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án yǒu guā qī
注音ㄌㄢˊ 一ㄡˇ ㄍㄨㄚ ㄑ一
解释兰友:意气相投的好友;瓜戚:瓜葛相连的亲戚。形容亲戚朋友关系密切。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坐》:“吾辈得施为,正好谈心花底;兰友瓜戚,门外不须倒屣。”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兰友瓜戚是中性词。
繁体蘭友瓜戚
英语one's bosom friends and near relatives
动物生肖牛,虎,蛇
兰(蘭)的拼音:lán(ㄌㄢˊ)
⒈ 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⒉ 古书上指“木兰”。
⒊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
⒋ 古同“斓”,斑斓。
⒌ 姓。
兰字UNICODE编码U+5170,10进制: 20848,UTF-32: 00005170,UTF-8: E5 85 B0。
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蘭
orchid、orchis
形声:从艸、阑声
orchid; elegant, graceful
详细解释◎ 兰的拼音:
蘭 l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阑( lán )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2) 同本义 [eupatorium]
蘭,香草也。——《说文》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3) 泽兰属植物的泛称,属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中湿地,花紫红色,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人所谓的兰,大抵指此而言,不是指兰科的兰。如:兰臭(朋友相契。引申为友情);兰麝(兰草和麝香。都是高贵的香料,古时用来薰香)
(4) 兰花 [orchid]。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观赏植物。如:兰英(兰花);兰香(兰花香味);兰生(形容酒的香淳如兰花开放。芬芳四溢。后引申为引酒名)
(5) 兰属植物的泛称 [cymbidium]。如:长叶兰;多花兰;素心兰;建兰;墨兰
(6) 即“春兰”。亦称“兰花”、“山兰”、“草兰”、“朵朵香” [Goering cymbidium]。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叶线形、革质,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供观赏
(7) 古指木兰 [magnolia]。如:兰桨(用木兰制成的桨。代指船);兰舟(木兰舟。亦用为小舟的美称);兰棹(兰舟)
(8) 兵器架 [arms frame]
武库禁兵,设地蘭锜。——汉· 张衡《西京赋》
(9) 又如:兰盾(放置兵器的架子)
(10) 假借为“栏”。栏杆 [balustrade;banister;railing]
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蘭。——《汉书·王莽传中》
(11) 假借为“籣”。盛弩矢之袋,形如木桶 [a case for a bow and arrows]
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管子·小匡》
(12) 姓 ?
兰艾同焚、兰摧玉折、兰闺、兰花、兰交、兰谱、兰若、兰室、兰言、兰因絮果、兰玉、兰章、兰州、兰舟
友的拼音:yǒu(一ㄡˇ)
⒈ 彼此有交情的人:朋友。友谊。友情。
⒉ 有亲近和睦关系的:友邦。友邻。
⒊ 相好,互相亲爱:友爱。友善。
友字UNICODE编码U+53CB,10进制: 21451,UTF-32: 000053CB,UTF-8: E5 8F 8B。
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㕛
friend、friendly
朋、敌
会意:像两个手相助
friend, companion; fraternity
详细解释◎ 友的拼音: yǒu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2) 同本义 [friend]
友,同志为友。——《说文》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联朋友。——《周礼·大司徒》
与朋友交。——《论语》
太丘与友。——《世说新语·方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偕数友出。——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是芋视乃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挚友(亲密的朋友);友生(朋友)
(4) 职官名。王官之近臣 [professional officer]
王置师、友、文学各一人…友者因文王、 仲尼四友之名号。——《晋书》
(5) 又如:友学(职官名。“友”与“文学”的合称。为辅佐、侍从之官)
(6) 借指兄弟 [brother]。如:友于之谊(兄弟间的情谊);友于(惟孝友于兄弟;兄弟友爱;借指兄弟);友弟(友悌。兄弟相友爱。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辞)
(7) 同伴,经常在一块儿玩的人 [companion]。如:酒友;赌友
(8) 同一所教会、学校、班级、职业的成员 [member of guild,class,school,profession]。如:教友;校友;工友等
◎ 友的拼音: yǒu
〈词性:动〉
(1) 互相合作 [cooperate]
友,有也,相保有也。——《释名》
(2) 结交,与…为友 [be friend]
瓒深与先主相友。——《三国志·先主传》
古之高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顾炎武《日知录》
(3) 又如:友其人;友结(结交);友直(与正直的人交朋友);友仁(与仁者交朋友)
(4) 给予帮助或支持 [help]
出人相友。——《孟子·滕文公上》
友爱、友邦、友道、友好、友军、友情、友人、友善、友谊、友于
瓜的拼音:guā(ㄍㄨㄚ)
⒈ 蔓生植物,属葫芦科,果实可食:西瓜。冬瓜。瓜蒂。瓜分(像切瓜一样分割,如“瓜瓜天下”)。瓜葛。瓜代。瓜李(指嫌疑的境地)。瓜子儿。
瓜字UNICODE编码U+74DC,10进制: 29916,UTF-32: 000074DC,UTF-8: E7 93 9C。
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苽
melon
象形
melon, gourd, cucumber; rad. 97
详细解释◎ 瓜的拼音: guā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两边象瓜蔓,中间是果实,是藤上结瓜的形象。从“瓜”的字,多与瓜果有关。草木蔓生植物名。种类很多,果实也称瓜)
(2) 同本义 [melon;gourd]。属于双子叶植物瓜科
七月食瓜,八月断(摘下)壶(葫芦)。——《诗·豳风·七月》
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诗经集注》
绵绵瓜瓞。——《诗·大雅·绵》
(3) 又如:瓜田(种瓜的田);瓜润(瓜受到灌溉后,长得更为丰美);瓜练(冬瓜的瓤);瓜瓤(瓜肉)
(4) 指形状如瓜的饰物、仪仗、兵器之类的器物 [melon-like thing]。如:瓜皮帽;瓜皮船;金瓜(简称“瓜”。一种充作仪仗的武器。长柄,上端作瓜形)
(5) 瓜州 [Gua prefecture]
(6) 古地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
(7) 治所在今甘肃省安西县东
(8) 瓜洲,镇名 [Gua town]。又称瓜埠洲。在江苏省邗江县南部大运河入长江处
(9) 通“蜗”( wō )。蜗牛 [snail]
自作一瓜牛庐,净扫其中。——《三国志·魏书·管宁传》
◎ 瓜的拼音: guā
〈词性:动〉
(1) 瓜成熟 [ripen]
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同“斋”,斋戒)如也。——《论语·乡党》
齐侯使 连称、 管至父戍 葵丘,瓜时而往。——《左传·庄公八年》
(2) 又如:瓜期(瓜代之期。官员任满由别人接任的日期);瓜时而往,及瓜而代(同“瓜期”);瓜时(指瓜熟的时候)
(3) 分割 [cut apart]
于时瓜剖区宇,蜂起英豪。——唐· 白居易《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
(4) 又如:瓜剖(分割土地,同瓜分);瓜剖豆分(比喻国土被人侵占瓜分。也作“豆剖瓜分”)
瓜代、瓜蒂、瓜分、瓜葛、瓜果、瓜李之嫌、瓜连、瓜蔓、瓜农、瓜皮帽、瓜熟蒂落、瓜田李下、瓜子、瓜子脸、瓜子玉
戚的拼音:qī(ㄑ一)
⒈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外戚。戚族。戚友。
⒉ 忧愁,悲哀:戚然。凄戚。哀戚。休戚。
⒊ 古代兵器,像斧。
⒋ 姓。
戚字UNICODE编码U+621A,10进制: 25114,UTF-32: 0000621A,UTF-8: E6 88 9A。
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慼鏚慽傶
relative
休
形声
relative; be related to; sad
详细解释◎ 戚的拼音: qī
〈词性:名〉
(1) (形声。从戉,尗声。戉:( yuè ),斧子。本义:古兵器名,斧的一种)
(2) 同本义。亦用为舞具 [a kind of axe]
戚,戉也。——《说文》
干戈戚扬。——《诗·大雅·公刘》
朱干玉戚。——《礼记·明堂位》
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
(3) 又如:戚扬(斧钺)
(4) 亲属,亲戚 [relative]
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吕氏春秋》
(5) 又如:;戚好(亲戚友好);戚里(戚畹。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戚属(母及妻的亲属);戚爱(亲属和宠爱的人);戚家(贵戚之家;亲戚家);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戚宠(外戚亲贵)
(6) 姓
◎ 戚的拼音: qī
〈词性:形〉
(1) 忧愁;悲伤。通“慽”、“慼” [sorrowful;sad]
心之忧矣,自始伊戚。——《诗·小雅·小明》
貌若甚戚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
蒋氏大戚。
婉贞独戚然。——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汝又虑戚吾心。——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戚容(愁容);戚切(悲切);戚休(休戚。忧愁和欢乐);戚欣(忧愁与欢乐);戚言(忧戚的言词);戚嗟(忧伤嗟叹);戚意(忧伤的心情);戚惨(悲伤);戚忧(忧伤);戚颜(忧伤的容颜)
(4) 亲近,亲密 [intimate]
未可以戚我先王。——《书·金滕》
(5) 又如:戚疏(亲疏)
(6) 愤怒 [angry]。如:戚醮(烦恼)
(7) 假借为“促”( cù )。疾速 [fast;quick]
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属而微至。…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周礼·考工记·总序》
戚戚、戚属、戚谊、戚友、戚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