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兰艾难分的意思

lánàinánfēn

兰艾难分



拼音lán ài nán fēn

注音ㄌㄢˊ ㄞˋ ㄋㄢˊ ㄈㄣ

解释好人、坏人难于分清。

出处《宋书·沈攸之传》:“今复相遇,起接锋刃,交战之日,兰艾难分。土崩倒戈,宜为蚤(早)计,无使一人迷昧,而九族就祸也。”

例子如今的社会兰艾难分,我们处处得提防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好人坏人难于分清。

感情兰艾难分是中性词。

繁体蘭艾難分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lán   注音  ㄌㄢˊ   繁体    
部首  丷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UFF  五笔98  UDF  仓颉  TMM  郑码  UABD  四角  80101  结构  上下电码  5695  区位  3228  统一码  5170  笔顺  丶ノ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兰(蘭)的拼音:lán(ㄌㄢˊ)  

⒈ 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⒉ 古书上指“木兰”。

⒊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

⒋ 古同“斓”,斑斓。

⒌ 姓。

统一码

兰字UNICODE编码U+5170,10进制: 20848,UTF-32: 00005170,UTF-8: E5 85 B0。

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orchid、orchis

造字法

形声:从艸、阑声

English

orchid; elegant, gracef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兰的拼音:

l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阑( lán  )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2) 同本义 [eupatorium]

蘭,香草也。——《说文》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3) 泽兰属植物的泛称,属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中湿地,花紫红色,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人所谓的兰,大抵指此而言,不是指兰科的兰。如:兰臭(朋友相契。引申为友情);兰麝(兰草和麝香。都是高贵的香料,古时用来薰香)

(4) 兰花 [orchid]。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观赏植物。如:兰英(兰花);兰香(兰花香味);兰生(形容酒的香淳如兰花开放。芬芳四溢。后引申为引酒名)

(5) 兰属植物的泛称 [cymbidium]。如:长叶兰;多花兰;素心兰;建兰;墨兰

(6) 即“春兰”。亦称“兰花”、“山兰”、“草兰”、“朵朵香” [Goering cymbidium]。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叶线形、革质,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供观赏

(7) 古指木兰 [magnolia]。如:兰桨(用木兰制成的桨。代指船);兰舟(木兰舟。亦用为小舟的美称);兰棹(兰舟)

(8) 兵器架 [arms frame]

武库禁兵,设地蘭锜。——汉· 张衡《西京赋》

(9) 又如:兰盾(放置兵器的架子)

(10) 假借为“栏”。栏杆 [balustrade;banister;railing]

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蘭。——《汉书·王莽传中》

(11) 假借为“籣”。盛弩矢之袋,形如木桶 [a case for a bow and arrows]

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管子·小匡》

(12) 姓 ?

常用词组

兰艾同焚、兰摧玉折、兰闺、兰花、兰交、兰谱、兰若、兰室、兰言、兰因絮果、兰玉、兰章、兰州、兰舟

  拼音  ài yì   注音  ㄞˋ 一ˋ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5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AQU  五笔98  ARU  仓颉  TK  郑码  EOS  四角  44400  结构  上下电码  5337  区位  1612  统一码  827E  笔顺  一丨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艾的拼音:ài(ㄞˋ)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制成绒,供针灸用:艾子。艾蒿。艾绒。

⒉ 年老的,也指老年人:耆艾。

⒊ 止,绝:方兴未艾。

⒋ 美好:少(shào   )艾(年轻美好的女子)。

⒌ 姓。

其他字义

艾的拼音:yì(一ˋ)  

⒈ 治理。[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仅指悔恨。

统一码

艾字UNICODE编码U+827E,10进制: 33406,UTF-32: 0000827E,UTF-8: E8 89 BE。

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艾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rgy wormwood、end、stop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artemisia, mugwort; transl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艾的拼音: ài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草名)

(2) 即艾蒿 [Argy wormwood;mugwort wormwood]。一种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Artemisia argyi ),叶制成艾绒,供针灸用

艾,冰台也。——《说文》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干艾于后,承其景则得火,故曰冰台。——《博物志》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王风·采葛》

求三年之艾也。——《孟子》。

(3) 又如:艾人(用艾草结成的草人。旧俗在端午节以艾人悬挂于门上,可以避邪除毒)

(4) 老年,对老年人的敬称 [the old]

有幼、壮、艾之期。——刘禹锡《送鸿举师游江南引》

五十曰艾,服官政。——《礼记》。郑玄注:“艾,老也。”

搜索稚与艾,惟存跛无目。——梅尧臣《田家语》。

(5) 又如:艾老(五十岁以上的老人)

(6) 漂亮的人 [handsome man;pretty girl;beanlty]

国君好艾(此指男色),大夫殆。——《国语·晋语》

积得些金帛,娶了些娇艾。——《桃花扇》。

(7) 又如:艾色(美丽;漂亮。多指女色)

(8) 小人 [person of low position]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离骚》

(9) 姓

词性变化

艾的拼音: ài  

〈词性:形〉

(1) 老 [old]

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左传·定公十四年》。

(2) 又如:艾孀(老寡妇);艾孀(老公猪)

(3) 艾草的颜色。即苍白色或绿色 [pale]

赐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绶、玉玦各一。——《后汉书·冯鲂传》。

(4) 又如:艾绶(绿色的印绶);艾孀(年老的寡妇)

艾的拼音: ài  

〈词性:动〉

(1) 终止,断绝 [end;stop]

夜如何其?夜未艾。——《诗·小雅·庭燎》

一旦运穷福艾。——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如:艾命(舍弃生命);艾艾(说话结结巴巴。形容口吃的样子);方兴未艾(正在发展,一时不会停止)

(3) 另见   

  拼音  nán nàn nuó   
注音  ㄋㄢˊ ㄋㄢˋ ㄋㄨㄛˊ   繁体    
部首  隹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CWYG  仓颉  EOG  郑码  XSNI  四角  70415  结构  左右电码  7181  区位  3649  统一码  96BE  笔顺  フ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难(難)的拼音:nán(ㄋㄢˊ)  

⒈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难处。难度。难点。难关。难熬。难耐。难产。难堪。难题。难以。难于。困难。畏难。急人之难。

⒉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难免。难为。难保。难怪。难倒(dǎo   )。难道。难能可贵。

⒊ 不好:难听。难看。

其他字义

难(難)的拼音:nàn(ㄋㄢˋ)  

⒈ 灾祸,困苦:难民。灾难。遇难。逃难。殉难。患难。遭难。避难。排扰解难。

⒉ 仇怨:排难解纷。

⒊ 诘责,质问:发难。非难。责难。

其他字义

难(難)的拼音:nuó(ㄋㄨㄛˊ)  

⒈ 古同“傩”。

统一码

难字UNICODE编码U+96BE,10进制: 38590,UTF-32: 000096BE,UTF-8: E9 9A BE。

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难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dversity、bad、blame、difficult、disaster、hard、hardly possibl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difficult, arduous, hard; unab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难的拼音:

nán  

〈词性:形〉

(1) (形声。从隹( zhuī  )?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2) 困难;艰难;不容易 [difficult;hard;troublesome]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3) 又如:难句(难得的佳句);难老(难于衰老);难行(难于施行;不容易走);难治(不容易治理);难航(不易舟行);难期(难及,难于企及);难义(不易索解的辞旨);难极(不易穷尽);难疑(相互讨论不易索解,心存迷惑的要义);难乎为继(指前人做得太好,不易照样继续下去)

(4) 不可;不好 [hardly possible;bad]

桓谭作论,明弱水之难航。—— 汉· 王褒《灵坛碑文》

词性变化

难的拼音:

nán  

〈词性:动〉

(1) 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feel difficult]

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难与,“难与之”的省略。之,指代曹军。)——《资治通鉴》

难测也。——《左传·庄公十年》

铁衣冷难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余幼女书,家贫难致。——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使感到困难 [put sb.into a difficult position]

今不行礼于卫,而藩其君舍以难之。——《左传》

(3) 通“戁”。

(4) 恐惧 [dread;fear]

故君子恭而不难。——《荀子·君道》。注:“难读为戁,惧也。”

(5) 敬 [respect]

不戢不难,受福不那。——《诗·小雅·桑扈》

难的拼音:

nán  

〈词性:名〉

通“攤”。驱除疫鬼之祭 [sacrificial rites for get rid of bogy]

命有司大难。——《礼记·月令》

难的拼音:

nán  

〈词性:后缀〉

(1) 现常作后缀加在词或词组后构成新的名词,构成某种存在较大困难的事 [difficult]。如:卖棉难;乘车难;买菜难

(2) 另见 nàn  

常用词组

难熬、难保、难缠、难产、难产、难吃、难处、难处、难卒合、难当、难倒、难道、难得、难点、难懂、难度、难分难解、难搞、难怪、难怪、难关、难割难舍、难过、难解、难解难分,难分难解、难解之谜、难堪、难看、难免、难耐、难能可贵、难忍、难色、难上难,难上加难、难舍难分、难事、难受、难说、难说话儿、难题、难听、难忘、难为、难为情、难为听、难闻、难言、难言之隐、难以、难于、难住、难字

基本词义

难的拼音:

nàn  

〈词性:名〉

(1)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disaster;calamity;catastrophe]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 曹操者,然 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资治通鉴》

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以免于难。——《国语·晋语》

芟夷大难。——《资治通鉴》

故及于难。——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排难解纷;苦难(痛苦和灾难);逃难(逃灾);落难(遭遇灾难,陷入困境);蒙难(遭受到人为的灾祸);罹难(遇灾遇险而死);避难(躲避灾难或迫害)

(3)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rerolt]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贾谊《过秦论》

(4) 又如:发难(发动反抗或叛乱);首难(首先发难)

(5) 怨仇;仇敌 [enmity;foe]

将西南以与秦为难。——《战国策》

词性变化

难的拼音:

nàn  

〈词性:动〉

(1) 诘问;责难 [blame;reproach]

追难孔子,何伤于人?—— 王充《论衡·问孔》

交相问难。——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刁难(故意使人为难);难言(非难的言论);难极(诘难);驳难(反驳责难);责难(指摘非难);非难(指摘和责问)

(3) 抵挡;拒斥 [keep out;ward off;refuse]

难壬人。——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難德允元,而难任人。——《书·舜典》

(4) 如:阻难(阻挠留难)

(5) 论说;争辩 [argue]

死生之说,存亡之难。——《史记·五帝本纪》

(6) 又如:难说(讨论解说);难诘(讨论责问);难驳(攻讨反击)

(7) 另见 nán  

常用词组

难胞、难民、难侨、难属、难兄难弟、难友

  拼音  fēn fèn   注音  ㄈㄣ ㄈㄣˋ   
部首  刀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WVB  五笔98  WVR  仓颉  CSH  郑码  OYD  四角  8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0433  区位  2354  统一码  5206  笔顺  ノ丶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分的拼音:fēn(ㄈㄣ)  

⒈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⒉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⒊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⒋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⒌ 辨别:区分。分析。

⒍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⒎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其他字义

分的拼音:fèn(ㄈㄣˋ)  

⒈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⒉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⒊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⒋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统一码

分字UNICODE编码U+5206,10进制: 20998,UTF-32: 00005206,UTF-8: E5 88 86。

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分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份瓣紛

汉英互译

cent、centavo、centimo、chon、dispart、marking、minute、rappen

相关字词

合、总

造字法

会意:从八、从刀

English

divide; small unit of time etc.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分的拼音: fēn  

〈词性:动〉

(1) (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 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divide;separate]

分,别也。——《说文》

死生分。——《礼记·月令》

然则何以分之?——《荀子·礼论》

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荀子·仲尼》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文官武将…分两行而入。——《三国演义》

(3) 又如:分合(分开与合并);分地(分割土地;分封土地);分间(分开,间隔);分灶(分家度日)

(4) 辨别,区分 [distinguish]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元· 关汉卿《窦娥冤》

(5) 又如:分绝(区别;分隔);分划(区分;划分);分殊(区分;区别);分年(区别年岁)

(6) 分给,分配 [distribute;assign;allot]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而官与吏剖分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分与(分给);分茅裂土(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方向用白茅包土给予受封者)

(8) 离开;离别 [part;leave]

执手分道去,各自还家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分袂(分手、离别);分北(分离);分首(离别);分违(分隔。离别)

(10) 分派,委派某人到某一岗位上去或担任某一职务 [assign]。如:分任务;分工作

(11) 分散 [disperse]

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12) 又如:分损(分散,减少);分披(披散;分散)

(13) 把…隔开成两半 [halve]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14) 又如:分界牌(分别阳间和阴间(生和死)的界标);分墨(中分墨线。相当于设计图的中心线)

(15) 排解,调和矛盾 [mediate]

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矣。——《后汉书》

(16) 分担,共同承担 [enter into]

己乃分城而守。——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17) 又如:分过(分担过失、过错);分谤(分担别人受到的诽谤)

词性变化

分的拼音: fēn  

〈词性:名〉

(1) 表示分数 [fraction]。如:三分之一;五分之四

(2) 计数单位的十分之一 [one tenth]。如:分贝;三分成绩

(3) 节候名 [Equinox]。如:春分;秋分

分的拼音: fēn  

〈词性:量〉

(1) 时间单位,等于1/60小时,或60秒 [minute]

(2) 角度测量单位,等于1/60度或60秒 [minute]

(3) 长度单位,寸的十分之一 [1/3 centimetre]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明· 魏学洢《核舟记》

(4) 价值等于某货币单位百分之一的单位 [cent]

(5) 用数字表示的质量等级[score](如牲口或黄油的等级);常以100分为最高等级,并根据某种规定的方案,对一些指定的重要特征(如形态、皮毛的情况、香味等)分配分数,总分恰为100分

分的拼音: fēn  

〈词性:副〉

(1) 分头;分别 [respectively;separately]

吾与足下分任之。——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分遣贝勒及它将略定东南郡县。——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2) 又如:分置(分别设置);分统(分别统率);分掌(分管);分治(分别治理)

分的拼音: fēn  

〈词性:形〉

(1) 分出的(部分) [branch]。如:分店;分号;分行;分卡(分站)

(2) 通“纷”。乱,杂 [disorderly]

分其师众,人既迷芒,必其将亡,亡之道也。——《管子·势》

(3) 又如:分错(纷乱错杂)

(4) 另见 fèn  

常用词组

分贝、分崩离析、分辨、分辩、分别、分别、分别、分兵把守、分拨、分布、分餐、分册、分叉、分岔、分成、分词、分寸、分担、分档、分道扬镳、分店、分段、分队、分而治之、分发、分肥、分封、分赴、分割、分割包围、分隔、分工、分管、分行、分毫不差、分号、分号、分红、分洪、分化、分化、分会、分机、分级、分家、分角器、分节、分解、分界、分界、分界线、分斤掰两、分进合击、分居、分局、分开、分科、分类、分离、分理、分理处、分力、分列、分裂、分流、分馏、分路、分路、分门别类、分米、分泌、分娩、分秒、分秒必争、分明、分母、分派、分配、分批、分期、分期分批、分清、分区、分区、分权、分散、分色、分色镜头、分设、分身、分神、分时、分手、分数、分水岭、分水线、分说、分说、分送、分摊、分庭抗礼、分头、分头、分文不取、分析、分享、分销店、分晓、分校、分心、分星掰两、分忧、分赃、分争、分支、分至点、分装、分子、分子量、分子式、分组

基本词义

分的拼音: fèn  

〈词性:名〉

(1)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component;part]

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孙子·谋攻》

(2) 又如:股分;部分;分资(共同送礼或办事情时每个人所分摊的钱);分例(按规定或习惯分发的每人一份的钱或物);分均(各分相等)

(3) 分际,合适的界限 [demarcation line]

两个正斗到分际。——《水浒传》

(4) 又如:分际(紧要关头;程度;地步;分毫);分直(分齐。犹分际)

(5) 成分。特定物质包含、提供或产生的量 [component]。如:水分;盐分;养分;肥分

(6) 职分;本分 [duty,what is within one's duty]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7) 又如:本分;分守(职守);分事(职分);分素(职分确定)

(8) 原则;原理 [principle]

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荀子》

(9) 身分 [status]。如:分上(本分之内;情面;有面子、能说情的人);分理(名分与事理);分限(本分);分势(地位权势)

(10) 资质 [natural endowments]

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成。——《人物志》

(11) 缘分;命运;机遇 [lot]。如:分福(福分);分缘(缘分)

(12) 情分 [mutual affection]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曹植《赠白马王彪》

(13) 又如:分好(情义,友谊)

词性变化

分的拼音: fèn  

〈词性:动〉

(1) 甘愿;满意 [content]

不分桃花红胜锦,生憎柳絮白于绵。——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

(2) 又如:分甘(甘愿)

(3) 意料;料想 [anticipate]

自分已死久矣。——《汉书·苏武传》

(4) 又如:分定(命中注定)

(5) 另见 fēn  

常用词组

分当、分量、分内、分外、分外、分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