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良质美手的意思

liángzhìměishǒu

良质美手



拼音liáng zhì měi shǒu

注音ㄌ一ㄤˊ ㄓˋ ㄇㄟˇ ㄕㄡˇ

解释质:本质;美手:好手。指心灵善美,手工灵巧。

出处《梁书·柳恽传》:“卿巧越嵇心,妙臻羊体,良质美手,信在今辰。”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良质美手是中性词。

繁体良質美手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liáng   注音  ㄌ一ㄤˊ   
部首  艮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YVEI  五笔98  YVI  仓颉  IAV  郑码  SXO  四角  30732  结构  单一电码  5328  区位  3328  统一码  826F  笔顺  丶フ一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良的拼音:liáng(ㄌ一ㄤˊ)  

⒈ 好:良好。善良。良辰美景。良知良能(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指人类不学而知的、不学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与善恶的能力)。良莠不齐。

⒉ 很:良久。良多趣味。用心良苦。

⒊ 诚然,的确:“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为犬良我友”。

⒋ 姓。

统一码

良字UNICODE编码U+826F,10进制: 33391,UTF-32: 0000826F,UTF-8: E8 89 AF。

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良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ine、good、good people、very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good, virtuous, respectabl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良的拼音: liáng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善良)

(2) 同本义 [good and honest;kindhearted]

良,善也。——《说文》

德音无良。——《诗·邶风·日月》

人之无良。——《诗·鄘风·鹑之奔奔》

侍中、侍郎郭攸之、 费袆、 董允等,此皆良实。—— 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天良(良心);驯良(和顺善良);良正(善良正直)

(4) 良好;美好 [good;fine;nice]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察今》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良田美池。——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赵之良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富家良马。——《淮南子·人间训》

(5) 又如:良图(好办法);良牧(好官);良死(安享天年而死。即好死、善终);良沃(良田,肥沃的田地);良朋(好朋友);良书(好书,益书);良罟(好的渔网);良贱(好坏老少之人);良士(贤士);良吏(贤良的宫吏);良妻(贤淑的妻子。即贤妻)

(6) 优秀 [excellent]

天下之良工也。——《孟子》

(7) 又如:良弓(善于制造弓的人);良工(技艺精妙的匠人);良疱(技艺精妙的厨师);良匠(手艺精巧的工匠);良车(制作精良的车子);良史(古称不畏权势,记事忠于史实的史官);良干(廉洁正直的高级官员);良笔(指历史家维护正义、忠于史事的记叙笔法)

(8) 和悦;和善 [amiable;amicable;genial]

其容良。——《荀子·非十二子》

(9) 大 [big;great]。如:良鱼(大鱼);良枣(大枣的别名);良器(大器。比喻杰出的人才)

(10) 吉祥 [lucky]。如:良月(吉祥的月份);良贞(吉卦);良时(吉时)

(11) 和乐;欢悦 [happy]。如:良晤(欢聚);良游(畅游);良聚(良会,欢聚)

(12) 长,久;深 [long;deep]

良夜乃罢。——《汉书》

(13) 又如:良夜(长夜);良宵(长夜)

(14) 通“谅”。诚实,信实 [honest]

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荀子·修身》

词性变化

良的拼音: liáng  

〈词性:副〉

(1) 很,甚,极其,非常 [truly;very]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经注》

市者良久计曰。——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2) 确实;果然 [certainly]

諸將皆以爲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史记·赵世家》

(3) 又如:良然(果然。确实如此)

良的拼音: liáng  

〈词性:名〉

(1) 首;头 [head]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良能也;所不虑不知者,良知也。——《孟子》

(2) 首领;首长 [boss;chief;chieftain]

右无良焉,必败。——《左传》

(3) 遵纪守法的公民 [law-abiding people]。如:除暴安良;良耆里老(年长的平民百姓);良俊(贤良而才智杰出的人);良逸(贤才);良禽择木(比喻贤者择主而事);良家子女;良丁(旧指平民百姓中已成年者)

(4) 通“埌”。坟墓 [grave]

阖胡尝视其良,既为秋柏之实矣?——《庄子·列御寇》

良的拼音: liáng  

〈词性:动〉

(1) 认为好 [have a high opinion of; think highly of]

良司臣而逸之。——《左传》

(2) 能够 [can]

吾身泯焉,弗良及也。——《左传·昭公十八年》

(3) 又如:良比(堪与比美)

(4) 善于 [be good at]。如:良民吏(善于治理百姓的官吏);良冶(精于冶炼铸造的工匠)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繁体    
部首  贝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RFMI  仓颉  HJBO  郑码  PDEL  四角  72282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6347  区位  5442  统一码  8D28  笔顺  ノノ一丨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质(質)的拼音:zhì(ㄓˋ)  

⒈ 本体,本性: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

⒉ 朴素,单纯:质朴。质直。

⒊ 问明,辨别,责问:质疑。质问。质询。对质。

⒋ 抵押或抵押品:人质。

⒌ 同“贽”,礼物。

统一码

质字UNICODE编码U+8D28,10进制: 36136,UTF-32: 00008D28,UTF-8: E8 B4 A8。

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质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質貭儨劕

汉英互译

character、matter、nature、pawn、pledge、quality、question、simpl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下形上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质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1) (形声。从贝,斦( zhì  )声。 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2) 同本义 [mortgage;pawn]

质,以物相赘也。——《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 齐, 齐兵乃出。——《战国策·赵策》

遂纳子为质。——《后汉书·班超传》

犹质其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质库(当铺);质作(抵押其身,使服劳役);质鬻(典押出卖);质录(收押);质卖(典押和出卖);质债(抵债);质当(典当;质押);质肆(当铺)

(4) 通“诘”( jié  )。问;诘问 [question]

爰质所疑。——扬雄《太玄经》

援疑质理。——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质之鬼神;质责(以正义质询责问);质问(向人询问疑难的问题);质让(诘问,谴责);质辩(质疑辩论);质论(质疑评论)

(6) 双方对质,验证 [test and verify]

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礼记·曲礼上》

(7) 又如:质验(验证;勘验);质凭(证实);质审(质对审讯)

(8) 评断 [judge]

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礼记·王制》

(9) 又如:质成(请人评断事情的是非);质律(古代评定市价的一种文书)

词性变化

质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抵押品;人质 [hostage;security;pledge]

故周郑交质。——《左传·隐公三年》

以三公子为质。——《左传·昭公二十年》

请以宝为质于子,以假子之邑粟。——《管子·山权数》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

(2) 又如:质馆(安置人质的馆舍);质布(质人向犯约者所收的罚金,称为“质布”);质婆(作人质的妇女);质留(扣留作为人质);质宫(人质的居室);质任(人质和任子)

(3) 盟约 [oath (treaty) of alliance]

黄池之役,先主与 吴王有质。——《左传·哀公二十年》

(4) 古代贸易用的券书 [certificate]

并质共剂。——《后汉书》

(5) 又如:质剂(古代贸易的券契);质要(古代买卖货物的凭证);质契(契约,契据)

(6) 箭靶 [target]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荀子·劝学》

骑而驰,而击方寸之质。——《器胜策》

(7) 又如:质的(射侯。箭靶)

(8) 素质;本质;禀性 [nature;natural disposition]

太素者,质之始也。——《列子》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王粲《登楼赋》

(9) 又如:质像(资质仪表);质性(资质,本性)

(10) 物质;事物 [matter;substance;object]

气形光声,无逃质理。——《物理小识》

(11) 形体 [body]

骈门裸质。——《南齐书》

(12) 又如:质辞(仪表言辞);质貌(形体相貌);质干(躯体);质象(形体);质状(形状;体态)

(13) 质地、底子 [grain of a material]

黑质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玉质而金色。——明· 刘基《卖柑者言》

(14) 通“锧”。砧板 [anvil]。行斩刑时用的垫板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衣伏质。——《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

訢已解衣伏质。——《汉书·王訢传》

(15) 通“贽”。信物;见面礼[gift (presented to a senior at one's first visit)]

臣委质于狄之鼓。——《国语·晋语九》

出疆必载质。——《孟子·滕文公下》

惠王患之,乃令 张仪佯去 秦,厚币委质事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6) 对象 [object]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左传·徐无鬼》

质的拼音:

zhì  

〈词性:形〉

(1) 朴实、朴素 [simple;plain]

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韩非子·难言》

以求其质。——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质木(质朴无华);质厚(朴实浑厚);质讷(朴实厚道,不善言辞);质简(质朴简易)

(3) 信实;诚信 [honest]

楚子闻 蛮子之乱也,与 蛮子之无质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常用词组

质变、质地、质点、质感、质检、质量、质料、质明、质难、质朴、质谱、质铺、质数、质素、质问、质心、质询、质疑、质因数、质直、质子

  拼音  měi   注音  ㄇㄟˇ   
简体部首  八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羊部  
五笔  UGDU  仓颉  TGK  郑码  UCGD  四角  80804  结构  上下电码  5019  区位  3532  统一码  7F8E  笔顺  丶ノ一一丨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美的拼音:měi(ㄇㄟˇ)  

⒈ 好,善:美德。美学。美谈。审美。美丽。美容(美化容貌)。美不胜收。

⒉ 得意,高兴:美滋滋的。

⒊ 称赞,以为好:赞美。美言。美誉。

⒋ 指“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北美。南美。

⒌ 指“美国”:美元。美籍华人。

统一码

美字UNICODE编码U+7F8E,10进制: 32654,UTF-32: 00007F8E,UTF-8: E7 BE 8E。

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美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媺嬍羙媄㜫

汉英互译

beauty

相关字词

好、佳、丑、恶

造字法

会意:从羊、从大

English

beautiful, pretty; pleas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美的拼音: měi  

〈词性:形〉

(1) (会意。金文字形,从羊,从大,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本义:味美)

(2) 同本义 [delicious]

美,甘也。——《说文》

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注:“谓甘露醴泉之类也。”

食必珍美。——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美酒;美甘甘(形容非常甘美或甜蜜);美味(美好的滋味;可口的食品);美食(味美的食品;吃味美的食物)

(4) 形貌好看,漂亮 [beautiful;good-looking;handsome;pretty]

美孟姜也。——《诗·鄘风·桑中》

美孟弋矣。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龚自珍《病梅馆记》

(5) 又如:美姬(美丽的女子);美眷(美丽的女眷;美人);美色(姣美的姿色);美劭(俊美,秀美)

(6) 美好 [fair;good;nice;fine]

晋侯之美也。——《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

王为建取妻于秦而美。——《吕氏春秋·慎行》

其民愿,其俗美。——《荀子·王霸》

芳草鲜美。——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才美不外现。——唐· 韩愈《杂说》

(7) 又如:良田美池;美除(好差事,好官职);美缺(有利可图的官职,肥缺);美文(优美的文辞);美姿(美好的姿容);美禄(美好的赏赐;指酒);美才(出色的才学;杰出的人才);美中不足(虽好但还有不足之处);美玉无瑕(比喻完美无缺)

(8) 理想 [ideal]

尽美也。——《论语》。皇疏:“堪合当时之称。”

(9) 又如:美选(理想的人选);美迁(升任理想的职位);美拜(美除、美授。担任好的官位)

(10) 〈词性:方〉∶得意,高兴 [be pleased with oneself]。如:瞧他这美劲儿;美滋滋

(11) 美国的 [American]。如:美军;美元;美吨

词性变化

美的拼音: měi  

〈词性:动〉

(1) 称美;赞美 [praise]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庄子·齐物论》

(2) 又如:美言(嘉言);美刺(称美与讽恶。多用于诗文);美咏(赞美咏叹)

(3) 认为…美;使事物变美,变好 [beautify]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

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齐民要术·耕田》

(4) 又如:美田(使田地肥沃);美政(使政治美善);美俗(使风俗淳美)

美的拼音: měi  

〈词性:量〉

音调的主观单位,等于频率为1000赫的音的音调的千分之一——尤其用于听觉学 [mel]

常用词组

美不胜收、美餐、美差、美钞、美称、美德、美感、美工、美观、美好、美化、美姐、美劲儿、美景、美酒、美丽、美轮美奂、美满、美貌、美梦、美妙、美名、美女、美其名曰、美芹之献、美人、美人迟暮、美人计、美容、美声唱法、美术、美谈、美味、美味、美味佳肴、美我、美秀、美学、美言、美颜、美艳、美意、美育、美誉、美元、美中不足、美洲、美滋滋

  拼音  shǒu   注音  ㄕㄡˇ   
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RTGH  仓颉  Q  郑码  MD  四角  20500  结构  单一电码  2087  区位  4254  统一码  624B  笔顺  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手的拼音:shǒu(ㄕㄡˇ)  

⒈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手心。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  )手(开始做,动手)。手不释卷。

⒉ 拿着:人手一册。

⒊ 亲自动手:手稿。手迹。手令。手书(a.笔迹;b.亲笔书信)。

⒋ 技能、本领:手法(技巧,方法)。手段。留一手。

⒌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手。扒手。生产能手。

⒍ 小巧易拿的:手枪。手册。

统一码

手字UNICODE编码U+624B,10进制: 25163,UTF-32: 0000624B,UTF-8: E6 89 8B。

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手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 bunch of fives、fist、hand、manus、mauley、pud

相关字词

脚、足

造字法

象形:像手伸出五指

English

ha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手的拼音: shǒu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hand]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3)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hand]。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5)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a person good at a certain trade or doing a certain job]

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6) 又如: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7) 笔迹 [sb.'s original handwriting]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汉书·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9) 手艺;本领 [skill;means;ability]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宋· 姜夔《满江红》

(10) 又如: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domain]。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词性变化

手的拼音: shǒu  

〈词性:副〉

(1) 亲自,亲手 [personally]

匪手携之。——《诗·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手的拼音: shǒu  

〈词性:动〉

(1) 拿着,执持 [hold]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3) 用手击杀 [hit and kill]

博豺狼,手熊罴。——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5) 取 [take]

宾载手仇。——《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6) 又如: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手的拼音: shǒu  

〈词性:量〉

用于技能;本领 [skill]。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手的拼音: shǒu  

〈词性:形〉

(1) 亲手所写的 [writed personally]。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portable]。如:手册;手杖

常用词组

手版、手板、手笔、手臂、手表、手脖子、手簿、手不释卷、手册、手抄本、手车、手创、手到病除、手到擒来、手电筒、手定、手段、手法、手风琴、手斧、手感、手高手低、手镐、手稿、手工、手工业、手工艺、手钩、手鼓、手函、手翰、手黑、手滑、手慌脚乱、手机、手疾眼快、手迹、手记、手技、手夹、手简、手键、手脚、手巾、手紧、手劲儿、手锯、手绢、手铐、手雷、手令、手榴弹、手炉、手轮、手忙脚乱、手面、手模、手帕、手旗、手气、手枪、手巧、手勤、手球、手软、手生、手势、手书、手术、手松、手谈、手套、手提包、手提箱、手头、手推车、手腕、手腕子、手无寸铁、手无缚鸡之力、手舞足蹈、手下、手下人、手相、手携手、手写体、手心、手续、手眼、手痒、手艺、手淫、手印、手语、手谕、手泽、手札、手掌、手杖、手诏、手植、手纸、手指、手肘、手镯、手足、手足无措、手足之情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