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撩火加油的意思

liáohuǒjiāyóu

撩火加油



拼音liáo huǒ jiā yóu

注音ㄌ一ㄠˊ ㄏㄨㄛˇ ㄐ一ㄚ 一ㄡˊ

解释犹言火上加油。

出处

感情撩火加油是贬义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liāo liáo   注音  ㄌ一ㄠ ㄌ一ㄠˊ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DUI  仓颉  QKCF  郑码  DGKK  四角  54096  结构  左右电码  2316  区位  3335  统一码  64A9  笔顺  一丨一一ノ丶丶ノ丨フ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撩的拼音:liāo(ㄌ一ㄠ)  

⒈ 掀起:撩起衣襟。撩起头发。

⒉ 用手舀着洒水:先撩水后扫地。

其他字义

撩的拼音:liáo(ㄌ一ㄠˊ)  

⒈ 挑弄,引逗:撩拨。撩乱(纷乱,如“眼花撩撩”。亦作“缭乱”)。春色撩人。

统一码

撩字UNICODE编码U+64A9,10进制: 25769,UTF-32: 000064A9,UTF-8: E6 92 A9。

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撩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old up、sprinkle、tease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lift up, raise; leave, depar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撩的拼音: liāo  

〈词性:动〉

(1) 揭起,向上掀起 [raise;hold up a curtain,skirt,etc.from the bottom]。如:撩窗帘;撩衣(掀起衣襟);撩牙(启齿;开口);撩天(朝天)

(2) 用手舀水浇洒 [sprinkle]。如:在沟里撩水洗手

(3) 另见 liáo;liǎo;liào  

基本词义

撩的拼音: liáo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尞( liáo  )声。本义:整理)

(2) 同本义 [put in order;arrange]

撩,理也。——《说文》

理乱谓之撩。——《通俗文》

(3) 又如:撩治(处理,料理);撩理(整理;照料;逗引);撩虎须(捋虎须。指冒犯虎威,担受风险)

(4) 缠绕;纷乱 [wind;disorder]。如:撩绕(回环盘旋);撩乱(纷扰杂乱)

(5) 摘取 [pick up]。如:撩摘(摘取);撩罟(捕鱼的网)

(6) 挑,拨 [incite;provoke;stir up]

凡人取果,宜待熟时,不撩自落。——《北齐书·陆法和传》

(7) 又如:撩斗(挑弄招惹);撩虎须(撩拨虎须。比喻冒险);撩蜂吃螫(撩蜂剔蝎。比喻挑逗恶人,自招祸害);撩火加油(火上加油);撩云拨雨(调弄风情)

(8) 引申为挑逗,招引,逗引 [banter;tease]

屡撩之。——《聊斋志异·促织》

(9) 又

试以猪鬣撩虫须。

(10) 又如:撩理(逗引);撩惹(挑引);撩斗(撩逗。撩拨;挑逗)

(11) 另见 liāo;liǎo;liào  

常用词组

撩拨、撩动、撩逗、撩是生非

基本词义

撩的拼音: liǎo  

〈词性:动〉

(1) 挖掘;浚治 [dig]。如:撩浅(谓挖去淤积的泥沙);撩湖(谓挖去湖中的淤泥)

(2) 另见 liāo;liáo;liào  

基本词义

撩的拼音: liào  

〈词性:动〉

(1) 同“撂”。放,丢 [throw off]

她这样想着,忍不住叹一口气,随手拎起这件衣服往地上的箱子里一撩。——茅盾《委曲》

(2) 又如:撩开(甩掉);撩开手(撒手。喻断绝关系);撩荒(抛荒)

(3) 同“撂”。放倒;摔倒 [shoot down;throw down]。如:一枪撩倒一个

(4) 瞥视 [glance at;take a quicklook at]。如:用眼角撩了我几下

(5) 另见 liāo;liáo;liǎo  

  拼音  huǒ   注音  ㄏㄨㄛˇ   
部首  火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OOOO  仓颉  F  郑码  UO  四角  90800  结构  单一电码  3499  区位  2780  统一码  706B  笔顺  丶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火的拼音:huǒ(ㄏㄨㄛˇ)  

⒈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⒉ 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⒊ 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

⒋ 发怒,怒气:火暴。火性。

⒌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⒍ 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

⒎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⒏ 姓。

统一码

火字UNICODE编码U+706B,10进制: 28779,UTF-32: 0000706B,UTF-8: E7 81 AB。

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火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夥灬煷

汉英互译

ammunition、anger、fire、urgen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火焰形

English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火的拼音: huǒ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 同本义 [fire]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3) 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 火灾;发生火灾 [fire (as a disaster)]

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 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lights;torch]

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且尽。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 光芒 [brilliant rays;radiance]。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热;热气 [heat,steam]。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 五行 [fire]——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 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huo,a military unit]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 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Mars]。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

(13) 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 指枪炮弹药 [firearms]。如:军火

(15) 比喻战争 [war]。如:交火;开火;停火

(16) [中医]∶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internal heat]。如:上火,败火

(17) 古时通“伙” [ancient var.of 伙]。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

词性变化

火的拼音: huǒ  

〈词性:动〉

(1) 焚烧;烧毁 [burn down]

火,燬也。——《说文》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2) 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 用火烧物使熟 [cook]。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 生气 [anger;temper]。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火的拼音: huǒ  

〈词性:形〉

(1)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red]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 紧急 [urgent;pressing]。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常用词组

火把、火伴、火爆,火暴、火并、火不登、火柴、火场、火车、火冲冲、火铳、火床、火地岛、火电、火毒、火夫、火攻、火怪、火光、火棍、火锅、火海、火海刀山、火红、火候、火呼呼、火花、火化、火环、火鸡、火急、火齐、火家、火架、火剪、火碱、火箭、火箭炮、火经、火井、火警、火镜、火居道士、火炬、火锯、火炕、火坑、火辣辣、火烙铁、火犁、火力、火力发电、火镰、火亮,火亮儿、火烈、火龙、火龙、火笼、火炉、火轮、火冒三丈、火帽、火媒、火煤,火媒,火媒儿、火门、火棉、火棉胶、火苗、火捻,火捻儿、火奴鲁鲁、火炮、火盆、火票、火漆、火气、火器、火钳、火枪、火墙、火情、火球、火圈、火热、火绒、火色、火山、火山灰、火山口、火上加油、火上浇油、火烧、火烧火燎、火烧眉毛、火烧云、火舌、火石、火势、火势、火树银花、火速、火炭、火塘、火烫、火头、火头军、火头上、火腿、火网、火险、火线、火硝、火星、火星人、火刑、火性、火性子、火眼金睛、火焰、火药、火药味、火印、火油、火源、火灾、火葬、火躁、火纸、火中取栗、火种、火烛、火主、火柱、火箸、火砖

  拼音  jiā   注音  ㄐ一ㄚ   
部首  力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LKG  五笔98  EKG  仓颉  KSR  郑码  YMJ  四角  46000  结构  左右电码  0502  区位  2851  统一码  52A0  笔顺  フノ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加的拼音:jiā(ㄐ一ㄚ)  

⒈ 增多:增加。追加。加倍。加封。

⒉ 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加注解。加冕。

⒊ 把几个数合起来的算法:加法。

⒋ 施以某种动作:加以。不加考虑。

⒌ 使程度增高:加工。加强。加剧。

⒍ 超过:加人一等(形容学问才能超过常人)。

⒎ 姓。

统一码

加字UNICODE编码U+52A0,10进制: 21152,UTF-32: 000052A0,UTF-8: E5 8A A0。

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adding、addition、plus、tot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力、从口

English

add to, increase, augm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加的拼音: jiā  

〈词性:动〉

(1) (会意。从力,从口。本义: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

(2) 同本义 [make a false report;slander]

加,语相增加也。——《说文》

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左传·襄公十三年》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论语》

弗敢加也。——《左传·庄公十年》

(3) 又如:加叶添枝(加油添醋,加油加醋,加油添酱。为了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述或转述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加诸(诬谤;凌驾于;乱说);加诬(虚构诬陷)

(4) 增加[increase;add]

臂非加长。——《荀子·劝学》

声非加疾。

何以复加。——《汉书·李广苏建传》

加其土封。——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加注解;加符号;加一钱(收到本金十分之一的高利贷);加二(二成);加绪含容(增加功绩,包含宽容。绪:功绩);加纳(加官受职);加年(年龄增长);加兵(增加兵力)

(6) 放在上面,加上 [put on]

加彘肩上。——《史记·项羽本纪》

加以金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三缢加别械。——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加额(把手放在额头,表示庆幸或敬意);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著冠);加笄(以簪束发。古代女子十五岁开始加笄,表示成年)

(8) 施加;强加 [impose;exert]

加之以师旅。——《论语·先进》

加诸彼。——《孟子·梁惠王上》

加兵于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不加诛。——汉· 刘向《列女传》

(9) 又如:加功(施工);加惠(施加恩惠)

(10) 参加;加与 [take part in]。如:加盟(参加某一团体或组织)

(11) 凌驾,侵凌 [bully]

加胜于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词性变化

加的拼音: jiā  

〈词性:副〉

(1) 表示程度,相当于“更加”,“愈加” [more]

山不加增。——《列子·汤问》

至又加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加二(—   方言。更加;加倍);加丰(更加丰富);加损(愈加减少);加顺灵祗(更加顺应神灵的意思)

加的拼音: jiā  

〈词性:名〉

(1) 益处;好处 [benefit;good]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 姓

常用词组

加班、加倍、加车、加车、加尔各答、加法、加封、加盖、加工、加固、加冠、加官、加官进禄、加害、加号、加急、加价、加减乘除、加紧、加劲、加剧、加快、加勒比海、加里曼丹、加料、加料、加仑、加码、加密、加冕、加农炮、加派、加气、加强、加热、加入、加深、加速、加速度、加速器、加添、加温、加薪、加压、加演、加以、加意、加油、加油站、加重、加重

  拼音  yóu   注音  一ㄡˊ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MG  仓颉  ELW  郑码  VKIA  四角  35160  结构  左右电码  3111  区位  5145  统一码  6CB9  笔顺  丶丶一丨フ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油的拼音:yóu(一ㄡˊ)  

⒈ 动植物体内所含的脂肪或矿产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液体,一般不溶于水,容易燃烧:油饼。油布。油彩。油画。油亮。油水(亦指不正常的收益或额外好处)。油轮。油垢。奶油。石油。食油。汽油。添油加醋。

⒉ 用油或漆涂抹:油刷(a.涂抹油、漆;b.涂抹油、漆的刷子)。

⒊ 被油弄脏:衣服油了一大片。

⒋ 狡猾:油滑。

统一码

油字UNICODE编码U+6CB9,10进制: 27833,UTF-32: 00006CB9,UTF-8: E6 B2 B9。

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油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oil、paint、fat、grease

造字法

形声:从氵、由声

English

oil, fat, grease, lard; paint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油的拼音: yóu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由声。本义:油水)

(2) 同本义 [You River]

油,油水出武陵孱陵西,东南入江。——《说文》。按,在今湖北荆州府公安县北。

(3) 古水名。也作“繇”。发源于湖北五峰县界,东流经松滋县界,至公安县西南油口注入长江。今其上游汇入松滋河,南流注入澧水,下游为荆江分洪区,故址已不复存在

(4) 动物的脂肪和由植物或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 [oil]

积油满万石,则自然生火。——晋· 张华《博物志》

(5) 又如:油尽灯枯(形容人被消耗得心力衰竭,生命垂危);油盏(油灯);油海(指特大的油田);油火虫虫(方言。即萤火虫)

词性变化

油的拼音: yóu  

〈词性:动〉

(1) 涂油 [apply tung oil or paint]

茶色贵白,而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蔡襄《茶录》

(2) 又如:油窗户;油抹(上漆上油);油壁香车(一种油漆彩绘的车,多为妇女乘用);油搭扇(一种竹骨黑油纸的折扇);油衣(雨衣);油鬏髻(油鬏髻。女人头上梳的发髻。亦代指女人)

油的拼音: yóu  

〈词性:形〉

(1) 比喻浮滑,不诚实 [oily;glib]

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王士祯《师友传灯录》

(2) 又如:油嘴贫舌(爱多说话,耍嘴皮子);油花和尚(油头滑脑不守清规的和尚)

(3) 色泽光润的样子 [glossy;shiny]

禾黍油油。——《史记·宋微子世家》。索隐:“光悦貌。”

(4) 又如:油光可鉴(非常光亮润泽);油光光(非常光亮);油光晶亮(非常光滑明亮);油晃晃,油幌幌(油光闪亮);油浸浸(形容物体光亮油润)

(5) 和悦恭谨的样子 [amiable and respectful]

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礼记·玉藻》

(6) 又如:油如(宽和的样子);油翼(温和恭谨)

(7) 流动的样子,常形容云和水 [flowing]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史记·司马相如传》

油油湘江。——《楚辞·惜贤》。注:“流貌。”

(8) 又如:油气(微弱的气息)

常用词组

油泵、油饼、油布、油彩、油菜、油层、油茶、油车、油船、油灯、油坊、油橄榄、油膏、油工、油垢、油光、油葫芦、油滑、油画、油灰、油鸡、油煎火燎、油井、油锯、油矿、油亮、油料、油料作物、油炉、油路、油绿、油轮、油麦、油毛毡、油门、油苗、油墨、油泥、油腻、油盘、油皮,油皮儿、油漆、油漆、油气田、油腔滑调、油区、油裙、油然、油杉、油石、油柿、油饰、油水、油松、油田、油条、油桐、油头粉面、油头滑脑、油箱、油鞋、油性、油靴、油衣、油烟、油盐酱醋、油页岩、油印、油渣、油毡、油脂、油纸、油子、油嘴、油嘴、油嘴滑舌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