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áng gōng xīn kǔ
注音ㄌ一ㄤˊ ㄍㄨㄥ ㄒ一ㄣ ㄎㄨˇ
解释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出处唐 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例子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唯曰良工心苦,然作者深心,于兹埋没。”
用法紧缩式;作宾语。
感情良工心苦是中性词。
近义良工苦心
英语expert craftsmanship is the result of long practice and hard work( be done by a good worker out of deep-felt affection)
动物生肖牛,虎,蛇
良的拼音:liáng(ㄌ一ㄤˊ)
⒈ 好:良好。善良。良辰美景。良知良能(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指人类不学而知的、不学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与善恶的能力)。良莠不齐。
⒉ 很:良久。良多趣味。用心良苦。
⒊ 诚然,的确:“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为犬良我友”。
⒋ 姓。
良字UNICODE编码U+826F,10进制: 33391,UTF-32: 0000826F,UTF-8: E8 89 AF。
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fine、good、good people、very
会意
good, virtuous, respectable
详细解释◎ 良的拼音: liáng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善良)
(2) 同本义 [good and honest;kindhearted]
良,善也。——《说文》
德音无良。——《诗·邶风·日月》
人之无良。——《诗·鄘风·鹑之奔奔》
侍中、侍郎郭攸之、 费袆、 董允等,此皆良实。—— 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天良(良心);驯良(和顺善良);良正(善良正直)
(4) 良好;美好 [good;fine;nice]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察今》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良田美池。——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赵之良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富家良马。——《淮南子·人间训》
(5) 又如:良图(好办法);良牧(好官);良死(安享天年而死。即好死、善终);良沃(良田,肥沃的田地);良朋(好朋友);良书(好书,益书);良罟(好的渔网);良贱(好坏老少之人);良士(贤士);良吏(贤良的宫吏);良妻(贤淑的妻子。即贤妻)
(6) 优秀 [excellent]
天下之良工也。——《孟子》
(7) 又如:良弓(善于制造弓的人);良工(技艺精妙的匠人);良疱(技艺精妙的厨师);良匠(手艺精巧的工匠);良车(制作精良的车子);良史(古称不畏权势,记事忠于史实的史官);良干(廉洁正直的高级官员);良笔(指历史家维护正义、忠于史事的记叙笔法)
(8) 和悦;和善 [amiable;amicable;genial]
其容良。——《荀子·非十二子》
(9) 大 [big;great]。如:良鱼(大鱼);良枣(大枣的别名);良器(大器。比喻杰出的人才)
(10) 吉祥 [lucky]。如:良月(吉祥的月份);良贞(吉卦);良时(吉时)
(11) 和乐;欢悦 [happy]。如:良晤(欢聚);良游(畅游);良聚(良会,欢聚)
(12) 长,久;深 [long;deep]
良夜乃罢。——《汉书》
(13) 又如:良夜(长夜);良宵(长夜)
(14) 通“谅”。诚实,信实 [honest]
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荀子·修身》
◎ 良的拼音: liáng
〈词性:副〉
(1) 很,甚,极其,非常 [truly;very]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经注》
市者良久计曰。——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确实;果然 [certainly]
諸將皆以爲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史记·赵世家》
(3) 又如:良然(果然。确实如此)
◎ 良的拼音: liáng
〈词性:名〉
(1) 首;头 [head]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良能也;所不虑不知者,良知也。——《孟子》
(2) 首领;首长 [boss;chief;chieftain]
右无良焉,必败。——《左传》
(3) 遵纪守法的公民 [law-abiding people]。如:除暴安良;良耆里老(年长的平民百姓);良俊(贤良而才智杰出的人);良逸(贤才);良禽择木(比喻贤者择主而事);良家子女;良丁(旧指平民百姓中已成年者)
(4) 通“埌”。坟墓 [grave]
阖胡尝视其良,既为秋柏之实矣?——《庄子·列御寇》
◎ 良的拼音: liáng
〈词性:动〉
(1) 认为好 [have a high opinion of; think highly of]
良司臣而逸之。——《左传》
(2) 能够 [can]
吾身泯焉,弗良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
(3) 又如:良比(堪与比美)
(4) 善于 [be good at]。如:良民吏(善于治理百姓的官吏);良冶(精于冶炼铸造的工匠)
工的拼音:gōng(ㄍㄨㄥ)
⒈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⒉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工业。工业革命。
⒊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工作。工厂。竣工。
⒋ 工作量:记工。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工。
⒌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工儿。工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工力。
⒍ 细致,精巧:工巧。工整。工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
⒎ 〔工尺(chǐ )〕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
⒏ 善于,长于:工书善画。工于心计。
工字UNICODE编码U+5DE5,10进制: 24037,UTF-32: 00005DE5,UTF-8: E5 B7 A5。
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工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㣉
labour、man-day、project、skill、work、worker
农
象形
labor, work; worker, laborer
详细解释◎ 工的拼音: gōng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2) 同本义 [carpenter's square]
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说文》
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
(3) 工匠;工人。古代对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现代为工人和工人阶级的总称 [craftsman;worker]
凡攻木之工七。——《考工记·总目》
五日工事之式。——《周礼·天官·大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唐· 韩愈《师说》
得赵人 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战国策·赵策》
(4) 又如:矿工;临时工;工农联盟;工民(古代从事工艺的人)
(5) 古代特指乐官或乐人 [musicians]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6) 又如:工师(乐师);工瞽(古代乐官)
(7) 古代特指女工 [woman worker]。如:工容(女工和容貌);工德(指妇工)
(8) 官吏;职事 [official;duty]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剩,便备用,使雕琢文来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荀子·王制》
(9) 又如:工部大堂(工部尚书。大堂:明清时对中央各院、部、司长官的恭维称谓);工正(古官名。主管工艺之事);工师(古代官名。掌管百工);工官(周礼官名。属冬宫。汉代时负责工艺、器械、武器制造等);工尹(官名。掌管百工及官营手工业)
(10) 工夫;技术 [skill]。如:工细楼台(工笔细画的楼台);工伎(技艺方术);工用(技艺和使用);工架(戏曲演员表演时的身段和姿势);做工;唱工
(11) 工地;工作场所 [building;post]。如:工地;工棚
(12) 工程 [engineering]。如:工功(工程);工要(工程重要之处);竣工
(13) 工业 [industry]。如:工商业;工业品;工机(古时指纺织业)
(14) 工作;生产劳动 [work;productive labor]。如:做工;上工;工食(工钱;伙食费);工顾钱(雇佣人所付的工钱);工银(工薪,工金,工钱,工资。均为工作、劳动的报酬)
(15) 工作量 [amount of work]。如:工时
(16) 工日,一人一个正常工作日的劳动量,由一个假设的平均人日构成的一种单位 [manday]。如:这项工程需两千个工
(17) 用于人的姓氏后作为“工程师”的简称 [engineer]。如:张工,李工
(18) 传统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 [note of musical scale]。如:工尺谱
(19) 通“功”
(20) 劳绩,功绩 [feat;achievement]
凡师不工则助牵王车。——《周礼·春官》
(21) 又如:天工(很大的功劳)
(22) 成效 [result;effect]
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韩非子·五蠹》
◎ 工的拼音: gōng
〈词性:形〉
(1) 精巧,精致 [delicate]
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韩愈《进学解》
此非兵力之精,非计之工也。——《战国策·魏策》
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既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邪?——明· 侯方域《马伶传》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宋· 姜夔《扬州慢》
(2) 又如: 工奇(精巧奇特);工捷(精熟敏捷);工楷(工整的楷书);工绮(精致华丽)
◎ 工的拼音: gōng
〈词性:动〉
(1) 擅长;善于 [be good at]
工文学者非所用。——《韩非子·五蠹》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乐府诗集·上山采蘼芜》
宋, 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工于心计;工于书画
工本、工笔、工兵、工厂、工场、工潮、工尺、工程、工程兵、工程师、工党、工地、工读、工读学校、工段、工房、工分、工蜂、工夫、工夫茶、工会、工价、工架,功架、工间、工件、工匠、工交、工具、工具书、工具箱、工绝、工竣、工科、工课、工力、工力悉敌、工料、工龄、工农兵学员、工农联盟、工棚、工期、工钱、工巧、工区、工人、工人阶级、工人运动、工日、工伤、工商联、工时、工事、工头、工细、工效、工薪、工休、工序、工业、工业革命、工业国、工业化、工业区、工蚁、工艺、工艺品、工友、工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运、工贼、工致、工种、工装、工资、工字钢、工字梁、工作、工作服、工作量、工作面
心的拼音:xīn(ㄒ一ㄣ)
⒈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⒉ 中央,枢纽,主要的:心腹。中心。
⒊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心字UNICODE编码U+5FC3,10进制: 24515,UTF-32: 00005FC3,UTF-8: E5 BF 83。
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心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忄㣺
heart、center、feeling、intention
口
象形:像心之形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详细解释◎ 心的拼音: xīn
〈词性: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heart]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inner most being;mind]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in the heart;in mind]。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mind]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thought]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spirit]。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mood]。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calculation]。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center]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心爱、心安、心安理得、心包、心包积气、心包积水、心病、心不在焉、心材、心裁、心肠、心潮、心潮澎湃、心驰神往、心传、心慈手软、心粗、心荡神驰、心荡神移、心得、心底,心底儿、心地、心地善良、心地正直、心电感应、心电图、心动、心毒、心耳、心烦、心烦意乱、心房、心扉、心肥大、心肺机、心服、心服口服、心浮、心腹、心腹之患、心甘、心甘情愿、心肝、心高、心广体胖、心寒、心狠手辣、心花、心花怒放、心怀、心怀鬼胎、心怀叵测、心环、心慌、心慌意乱、心灰意冷,心灰意懒、心肌梗塞、心肌炎、心机、心急、心急火燎、心迹、心计、心悸、心尖、心焦、心绞痛、心劲,心劲儿、心惊胆战、心惊肉跳、心静、心境、心疚、心坎、心口、心口不一、心宽、心旷神怡、心劳计绌、心劳日拙、心里、心里打鼓、心里话、心理、心力、心力衰竭、心连心、心灵、心灵手巧、心领、心领神会、心路,心路儿、心律、心律失常、心率、心乱如麻、心满意足、心明眼亮、心目、心念、心皮、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心气,心气儿、心窍、心怯、心情、心情舒畅、心曲、心软、心伤、心上人、心神、心声、心事、心事重重、心室、心术、心术不正、心数、心思、心酸、心算、心态、心田、心疼、心跳、心痛、心头、心头肉、心土、心窝儿、心无二用、心细、心下、心弦、心羡、心心相印、心性、心胸、心胸开阔、心胸狭隘、心秀、心虚、心许、心绪、心绪不宁、心血、心血来潮、心眼儿、心仪、心疑、心意、心音、心硬、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有余悸、心猿意马、心愿、心悦诚服、心脏、心脏病、心窄、心照、心照不宣、心折、心直口快、心志、心智、心中、心中有数、心重、心醉、心醉神迷
苦的拼音:kǔ(ㄎㄨˇ)
⒈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苦。苦胆。苦瓜。
⒉ 感觉难受的:苦境。苦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苦闷。含辛茹苦。吃苦耐劳。苦恼。
⒊ 为某种事所苦:苦雨。苦旱。苦夏。苦于(①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②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⒋ 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口婆心。刻苦。苦心孤诣。
⒌ 使受苦:那件事可苦了你啦!
苦字UNICODE编码U+82E6,10进制: 33510,UTF-32: 000082E6,UTF-8: E8 8B A6。
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瘔
bitter、hard、hardship、suffer from、suffering
甘、乐、甜
形声:从艹、古声
bitter; hardship, suffering
详细解释◎ 苦的拼音: gǔ
〈词性:形〉
(1) 通“盬”。粗劣 [coarse]。如:苦盐(粗盐,颗粒盐);苦功(粗工艺);苦事(粗制滥造)
(2) 另见 kǔ
◎ 苦的拼音: kǔ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
(2) 同本义,即“荼” [bitter edible plant]
苦,大苦苓也。——《说文》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唐风·采苓》
濡豚包苦实蓼。——《礼记·内则》
天子于是食苦。——《穆天子传》
(3) 又如:苦苣(野苣。又名荼);苦荼(苦菜);苦賈(苦菜)
(4) 病;病痛 [illness;disease]
自苦而居海上。——《吕氏春秋·遇合》。注;“伤也。”
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注:“病也。”
苦垮之家。——《淮南子·精神》。注:“疾也。”
(5) 又如:苦车(晕车。乘车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苦船(晕船。乘船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
◎ 苦的拼音: kǔ
〈词性:形〉
(1) 苦味,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 [bitter]
谁为荼苦。——《诗·邶风·谷风》
而凡味之似苦,亦命为苦。——《广雅》
以苦养气。——《周礼·疡医》。注:“火味也。”
苦胜辛。——《素问·五运行大论》
则苦雨数来。又,苦者人所恶。故甘苦为物之美恶,亦为人之爱恶。——《礼记·月令》
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
其味皆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
李以苦存。
(3) 又如:苦瓠子(苦瓜。喻指受苦人);苦艳艳(苦味浓浓的);苦行(在寺院专事劳作的净人,即未出家的人);苦口师(指茶);苦荼(苦茶,苦茗。即茶)
(4) 痛苦;困苦 [pain;suffering]
其毒大苦。——《诗·小雅·小明》
妇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
俾困苦不可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苦厄(苦难;厄运);苦主(命案中被害者的家属);苦脑子(命苦;可怜;苦命人;可怜的人);苦滴滴(形容人十分痛苦);苦淹淹(苦恹恹,苦厌厌。形容非常痛苦、悲惨);苦孜孜(痛苦悲切)
(6) 刻苦 [hard]
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又如:苦读
(7) 劳苦;辛苦 [assiduous;hardworking]
母氏劳苦。——《诗·邶风·凯风》
辨其功苦。——《管子·小筐》。注:“谓滥恶。”
辨其苦良。——《周礼·典妇功》
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吕氏春秋·诬徒》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8) 又如:苦节(艰苦卓绝、守志不谕的节操);苦绷苦拽(不辞辛苦,东拼西凑)
(9) 贫穷 [poor]
苦,穷也。——《广雅》
(10) 又如:苦哈哈(非常穷的人);苦混混(穷人);苦胎(对穷人的蔑称);苦尽甘来(苦日子结束,好日子到来);苦日子
◎ 苦的拼音: kǔ
〈词性:动〉
(1) 困扰;困辱 [perplex;puzzle]
长史自不欲苦物。——《世说新语·赏誉》
(2) 又如:苦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苦恨(苦恼);苦煎(形容身心备受折磨)
(3) 使困苦,困于 [cause sb. suffering]
不苦一民。——《战国策·秦策》。注:“劳也。”
纳至忠甚苦。——《汉书·谷永传》。注:“劳也。”
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列子·汤问》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銧《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苦热(苦于炎热;酷热);苦饥(困于饥饿;很饿)
(5) 恨,怨嫌 [hate]
人苦不知足。——《后汉书·岑彭传》
(6) 又如:苦竹哀丝(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苦毒(痛恨)
◎ 苦的拼音: kǔ
〈词性:副〉
(1) 竭力;尽力 [painstakingly;energetically;hard]
杨朗苦谏不从。——《世说新语·识鉴》
何必劳神苦思。——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苦死(拼命,极力);苦虑(苦思冥想);苦谏(苦心竭力地规劝)
(3) 甚,很。表示程度 [very]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
(4) 又如:苦爱(酷爱);苦会(很会)
(5) 幸好,幸亏 [fortunately;luckily]
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水浒传》
苦艾、苦熬、苦不唧,苦不唧儿、苦差、苦差事、苦楚、苦处、苦大仇深、苦胆、苦杕、苦迭打、苦干、苦根、苦工、苦功、苦瓜、苦果、苦海、苦寒、苦活,苦活儿、苦尽甘来、苦境、苦口、苦口婆心、苦苦、苦苦哀求、苦况、苦劳、苦力、苦楝、苦闷、苦命、苦难、苦恼、苦情、苦趣、苦肉计、苦涩、苦参、苦事、苦水、苦思、苦思冥想、苦痛、苦头、苦味、苦笑、苦心、苦心孤诣、苦心经营、苦行、苦行赎罪、苦刑、苦役、苦因、苦斋、苦战、苦中作乐、苦衷、苦竹、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