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ì bàng yǐ dāo
注音ㄌ一ˋ ㄅㄤˋ 一ˇ ㄉㄠ
解释倚:靠着。“利”的偏旁是刀字,意指追求私利犹如倚在刀口上。比喻贪利常得祸。
出处《古诗源·古诗二首》:“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傍有倚刀,贪人还自贼。”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利傍倚刀是中性词。
动物生肖牛,虎,蛇
利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好处,与“害”“弊”相对: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
⒉ 使顺利、得到好处:利己。利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
⒊ 与愿望相符合:吉利。顺利。
⒋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利刃。利刀。利剑。利落。利口巧辩。
⒌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利息。利率(lǜ )。一本万利。
⒍ 姓。
利字UNICODE编码U+5229,10进制: 21033,UTF-32: 00005229,UTF-8: E5 88 A9。
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利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痢
benefit、favourable、profit、sharp
本、钝、害、弊
会意:从刂、从禾
gains, advantage, profit, merit
详细解释◎ 利的拼音: lì
〈词性:形〉
(1)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 同本义 [sharp;exert oneself;try hard]
利铦也。——《说文》
其利断金。——《易·系辞》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3) 又
不以兵革之利。
则国之伤也若以利剑刺之。——《韩非子·解老》
非兵不利。——宋· 苏洵《六国论》
求天下之利匕首。——《战国策·燕策》
(4) 又泛指锐利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韩非子·难一》
(5) 又如:利爪;利喙(尖利的嘴);利矢(锋利的箭);利口辩给(能言善辩,含贬义);利金(锋利的兵器)
(6) 快;敏捷 [quick;nimble]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子贡利口巧辞。——《史记·仲尼弟子传》
(7) 又如:利马(快马);利嗖(轻快利落);利爽(灵活敏捷);利屣(舞屣,头小而尖的鞋子);利便(伶利)
(8) 吉利;顺利 [lucky;smoothly;without a hitch]
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
探军不利。——《资治通鉴》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9) 又如:利钝(顺利与挫折);利市酒(为祈祷好运而喝的酒);利时(吉时)
(10) 有利的 [advantageous;beneficial;favorable]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资治通鉴》
(11) 重要的;要害的 [important]
怀抱利器——韩愈《送董邵南序》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庄子·胠箧》
◎ 利的拼音: lì
〈词性:名〉
(1) 利益 [advantages]
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韩非子·五蠹》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利尽南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火器利袭远。——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
技击利巷战。
(3) 又如:福利(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的照顾);利孔(获得利益的来源)
(4) 赢利;利息 [interest]
逐什一之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欲居之以为利。——《聊斋志异·促织》
商人重利轻别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暴利(巨额利润);利赢(赢利;利润);利子(利息)
(6) [功名]利禄 [official's salary in feudal china]
不慕荣利。——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 又如:利心(利欲之心);利端(利欲的端绪);利色(私利与情欲)
(8) 财利 [money]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毋示以利。——汉· 桓宽《盐铁论本文》
(9) 又如:利禄(财利与爵禄);利路(生财门路;钱财);利物(给优胜者的钱物;赃物)
(10) 指个人的安危 [safety or danger]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胜利 [vectory]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
(12) 物资出产 [product]
荆州北据 汉、 沔,利尽南海。—— 陈寿《三国志》
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汉· 晁错《论贵粟疏》
西有巴蜀汉中之利。——《战国策·秦策一》
(13) 通“痢”[dysentery]
轻土多利。——《淮南子·地形》
(14) 姓
◎ 利的拼音: lì
〈词性:动〉
(1) 善于 [be good at]。如:利口(善于口辩);利足(善于行走);利趾(善走);利舌(谓能言善辩)
(2) 使有利[do good to]。如:利他(佛教语。施益于他人);利涉(便利渡河。后世也称舟为利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3) 占;谋利 [forcibly occupy;seize;hold]。如:利人妻女;损人利己(损害他人以图私利)
利弊、利纯、利钝、利害、利害、利己、利口、利率、利落、利尿、利其然、利器、利钱、利权、利刃、利润、利市、利索、利息、利益、利用、利诱、利于、利足、利嘴、利嘴
傍的拼音:bàng(ㄅㄤˋ)
⒈ 靠:依山傍水。
⒉ 临近:傍晚。傍黑。傍亮。
傍字UNICODE编码U+508D,10进制: 20621,UTF-32: 0000508D,UTF-8: E5 82 8D。
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䧛徬旁
be close to、draw near
形声:从亻、旁声
by side of, beside, near, close
详细解释◎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副〉
(1) (形声。从人,旁声。本义:靠近,临近)同本义 [beside;be close to]
傍,近也。——《说文》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2) 又如:傍边(靠近边沿);傍通(靠近四方通达之地);傍境(边境);傍户而立
◎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动〉
(1) 依附,依靠 [depend on]。如:傍人门户;傍依(依靠之物);傍靠(依靠,紧靠)
(2) 辅佐 [assist a ruler in governing a country]
四贤傍之。——《新书》
(3) 顺着;沿着 [follow]。如:傍照(依照,仿照)
(4) 陪随,陪伴 [accompany]。如:傍个影儿(露面;亮相)
◎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名〉
(1) 同“旁”。旁边,侧 [side]
傍,近也。——《说文》。按,与旁别,四旁四方皆当作此,犹边际也。
傍,侧也。——《广韵》
玄应声恸哭,酸感傍人。——《世说新语·夙惠》
白马金具装,横行辽水傍。——孔稚圭《白马篇》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傍门(佛教指学佛而得正误者为正果,指外道为傍门;道家以修炼金丹、全身保真为正道,余皆为傍门);傍支(分支);傍览(从旁观看、打量);傍观(在近旁观看);傍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在,形容神情态度高傲自如)
(3) 他人 [other]。如:傍舍(他人的房舍);傍说(他人的主张)
(4) 旁系 [side]。如:傍尊(指伯父、叔父等旁系尊长);傍荫(旁系亲属袭封官职爵位);傍亲(旁系亲属);傍继(出继旁系亲属)
(5) 唐代州名。在今云南双柏县境 [Pang prefecture]
◎ 傍的拼音: bàng
〈词性:形〉
(1) 广博;普遍。同“旁” [extensive]。如:傍施(博施;广被);傍及(遍及;推及);傍通(学问广博通达);傍接(广为交接、应酬);傍概(广泛概括);傍落(坠入他途)
(2) [动]∶交错 [interlock;crisscross]。如:傍午(纵横交错);傍生(交错丛生)
傍边儿、傍黑儿、傍近、傍亮儿、傍柳随花、傍人篱壁、傍人门户、傍晌,傍晌儿、傍晚、傍午
倚的拼音:yǐ(一ˇ)
⒈ 靠着,倚靠。倚赖。倚傍。倚托。倚重。
⒉ 仗恃:倚势。倚恃。倚仗。
⒊ 偏,歪:不偏不倚。
⒋ 随着,和着:“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
倚字UNICODE编码U+501A,10进制: 20506,UTF-32: 0000501A,UTF-8: E5 80 9A。
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椅
against、biased、lean on、partial、rely on
形声:从亻、奇声
rely on, depend on; lean heavily
详细解释◎ 倚的拼音: yǐ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2) 同本义 [lean by]
倚,依也。——《说文》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倚柱而笑。——《史记·刺客列传》
倚于郎门。——《韩非子·内储说下》
故曰:“祸兮福之所倚。——《韩非子·解老》
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右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明· 魏学《核舟记》
倚一横木。
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倚望(父母倚门望子);倚身(把身体靠在某一物体上);倚门(靠着门)
(4) 依靠;依赖 [rely on;depend on]
祸兮福之所倚。——《老子》
(5) 又如:倚负(依附;跟从);倚叠(互相依靠勾结);倚人庐下(依靠别人生活);倚借(依赖;倚仗);倚任(倚重信任);倚信(倚重信任);倚官挟势(倚仗官府的权势);倚酒三分醉(仗着喝点酒,就装出醉态来。形容借一点因由,故意扩大事态)
(6) 倾斜 [incline]。如:倚盖(倾斜的伞盖);倚风(随风倾侧摇摆);倚墙(倾侧的危墙)
(7) 靠近 [be near to]。如:倚翠(接近女性);倚负(靠近,偎依)
(8) 立 [stand]。如:倚石(耸立的石头);倚乘(站着乘车)
(9) 拄 [lean on sth.]
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 依照,合着[音乐],伴奏 [in accordance with]
倚嫔御歌。——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 倚的拼音: Yǐ
〈词性:名〉
姓
倚此为命、倚叠、倚伏、倚靠、倚赖、倚老卖老、倚马千言、倚仗、倚重
刀的拼音:dāo(ㄉㄠ)
⒈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刀子。刀兵。刀法。剪刀。镰刀。
⒉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
⒊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刀币。
⒋ 姓。
刀字UNICODE编码U+5200,10进制: 20992,UTF-32: 00005200,UTF-8: E5 88 80。
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刀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刂釖刁
falchion、reamer、sword
象形
knife; old coin; measure
详细解释◎ 刀的拼音: dāo
〈词性: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2) 同本义 [knife;soldier's sword;sabre]
刀,兵也。象形。——《说文》
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释名》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唐· 崔国辅《从军行》
(3) 又如:刀枪;刀兵;刀瘢(刀伤的瘢痕)。
(4) 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knife]
中刑用刀锯。——《国语·鲁语》
有斧钺刀墨之民。——《国语·周语》
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上》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后汉书·列女传》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刀锯(古代的刑具。割刑用刀,刖刑用锯);刀环(刀头的环);刀墨(古黥刑。先用刀在额头上刻划,然后再染上墨);刀斧手(刽子手;又指持刀拿斧、准备捉拿后杀人的军士)
(6) 形状像刀的东西 [sth.shaped like a knife]。如:冰刀;刀圭(指古代量取药物的小匙)
(7) 即刀币 [knife money],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
余刀布。——《荀子·荣辱》。注:“钱也。”
及金刀龟贝。——《汉书·食货志》。注:“谓钱币也。利于刀”。注:“名钱为刀者,以其利于民也。”
(8) 又如:刀儿(古代钱币的通称。因其形状如刀,故有此称)
(9) 通“舠”。小船 [boat]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卫风·河广》
(10) 姓
◎ 刀的拼音: dāo
〈词性:量〉
通常以一百张(一百页)纸为一刀 [one hundred sheets of paper]。如:我买了两刀
刀把,刀把儿,刀把子,刀靶儿、刀背、刀笔、刀笔吏、刀币、刀兵、刀叉、刀刀见血、刀法、刀锋、刀耕火种、刀工、刀光剑影、刀具、刀锯、刀口、刀片、刀枪、刀枪不入、刀鞘、刀切、刀刃、刀山剑林、刀山火海、刀伤、刀削面、刀子、刀子嘴、刀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