友好。相好。

⒋ 容易:好办。好使。好懂。

⒌ 完成,完善:办好了。

⒍ 表示应允、赞成:好!你干得不错。

⒎ 很,甚:好冷。好快。好坏。好一会儿。

⒏ 便于:场地清理干净好打球。

⒐ 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下可坏了!

其他字义

好的拼音:hào(ㄏㄠˋ)  

⒈ 喜爱,与“恶”(wù ㄨˋ  )相对:好奇。好色。好尚(爱好和崇尚)。好高骛远(亦作“好高务远”)。好逸恶劳。

⒉ 常常,容易(发生事情):刚学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统一码

好字UNICODE编码U+597D,10进制: 22909,UTF-32: 0000597D,UTF-8: E5 A5 BD。

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好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od、fine、kind、nice、Ok、all right、get well

相关字词

佳、美、差、坏、恶、孬、糟

造字法

会意:从女、从子

English

good, excellent, fine; wel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好的拼音: hǎo  

〈词性:形〉

(1) (会意。从女,从子。本义:美,貌美)

(2) 指女子貌美 [beautiful]

好,美也。——《说文》

凡美色或谓之好。——《方言二》

不可谓好。——《国语·晋语》。注:“美也。”

是女子不好。——《史记·滑稽列传》

鬼侯有子而好。——《战国策·赵策》

秦氏有好女。——《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好皮囊(好看的外貌);好鸟(美丽的鸟);好不丑(反语。即好不俊,俊得很);好美(美貌);好闲(容貌美丽,举止闲雅);好妇(美貌的妇女)

(4) 善,优良,良好 [good;fine;nice]

领恶而全好者与。——《礼记·仲尼燕居》。注:“善也。”

父信谗而不好。——《楚辞·惜诵》

又是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好雨知时节。——唐· 杜甫《春夜喜雨》

江南好。——唐· 白居易《忆江南》

注曰不好。——宋· 洪迈《容斋续笔》

(5) 又如:好天良夜(美好的时节);好日(吉日;好天;又指结婚佳期);好头脑(好对象;好人物);好言(善言;好话)

(6) 交好;友爱 [friendly;kind]

妻子好合。——《诗·小雅·常棣》

欲与王为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结好孙权。——《三国志·诸葛亮传》

情好日密。

游处相好。——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7) 又如:好会(诸侯间友好的会盟);好达达(妇女对男子的昵称)

(8) 健康 [in good health;get well]。如:他看起来很好;他的健康状况仍然是很好的;好身手(体格雄壮,身手矫健)

(9) 容易 [be easy (to do);simple;likely]。如:这个问题好回答;这事好办;好吃的果儿(容易对付的人)

(10) 完成;完毕 [complete;finished]

田车既好。——《诗·小雅·车攻》

凤生将书封好,一同玉蟾蜍交付 龙香。——《二刻拍案惊奇》

(11) 又如:工具都准备好了

(12) 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果;是,同意 [all right;OK,okay]。如:好,我十点钟不找你

(13) 便于;宜于 [be easy to;be convenient for;suitable;fitting]

缁衣之好兮。——《诗·郑风·缁衣》

(14) 又如:好合(志意相合)

词性变化

好的拼音: hǎo  

〈词性:副〉

(1) 很,甚,太 [very]——表示程度,多含感叹语气。如:好大的眼睛;好深的沟;好乔(十分古怪);好杀(极言其好);好是(真是,很是)

(2) 用在数量词、时间词前面,表示多或久 [how]。如:等了好半天;来了好多人;过了好久;好歇(好一会儿);好几时(很长时间);好早晚(时候很晚)

(3)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效果好 [good]。如:好看;好听;好吃

好的拼音: hǎo  

〈词性:助动〉

(1) 可以 [may]。如:我好进来吗?

(2) 应该 [ought to ]。如:天快要下雨了,你好走了吧

(3) 宜于;便于;以便 [so as to]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 又如:想法打蛇的头,好打晕它;你作个决定,我好回他;你交代下来,我好去叫他

(5) 另见 hào  

常用词组

好办、好比、好不、好丑、好处、好歹、好歹、好端端、好多、好多、好感、好过、好汉、好汉做事好汉当、好好儿、好话、好极了、好极了、好家伙、好景不长、好久、好看、好来好去、好莱坞、好离好散、好脸、好梦难成、好梦难圆、好孬、好评、好气、好儿、好人、好人家、好日子、好生、好声好气、好事、好事多磨、好手、好受、好说、好说歹说、好说话儿、好似、好听、好玩儿、好望角、好闻、好戏、好像、好消息、好笑、好些、好心、好心好意、好样儿、好言好语、好意、好意思、好运、好在、好转、好走

基本词义

好的拼音: hào  

〈词性:动〉

(1) 喜好;喜爱 [like;be keen on;be fond of]

好憎者,心之暴也。——《淮南子·精神》

人之好我。——《诗·小雅·鹿鸣》

好治不病。——《韩非子·喻老》

敏而好学。——《论语》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唐· 柳宗元《三戒》

自幼好武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好表现;好善(喜爱行善);好涵高躅(喜欢混迹于高人之列);好戏子(好奇);好玩(爱玩儿)

(3) 指常常容易发生 [be liable to]。如:好晕船;好伤风;土豆子好烂

(4) 另见 hǎo  

常用词组

好吃好喝、好吃懒做、好吹牛、好大喜功、好动、好斗、好高骛远、好古、好管闲事、好客、好奇、好奇心、好强、好色、好色之徒、好善乐施、好尚、好胜、好事、好事之徒、好为人师、好恶、好行小慧、好学、好学深思、好逸恶劳、好战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