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ā bǎi cuī cáng
注音ㄌㄚ ㄅㄞˇ ㄘㄨㄟ ㄘㄤˊ
解释拉:摧折;捭:两手排击;摧藏:挫伤。指摧伤挫折。
出处晋·左思《吴都赋》:“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拉捭摧藏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拉的拼音:lā(ㄌㄚ)
⒈ 牵,扯,拽:拉车。拉网。拉下马(喻使某人下台)。
⒉ 用车载运:拉货。
⒊ 使延长:拉延。拉伸。
⒋ 排泄粪便:拉屎。
⒌ 联络:拉拢。拉帮结伙。
⒍ 摧折:摧枯拉朽。
⒎ 带领转移:把部队拉出去。
⒏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拉小提琴。
⒐ 抚养子女:拉扯。
⒑ 帮助:他有困难,拉他一把。
拉的拼音:lá(ㄌㄚˊ)
⒈ 割,用刀把东西切开一道缝或切断:手上拉了一个口子。
⒉ 闲谈:拉话。拉家常。
拉字UNICODE编码U+62C9,10进制: 25289,UTF-32: 000062C9,UTF-8: E6 8B 89。
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拉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㩉啦搚摺
draught、draw、haul、lug、pluck、pull
推
形声:从扌、立声
pull, drag; seize, hold; lengthen
详细解释◎ 拉的拼音: lā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立声。本义:摧折,折断)
(2) 同本义 [break]
拉,摧也。——《说文》
使力士彭生拉杀 鲁桓公。——《史记·齐世家》
拉捭摧藏。——《文选·左思·吴都赋》
拉干而杀之。——《公羊传·庄公元年》
范雎拉胁折齿于 魏。——《汉书·邹阳传》
(3) 又如:摧枯拉朽(摧折枯枝朽木。比喻极容易办到);拉杂(折断弄碎。后用以指杂乱而没有条理);拉齿(折齿);拉枯(摧毁枯朽之物。比喻轻而易举)
(4) 牵;引;扯;拽 [pull;drag;tug]
谁能拉花住,争换得春回。——刘禹锡《花下醉中联句》
(5) 又如:拉手(满人久别见面的一种礼节);拉拉(趿拉,即将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面);拉人(拉夫);拉火线(手榴弹等引爆的拉线)
(6) 击,打 [strike]。如:拉三拳(打三拳);拉杀(用杖击杀)
(7) 拉拢;联络 [draw in]。如:拉马(拉拢双方搞不正当的关系);打一派拉一派;拉山头(为私利而组织小集团)
(8) 辛勤抚养;帮助 [bring up;help]。如:拉巴(辛勤抚养);拉拨(辛勤扶养、照顾);拉持(拉扯。辛勤抚养)
(9) 闲谈 [chat]。如:拉呱(方言。闲谈);拉塔,拉搭(方言。交谈;闲谈);拉闲(闲谈);拉舌头(没根据地乱说)
(10) 延伸或延长 [stretch]。如:拉叉(肢体伸展开);拉开距离;拉在后面
(11)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以演奏 [play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如:拉胡琴;拉二胡;拉手风琴
(12) 大便或小便;排泄 [empty the bowels]。如:拉硬屎(强作好汉。也指自恃高人一等的意思);拉肚子
(13) 牵连 [implicate]
此后的小报,每当攻击胡风时,便往往不免拉上我。——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14) 拖欠 [owe]。如:拉债;拉账;拉饥荒
(15) 另见 lá;lǎ
拉帮、拉帮结伙、拉包月、拉比、拉不下脸、拉长、拉扯、拉大旗作虎皮、拉德、拉倒、拉丁、拉丁美洲、拉丁字母表、拉东补西、拉肚子、拉法格、拉夫、拉关系、拉家带口、拉架、拉交情、拉近乎、拉锯、拉锯、拉开、拉客、拉亏空、拉拉扯扯、拉拉队、拉拉杂杂、拉郎配、拉了饥荒、拉力、拉练、拉链、拉拢、拉马克、拉面、拉皮条、拉平、拉纤、拉人下水、拉萨、拉三扯四、拉伸、拉手、拉手、拉索、拉套、拉网、拉下脸、拉下水、拉线、拉线、拉硬弓、拉杂、拉仗、拉账
◎ 拉的拼音: lá
〈词性:动〉
(1) 割开 [slit slash]。如:把这块皮子拉开;拉口子要见血(干到底;不松手);拉脖子
(2) 划破 [cut]。如:手上被芭茅拉了一个口子
(3) 另见 lā;lǎ; “剌”
(4) 另见 là
◎ 拉的拼音: lǎ
〈词性:量〉
(1) 指物件、地域被分割开的或划分开的部分。常与“半”连用,相当于“块”、“边”。如:那一溜是炼钢厂,这半拉是炼铁厂
(2) 另见 lā;lá
拉忽
捭的拼音:bǎi(ㄅㄞˇ)
⒈ 两手左右旁击。
⒉ 分开:捭阖(指用手段分化或拉拢)。
捭字UNICODE编码U+636D,10进制: 25453,UTF-32: 0000636D,UTF-8: E6 8D AD。
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捭字收录于 现通表 。
㪏擺
形声:从扌,卑声
to open; to spread out
详细解释◎ 捭的拼音: bǎi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卑声。本义:两手横击)
(2) 两手横向对外旁击 [strike with hands]
捭,两手击也。——《说文》
莫不衄锐挫芒,拉捭摧藏。——左思《吴都赋》
(3) 通“擘”。掰开,分开 [break off with the fingers and thumb]
捭,开也。——《广雅》
捭阖。捭之者。料其情也。——《鬼谷子》。注:“捭,拨动也。”
其燔黍捭豚。——《礼记·礼运》
捭阖、捭阖纵横
摧的拼音:cuī(ㄘㄨㄟ)
⒈ 破坏,折断:摧残。摧折。摧颓。摧眉折腰。
⒉ 挫败,挫折:摧败。摧挫。摧陷。
⒊ 伤痛:摧怆。摧心。
摧字UNICODE编码U+6467,10进制: 25703,UTF-32: 00006467,UTF-8: E6 91 A7。
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摧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莝
break、destroy
形声:从扌、崔声
destroy, break, injure
详细解释◎ 摧的拼音: cuī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崔声。本义:折断)
(2) 同本义 [break]
先祖于摧。——《诗·大雅·云汉》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摧折(折断毁坏);摧剥(摧折剥落);摧烧(折断而投于火中烧毁)
(4) 摧毁,破坏,毁坏 [destroy]
列缺霹雳,上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又如:摧坚(攻破敌人的坚锐部队);摧坚斩敌(破阵杀敌);摧破(摧陷攻破);摧逼(摧残)
(6) 挫败 [defeat]
折锐摧矜。——《楚辞·忧苦》。注:“挫也。”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贫弱。——《明史·海瑞传》
(7) 又如:摧屈受挫而屈服;摧辱(挫折羞辱);摧败(击破;打败);摧锋(挫败敌军的锐气);摧锋陷阵(破敌深入)
(8) 倒塌;崩裂 [collapse]。如:地崩山摧壮士死;天摧地塌;摧塌(倒塌)
(9) 悲痛,哀伤 [grieve]
阿母大悲摧。——《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0) 又如:摧心(痛心。非常悲痛);摧怆(伤心);摧圮(伤痛之极);摧裂(极言悲痛)
摧藏、摧残、摧肝、摧毁、摧枯拉朽、摧眉折腰、摧陷、摧志屈道
藏的拼音:cáng(ㄘㄤˊ)
⒈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⒉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藏的拼音:zàng(ㄗㄤˋ)
⒈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⒉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⒊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⒋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⒌ 古同“臟”。
藏字UNICODE编码U+85CF,10进制: 34255,UTF-32: 000085CF,UTF-8: E8 97 8F。
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臟蔵臧匨䒙
conceal、hide、store
躲、匿、露
形声:从艹、臧声
hide, conceal; hoard, store up
详细解释◎ 藏的拼音: cáng
〈词性:动〉
(1)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 储积,收藏 [store]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4) 隐匿 [hide]
藏,匿也。——《说文新附》
慢藏海盗。——《易·系辞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6) 怀有 [nurse]。如:包藏;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藏红花、藏蓝、藏历、藏青、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