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兰姿蕙质的意思

lánhuìzhì

兰姿蕙质



拼音lán zī huì zhì

注音ㄌㄢˊ ㄗ ㄏㄨㄟˋ ㄓˋ

解释姿:容貌,姿态;蕙:香草;蕙质:比喻美质。比喻女子聪慧美丽。

出处元·施君美《幽闺记·少不知愁》:“兰姿蕙质,香肌称罗绮。”

用法作谓语、定语;多用于女性。

感情兰姿蕙质是褒义词。

近义兰情蕙性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lán   注音  ㄌㄢˊ   繁体    
部首  丷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UFF  五笔98  UDF  仓颉  TMM  郑码  UABD  四角  80101  结构  上下电码  5695  区位  3228  统一码  5170  笔顺  丶ノ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兰(蘭)的拼音:lán(ㄌㄢˊ)  

⒈ 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

⒉ 古书上指“木兰”。

⒊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

⒋ 古同“斓”,斑斓。

⒌ 姓。

统一码

兰字UNICODE编码U+5170,10进制: 20848,UTF-32: 00005170,UTF-8: E5 85 B0。

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兰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orchid、orchis

造字法

形声:从艸、阑声

English

orchid; elegant, gracef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兰的拼音:

l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阑( lán  )声。本义:兰草,即泽兰)

(2) 同本义 [eupatorium]

蘭,香草也。——《说文》

衡兰芷若。——《汉书·司马相如传》

兰槐之根是为芷。——《荀子·劝学》

(3) 泽兰属植物的泛称,属菊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中湿地,花紫红色,其茎、叶、花都有微香。古人所谓的兰,大抵指此而言,不是指兰科的兰。如:兰臭(朋友相契。引申为友情);兰麝(兰草和麝香。都是高贵的香料,古时用来薰香)

(4) 兰花 [orchid]。兰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观赏植物。如:兰英(兰花);兰香(兰花香味);兰生(形容酒的香淳如兰花开放。芬芳四溢。后引申为引酒名)

(5) 兰属植物的泛称 [cymbidium]。如:长叶兰;多花兰;素心兰;建兰;墨兰

(6) 即“春兰”。亦称“兰花”、“山兰”、“草兰”、“朵朵香” [Goering cymbidium]。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簇生、肉质、圆柱形,叶线形、革质,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供观赏

(7) 古指木兰 [magnolia]。如:兰桨(用木兰制成的桨。代指船);兰舟(木兰舟。亦用为小舟的美称);兰棹(兰舟)

(8) 兵器架 [arms frame]

武库禁兵,设地蘭锜。——汉· 张衡《西京赋》

(9) 又如:兰盾(放置兵器的架子)

(10) 假借为“栏”。栏杆 [balustrade;banister;railing]

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蘭。——《汉书·王莽传中》

(11) 假借为“籣”。盛弩矢之袋,形如木桶 [a case for a bow and arrows]

轻罪入兰盾鞈革二戟。——《管子·小匡》

(12) 姓 ?

常用词组

兰艾同焚、兰摧玉折、兰闺、兰花、兰交、兰谱、兰若、兰室、兰言、兰因絮果、兰玉、兰章、兰州、兰舟

姿  拼音    注音    
部首  女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UQWV  仓颉  IOV  郑码  TDRZ  四角  37404  结构  上下电码  1217  区位  5543  统一码  59FF  笔顺  丶一ノフノ丶フ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姿的拼音:zī(ㄗ)  

⒈ 面貌,容貌:姿容。丰姿。姿色。天姿。

⒉ 形态,样子:姿态。姿势。舞姿。风姿。英姿。

统一码

姿字UNICODE编码U+59FF,10进制: 23039,UTF-32: 000059FF,UTF-8: E5 A7 BF。

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ppearance、gesture、looks、posture

造字法

形声:从女、次声

English

one's manner, carriage, bear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姿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女,次声。本义:姿态)

(2) 同本义(“姿”侧重于呈现的姿势、风度) [appearance;looks;carriage]

姿,态也。——《说文》。按,态者,材艺巧善也。即才能、贤能本字。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世说新语·容止》

雄姿英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姿态万变。——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又

娇姿欲滴。

直则无姿。——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4) 容貌 [appearance;looks]

王汝南少无婚,自求 郝普女。…既婚,果有今姿淑德。——《世说新语·贤缓》

(5) 又如:姿年(容貌年龄);姿形(容貌体态);姿神(容貌,神态);姿致(容貌举止);姿仪(容貌,仪表)

(6) 资质(天资,禀赋) [natural gift]

姿,材也。——《汉书·谷永传》注

资,资也,资取也。——《释名》

唯笛因其天姿。——马融《长笛赋》。注:“天然之姿也。”

上主之姿也。——《汉书·谷永传》

(7) 又如:姿才(资质,禀赋);姿禀(资质,禀赋);姿质(资质)

(8) 气质 [disposition]

蒲柳之姿,望秋先零。——《儒林外史》

(9) 又如:姿性(品行;性格)

词性变化

姿的拼音:   

〈词性:形〉

(1) 美好;妩媚 [beautiful]

简选其有姿首者内之掖库。——《资治通鉴·魏纪》

(2) 又如:姿调(美好的风度);姿望(优美的丰度);姿慧(美貌才智)

常用词组

姿容、姿色、姿势、姿态、姿态万方、姿意妄为

  拼音  huì   注音  ㄏㄨㄟˋ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8画  
五笔  AGJN  仓颉  TJIP  郑码  EFWZ  四角  44333  结构  上下电码  5610  区位  6205  统一码  8559  笔顺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一丶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蕙的拼音:huì(ㄏㄨㄟˋ)  

⒈ 〔蕙草〕即“佩兰”。

⒉ 〔蕙兰〕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狭长而尖,初夏开淡黄绿色花,气味很香,供观赏。

⒊ 〔蕙心〕喻女子内心纯美。

统一码

蕙字UNICODE编码U+8559,10进制: 34137,UTF-32: 00008559,UTF-8: E8 95 99。

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蕙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艹、惠声

English

species of fragrant orchi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蕙的拼音: huì  

〈词性:名〉

(1) 即蕙兰 [Faber cymbidium]。一种兰属植物( Cymbidium faberi ),多年生草本,伪鳞茎卵形,叶线形,总状花序,花红色,边缘有黄带,唇瓣白色而具红点,可供观赏。又如:蕙色(比喻美色。蕙,香草);蕙柱(即薰香。蕙草作的香柱);蕙若(香草名。指蕙兰和杜若)

(2) 零陵香豆( Dipteryx odorata )的古别称 [tonka bean]

词性变化

蕙的拼音: huì  

〈词性:形〉

比喻女子的身心芳洁 [girl's pure]。如:蕙心(比喻女子内心的纯美);蕙质(比喻女子高洁的品德);蕙心纨质(比喻女子的美蕙);蕙质兰心(比喻女子的秀外蕙中)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繁体    
部首  贝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RFMI  仓颉  HJBO  郑码  PDEL  四角  72282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6347  区位  5442  统一码  8D28  笔顺  ノノ一丨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质(質)的拼音:zhì(ㄓˋ)  

⒈ 本体,本性: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

⒉ 朴素,单纯:质朴。质直。

⒊ 问明,辨别,责问:质疑。质问。质询。对质。

⒋ 抵押或抵押品:人质。

⒌ 同“贽”,礼物。

统一码

质字UNICODE编码U+8D28,10进制: 36136,UTF-32: 00008D28,UTF-8: E8 B4 A8。

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质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質貭儨劕

汉英互译

character、matter、nature、pawn、pledge、quality、question、simpl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下形上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质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1) (形声。从贝,斦( zhì  )声。 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2) 同本义 [mortgage;pawn]

质,以物相赘也。——《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 齐, 齐兵乃出。——《战国策·赵策》

遂纳子为质。——《后汉书·班超传》

犹质其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质库(当铺);质作(抵押其身,使服劳役);质鬻(典押出卖);质录(收押);质卖(典押和出卖);质债(抵债);质当(典当;质押);质肆(当铺)

(4) 通“诘”( jié  )。问;诘问 [question]

爰质所疑。——扬雄《太玄经》

援疑质理。——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质之鬼神;质责(以正义质询责问);质问(向人询问疑难的问题);质让(诘问,谴责);质辩(质疑辩论);质论(质疑评论)

(6) 双方对质,验证 [test and verify]

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礼记·曲礼上》

(7) 又如:质验(验证;勘验);质凭(证实);质审(质对审讯)

(8) 评断 [judge]

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礼记·王制》

(9) 又如:质成(请人评断事情的是非);质律(古代评定市价的一种文书)

词性变化

质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抵押品;人质 [hostage;security;pledge]

故周郑交质。——《左传·隐公三年》

以三公子为质。——《左传·昭公二十年》

请以宝为质于子,以假子之邑粟。——《管子·山权数》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

(2) 又如:质馆(安置人质的馆舍);质布(质人向犯约者所收的罚金,称为“质布”);质婆(作人质的妇女);质留(扣留作为人质);质宫(人质的居室);质任(人质和任子)

(3) 盟约 [oath (treaty) of alliance]

黄池之役,先主与 吴王有质。——《左传·哀公二十年》

(4) 古代贸易用的券书 [certificate]

并质共剂。——《后汉书》

(5) 又如:质剂(古代贸易的券契);质要(古代买卖货物的凭证);质契(契约,契据)

(6) 箭靶 [target]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荀子·劝学》

骑而驰,而击方寸之质。——《器胜策》

(7) 又如:质的(射侯。箭靶)

(8) 素质;本质;禀性 [nature;natural disposition]

太素者,质之始也。——《列子》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王粲《登楼赋》

(9) 又如:质像(资质仪表);质性(资质,本性)

(10) 物质;事物 [matter;substance;object]

气形光声,无逃质理。——《物理小识》

(11) 形体 [body]

骈门裸质。——《南齐书》

(12) 又如:质辞(仪表言辞);质貌(形体相貌);质干(躯体);质象(形体);质状(形状;体态)

(13) 质地、底子 [grain of a material]

黑质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玉质而金色。——明· 刘基《卖柑者言》

(14) 通“锧”。砧板 [anvil]。行斩刑时用的垫板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衣伏质。——《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

訢已解衣伏质。——《汉书·王訢传》

(15) 通“贽”。信物;见面礼[gift (presented to a senior at one's first visit)]

臣委质于狄之鼓。——《国语·晋语九》

出疆必载质。——《孟子·滕文公下》

惠王患之,乃令 张仪佯去 秦,厚币委质事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6) 对象 [object]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左传·徐无鬼》

质的拼音:

zhì  

〈词性:形〉

(1) 朴实、朴素 [simple;plain]

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韩非子·难言》

以求其质。——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质木(质朴无华);质厚(朴实浑厚);质讷(朴实厚道,不善言辞);质简(质朴简易)

(3) 信实;诚信 [honest]

楚子闻 蛮子之乱也,与 蛮子之无质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常用词组

质变、质地、质点、质感、质检、质量、质料、质明、质难、质朴、质谱、质铺、质数、质素、质问、质心、质询、质疑、质因数、质直、质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