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án dǎo bō suí
注音ㄌㄢˊ ㄉㄠˇ ㄅㄛ ㄙㄨㄟˊ
解释比喻言行无标准。
出处明 宋濂《<楚石禅师六会语>序》:“第近年以来,传者失真,澜倒波随,所趣日下。”
例子当今学者澜倒波随,一惟卑陋之归,伯清能尊朱子之学而扶导之,岂非朱子之孝子乎。《<理学纂言>序》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随波逐流。
感情澜倒波随是中性词。
繁体瀾倒波随
近义随波逐流
动物生肖牛,虎,蛇
澜(瀾)的拼音:lán(ㄌㄢˊ)
⒈ 大波浪:波澜。
澜字UNICODE编码U+6F9C,10进制: 28572,UTF-32: 00006F9C,UTF-8: E6 BE 9C。
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澜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瀾
billows
形声:从氵、阑声
overflowing; waves, ripples
详细解释◎ 澜的拼音:
瀾 l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阑( lán )声。本义:大波浪)
(2) 同本义 [billow]
澜,大波也。——《说文》
大波为澜,小波为沦。——《尔雅》
天下安澜。——《四子讲德论》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孟子·尽心上》
回狂澜于既倒。——韩愈《进学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3) 又如:狂澜;巨澜;澜倒波随(犹言随波逐流。比喻言行无标准);澜澳(水曲);波澜(波涛);推波助澜
(4) 波纹 [ripple]
风行水波成文曰澜。——《释名》
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文心雕龙·隐秀》
(5) 又如:死水微澜;安澜(河流平静,没有泛滥现象);微澜(小波纹);澜清(清澄如水)
◎ 澜的拼音:
瀾 lán
〈词性:动〉
(1) 兴起波澜 [billow]
若流波之将澜。——宋玉《神女赋》
(2) 又如:澜翻(水势翻腾);澜澜(泪涌下的样子)
澜沧江、澜贱
倒的拼音:dǎo(ㄉㄠˇ)
⒈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⒉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倒的拼音:dào(ㄉㄠˋ)
⒈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⒉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
⒊ 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
⒋ 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
⒌ 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倒字UNICODE编码U+5012,10进制: 20498,UTF-32: 00005012,UTF-8: E5 80 92。
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到
close down、collapse、converse、fall、inverse、move backward、pour
正、顺
形声:从亻、到声
fall over; lie down; take turns
详细解释◎ 倒的拼音: dǎo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2) 同本义 [fall]
对此欲倒东南倾。——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倒头(躺下睡觉;死亡);倒路(亦路倒。死在路上);倒卓(倒栽);倒断(山倒锁断);倒指(屈指,屈指计算);倒路死(诅咒人死在路上);倒床(卧倒在床上)
(4) 失败,败落[fail;be on the decline]
于今日卿等门户倒矣。——《三国志·曹爽传》
(5) 又如:倒灶(倒霉);倒扁儿(向人挪借钱财或货以应急需);倒满(倒霉;晦气)
(6) 导致法律上的破产 [bankrupt]。如:银行倒了;倒账(倒闭,破产);倒盆(倒闭);倒风(大批倒闭)
(7) 移动;替换 [move;replace]。如:颠倒是非;颠倒黑白;颠三倒四;倾箱倒箧;排山倒海;倒票(倒换银票);倒替(轮换);倒包(冒名顶替)
(8) 停止;中断 [stop]。如:倒断(倒顿。休止,间断,完结;决断;了断;清楚)
(9) 坍塌;垮台 [collapse]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0) 又如: 倒口子(决口);倒溃(倒塌崩溃);倒坏(倒塌崩坏)
(11) 将货物或商店企业作价给人 [sell out]
我东头街上谈家当铺折了本,要倒于人。——《儒林外史》
(12) 又如:倒盘(把全店存货作价盘售);倒本(赚回本钱)
(13) 另见 dào
倒把、倒败、倒班、倒闭、倒毙、倒仓、倒槽、倒茬、倒车、倒蛋、倒伏、倒戈、倒戈卸甲、倒海翻江、倒换、倒嚼,倒噍、倒买倒卖、倒卖、倒霉、倒霉、倒弄、倒手、倒塌、倒台、倒坍、倒腾、倒替、倒胃口、倒卧、倒卧、倒下、倒休、倒爷、倒运、倒灶、倒账
◎ 倒的拼音: dào
〈词性:动〉
(1) 上下、前后颠倒 [put upside down;be upside down;be inverted]
倒筴侧龟于君前。——《礼记·曲礼》
倒影江中。——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倒序(颠倒次序);倒用印(将印信颠倒使用);倒错(颠倒错乱);倒景(倒影);倒三不着两(行事无准则,颠三倒四)
(3) 向相反方向移动 [reverse;move backwards]
酒酣渴月使倒行。——李贺《秦王饮酒》
(4) 又如:倒车;倒回(退却;倒退);倒兵(掉转武器向己方攻击);倒仰(仰面跌倒);倒跟脚(指脚跟向后突出)
(5) 将容器倾斜或反转,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pour out;empty]
倒杯开水
倒垃圾
(6) 又如:倒熟话(重复老一套的话);倒囷(尽出仓里的贮米);倒垃圾
(7) 浇铸 [cast]。如: 倒一锭银子; 倒铧叶子
◎ 倒的拼音: dào
〈词性:副〉
(1) 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on the contrary;instead]
不曾与天下分忧,倒来苦害俺这里百姓。——《陈州粜米》
(2) 又如:倒不得(岂肯);妹妹倒比姐姐高
(3) 表示跟事实相反 [indicating the notion that the matter is not as one thinks]。如:你说得倒简单,你试试看
(4) 表示出乎意料 [indicating unexpectedness]。如:有这样的事?我倒要听听(表示不相信)
(5) 表示让步 [indicating concession]。前一小句与后一小句之间常用“就是、可是、但是、不过”等呼应。如:质量倒挺好,就是价钱贵点儿
(6) 用于追问或催促 [indicating an urging or questioning]。如:你倒说说看
(7) 另见 dǎo
倒背如流、倒背手,倒背手儿、倒彩、倒插门、倒车、倒春寒、倒刺、倒打一耙、倒放、倒粪、倒挂、倒灌、倒果为因、倒过儿、倒睫、倒开、倒空、倒苦水、倒立、倒流、倒赔、倒数、倒数、倒锁、倒贴、倒退、倒相、倒[立]像、倒行逆施、倒叙、倒悬、倒悬之急、倒影、倒栽葱、倒映、倒置、倒转、倒装、倒装句、倒座儿
波的拼音:bō(ㄅㄛ)
⒈ 水面振荡起伏的运动:波浪。波涛。波澜。波光。波纹。波荡。推波助澜。波及(影响到,牵涉到)。
⒉ 物理学上指振动在物质中的传播能量递进的一种形式:电波。光波。超声波。波长。波段。波速。波谱。
波字UNICODE编码U+6CE2,10进制: 27874,UTF-32: 00006CE2,UTF-8: E6 B3 A2。
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溊
wave
形声:从氵、皮声
waves, breakers; undulations
详细解释◎ 波的拼音: bō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2) 同本义 [wave]
波,水涌流也。——《说文》
规有摩而水有波。——《韩非子·八说》
起波涛。——《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
河渭为之波荡。—— 张衡《西京赋》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文选·王褒·洞箫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洪波涌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3) 又如:波磔(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波浪形的叫波磔);波查(苦难;折磨);波平如镜(水面平静如镜);波臣为虐(指水灾);波骇(水波激烈动荡。引申为受到震撼);波峭(指岩石或屋宇的曲折峻峭。后用以形容人物的威仪俊伟有风致)
(4) 涌流的水;流水 [flowing water]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波路(水路;航路);波流(水流;支流);波神(水神)
(6) 风波。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 [sudden turn of events]。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轩然大波
(7) 目光流转;流转的目光 [look]
目流睇而横波。——傅毅《舞赋》
(8) 又如:眼波(形容流动如水波的眼睛);秋波(比喻美女的眼睛);波俏(俏丽)
◎ 波的拼音: bō
〈词性:动〉
(1) 激荡,起水波 [wave;ripple]
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
(2) 又如:波腾(波浪涌起的样子。多比喻众议激烈);波靡(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波荡
(3) 波及,推而及之。扩散 [spread]。又如:波及无辜(牵连到无罪的人);波累(连累;牵累);波害(扩散其害);波扰(波动烦扰)
(4) 奔;逃跑 [run]
各自波逃,信脚而走。——敦煌本《张义潮变文》
(5) 又如:波波(劳苦奔波的样子);波波碌碌(奔走忙碌的样子);波逃(逃跑)
波长、波荡、波导、波动、波段、波峰、波幅、波谷、波痕、波及、波谲云诡、波澜、波澜老成、波澜壮阔、波浪、波累、波罗蜜、波罗蜜、波俏、波色、波斯、波斯菊、波斯猫、波斯湾、波涛、波纹、波折
随(隨)的拼音:suí(ㄙㄨㄟˊ)
⒈ 跟着:随从。随员。随葬。随即(立刻)。随行(xíng )。随身。随喜。随波逐流。随行(hāng )就市。
⒉ 顺从,任凭:随意。随口。随宜。随和。随俗。随笔。随遇而安。
⒊ 顺便,就着:随带。随手关门。
⒋ 像:他长得随他父亲。
⒌ 姓。
随字UNICODE编码U+968F,10进制: 38543,UTF-32: 0000968F,UTF-8: E9 9A 8F。
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遀隨䢫
adapt to、along with、follow、let
形声:从辶、隋声
follow, listen to, submit to
详细解释◎ 随的拼音:
隨 suí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 chuò ))
(2) 同本义 [follow]
隨,从也。——《说文》
隨无故也。——《易·杂卦》
隨山刊木循也。——《书·禹贡》
无纵诡隨。——《诗·大雅·民劳》
凡庭实隨入。——《仪礼·聘礼》。注:“不并行也。”
距隨长武。——《仪礼·乡射礼记》
列星随旋。——《荀子·天论》
主失其神,虎随其后。——《韩非子·杨权》
子行而我随之。——《韩非子·说林上》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 杜甫《春夜喜雨》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随任(晚辈跟随做官的长辈在任所生活);随直(随班值日);随班(跟班值勤);随扈(随从);随身灯(点在死人脚头的灯);随坐(即连坐。受他人牵连而被判罪);随宦(跟从父兄做官在外);随随步口(步步紧跟);随起举哀(随同死者亲眷一起号哭)
(4) 依顺;依从 [comply with; adapt to]
隨,顺也。——《广雅》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红楼梦》
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北齐书·陆法和传》
(5) 又如:随善善缘(佛教指见人行善心欢喜;自己行善结好缘);随邪(随斜。顺从邪恶,无主见);随愿(如愿;称心);随时制宜(作事善于变通,不拘常法);随缘不变(佛家语。意指随顺世间环境取舍行止,但有所不为)
(6) 听任某人自愿去做 [let (sb.do as he likes)]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 韩愈《进学解》
(7) 又如:随你的便;去不去随你;随念即到(指神仙佛祖能随意念之所至,立刻到达某一地)
(8) 〈词性:方〉∶相似,与某人、物、事相像 [look like]。如:他长得随他母亲
(9) 接着,随即 [carry on]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随次(随即;马上);随宜(随即)
(11) 按照;依据 [according to]。如:随例(按照惯例);随序(依照自然的次序)
◎ 随的拼音:
隨 suí
〈词性:名〉
(1) 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兑上 [one of the 64 Divinatory Symbols]
象曰:泽中有雷,随。——《易·随》
(2) 中国周代国名 [Sui state]。姬姓。春秋后期为楚之附庸。地在今湖北随县
随笔、随便、随波逐流、随处、随从、随大流、随带、随地、随风倒、随风倒舵、随风转舵、随感、随行就市、随和、随后、随机、随即、随驾、随军、随口、随口胡诌、随口乱说、随人俯仰、随身、随声附和、随时、随时度势、随俗、随同、随喜、随乡入乡、随想、随心、随心所欲、随行、随意、随意一瞥、随遇而安、随员、随葬、随着、随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