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滥官污吏的意思

lànguān

滥官污吏



拼音làn guān wū lì

注音ㄌㄢˋ ㄍㄨㄢ ㄨ ㄌ一ˋ

解释贪污腐化的官吏。

出处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一月前上司行文书来,说俺郑州滥官污吏较多。”

例子你将那滥官污吏都杀坏,敕赐金牌势剑吹毛快,与一人分忧,万民除害。田汉《关汉卿》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贪官。

感情滥官污吏是贬义词。

繁体濫官汙吏

近义贪官污吏

反义清正廉明

英语corrupt officials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làn   注音  ㄌㄢˋ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IJTL  仓颉  ELIT  郑码  VKML  四角  38112  结构  左右电码  3448  区位  3236  统一码  6EE5  笔顺  丶丶一丨丨ノ一丶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滥(濫)的拼音:làn(ㄌㄢˋ)  

⒈ 流水漫溢:泛滥。

⒉ 不加选择,不加节制:滥用职权。宁缺勿滥。滥伐。

⒊ 浮泛不合实际:陈词滥调。滥竽充数(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以次充好。有时亦表示自谦)。

统一码

滥字UNICODE编码U+6EE5,10进制: 28389,UTF-32: 00006EE5,UTF-8: E6 BB A5。

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濫㳕

汉英互译

excessive、flood、overflow

造字法

形声:从氵、监声

English

flood, overflow; excessiv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滥的拼音:

làn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监声。本义:浮起,浮现)

(2) 同本义 [float; gush; emerge]

滥,泛也。——《说文》

江出于 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荀子·子道》

滥泉正出。——《尔雅·释水》

滥水之潘为渊。——《列子·黄帝》

(3) 大水漫出,泛滥 [overflow;flood]

大水泛滥郡国十五有余。——《汉书·谷永传》

其水阳焊不耗,阴霖不滥。——《水经注·湿水》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孟子·滕文公》

(4) 又如: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滥泉(从地下向上涌出的泉水);滥汜(泛滥,浮沉)

(5) 浸渍,泡在水里 [soak]

滥车之水。——《管子·地图》

(6) 蔓延;波及 [spread]。如:滥炎(蔓延的火);祸滥及平人

因怒而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 又如:滥漫(任意,随便);滥杀(胡乱杀戳无罪的人);滥浊(过度混乱);滥用职权;滥冗(过多);滥刑(过量的刑罚;任意判罪或施刑)

(8) 通“欿”。贪欲;卑污 [greedy;depraved]

虞公滥于宝于马。——《吕氏春秋》

(9) 又如:滥官(贪官);滥墨(指官吏贪财好贿者);滥溢(胡作非为)

(10) 通“敛”。收聚 [gather]

至刑不滥。——《淮南子·汜论》

词性变化

滥的拼音:

làn  

〈词性:形〉

(1) 过度;超过限度;漫无准则 [excessive;wanton]

生穑省用,不滥其度。——《周书·程典》

小人究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2) 虚妄不实 [unreal]

不僭不滥。——《诗·商颂·殷武》

(3) 又如:滥言(虚妄不实的言词);滥词(虚妄不实的话);滥套(指文章中完全抄袭前人,毫无创新之见)

(4) 谦词。才不胜任 [inefficient]。如:滥膺(滥竽充数。谦词);滥膺阃外(滥竽充数受命统兵在外)

(5) 用同“烂” [sadden;mashed]

(6) 破碎,松软。如:滥泥(烂泥,稀泥)

(7) 程度深。如:滥熟(极熟悉、熟练)

滥的拼音:

làn  

〈词性:副〉

任意地;肆意地 [arbitrarily;wilfully]

不许滥诛骨肉。——《资治通鉴》

滥的拼音:

làn  

〈词性:名〉

假借为“鉴”。浴盆 [bath;bathbub]

夫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庄子·则阳》

钟鼎壶濫。——《吕氏春秋·节丧》

常用词组

滥调、滥伐、滥交、滥骂、滥觞、滥套子、滥用、滥竽、滥竽充数

  拼音  guān   注音  ㄍㄨㄢ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PNHN  五笔98  PNF  仓颉  JRLR  郑码  WDY  四角  30777  结构  上下电码  1351  区位  2557  统一码  5B98  笔顺  丶丶フ丨フ一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官的拼音:guān(ㄍㄨㄢ)  

⒈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⒉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⒊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官能。

⒋ 姓。

统一码

官字UNICODE编码U+5B98,10进制: 23448,UTF-32: 00005B98,UTF-8: E5 AE 98。

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overment official、officer、orga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official, public serv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官的拼音: guān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mián  ),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2) 同本义 [officeholder;government;official;officer]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 夏后氏官百, 殷二百, 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4) 官府(政府机关) [government]

官,官舍曰官。——《字汇》

官,谓朝廷治事之处也。——《礼记·王藻》注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之矣。愿以闻于官。——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聊斋志异·促织》

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5) 又如:官局(官署。政府所设的机构);官寺(官署、衙门的旧称);官项(官府的钱项);官休(纠纷经官府裁定了结)

(6) 通“馆”。房舍,馆舍 [house]

官乃馆之古文,闲官即闲馆,谓馆舍之空虚者。——俞樾《诸子平议》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

(7) 官场,官吏阶层及其活动范围 [officialdom]。如:官俗国体(官场习俗,国家制度)

(8) 器官 [organ]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正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9) 又如:五官;感官

(10) 官职,职位 [government position]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

位卑则足羞,官盛而近谀。——唐· 韩愈《师说》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1) 又如:官秩(官阶与俸禄);官守(官位职守,官员职责);家父辞官回到省城来

(12) 古时用以称天子 [emperor]

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晋书·石季龙载记上》《资治通鉴》 晋成帝咸廉三年译注:“称天子为官家,始见于此。”

(13) 又如:官里(皇帝);官窑(专为皇家服务的瓷窑);官院(王子所居的院子)

(14) 姓

词性变化

官的拼音: guān  

〈词性:形〉

(1) 属于国家、政府或公家的 [government-owned;government-sponsored;official]。如:官街(都市中的大街);官地(属于政府所有的地);官会子(宋朝颁行的纸币);官银(官府铸造而流通的银锭;应向官府交纳的银两);官车;官仓

(2) 公;公有。与“私”相对 [public]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唐· 杜甫《台上》

(3) 又如:官厕所;官大道;官中的(公共的,公家的);官中(大家庭中共有的银钱)

官的拼音: guān  

〈词性:动〉

(1) 当官,作官 [be an official]

论定然后官之。——《礼记·王制》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曹操《论吏士行能论》

阿品远官 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 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官兴(官瘾);官声(做官的名声);官照(官员任职的执照,也称部照);官常(为官的职责)

(3) 做官做到 [reach the rank of]。如:官至户部郎中;官居方面(担任总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

(4) 通“管”( guǎn  )。管制,管理 [control;manage]

轨守其时,有官天财。——《管子·山国轨》

常用词组

官办、官报私仇、官逼民反、官兵、官舱、官差、官场、官称、官倒、官邸、官渡之战、官方、官费、官府、官复原职、官官相护、官话、官家、官价、官架子、官阶、官爵、官军、官客、官老爷、官吏、官僚、官僚政治、官僚主义、官路、官迷、官面儿、官名、官能、官派、官气、官腔、官人、官商、官身、官事、官署、官司、官厅、官衔、官样文章、官瘾、官营、官员、官运亨通、官长、官职

  拼音    注音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FNN  仓颉  EMMS  郑码  VBZ  四角  31127  结构  左右电码  3064  区位  4659  统一码  6C61  笔顺  丶丶一一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污的拼音:wū(ㄨ)  

⒈ 浑浊的水:粪污。血污。

⒉ 肮脏,不干净:污水。污泥。污浊。

⒊ 肮脏的东西:污渍。污垢。

⒋ 不廉洁:贪污。

⒌ 弄脏:玷污。污损。污辱。污蔑(a.玷污;b.诬蔑)。污染。

统一码

污字UNICODE编码U+6C61,10进制: 27745,UTF-32: 00006C61,UTF-8: E6 B1 A1。

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污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rrupt、defile、dirt、filth、smear

造字法

形声:从氵、亏声

English

filthy, dirty, impure, pollut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污的拼音:

汙、汚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于声。本义:停积不流的水)

(2) 浊水池。一说小水坑 [sewage pool]

污,秽也,一曰小池为污。——《说文》

(3) 字亦作汙

潢汙行潦之水。——《左传·隐公三年》。服注:“水不流谓之汙。”

故水郁则为汙。——《吕氏春秋·达郁》

(4) 又如:污池(蓄水的池子)

(5) 污垢,脏东西 [dirt;filth]

污,秽也。——《一切经音义》

川泽纳污。——《左传·宣公十五年》

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史记·滑稽列传》

血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又如:粪污;去污粉;去污剂;污涂(泥泞;污泥);污腻(污垢,肮脏)

(7) 劳苦之事 [hard work]

若子之群吏,处不辟污。——《左传》

词性变化

污的拼音:   

〈词性:形〉

(1) 不清洁,肮脏 [dirty]

汙,浊也。——《广雅·释诂三》

濯淖污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污手垢面(手脸都很脏);污面(面部污黑);污乱(污秽淫乱);污慢(污秽怠忽);污言(脏话);污邪(污秽邪恶);污史(污秽的史 实);污世(污浊混乱的世道)

(3) 卑污 [depraved]。如:污德(卑污的品德);污伪(污邪诈伪);污杂(卑污混杂);污贱(卑污下贱);污佞(卑污奸佞);污卑(卑污);污行(卑污的品行或行径);污口横蔑(用污秽的言论肆意污蔑);污暴(污滥暴虐);污僻(污滥邪僻)

(4) 腐败的;社会风气、个人道德等恶劣、败坏的 [corrupt]

污吏。——《孟子·暴君》

(5) 又如:贪官污吏;污道(污邪之道);污俗(恶习;坏风气);污官(脏官)

(6) 低洼的 [low-lying]。如:污洼(洼坑);污庳(低洼之地);污淖(泥淖);污坳(低洼);污下(低洼)

(7) 地位低下的 [low]。如:污劣(低劣)

(8) 衰微的 [decline]

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礼记》

污的拼音:   

〈词性:动〉

(1) 玷污 [contaminate;smudge]

殊不沾污。——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蔑污使君。——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污闻(玷污耳朵的听闻);污累(玷污连累);血污其衣;污坏(污染败坏);污眼(弄脏眼睛)

(3) 污辱,在言词或举动上傲慢地、无礼地或轻蔑地对待 [insult]。如:污伤(诬毁中伤)

(4) 涂抹 [paint]。如:污墁(涂饰,粉刷)

(5) 洗去污垢 [decontaminate]

风吹云露火,雪污玉关泥。——李贺《送秦光禄北征》

(6) 漫出,水超过约束物高限而流出 [overflow]

…忽震一声,瓮悉列于梁上,都无滴污于外。——康骈《剧谈录》

(7) 贪污 [embezzle;corruption]

以污贿不饬罢。——清· 周容《芋老人传》

常用词组

污点、污垢、污痕、污秽、污吏、污蔑、污名、污泥、污七八糟、污染、污辱、污水、污水坑、污损、污言秽语、污浊、污渍

  拼音    注音  ㄌ一ˋ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GKQI  五笔98  GKRI  仓颉  JLK  郑码  AJOS  四角  50006  结构  上下电码  0684  区位  3284  统一码  540F  笔顺  一丨フ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吏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官吏。

⒉ 旧指小公务员: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统一码

吏字UNICODE编码U+540F,10进制: 21519,UTF-32: 0000540F,UTF-8: E5 90 8F。

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吏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叓㕝

汉英互译

official

造字法

会意:从手、从中

English

government official, magistr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吏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2)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official;mandarin]

吏,治人者也。——《说文》

吏者,名之师也。——《汉书·景帝纪》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朋法》

王使委于三吏。——《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

百吏庶民。——《国语·周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韩诗外传》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吏势(官吏的权势力量);吏议(官吏商讨政事;处分官吏;拟议定罪);吏司(管理司法案牍的官);吏兵(官吏和士兵);吏舍(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汉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员或吏卒

(4) 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 [inferior official]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唐· 杜甫《石壕吏》

(5) 又如:吏目(八九品小官。又指地位在御医之下的一般医生);吏员(古代地方官府的小吏);胥吏(小官吏);狱吏(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官)

(6) 吏部狱 [jail;prison]

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班固《汉书》

(7) 姓

词性变化

吏的拼音:   

〈词性:动〉

(1) 治理;为官 [administer]

夫吏者,理也。——《汉书·王莽传下》

是为长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宋之问《蓝田山庄》

(2) 又如:吏才(为政的才能);吏方(为政的方略);吏道(官吏处理政务之道);吏隐(闲居下级官位);吏材(为政的才干)

常用词组

吏部、吏胥、吏治

滥官污吏: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