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量力度德的意思

liàngduó

量力度德



拼音liàng lì duó dé

注音ㄌ一ㄤˋ ㄌ一ˋ ㄉㄨㄛˊ ㄉㄜˊ

解释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崔寔传》:“量力度德,《春秋》之义。”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指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德行。

感情量力度德是中性词。

繁体量力度惪

近义度德量力

英语estimate one's own material and moral strength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liáng liàng   注音  ㄌ一ㄤˊ ㄌ一ㄤˋ   
部首  里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JGJF  仓颉  AMWG  郑码  KAKB  四角  60105  结构  上下电码  6852  区位  3331  统一码  91CF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量的拼音:liáng(ㄌ一ㄤˊ)  

⒈ 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用尺量布。用斗量米。车载斗量。量体温。

⒉ 估量:思量。打量。

其他字义

量的拼音:liàng(ㄌ一ㄤˋ)  

⒈ 旧指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如斗、升等。

⒉ 能容纳、禁受的限度:酒量。气量。胆量。度量。

⒊ 数的多少:数量。质量。降雨量。限量供应。

⒋ 估计,审度:量力。量入为出。

统一码

量字UNICODE编码U+91CF,10进制: 37327,UTF-32: 000091CF,UTF-8: E9 87 8F。

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量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ete、quantity、quantum、capacity、estimate、measur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measure, quantity, capacit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量的拼音: liáng  

〈词性:动〉

(1)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2) 同本义 [measure]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4) 衡量,酌量 [calculate;estimate]

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进步未可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敌之众寡。——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5) 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6) 通“緉”。双 [pair]

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7) 另见 liàng;liang  

常用词组

量杯、量程、量尺寸、量度、量规、量计、量角器、量具、量瓶、量器、量体裁衣、量体温、量体重、量筒

基本词义

量的拼音: liàng  

〈词性:名〉

(1) 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 [measuring instruments of capacity]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

(2) 又如: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3) 数量;数目 [quantity]。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

(4) 度量;器量 [tolerance]

上(皇上)少有大量。——李延寿《南史》

(5) 又如: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6) 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 [capacity]

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7) 又如: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8) 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示被试验物质特征的数值 [number]。如:脂肪油的含碘量

(9) 标准;规格 [standard;specifications]

黄金者,用之量也。——《管子·乘马》

(10) 又如:量度(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

(11) 抱负 [aspiration;ambition]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12) 才华 [brilliance;talent]

刘备以 亮有殊量。——《三国志》

词性变化

量的拼音: liàng  

〈词性:动〉

(1) 估量;揣度 [estimate]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2) 又如:量入为出;忖量;量抹(量视。轻视,蔑视);量人(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量才称职(审量人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务)

(3) 料想 [think of]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量度(量忖。思量,考虑);量他不敢来

(5) 另见 liáng;liang  

常用词组

量才录用、量词、量腹、量纲、量力、量力而行、量入为出、量刑、量子、量子力学

基本词义

量的拼音: liang  

(1) ——见“打量”( dǎliang  );“掂量”( diāngliang  )

(2) 另见 liáng;liàng  

  拼音    注音  ㄌ一ˋ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86  LTN  五笔98  ENT  仓颉  KS  郑码  YM  四角  40027  结构  单一电码  0500  区位  3306  统一码  529B  笔顺  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力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力气。力量。

⒉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力。生产力。控制力。

⒊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力学。作用力。保守力。

⒋ 用极大的力量:尽力。力挫。力挽狂澜。

⒌ 姓。

统一码

力字UNICODE编码U+529B,10进制: 21147,UTF-32: 0000529B,UTF-8: E5 8A 9B。

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力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ll one's best、force、power、puissance、streng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power, capability, influen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力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2) 同本义 [effort;physical strength]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

其行之以货力。——《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

力农数耘。——《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邶风》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四肢无力;力人(力气很大的人);力尽神危(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力软筋麻(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力屈(力竭);力尽(力气用尽);力竭(力气用尽)

(4) 力量 [force;power;strength]

战疾力。——《汉书·灌婴传》。注:“强力也。”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韩愈《题木居士》

盛夏力作。——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力劣(力量薄弱);力薄(力量薄弱)

(6) 能力 [ability;capability]

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又如:理解力;才力(才能;能力);脑力(人的记忆、理解、想像等的能力);力用(能力和作用);力怯(力小胆怯)

(8) 威力;权势 [power;might;influence]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

(9) 又如: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暴力(强制力;武力);力征(以武力征伐);力正(以武力征伐);力制(以权力统御、控制);力攻(以武力攻伐);力役(以武力征伐);力政(以武力为政,暴政)

(10)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者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 [force]。如:摩擦力;斥力;引力;合力;冲力;压力;阻力;推力;拉力

(11) 劳役;仆役 [penal servitude;forced labour;(domestic)servant]

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

(12) 又如:力役(劳役);力征(力役之征)

(13) 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 [merit]

事功曰劳,治功曰力。——《周礼》

拥佑太子,颇有力焉。——《汉书》

(14) 兵士 [soldier]

率见力决战。——《宋书·谢诲传》

(15) 姓

词性变化

力的拼音:   

〈词性:动〉

(1) 勤;致力,努力;从事于 [engage]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诗·大雅·烝民》

力周公正先天下。——《汉书·王莽传》。注:“勉力也。”

郡中莫不耕稼力田。——《汉书·召信臣传》

(2) 又如:力农(从事于农业);力田(致力耕种);力耕(努力耕作);力碌碌(匆忙的样子)

(3) 役使 [work;use]

视贱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宋· 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

(4) 又如:力役(强制老百姓从事的一种无偿劳动,是徭役的一种;服役;干体力活);力伐(力攻顽敌;力攻智取);极力指摘、驳斥

力的拼音:   

〈词性:副〉

(1) 尽力,竭力 [do all one can;do one's utmost;try one’s best]

楼船力攻烧敌。——《汉书·南粤王传》

游子常贫苦,力子天所富。——《后汉书·樊晔传》

力请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力主变法。——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力摧豪强。——清· 张廷玉《明史》

力叮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力正(尽力匡正);力子(勤勉力行的人);力田(致力农耕);力疾(尽力支撑着病体);力战(全力作战);力邓(勉强,奋力);力力碌碌(勤敏的样子)

常用词组

力臂、力不从心、力场、力促、力大无比、力度、力攻、力戒、力矩、力量、力偶、力排众议、力气、力求、力士、力所能及、力图、力挽狂澜、力心、力学、力学、力战、力争、力争上游、力主、力作

  拼音  dù duó   注音  ㄉㄨˋ ㄉㄨㄛˊ   
部首  广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YACI  五笔98  OACI  仓颉  ITE  郑码  TGEX  四角  0024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1653  区位  2240  统一码  5EA6  笔顺  丶一ノ一丨丨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度的拼音:dù(ㄉㄨˋ)  

⒈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尺度。刻度。度量衡。

⒉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程度。高度。风度。

⒊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角度。

⒋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⒌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⒍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制度。法度。

⒎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⒏ 能容受的量:气度。

⒐ 考虑,打算:置之度外。

⒑ 过,由此到彼:度日。度假。欢度新春。

⒒ 量词,次:一度。再度。

⒓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剃度(剃发出家)。

⒔ 姓。

其他字义

度的拼音:duó(ㄉㄨㄛˊ)  

⒈ 计算,推测:忖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

统一码

度字UNICODE编码U+5EA6,10进制: 24230,UTF-32: 00005EA6,UTF-8: E5 BA A6。

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度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剫宅㡯渡

汉英互译

consideration、tolerance、degree、limit、linear measure、surmise

造字法

形声:从又、庶省声

English

degree, system; manner; to consid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度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又,庶省声。“又”即手,古代多用手、臂等来测量长度。本义:计量长短的标准,尺码)

(2) 同本义 [linear measure;size;measures]

度,法制也。——《说文》。按,五度,分寸尺丈引也。度起于人手取法,故从又。

同律度量衡。——《虞书》

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执鞭度守门。——《周礼·司市》

吾忘持度。——《韩非子》

(3) 又如:尺度

(4) 法制;法度 [rule;law]

公室无度。——《左传·昭公三年》

度不可改。——《左传·昭公四年》

九曰以度教节。——《周礼·大司徒》。注:“谓宫室车服之制。”

度作刑以诘四方。——《书·吕刑》。马注:“法度也。”

(5) 又如:度轨(法度轨范);度矩(法度;法则)

(6) 限度,限额 [limit]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汉· 贾谊《论积贮疏》

(7) 又如:每月扣5元,扣满150元为度

(8) 胸襟;器度 [style of conduct]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战国策·燕策》

(9) 又如:气度

(10) 心意,考虑 [consideration]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又如:置之度外(不介意);度内(计虑之内;意料之中)

(12) 程度 [level]。如:强度;力度;高度

(13) 按一定计量标准划分的单位 [degree]。如:温度;湿度;浓度;弧度;角度;经纬度

(14) 常规 [convention;rule]。如:度程(格式,标准);度制(制度)

(15) [电]∶量词。千瓦小时的俗称,测量电能的单位 [kilowatt-hour;kwh]。如:一度电就是一个千瓦小时

(16) 计划 [design;plan;programme]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7) 姓

词性变化

度的拼音:   

〈词性:动〉

(1) 度过,越过 [pass]

年忽忽而日度。——《楚辞·刘向·九叹·惜贤》

度百里之限。——《汉书·王莽传》。师古曰:“度,亦逾越也。”

将欲度唐虞之隆。——《汉书·匡衡传》

则必度越诸子矣。——《汉书·扬雄传赞》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蜀道难》

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2) 又如:度岁(过年);度与(递给;交给);度嘴(糊口;维持生计);苦度年关;虚度年华

(3) 僧尼道士劝人离俗出家 [try to persuade sb.to become a monk,nun or Taoist priest]

有一个道士三言两语把人度了去。——《红楼梦》

(4) 超度;宗教说法,使死者灵魂得以脱离地狱诸苦难 [say prayers or perform Buddhist service to release souls from purgatory]

据说虬早已被 吕洞宾度上天了。——《雨中登泰山》

(5) 又如:度说(道教佛教语。超度解脱人世的生死苦难,到达仙佛境界);度脱(使人脱离人世苦难,到达仙、佛境界);度数(星相家迷信说法,以七曜与二十八宿度数相配,推测人事的吉凶)

(6) 谱写[乐曲] [write]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宋· 姜夔《扬州慢》

(7) 又如:度词(依词谱曲);度声(按曲谱唱歌)

度的拼音:   

<量词>

次 [times]

一年一度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度的拼音:   

<缀>

(1) 词缀。加在“年、季、月”后,指时间段落 [in stage of]。如:年度;季度;月度

(2) 另见 duó  

常用词组

度尺、度牒、度规、度过、度荒、度假、度假村、度量、度量衡、度命、度蜜月、度曲、度日、度日如年、度数、度夏、度外、度越

基本词义

度的拼音: duó  

〈词性:动〉

(1) 估计,推测 [estimate]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史记·项羽本纪》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2) 又如:忖度(猜测,揣度);测度;度空儿(趁空儿,瞅空儿)

(3) 衡量 [judge;measure;weigh]

度地居民。——《礼记·王制》。释文:“量也。”

(4) 量;计算 [measure;calculate;count]

不度民械。——《礼记·少仪》。释文:“计也。”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5) 另见   

常用词组

度长絜大、度德量力

  拼音    注音  ㄉㄜˊ   
部首  彳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TFLN  仓颉  HOJWP  郑码  OIAW  四角  24231  结构  左右电码  1795  区位  2134  统一码  5FB7  笔顺  ノノ丨一丨丨フ丨丨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德的拼音:dé(ㄉㄜˊ)  

⒈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⒉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⒊ 恩惠: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⒋ 姓。

统一码

德字UNICODE编码U+5FB7,10进制: 24503,UTF-32: 00005FB7,UTF-8: E5 BE B7。

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㥀㥁徳恴悳惪

汉英互译

heart、mind、morals、virtu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ethics, morality, virtu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德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彳( chì  ),惪(   )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 同本义 [ascend]

德,升也。——《说文》

君子德车。——《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

(3) 感激 [be grateful]

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4) 通“得”。取得,获得 [get]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四十九章》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墨子·节用上》

词性变化

德的拼音:   

〈词性:名〉

(1) 道德,品行 [virtue;moral character;integrity]

德,德行。——《篇海类编》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周礼·地官》注

德何如可以王矣?——《孟子·梁惠王上》

六三德。正直、刚克、柔克也。——《书·洪范》。注:“至德,敏德,孝德也。”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三国志·诸葛亮传》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荀子·王制》

(2) 又如:德薄(德行浅薄);德望(品德与名誉);德器(德行器量);德被四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德薄望浅(谦词。品德低下,名望轻微);德门(能恪遵礼教道德的人家);德誉(道德声誉);德馨(道德芳馨);德艺(道德与才艺);德操(道德操行)

(3) 恩惠;恩德 [kindness;favor]

是不敢倍德畔施。——《战国策·秦策》。注:“恩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德施(恩惠;恩泽);德惠(德泽恩惠)

(5) 仁爱;善行 [kindheartedness]。如:德意(善意);德政(良好的政治措施或政绩);德法(儒家谓合乎仁德的礼法);德厚(仁厚)

(6) 心意 [heart;mind]。如:同心同德

(7) 福 [happy]

百姓之德也。——《礼记·哀公问》

常用词组

德才兼备、德操、德高望重、德高望尊、德化、德色、德馨、德行、德行、德性、德祐、德语、德育、德泽、德政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