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裂裳裹膝的意思

lièchángguǒ

裂裳裹膝



拼音liè cháng guǒ xī

注音ㄌ一ㄝˋ ㄔㄤˊ ㄍㄨㄛˇ ㄒ一

解释裂:裁,扯;裳:下衣。撕裂衣服包裹受伤的膝盖。形容行路的急切与艰辛。

出处汉·赵晔《吴赵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墌劈,裂裳裹膝,鹤倚哭于秦庭,七天七夜不绝声。”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裂裳裹膝是中性词。

近义裂裳裹足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liè liě   注音  ㄌ一ㄝˋ ㄌ一ㄝˇ   
部首  衣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GQJE  仓颉  MNYHV  郑码  ARSR  四角  12732  结构  上下电码  5933  区位  3349  统一码  88C2  笔顺  一ノフ丶丨丨丶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裂的拼音:liè(ㄌ一ㄝˋ)  

⒈ 破开,开了缝(fèng   ):裂开。裂纹。裂缝。裂痕。裂变(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其他原子核,并放出中子的过程)。裂隙。裂罅(裂缝)。分裂。破裂。决裂。割裂。扯裂。

其他字义

裂的拼音:liě(ㄌ一ㄝˇ)  

⒈ 物体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裂着怀。

统一码

裂字UNICODE编码U+88C2,10进制: 35010,UTF-32: 000088C2,UTF-8: E8 A3 82。

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rack、rend、split

造字法

形声:从衣、列声

English

split, crack, break open; ren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裂的拼音: liě  

〈词性:动〉

(1) 〈词性:方〉∶物件的两部分向两边分开 [with two parts of sth.separated to both sides]。如:裂着怀

(2) 另见 liè  

常用词组

裂巴

基本词义

裂的拼音: liè  

〈词性:名〉

(1) (会意。从衣,从列,列亦声。本义:裁剪后的丝绸残余)

(2) 同本义 [odd bits of cloth]

裂,缯余也。——《说文》

垂带而厉(裂)。——《诗·小雅·都人士》

纪裂繻,公谷以履为之。——《左传·隐公二年》

(3) 又如:裂繻(汉制,裂缯帛为符信,凭以出入关隘)

(4) 裂缝 [chink;crack]。如:破裂(出现裂缝)

(5) 两相邻部分连接处形成的线或沟;常指裂开而成的线 [suture]。如:豆的腹裂

词性变化

裂的拼音: liè  

〈词性:动〉

(1) 裁剪;扯裂 [cut into parts;cut;clip]

裂,裁也。——《广雅》

裂裳帛而与之。——《左传》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裂帛(撕裂布帛;裁剪布帛作为书信);裂素(裁剪白绢以绘画作文);裂破(撕坏);裂裳(撕裂衣裳)

(3) 割,分 [divide]

裂,分也。——《广雅》

裂地而封之。——《庄子》

(4) 又如:裂土(割据土地);裂石流云(裂开山石,震动云霄。形容声音高昂响亮);裂土(给有功之臣分封土地);裂饼(分饼。亦指把所爱之物分赐他人);裂地(划分土地);裂拆(分裂,裂开)

(5) 分裂;裂开 [split;break up]

衣裳绽裂。——《礼记·内则》

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注:“分离也。”

目眦尽裂。——《史记·项羽本记》

四极废,九州裂。——《淮南子》

马首裂。——明· 魏禧《大铁椎传》

股落腹裂。——《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分裂(整体的事物分开);爆裂(突然破裂);裂眼(形容极其愤怒的样子);裂肤(皮肤冻裂。形容严寒的样子);裂冠毁冕(碎裂其冠,毁坏其冕。比喻绝意仕进);裂冕挂冠(比喻抛弃冠晚,不再为官;挂冠求去,致仕归隐);裂地(地面坼裂;使地面开裂);裂眦(裂眥。因发怒而眼睛睁得极大,眼眶似乎要裂开。形容极其忿怒的神态);裂绝(破坏断绝);烈敝(破裂损坏)

(7) 另见 liě  

常用词组

裂变、裂唇、裂缝、裂谷、裂果、裂痕、裂开、裂口,裂口儿、裂理、裂片、裂纹、裂璺、裂隙、裂罅、裂牙、裂殖菌

  拼音  cháng shang   注音  ㄔㄤˊ ˙ㄕㄤ   
部首  衣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IPKE  仓颉  FBRYV  郑码  KOSR  四角  90732  结构  上下电码  5951  区位  4149  统一码  88F3  笔顺  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丶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裳的拼音:cháng(ㄔㄤˊ)  

⒈ 〔裳裳〕光明。

⒉ 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其他字义

裳的拼音:shang(˙ㄕㄤ)  

⒈ 〔衣裳〕衣服。

统一码

裳字UNICODE编码U+88F3,10进制: 35059,UTF-32: 000088F3,UTF-8: E8 A3 B3。

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kirt

造字法

形声:从衣、尚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裳的拼音: ch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衣,尚声。本义:下衣)

(2) 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种,不是裤子 [skirt worn by a woman or man in ancient China]

裳下饰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裳元吉。——《易·坤》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诗·邶风·绿衣》

制芰荷 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楚辞·离骚》

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裳衣(裳与衣。泛指衣服);裳服(衣服);裳裾(衣襟)

(4) 泛指衣服 [dress]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如:裳袂(衣袖);裳裙(衣襟)

(6) 另见 shɑng  

基本词义

裳的拼音: shɑng  

(1) ——用于“衣裳”

(2) 另见 cháng  

  拼音  guǒ   注音  ㄍㄨㄛˇ   
部首  衣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YJSE  仓颉  YWDV  郑码  SKFR  四角  00732  结构  上中下电码  5955  区位  2592  统一码  88F9  笔顺  丶一丨フ一一一丨ノ丶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裹的拼音:guǒ(ㄍㄨㄛˇ)  

⒈ 包;缠绕:裹脚。把这包糖裹好。裹足不前。

⒉ 夹带;夹杂:不该把次货裹进去卖。好人坏人裹在一起一时分不清。

⒊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来就会裹奶。奶头被这孩子裹得生疼。

统一码

裹字UNICODE编码U+88F9,10进制: 35065,UTF-32: 000088F9,UTF-8: E8 A3 B9。

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䙨褁

汉英互译

swathe、wrap

造字法

形声:从衣、果声

English

wrap, bind; encircle, confi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裹的拼音: guǒ  

〈词性:动〉

(1) (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

(2) 同本义 [wrap up;bind together]

裹,缠也。——《说文》

朱三百,裹。——《穆天子传》

富之以国裹。——《管子·君臣》。注:“谓财货所苞裹而藏也。”

无不裹也。——《吕氏春秋·本生》。注:“犹囊也。”

绿叶紫裹。——宋玉《高唐赋》

濯颖散裹。——郭璞《江赋》

乃取蒙冲头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资治通鉴》

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醊而哭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裹束(包裹束缚);裹足(包裹足部。亦作“果足”:盘缠,盘费);裹革(马革裹尸)

(4) 携带 [bring]

吾闻开元中,下天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 唐· 孙樵《书褒城驿壁》

(5) 又如:裹粮策马(携带粮食,鞭赶马匹。形容忠义之士踊跃参军的情景);裹持(包裹挟持,犹携带)

(6) 停止 [stop]

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秦· 李斯《谏逐客书》

(7) 又如:裹足(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裹足不前(缠住脚不前进。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

(8) 包罗;笼罩 [surround]。如:裹合(纠合;聚集);裹掖(包围);裹抹(遮掩)

常用词组

裹脚、裹乱、裹腿、裹胁、裹挟、裹足、裹足不前

  拼音    注音  ㄒ一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ESWI  仓颉  BDOE  郑码  QFOK  四角  74299  结构  左右电码  5230  区位  4705  统一码  819D  笔顺  ノフ一一一丨ノ丶ノ丶丨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膝的拼音:xī(ㄒ一)  

⒈ 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膝盖骨(亦称“髌骨”)。护膝。屈膝。膝眼。膝下(子女幼时依偎于父母的膝下,因以“膝下”表示幼年。后用作对父母的敬辞)。奴颜卑膝。

统一码

膝字UNICODE编码U+819D,10进制: 33181,UTF-32: 0000819D,UTF-8: E8 86 9D。

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厀䣛

汉英互译

kne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kne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膝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桼(   )声。本义:膝头) 大腿和小腿相连关节的前部。通称膝盖 [knee]

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礼记》

(2) 又如:膝馒头(膝盖);膝下荒凉(指无子女);膝踝(膝盖与足踝);膝拐(方言。膝盖的别称);膝弯(膝关节向后弯曲的部分)

常用词组

膝部、膝盖骨、膝关节、膝腘、膝头、膝外翻、膝下、膝行、膝痒搔背

裂裳裹膝: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