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ǎo jì fú lì
注音ㄌㄠˇ ㄐ一ˋ ㄈㄨˊ ㄌ一ˋ
解释骥:千里马;枥:马槽。伏枥:就着马槽吃食。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例子用飞龙在天,对老骥伏枥。(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
正音“骥”,不能读作“jí”;“枥”,不能读作“lí”。
辨形“枥”,不能写作“历”。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感情老骥伏枥是褒义词。
繁体老驥伏櫪
近义老当益壮、壮志凌云
反义老气横秋、老态龙钟
英语Old people may still cherish high aspirations.
俄语стáрый конь остаётся в сбруе
动物生肖牛,虎,蛇
老的拼音:lǎo(ㄌㄠˇ)
⒈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
⒉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吴老。老人家。老大爷。
⒊ 极,很:老早。老羞成怒。
⒋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wéi )。
⒌ 晚年:老年。老境。
⒍ 敬老,养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⒎ 总是,经常:老是生病。
⒏ 原来的:老地方。
⒐ 与“嫩”相对:黄瓜长老了。
⒑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老大。老鹰。老倭瓜。
⒒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
⒓ 死的讳称:老了。
⒔ 〔老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
⒕ 姓。
老字UNICODE编码U+8001,10进制: 32769,UTF-32: 00008001,UTF-8: E8 80 81。
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耂
aged、always、old、outdated、tough、very
小、少、幼、新、嫩
象形
old, aged; experienced
详细解释◎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形〉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2)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old;aged]
老,考也。七十曰老。——《说文》
七十以上曰老。——《礼记·曲礼》
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
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
老冉冉其将至兮。——《楚辞·离骚》
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管子·海王》注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3) 又如:老钝(年老迟钝);老家人(老仆人);老院子(老仆人);老丹青(老画家);老行(老年男子);老姐(年老的女仆);老杜(指杜埔。与后来的杜牧相对而言);老羸(年老瘦弱);老口(年老的人;亦指牲口年龄老)
(4) 历时长久 [long-standing]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老工厂,老房子;老亲(多年的或世代的姻亲关系);老晴(天晴得牢,不会很快转阴);老酒(陈年的酒);老桧(老刺柏);老牧(旧称久任地方官者);老相识(相识已久的人)
(6) 娴熟,富有经验,阅历深 [experienced]。如:老辣(老练而有锋芒);老落(成熟,老练);老道(老练);老粉嘴(老驴。即在拉磨时老是偷吃面粉的驴)
(7) 厚 [thick]。如:老脸皮(老面皮。脸皮厚);老着脸(厚着脸皮);老趼(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而生的硬皮)
(8) 大 [great]。如:老大小(偌大;老大的);老汗(大汗);老劲(很大的气力)
(9) 排行在最后的 [youngest]
我那太公有个老女儿,年方二十岁,更不曾配人。——《西游记》
(10) 又如:老生女儿(最后的一个女儿);老女儿(最小的女儿)
◎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名〉
(1) 老年;晚年 [old age]
皆羸老之卒。——《资治通鉴·唐纪》
老妇出门看。——唐· 杜甫《石壕吏》
(2) 又
独与老翁别。
欲言国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3) 又如:老生(老年之人);老况(老年的景况);老耋(老迈)
(4) 老年人 [old people;the aged]。如:男女老幼;敬老院;老儿(老人家);老老(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先(对年长者的尊称,老先生);老老头(老头儿)
(5) 对先辈、年长者的尊称 [your]
(6) 对老人的尊称。如:老太(老太太。对老年妇女的尊称);老官(尊称年长的人);老底(父亲);老阿妈(女真语称祖父);老郎(对前辈艺人的尊称;教头;老练);老先儿(老先。老先生,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7) 敬词。多不表示年岁。如:老办(老板);老先生(对年高望重者的敬称);老大人(尊称年老位尊的人);老相公(旧时对上层社会年老男子的敬称)
(8) 自称 [I]。如:老妾(年老妇女的谦称);老媳妇(老妇人的谦称);老爹(自称是对方父亲。詈词)
(9) 古时对某些臣僚的尊称 [term of honor and respect for some feudal officials]
(10) 指上公
(11) 指上卿
(12) 指大夫
(13) 指大夫的家臣
(14) 指群吏之尊者
(15) 指父母或兄长 [parents or brother]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朱熹注:“吾老,谓我之父兄。人之老,谓人之父兄。”
(16) 又如:老母(年老的母亲);老子娘(指父母双亲);老亲(年老的父母)
(17) 老子及其哲学的省称 [Lao zi ]。如:老氏(指老子);老生(指老子);老易(老子与周易的并称);老庄(老子与庄子的并称)
(18) 姓
◎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动〉
(1) 死的讳称 [die]
老于户牖之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停灵。——《红楼梦》
(2) 又如:老去(死去);老家(指阴间。俗语以“回老家”比喻死亡)
(3) 敬爱,敬重 [respect and love;honor]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指第一个老。)——《孟子》
(4) 告老 [retire from age]
余将致政焉…乃老。——《国语》
范武子将老。——《左传·宣公十七年》
(5) 变老;衰老 [be old and feeble]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醉汉歌》
(6) 衰老;衰颓 [old and feeble;senil;decrepit]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
(7) 又如:老色(衰老之色);老拙(老朽愚拙);老气(暮气);老背悔(老背晦。老胡涂);老货(骂老人的话)
◎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副〉
(1)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状态在一段较长时间里一直持续不断发生或时常重复出现,有“经常”、“时常”的意思;有时“老”和“是”连用,有强调的意味 [always]。如:小孩子,别老问这个啊;你老说这些,有啥用!
(2) 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很”、“极” [very]。如:老早;老长;老咎晚(很晚);老大(极,甚。如今俗语老大不愿意、老大不甘心);老咱晚(很晚);老大无成(年岁已很大,毫无建树)
(3) 很久 [for a long time]。如:老没见你啊
◎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前缀〉
(1) 加在姓、名和某些称谓的前面。如:哎呀!原来是老弟;老杨,快走哇!
(2) 加在兄弟姐妹排行次序上。如:老二去了哪里?;老大还没回来
(3) 加在某些动植物名词前面。如:老虎;老鼠;老玉米
◎ 老的拼音: lǎo
〈词性:后缀〉
代指人(含有轻视意)。也作“佬”。如:庄稼老;外国老
老八辈子、老白干儿、老百姓、老板、老板娘、老伴、老保守、老鸨、老本、老鼻子、老表、老兵、老伯、老伯伯、老财、老残游记、老巢、老臣、老成、老成持重、老处女、老粗、老搭档、老大、老大难、老大娘、老大爷、老旦、老当益壮、老到、老道、老底、老弟、老雕虫、老调、老掉牙、老爹、老豆腐、老儿子、老佛爷、老夫、老父、老妇、老疙瘩、老庚、老公、老公公、老姑娘、老古板、老古董、老闺女、老汉、老好人、老糊涂、老虎、老花眼、老化、老皇历、老黄牛、老火、老伙伴、老几、老骥伏枥、老家、老监、老奸巨猾、老茧、老将、老交情、老景、老境、老酒、老君、老客、老来俏、老辣、老来少、老老、老脸、老练、老路、老妈子、老马识途、老迈、老毛病、老面子、老谋深算、老姥、老奶奶、老年、老年人、老娘、老牛破车、老牛舐犊、老农、老牌、老派、老婆、老婆婆、老婆子、老气、老气横秋、老前辈、老腔、老亲、老秋、老拳、老人、老人斑、老人家、老人山、老弱残兵、老少、老身、老生、老生常谈、老师、老师傅、老实、老实巴脚、老实疙瘩、老式、老视、老手、老鼠、老鼠尾巴、老叟、老太公、老太婆、老太太、老太爷、老态龙钟、老饕、老套、老套子、老天、老天爷、老头儿、老头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外、老顽固、老问题、老翁、老乡、老相好、老相识、老小、老兄、老朽、老秀才、老学究、老鸦、老眼光、老幺、老爷、老爷爷、老爷子、老一套、老鹰、老油条、老油子、老于世故、老妪、老玉米、老早、老账、老丈、老者、老着脸皮、老拙、老资格、老子、老子、老总、老祖宗
伏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趴,脸向下,体前屈:伏卧。伏案读书。
⒉ 低下去:此起彼伏。
⒊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⒋ 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
⒌ 隐藏:伏兵。埋伏。
⒍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⒎ 姓。
伏字UNICODE编码U+4F0F,10进制: 20239,UTF-32: 00004F0F,UTF-8: E4 BC 8F。
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bend over、hot seasons、subide、pronate
起
会意:从亻、从犬
crouch, crawl, lie hidden, conceal
详细解释◎ 伏的拼音: fú
〈词性:动〉
(1) (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2) 同本义 [lie prostrate]
伏,司也。——《说文》
伏瘞亦如之。——《周礼·犬人》。司农注:“课伏犬以王车轹之。”
伏,覆也。——《释名·释姿容》
寝毋伏。——《礼记·曲礼上》
雌鸡伏子。——《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楚子伏己而盐其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一府中皆漝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
庑下一生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及敌枪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伏尸(倒在地上的尸体,多指杀死);伏肉(死尸的肉);伏地(俯伏在地上);伏虎;伏奏(俯伏上奏);伏候(俯伏等候)
(4) 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5) 又如:伏轼(乘车。也作“扶轼”。轼:车厢前面的横木扶手);伏惟(俯伏思惟,常用于书信中的敬词)
(6) 潜藏;埋伏 [ambush]
伏,藏也。——《广雅》
福兮祸所伏。——《老子》
物莫伏于蠱。——《国语·晋语》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入武关, 秦伏兵绝其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伏莽(藏匿在丛林中的盗匪);伏道(暗藏的地道);伏龙(潜伏的龙;灶神);伏戎(埋伏军队或刺客);伏甲(埋伏武士或军队);伏弩(埋伏弓箭手)
(8) 通“服”。屈服,顺从。承认罪行或失败 [surrender;yield;knuckle under;admit]
许既伏其罪矣。——《左传·隐公十一年》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史记·项羽本纪》
这个苏小卿怎肯伏低。——明· 贾仲名《对玉梳》
(9) 又如:伏老(自认年龄老,精力衰退);伏死(甘愿舍弃生命);伏低(承认自己的地位低下而向别人屈服);伏礼(伏不是。认错);伏从(服从);伏辜(服罪)
(10) 通“服”。佩服,信服 [have respect for sb.;completely accept;be convinced]
其所临莅,莫不肌栗慴伏。——《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
族弟刘璋,再拜致书于 玄德宗兄将军麾下,久伏电天。——《三国演义》
(11) 又如:伏伏腊腊(极其顺服的样子)
(12) 低下去 [go down]。如:此起彼伏;伏落(低头,屈服)
(13) 降伏,制伏 [subdue]。如:降龙伏虎;伏魔;伏魅(降伏鬼怪;亦指打败敌人)
(14) 通“服”。从事 [be take up with]
谁谓伏事浅,契阔逾三年。——陆机《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一首》
(15) 又如:伏术(从事学术工作)
(16) 通“服”。保持 [remain;hold]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楚辞·离骚》
◎ 伏的拼音: fú
〈词性:名〉
(1) 伏天;伏日。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dog days;hot season]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天道…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元· 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入伏(进入伏天);头伏(初伏);数伏(进入伏天);歇伏(在伏天停工休息)
(3) 电势差和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volt]
(4) 居处 [dwelling]
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左传》
伏安、伏案、伏笔、伏兵、伏尔加河、伏虎、伏击、伏流、伏牛山、伏特、伏特计、伏天、伏惟、伏卧、伏羲、伏诛、伏罪
枥(櫪)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马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⒉ 古同“栎”,木名。
⒊ [枥㯕]古时刑具,即“拶指”。
枥字UNICODE编码U+67A5,10进制: 26533,UTF-32: 000067A5,UTF-8: E6 9E A5。
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枥字收录于 现通表 。
櫪
形声:从木、历声
type of oak; stable
详细解释◎ 枥的拼音:
櫪 lì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厉声。本义:喂马的槽)
(2) 同本义 [manger]
养马器也。——《方言五》枥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汉· 曹操《步出夏门行》
骈死于槽枥之间。——唐· 韩愈《杂说》
(3) 又如:枥马(拴在马槽上马);枥厩(饲马器和养马房);枥骥(俯首马槽上的骏马)
(4) 马房 [stable]
气劳者,缓系之枥上。——《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
(5) 古书上指栎树 [oak]
时见松枥皆十围。——唐· 韩愈《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