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令人羡慕的意思

lìngrénxiàn

令人羡慕



拼音lìng rén xiàn mù

注音ㄌ一ㄥˋ ㄖㄣˊ ㄒ一ㄢˋ ㄇㄨˋ

解释指让人爱慕,钦慕,希望自己拥有。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杨用之那番红光满面,春风得意的神情,看来着实令人羡慕。”

例子王朔《动物凶猛》:“像带领一帮手拿锄头和镰刀的泥腿子去打土豪的农会领袖手中挥舞的系红绸子的驳壳枪令人羡慕。”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口语。

感情令人羡慕是中性词。

英语enviable

德语beneidenswer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líng lǐng lìng   
注音  ㄌ一ㄥˊ ㄌ一ㄥˇ ㄌ一ㄥˋ   
部首  人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WYCU  仓颉  OINI  郑码  ODW  四角  80302  结构  上下电码  0109  区位  3378  统一码  4EE4  笔顺  ノ丶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令的拼音:líng(ㄌ一ㄥˊ)  

⒈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其他字义

令的拼音:lǐng(ㄌ一ㄥˇ)  

⒈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

其他字义

令的拼音:lìng(ㄌ一ㄥˋ)  

⒈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āo  )令夕改。

⒉ 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

⒊ 使,使得:令人兴奋。

⒋ 时节:时令。节令。

⒌ 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

⒍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

⒎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

统一码

令字UNICODE编码U+4EE4,10进制: 20196,UTF-32: 00004EE4,UTF-8: E4 BB A4。

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order、command、cause、drinking game、ream、season、your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command, order; 'commandant', magistrate; allow, cau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令的拼音: líng  

〈词性:动〉

(1) 听从。后作“聆” [obey]

故古之圣王,审顺其天而以行欲,则民无不令矣。——《吕氏春秋》

(2) 名词。通“鸰” [wagtail]

脊令在源,兄弟急难。——《诗·小雅·常棣》。按:脊令即鶺鸰

(3) 假设语气词 [if]

令,设辞也。——《助字辨略》

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史记·张释之冯唐传》

令五人保其首领。——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另见 lǐng  ; lìng  

常用词组

令狐

基本词义

令的拼音: lǐng  

〈词性:量〉

(1) 纸的数量单位, 原张的纸 500 张为一令 [ream of paper]

(2) 另见 líng;lìng  

基本词义

令的拼音: lìng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2)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demand;order]

令,发号也。——《说文》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诗·齐风·东方未明》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孟子·离娄上》

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

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陈寿《三国志》

召令徒属曰。——《史记·陈涉世家》

乃下令。——《战国策·齐策》

(3) 又

令初下。

令所过毋供张。——清· 张廷玉《明史》

(4) 又如:令书(天子所下的书面命令);令官(行酒令的指挥官);令君(县令);令人(宋代命妇的封号。太中大夫以上官员之妻封令人;又指衙役,差役);令牌(发令的木牌);令众(号令示众);喝令(大声命令)

(5) 通“命”。命名 [give a name to]

昔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政五钟。令其五钟:一曰青钟大音,二曰…——《管子》

(6) 使,让 [cause;make]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史记》

令贼知也。——明· 魏禧《大铁椎传》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令人目不忍睹。——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

令人丧气若此。

(8) 又如:令人深思;令人恶心;令人神往

词性变化

令的拼音: lìng  

〈词性:名〉

(1) 命令;法令 [laws and decrees;decree]

臣下罔攸禀令。——《书·说命上》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战国策·齐策》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史记·屈原列传》

(2) 又如:政令;将令(军令);传令(传达命令);功令(旧时指法令)

(3) 时令,季节 [season]

群葩当令时。——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令序(时令次序)

(5) 逮捕状,没收状 [warrant]。如:搜查令;扣押令

(6) 用于强行一种权力者 [writ]。如:进入令;归还土地与所有权人令

(7) 酒令,饮酒时做的可分输赢的游戏 [drinking game]

今日也行一个令才有意思。——《红楼梦》

(8) 又如:令章(酒令);令官(行酒令的指挥官);令酒(行酒令的人;最初必自先饮一杯,称令酒)

(9) 词调、曲调名,即“小令”,又称“令曲”,一般字少调短,如词中的《十六字令》,元曲中的《叨叨令》之类 [song-poem]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闭不得。——张炎《词源·令曲》

(10) 官名 [an ancient official title]

卜皮为县令。——《韩非子·内储说上》

(11) 中国古代政府某部门或机构的长官。如:尚书令;大司农令;郎中令;令史(本为掌文书的官员,宋时已降为一般的办事人员)

(12) 县一级的行政长官

魏文侯时, 西门豹为 邺令。——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海令为母寿。—— 清· 张廷玉《明史》

刺史守令。——清· 周容《芋老人传》

守令皆不在。——《史记·陈涉世家》

华阴令欲媚上官。——《聊斋志异·促织》

(13) 又如:县令;令尹(官名。春秋时楚国最高的军政长官;明清时称知县为令尹);令长(汉官名。即县令、县长)

(14) 名声 [renown;reputation]

饰小语以干县(悬)令。——《庄子》

(15) 通“鸰”。鶺鴒。鸟名,大如鷃雀 [wagtail]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诗·小雅·常棣》

令的拼音: lìng  

〈词性:形〉

(1) 美善 [good]

巧言令色。——《论语·学而》。集解:“令色,善其颜色。”

何忧令名不彰。(令名不彰,好的名声不会显扬。)——《世说新语·自新》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令色(和悦的面容;善于用谄媚和悦的颜色取悦人);令辰(美好的时辰);令居(吉善的住处);令音(美言,佳音);令政(善政,德政);令望(好的名望)

(3) 吉祥,吉利 [lucky]。如:令日(吉祥的日子);令月(吉祥的月份);令旦(吉日);令年(吉祥的年份);令辰(吉日;吉利的时辰)

(4) 你的——尊称他人的亲属[your]

岂合令郎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有此令郎君。

(6) 又如:令阃(称对方妻子的敬辞);令嗣(令郎。称对方儿子的敬辞);令子(对别人儿子的美称);令母(尊称他人的母亲);令似(尊称他人的儿子);令妹(称自己的妹妹。后用作敬称对方的妹妹)

令的拼音: lìng  

〈词性:连〉

(1) 假使,假设 [if]

藉第令毋斩,戌死者固十六七矣。——《史记·陈涉世家》

(2) 另见 líng;lǐng  

常用词组

令爱、令慈、令弟、令箭、令节、令郎、令名、令亲、令人、令人发指、令堂、令兄、令誉、令正、令状、令尊

  拼音  rén   注音  ㄖㄣˊ   
部首  人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  WWWW  仓颉  O  郑码  OD  四角  80000  结构  单一电码  0086  区位  4043  统一码  4EBA  笔顺  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人的拼音:rén(ㄖㄣˊ)  

⒈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人类。

⒉ 别人,他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人热诚。

⒊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人,文如其人。

统一码

人字UNICODE编码U+4EBA,10进制: 20154,UTF-32: 00004EBA,UTF-8: E4 BA BA。

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亻儿

汉英互译

human、man、people、person、human being、fellow、individual、soul

相关字词

己、我

造字法

象形:像侧面站立的人形

English

man; people; mankind; someone el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人的拼音: ré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human being;person;man;woman]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a person engaged in a particular activity]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talent]。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manpower]。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other people]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common people]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man]。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adult;grown-up]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reason]。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this world]。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body]。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reason]。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sexual intercouse]。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company]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kernel]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charity]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词性变化

人的拼音: rén  

〈词性:代〉

(1) 每人 [everybody]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人的拼音: rén  

〈词性:形〉

人为,人造成的 [artificial]。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常用词组

人保、人不知鬼不觉、人才、人才辈出、人才济济、人才库、人财两空、人潮、人臣、人称、人称代词、人次、人从、人丛、人大、人道、人道主义、人灯、人地生疏、人丁、人定、人定胜天、人多势众、人多嘴杂、人犯、人贩子、人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风、人夫、人浮于食、人格、人格化、人各有志、人工、人工岛、人工合成、人工喉、人工呼吸、人工湖、人工降雨、人工流产、人工免疫、人工授精、人公里、人海、人海战术、人豪、人和、人话、人欢马叫、人寰、人祸、人迹、人迹罕至、人迹稀少、人际、人际关系、人家、人家、人间、人间地狱、人尖儿、人杰、人杰地灵、人尽其才、人精、人境、人均、人君、人口、人困马乏、人来疯、人老珠黄、人类、人类学、人类渣滓、人力、人流、人伦、人马、人们、人面兽心、人面桃花、人民、人民币、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教师、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内部矛盾、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战争、人命、人命关天、人模狗样儿、人莫予毒、人偶、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品、人弃我取、人墙、人情、人情世故、人情味儿、人穷志短、人去楼空、人权、人群、人儿、人人、人人自危、人山人海、人身、人身保险、人身事故、人身自由、人参、人生、人生观、人生如梦、人生如朝露、人声、人声鼎沸、人士、人氏、人市、人世、人事、人手、人寿、人寿年丰、人寿保险、人数、人死留名、人所共知、人梯、人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头、人亡物在、人望、人微言轻、人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味,人味儿、人文、人文科学、人文主义、人五人六儿、人物、人物画、人物肖像、人像、人小鬼大、人心、人心不古、人心大快、人心隔肚皮、人心涣散、人心叵测、人心如面、人心所向、人心向背、人心惟危、人行道、人行横道、人性、人选、人牙子、人烟、人言、人言可畏、人仰马翻、人样,人样儿、人妖、人一己百、人意、人影儿、人欲、人员、人缘儿、人猿、人云亦云、人造、人造地球卫星、人造革、人造毛、人造棉、人造丝、人造纤维、人证、人之常情、人治、人质、人中、人种、人众、人主

  拼音  xiàn   注音  ㄒ一ㄢˋ   
简体部首  八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羊部  
五笔  UGUW  仓颉  TGIMO  郑码  UCTR  四角  80182  结构  上下电码  5029  区位  4759  统一码  7FA1  笔顺  丶ノ一一丨一丶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羡的拼音:xiàn(ㄒ一ㄢˋ)  

⒈ 因喜爱而希望得到:贪羡。羡慕。羡妒。艳羡。临渊羡鱼。

⒉ 有余,余剩:余羡。“以羡补不足”。

⒊ 姓。

统一码

羡字UNICODE编码U+7FA1,10进制: 32673,UTF-32: 00007FA1,UTF-8: E7 BE A1。

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羡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dmire、envy

造字法

原为会意

English

envy, admire; praise; cov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羡的拼音:

xiàn  

〈词性:动〉

(1) (会意。本义:羡慕,因喜爱而希望得到)

(2) 同本义 [admire;envy]

羡,贪欲也。——《说文》

羡,贪慕也。——《广韵》

慕欲曰羡。——《字林》

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诗·大雅·皇矣》

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3) 又如:歆羡(羡慕);艳羡(十分羡慕);称羡(称赞羡慕);欣羡(喜爱而羡慕);叹羡(赞叹羡慕)

(4) 超过,盖过 [surpass]

德隆乎三皇,功羡于 五帝。—— 司马相如《上林赋》

(5) 又如:羡田(在已入藉或规定的土地数目之外另占有的田地,是不纳租赋的隐匿田);羡利(盈利)

词性变化

羡的拼音: xiàn  

〈词性:形〉

(1) 富余,足够而多余 [surplus]

四方有羡。——《诗·小雅·十月之交》

以羡补不足。——《孟子·滕文公下》

钧羡不足。——《管子·国蓄》

以其余为羡。——《周礼·小司徒》

喜乐无羡赏,忿怒无羡刑。——《晏子春秋》

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货,以致富羡。——《史记·平准书》

虽残文羡语,皆不敢忽。——《元史·许谦传》

(2) 又如:羡力(多余的力量);羡田(余田,指不纳租税的私垦田地);羡溢(富饶丰足)

(3) 长 [long]

壁羡以起度。——《周礼》

常用词组

羡慕、羡余

  拼音    注音  ㄇㄨˋ   
简体部首  小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AJDN  仓颉  TAKP  郑码  EKGU  四角  44338  结构  上下电码  1970  区位  3629  统一码  6155  笔顺  一丨丨丨フ一一一ノ丶丨丶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慕的拼音:mù(ㄇㄨˋ)  

⒈ 向往,敬仰:慕名。羡慕。仰慕。爱慕。景慕。敬慕。

⒉ 思念,依恋:思慕。

⒊ 姓。

统一码

慕字UNICODE编码U+6155,10进制: 24917,UTF-32: 00006155,UTF-8: E6 85 95。

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dmire、yearn for

造字法

形声:从心、莫声

English

long for, desire; admi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慕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莫声。本义:依恋;向往)

(2) 同本义 [yearn for;be attracted toward]

慕,习也。——《说文》。按,思也。

其往也如慕。——《礼记·檀弓》

巨室之所慕。——《孟子·万章》

人少,则慕父母。

(3) 又如:慕义(向往正义);慕向(思慕向往);慕企(企慕,仰慕);慕位(思慕权位);慕尚(向往推崇);慕思(向往;仰慕思念)

(4) 仰慕;羡慕 [admire]

诱慕于名位。——《淮南子·原道》。注:“贪也。”

衡不慕当世。——《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慕古(仰慕古人);慕仰(仰慕);慕羡(羡慕);慕艳(艳羡);慕效(羡慕仿效);慕利(追求财利);慕蔺(钦慕贤能的人);慕化(仰慕归化);慕古薄今(厚古薄今);慕用(仰慕信赖);慕仰(仰慕)

〈词性:名〉

常用词组

慕名、慕名而来、慕容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