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玲珑透漏的意思

línglóngtòulòu

玲珑透漏



拼音líng lóng tòu lòu

注音ㄌ一ㄥˊ ㄌㄨㄥˊ ㄊㄡˋ ㄌㄡˋ

解释见“玲珑剔透”。

出处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石在亭前池中,高八尺,阔半之,玲珑透漏不瘦不肥,前后俱无斧凿痕,太湖之绝品也。”

用法作谓语、定语;多用于诗文。

感情玲珑透漏是中性词。

繁体玲瓏透漏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líng   注音  ㄌ一ㄥˊ   
简体部首  王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玉部  
五笔  GWYC  仓颉  MGOII  郑码  COW  四角  18132  结构  左右电码  3781  区位  3365  统一码  73B2  笔顺  一一丨一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玲的拼音:líng(ㄌ一ㄥˊ)  

⒈ 形容玉碰击的声音:玲玲作响。玲玲盈耳。玲珑(a.金玉碰击声,如“和銮玲玲”;b.形容器物细致精巧,如“小巧玲玲”;c.形容人的灵活敏捷,如“八面玲玲”此词现多形容为人处世手腕圆滑,面面俱到)。玲琅。玲玎。

统一码

玲字UNICODE编码U+73B2,10进制: 29618,UTF-32: 000073B2,UTF-8: E7 8E B2。

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玲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王、令声

English

tinkling of ja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玲的拼音: líng  

〈词性:象,形〉

(1) (形声。从玉,令声。玲玎:玉石等相击的清脆声)

(2) 象声词。玉声 [tinkling of pieces of jade]

玲,玉声。——《说文》

玲珑,玉声也。——《埤苍》

和氏珑玲。——扬雄《甘泉赋》

(3) 又如:玲玲;玲琅(玉声)

(4) 明亮或美好的样子 [bright;fine]

珊瑚幽茂而玲珑。——左思《吴都赋》。注:“明貌。”

(5) 又如:玲珑

常用词组

玲玲、玲珑

  拼音  lóng   注音  ㄌㄨㄥˊ   繁体    
部首  王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GDXN  五笔98  GDXY  仓颉  MGIKP  郑码  CGM  四角  13114  结构  左右电码  3891  区位  7171  统一码  73D1  笔顺  一一丨一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珑(瓏)的拼音:lóng(ㄌㄨㄥˊ)  

⒈ 〔珑玲〕a.金玉碰击声;b.玉色明亮的样子。

⒉ 〔珑珑〕a.干燥的样子;b.明朗美丽的样子。

⒊ 古人在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上面刻有龙形花纹。

统一码

珑字UNICODE编码U+73D1,10进制: 29649,UTF-32: 000073D1,UTF-8: E7 8F 91。

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珑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瓏䶭

造字法

形声:从王、龙声

English

a gem cut like drag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珑的拼音:

lóng  

〈词性:名〉

(会意。从玉,龙声。本义:古人祈雨用的玉器,上刻龙文) 同本义 [jade for asking rain]

珑,祷旱玉,龙文。——《说文》

词性变化

珑的拼音:

lóng  

<象>

(1) 振玉之声 [rumbling]

和氏珑玲。——《汉书·扬雄传》

珊瑚幽茂而玲珑。——左思《吴都赋》

(2) 又如:珑璁;珑玲

常用词组

珑璁、珑玲

  拼音  tòu   注音  ㄊㄡˋ   
简体部首  辶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TEPV  五笔98  TBPE  仓颉  YHDS  郑码  MFMW  四角  32302  结构  左下包围电码  6631  区位  4524  统一码  900F  笔顺  ノ一丨ノ丶フノ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透的拼音:tòu(ㄊㄡˋ)  

⒈ 通过,穿通:透明。透镜。透视。透析。渗透。穿透。

⒉ 通达:透彻。透辟。

⒊ 泄露:透露。

⒋ 极度:恨透了。

⒌ 显露:这朵花白里透红。

⒍ 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雨下透了。

统一码

透字UNICODE编码U+900F,10进制: 36879,UTF-32: 0000900F,UTF-8: E9 80 8F。

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䞬埱

汉英互译

appear、fully、pass through、penetrate、tell secretly

造字法

形声:从辶、秀声

English

penetrate, pass throug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透的拼音: tòu  

〈词性:动〉

(1) (形声。从辵,秀声。本义:跳,跳跃)

(2) 同本义 [jump]

透,跳也。——《说文新附》

妃知不免,乃透井死。——《南史·后妃传下》

或群跳而电透。——《文选·王廷寿王孙赋》

事穷奔透,自然沈溺。——《南齐书·垣崇祖传》

(3) 又如:透索(跳索的游戏);透掷(跳跃);透水(跳水);透井(跳井)

(4) 穿过,透过 [pass through]

渐渐透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5) 又如:透渡(乘渡船过河);透眼儿(小洞);透映(渗透并反映)

(6) 暗地里告诉,透露 [tell secretly]。如:透风(比喻透露消息、风声);透泄(走漏,漏泄);透示(透露显示)

(7) 逃走;奔逃 [escape]。如:透阳气(挣扎出来);透税(逃税);透越(越界逃走);透走(逃走;奔走)

(8) 显露出来 [appear]。如:白里透红;透现(显露,呈现)

(9) 超过 [exceed;surpass]。如:透支

词性变化

透的拼音: tòu  

〈词性:形〉

(1) 达到充分的程度 [thorough]。如:透雨;透亮;这衣服太透了;凉透;熟透;烦透了

(2) 彻底,完全 [thoroughly]。如:透商(全面认真地讨论);对问题了解得很透;透体(比喻透彻;彻底);透头(对头;合适);透晰(透彻清晰);透情(尽情);透悟(透彻领悟);透心(形容程度极深);透晓(彻底晓悟)

(3) 极端,极其 [extremely]。如:透灵儿(喻性极精明、伶俐乖巧之人)

(4) 更加 [more;even more]

他贩来的便宜,就透便宜的卖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常用词组

透彻、透底、透顶、透风、透骨、透光、透过、透汗、透话、透镜、透亮儿、透漏、透露、透明、透明度、透明体、透明纸、透辟、透平、透气、透射、透视、透视图、透熟、透信、透雨、透支

  拼音  lòu   注音  ㄌㄡ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NFY  仓颉  ESMB  郑码  VXFV  四角  37127  结构  左右电码  3345  区位  3409  统一码  6F0F  笔顺  丶丶一フ一ノ一丨フ丨丶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漏的拼音:lòu(ㄌㄡˋ)  

⒈ 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壶里的水漏光了。漏风。渗漏。漏泄(①水、光等流出或透出;②泄露)。漏电(跑电)。

⒉ 泄露:走漏消息。漏底(泄露内情)。透漏。

⒊ 脱逃或无意放过:疏漏。遗漏。挂一漏万。漏网之鱼。

⒋ 〔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漏”(亦称“铜壶刻漏”),“漏尽更深”。

⒌ 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崩漏(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漏。

统一码

漏字UNICODE编码U+6F0F,10进制: 28431,UTF-32: 00006F0F,UTF-8: E6 BC 8F。

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leak、seep、spillage、leave out、water clock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leak, drip; funnel; hour gla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漏的拼音: lòu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屚( lòu  )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2) 同本义 [water clock]

漏尽钟鸣,箭驰风追。——《马稚暨妻张氏墓志》

漏,以铜受水,刻节。——《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

晷漏肃唱。——《文选·左思·魏都赋》

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

(3) 又如:漏下(漏刻的水面已经下落);漏永更长(比喻深夜);漏尽钟鸣(黎明时分);漏夜(深夜);漏板(古代报更用的铜板);漏刻(古计时器)

(4) 孔隙,孔穴;漏洞 [leak]

禹耳参漏。——《淮南子·修务》

(5) 又如:漏目(漏洞);漏眼(漏洞,毛病);漏窗(具有各种漏空图案的窗孔);漏风掌(漏风的巴掌。五指分开的巴掌)

(6) 破绽 [hole]。如:漏子

(7) 时刻,时间 [time]

二岁余,贤传漏在殿下。——《汉书·佞幸传·董贤》。注:“传漏,奏时刻。”

(8) 病名。流脓、流血不能收口的病 [pus]。如:痔漏;崩漏

(9) 通“蝼”。臭味 [mole cricket's smell]

马黑脊而般臂,漏。——《礼记·内则》

词性变化

漏的拼音: lòu  

〈词性:动〉

(1) 房顶漏雨 [leak;let out]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漏天(如天泻漏);漏屋(漏雨的房屋)

(3) 泄露;泄密 [let out;divulge a secret]

今为人主而漏其群臣之语。——《韩非子》

(4) 又如:漏师(泄漏军中的机密大事);漏语(泄漏机密);漏露(泄露);漏信(走漏消息)

(5) 遗漏;疏忽 [leave out by mistake]

号为罔漏吞舟之鱼。——班固《汉书》

(6) 又如:漏刃(从刀下漏过);漏名(谓在贺新天子即位的册牒上的漏署姓名);漏略(遗漏疏忽);漏逸(遗漏阙失);漏迹(遗漏的痕迹);漏夺(漏脱)

(7) 逃脱;逃避 [escape]。如:漏网

(8) 诱骗;引诱 [inreigle;trap;lure]

因此特说些风话,漏你下手。——《水浒传》

(9) 遮,藏 [hide from;cover]

当初也无定无媒证,做的来藏头漏影。——元·佚名《鸳鸯被》

漏的拼音: lòu  

〈词性:形〉

(1) 简陋 [simple and crude]。如:漏屋(简陋的房屋);漏败(简陋破败)。漏星堂(比喻破屋)

(2) 通“陋”。狭小 [narrow]

虽隐於穷阎漏屋。——《荀子·儒效》

常用词组

漏疮、漏电、漏洞、漏洞百出、漏兜、漏斗、漏风、漏缝、漏鼓移则番代、漏光、漏壶、漏孔、漏气、漏勺、漏失、漏水、漏网、漏隙、漏泄、漏夜、漏液、漏卮、漏子、漏嘴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