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零圭断璧的意思

língguīduàn

零圭断璧



拼音líng guī duàn bì

注音ㄌ一ㄥˊ ㄍㄨㄟ ㄉㄨㄢˋ ㄅ一ˋ

解释比喻残破不全的珍贵文物。

出处宋·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词:“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零圭断璧是中性词。

繁体零珪斷璧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líng   注音  ㄌ一ㄥˊ   
部首  雨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FWYC  仓颉  MBOII  郑码  FVOW  四角  10302  结构  上下电码  7190  区位  3367  统一码  96F6  笔顺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零的拼音:líng(ㄌ一ㄥˊ)  

⒈ 液体降落:感激涕零。

⒉ 植物凋谢:零落。凋零。零散(sàn   )。

⒊ 整数以外的尾数:零数儿。

⒋ 部分的,细碎的,与“整”相对:零碎。零卖。零钱。零售。零乱。零工。零打碎敲。

⒌ 整数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数,小于一切自然数,是介于正数和负数之间唯一的数,记作“0”。有时用来表示某种量的基准,如摄氏温度计上的冰点,记作“0℃”。

统一码

零字UNICODE编码U+96F6,10进制: 38646,UTF-32: 000096F6,UTF-8: E9 9B B6。

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霗霝

汉英互译

cipher、cypher、naught、nil、nothing、nought、zero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雨、令声

English

zero; fragment, frac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零的拼音: líng  

〈词性:动〉

(1) (形声。从雨,令声。本义:下雨。指落细雨)

(2) 同本义 [rain]

零,余雨也。——《说文》

零雨其濛。——《诗·豳风·东山》

(3) 又如:零雨(徐徐飘落的雨)

(4) 引申为如雨一般地落下;降落 [fall;drop]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诗·鄘风·定之方中》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孔雀东南飞》

零露溥兮。——《诗·郑风·野有蔓草》

柯叶汇而而零茂。——《文选·班固·幽通赋》

涕零如雨。——《诗·小雅·小明》

(5) 又如:零泪(落泪);零露(自天空陨落露珠);感激涕零

(6) 凋零,凋落 [wither]

悼芳草之先零。——《楚辞·远游》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差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7) 又如:零替(散落,衰败);零茂(凋落和茂盛)

(8) 比喻人死亡或到暮年 [die;end]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

词性变化

零的拼音: líng  

〈词性:形〉

(1) 零碎,零散 [odd]

何必受这些零气。——《红楼梦》

(2) 又如:零嘴(零食);零花(零星的棉花);零讯(零星的消息);零阶光栅光谱;一个数的零次幂

(3) 剩下的 [surplus]。如:一千零一夜

零的拼音: líng  

〈词性:数〉

(1) 零头;零数 [remnant;fractional amount]。如:零畸(整数以外的余数)

(2) 表示没有数量 [zero;nil;zilch]

我们毕竟不是从零开始的

(3) 算术符号0 [nought]。如:零点零三

零的拼音: líng  

〈词性:名〉

(1) 摄氏温度表上的冰点 [zero on thermometer]。如:零下四度

(2) 假借为“灵”。神灵 [gods]

公其乡零。——《张公神碑》

(3) 姓

常用词组

零吃,零吃儿、零打碎敲、零担车、零蛋、零点、零丁、零度、零工、零花、零活、零级、零件、零零散散、零乱、零落、零落山丘、零卖、零七八碎、零钱、零敲碎打、零散、零时、零食、零售、零数、零碎、零涕、零头、零下、零星、零用、零用钱、零杂、零支了米麦无重数、零族、零嘴

  拼音  guī   注音  ㄍㄨㄟ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FFF  仓颉  GG  郑码  BBVV  四角  40104  结构  上下电码  0964  区位  2571  叠字  二叠字拆字  两个土  统一码  572D  笔顺  一丨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圭的拼音:guī(ㄍㄨㄟ)  

⒈ 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圭角(jiǎo   )(圭的棱角,喻锋芒)。

⒉ 古代测日影的器具:圭表(a.测日影的器具;b.标准)。圭臬(指标准、法度,如“奉为圭圭”)。

⒊ 古代容量单位(一升的十万分之一):圭撮(喻小量)。圭勺。

⒋ 古代重量单位,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

⒌ 洁:圭田(古代卿大夫供祭祀用的田)。

统一码

圭字UNICODE编码U+572D,10进制: 22317,UTF-32: 0000572D,UTF-8: E5 9C AD。

圭字由两个土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圭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jade pointed at to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圭的拼音:

guī  

〈词性:名〉

(1) (会意。“从重土”。本义:古玉器名。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依其大小,以别尊卑。又作珪)

(2) 同本义 [Gui, an elongated pointed tablet of jade held in the hands by ancient rulers on ceremonial occasions]

瑞贽珪者兑上。——《白虎通》

孰为珪璋。——《庄子·马蹄》。李注:“锐上方下曰珪。”

以青圭礼东方。——《周礼·大宗伯》。注:“圭锐象春物初生。”

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左传·哀公十四年》。注:“守邑符信。”

圭币(帛)俎豆(均为祭器)。——《汉书·郊祀志上》

(3) 又如:圭瑞(古代诸侯所执的玉制符信);圭壁(古代王侯朝聘、祭祀时所用的贵重玉器)

(4) 古代测日影的仪器“圭表”的部件。在石座上平放着的尺叫圭,南北两端立着的标杆叫表,根据日影的长短可以测定节气和一年时间的长短 [gui]

每每“亲星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祖冲之》

(5) 又如:圭臬

(6) 中国古代较小的容量单位 [unit of a small volume]

圭撮涉于贫友,吝情动于颜色。——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

(7) 又如:圭勺(圭与勺。都是容量单位的名称);圭撮(古代小单位的量名)

常用词组

圭表、圭角、圭臬

  拼音  duàn   注音  ㄉㄨㄢˋ   繁体    
部首  斤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ONRH  仓颉  VDHML  郑码  UFZD  四角  22721  结构  左右电码  2451  区位  2247  统一码  65AD  笔顺  丶ノ一丨ノ丶フノノ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断(斷)的拼音:duàn(ㄉㄨㄢˋ)  

⒈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

⒉ 不继续,禁绝: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zhóng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

⒊ 判定,决定:判断。诊断。断狱(审理和判决罪案)。

⒋ 一定,绝对:断乎不可。断然施行。

统一码

断字UNICODE编码U+65AD,10进制: 26029,UTF-32: 000065AD,UTF-8: E6 96 AD。

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断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斷㫁

汉英互译

break、break off、give up、sever、snap、stop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断的拼音:

duàn  

〈词性:动〉

(1)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2) 同本义 [cut off]

断,截也。——《说文》

断木为杵。——《易·系辞下》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公孙弘断发而为 越王骑。——《韩非子·说林下》

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韩非子·用人》

(3) 又如:断梗(断枝。比喻飘泊无定;指微贱的东西);断金(同心协力,坚固难移);断袖(旧时指男宠;比喻友情深厚);断颡(断头;砍头);断袖之宠(男宠);断头话(决绝的话);断裳(截断裳衣)

(4) 断开;断绝 [break;snap]

断者架木通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切肉肉断而发不断。——《韩非子·内储说下》

天门中断 楚江开。—— 唐· 李白《望天门山》

(5) 又如:断纹(琴上涂漆的裂纹);断头香(燃至中途熄灭的香。迷信者以为再烧此香,即对神佛不敬,来世必遭报应)

(6) 拦截;拦劫 [intercept]

坐断兵马禀缣。——《后汉书·杜茂传》

因军兴,断盗数千万。——《后汉书·盖勋传》。注:“断,谓割截。”

(7) 又如:断取(截取);断盗(拦截抢劫)

(8) 判断;裁决 [judge]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 苏轼《石钟山记》

(9) 又如:断配(判决发配);断决(判决);断冤(审理冤狱);断遣(断决,处理);断没(判断没收归公)

(10) 分;区分;划分 [divide]

断,段也,分为异段。——《释名》

(11) 又如:断限(划定的年代界限);断方(划为方形)

(12) 禁止 [inhibit]。如:断酒(禁止酿酒);断尽(禁绝);断渡(禁渡,停渡)

(13) 戒掉,有意地抑制自己不行动 [abstain from]。如:断酒

(14) 斩杀,宰杀 [kill]

大者立断。——《汉书·淮南历王长传》

(15) 又如:断除(除灭,杀掉);断杀(砍杀);断首(砍头)

(16) 治理,治,管理…的事物 [administer]。如:断遗(处理;处分)

词性变化

断的拼音:

duàn  

〈词性:副〉

(1) 绝对;一定 [absolutely]

断无消息石榴红。——唐· 李商隐《无题》

(2) 又如:他的话断不可信;断无此理;断无(绝无);断省(明断);断黑(全黑);断喝(极严厉的吆喝)

断的拼音:

duàn  

〈词性:形〉

(1) 残缺;片断 [broken]。如:断想(片断的感想);断碎(残缺破碎);断霞(片断的云霞)

(2) 陡峭 [abrupt]。如:断壁(峭壁);断石(陡峭的岩石)

常用词组

断案、断案、断壁、断壁残垣、断编残简、断层、断肠、断炊、断代、断代史、断档、断点、断电、断定、断断、断断续续、断顿、断发文身、断根、断喝、断黑,断黑儿、断后、断鹤续凫、断乎、断魂、断火、断机、断齑画粥、断简残编、断交、断金、断经、断井颓垣、断句、断绝、断开、断口、断粮、断裂、断流、断垄、断路、断面、断命、断奶、断念、断片、断七、断气、断然、断水、断死、断送、断头、断头台、断瓦残垣、断弦、断线、断线风筝、断想、断行、断续、断言、断语、断狱、断垣残壁、断章取义、断折、断肢、断种、断子绝孙、断奏

  拼音    注音  ㄅ一ˋ   
简体部首  玉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8画  
繁体部首  玉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NKUY  仓颉  SJMGI  郑码  XMSC  四角  70103  结构  上下电码  3880  区位  7221  统一码  74A7  笔顺  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一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璧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

⒉ 美玉的通称:璧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璧日(像璧玉一样圆而亮的太阳)。璧月。

统一码

璧字UNICODE编码U+74A7,10进制: 29863,UTF-32: 000074A7,UTF-8: E7 92 A7。

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璧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从玉、辟声

English

piece of jade with hole in 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璧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2) 同本义 [a round flat piece of jade witha hole in it]

璧,瑞玉环也。——《说文》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肉边好孔。玉人,璧好三寸。”

璧者,方中圆外。——《白虎通》

宏璧。——《书·顾命》。郑注:“大璧,度尺二寸。”

以苍璧礼天。——《周礼·大宗伯》

如圭如璧。——《诗·卫风·淇奥》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奉璧奏 秦王。

(3) 又如:璧不可以防寒(比喻物品虽然贵重,但无实际的用处);璧雍(璧堂。古代天子所设的太学。外形好像圆璧,周围以水绕之)

(4) 玉的通称 [jade]

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璧玉(上等美玉);璧散(古玉爵名。为祭祈时所用的礼器);璧人(仪容美好的人);璧门(用玉装饰的门)

(6) 喻月亮 [moon]。如:璧采(比喻月光,月色)

词性变化

璧的拼音:   

〈词性:动〉

退回赠送的礼品或归还借用之物 [return]。如:璧帖拜门(退还以前结拜为兄弟的蓝帖,另具门生帖子拜在门下,改做师生关系);璧回(敬词。表示退还赠礼或归还借物)

常用词组

璧合珠联、璧还、璧谢、璧月、璧赵

零圭断璧: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