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ì qū shì qióng
注音ㄌ一ˋ ㄑㄨ ㄕˋ ㄑㄩㄥˊ
解释屈:竭,穷尽;穷:尽。力量和势力均已穷尽。
出处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屈突蒋公通》:“亡家徇国,方寸不乱。力屈势穷,排空落翰。”
例子宋·苏轼《钱氏表忠观碑》:“而蜀、江南负其险远,兵至城下,力屈势穷,然后束手。”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境。
感情力屈势穷是中性词。
繁体力屈勢窮
动物生肖牛,虎,蛇
力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力气。力量。
⒉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力。生产力。控制力。
⒊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力学。作用力。保守力。
⒋ 用极大的力量:尽力。力挫。力挽狂澜。
⒌ 姓。
力字UNICODE编码U+529B,10进制: 21147,UTF-32: 0000529B,UTF-8: E5 8A 9B。
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力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仂
all one's best、force、power、puissance、strength
象形
power, capability, influence
详细解释◎ 力的拼音: lì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2) 同本义 [effort;physical strength]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
其行之以货力。——《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
力农数耘。——《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邶风》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四肢无力;力人(力气很大的人);力尽神危(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力软筋麻(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力屈(力竭);力尽(力气用尽);力竭(力气用尽)
(4) 力量 [force;power;strength]
战疾力。——《汉书·灌婴传》。注:“强力也。”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韩愈《题木居士》
盛夏力作。——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力劣(力量薄弱);力薄(力量薄弱)
(6) 能力 [ability;capability]
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又如:理解力;才力(才能;能力);脑力(人的记忆、理解、想像等的能力);力用(能力和作用);力怯(力小胆怯)
(8) 威力;权势 [power;might;influence]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
(9) 又如: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暴力(强制力;武力);力征(以武力征伐);力正(以武力征伐);力制(以权力统御、控制);力攻(以武力攻伐);力役(以武力征伐);力政(以武力为政,暴政)
(10)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者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 [force]。如:摩擦力;斥力;引力;合力;冲力;压力;阻力;推力;拉力
(11) 劳役;仆役 [penal servitude;forced labour;(domestic)servant]
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
(12) 又如:力役(劳役);力征(力役之征)
(13) 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 [merit]
事功曰劳,治功曰力。——《周礼》
拥佑太子,颇有力焉。——《汉书》
(14) 兵士 [soldier]
率见力决战。——《宋书·谢诲传》
(15) 姓
◎ 力的拼音: lì
〈词性:动〉
(1) 勤;致力,努力;从事于 [engage]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诗·大雅·烝民》
力周公正先天下。——《汉书·王莽传》。注:“勉力也。”
郡中莫不耕稼力田。——《汉书·召信臣传》
(2) 又如:力农(从事于农业);力田(致力耕种);力耕(努力耕作);力碌碌(匆忙的样子)
(3) 役使 [work;use]
视贱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宋· 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
(4) 又如:力役(强制老百姓从事的一种无偿劳动,是徭役的一种;服役;干体力活);力伐(力攻顽敌;力攻智取);极力指摘、驳斥
◎ 力的拼音: lì
〈词性:副〉
(1) 尽力,竭力 [do all one can;do one's utmost;try one’s best]
楼船力攻烧敌。——《汉书·南粤王传》
游子常贫苦,力子天所富。——《后汉书·樊晔传》
力请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力主变法。——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力摧豪强。——清· 张廷玉《明史》
力叮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力正(尽力匡正);力子(勤勉力行的人);力田(致力农耕);力疾(尽力支撑着病体);力战(全力作战);力邓(勉强,奋力);力力碌碌(勤敏的样子)
力臂、力不从心、力场、力促、力大无比、力度、力攻、力戒、力矩、力量、力偶、力排众议、力气、力求、力士、力所能及、力图、力挽狂澜、力心、力学、力学、力战、力争、力争上游、力主、力作
屈的拼音:qū(ㄑㄨ)
⒈ 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qū )。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⒉ 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⒊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辱。屈才。屈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屈驾。屈己待人。
⒋ 理亏:屈心(亏心,昧心)。理屈词穷。
⒌ 姓。
屈字UNICODE编码U+5C48,10进制: 23624,UTF-32: 00005C48,UTF-8: E5 B1 88。
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詘
bend、bow、injustic、subdue、submit、wrong
伸
形声:从尸、出声
bend, flex; bent, crooked; crouch
详细解释◎ 屈的拼音: qū
〈词性:动〉
(1)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bend]
屈,拗曲。——《广韵》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
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能屈豪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屈膝叩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不当屈。——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
(4) 委屈;冤屈 [feel wronged;put sb. to great inconvenience]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
求一屈己。——清· 刘开《问说》
被诬负屈。——清· 张廷玉《明史》
(5)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
(6) 屈服 [subdue;yield]
屈人之兵。——《孙子·谋政》
屈人之兵而非战。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
(8) 治理,收治 [administer]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9) 强迫 [force]
力不胜,皆屈为僮。——柳宗元《童区寄传》
(10) 压抑 [constrain]。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
(11) 缠绕 [twine]。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
(12) 理亏 [be in the wrong]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 屈的拼音: Qū
〈词性:名〉
(1) 古邑名 [Qu town]。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吉县北,盛产良马
(2) 姓。春秋楚王族三姓之一。如:屈突通(唐昌黎人。后居长安。唐时官至兵部尚书。后平定王世充有功,拜右仆射,封蒋国公);屈突(复姓);屈宋(屈原与宋玉。二人都以辞赋见称)
◎ 屈的拼音: qū
〈词性:形〉
(1)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towering]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
(2)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 [stubborn;unbending]
屈才、屈从、屈打成招、屈法、屈服、屈光度、屈己、屈驾、屈节、屈就、屈居、屈理、屈曲、屈戌儿、屈辱、屈死、屈膝、屈原、屈指、屈指可数、屈尊
势(勢)的拼音:shì(ㄕˋ)
⒈ 权力,威力:势力。权势。势利。势均力敌。
⒉ 表现出来的情况,样子:姿势。气势。山势。局势。虚张声势。守势。势必。势能。势不可挡。因势利导。
势字UNICODE编码U+52BF,10进制: 21183,UTF-32: 000052BF,UTF-8: E5 8A BF。
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勢埶㔟
circumstances、force、influence、potential
形声:从力、执声
power, force; tendency
详细解释◎ 势的拼音:
勢 shì
〈词性:名〉
(1) (形声。从力,埶( yì )声。本义:权力;权势)
(2) 同本义 [power and authority;power and influence]
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
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明史·海瑞传》
(3) 又如:势家(有权势的豪家大族);失势(失去权势);权势(权柄和势力);势子(趋炎附势的人);势利(权势和利益);势任(掌握权势的重要职位);势利场(争权夺利的地方)
(4) 力量;威力 [force;influence]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5) 又如:声势(声威和气势);势耀(势力威望);势倾人主(威风势力压倒了皇帝);势派(气势;气派)
(6) 形势;情势 [situation]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 又如:势促(形势所迫);势面(世面);势穷力屈(形势窘迫,力量衰竭);大势所趋;守势;势胜(形势优越)
(8) 姿态 [posture]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9) 又如:装腔作势
(10) 形状;样式;架式 [form]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11) 又如:势相
模样(样子);势况(样子,模样);势沙(势杀、势煞、势霎。样子;模样);势样(样子;姿势)
(12) 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 [the outward appearance of a natural object]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3) 人及动物的睾丸 [male genitals]
淫者割其势。——《晋书·刑法志》
(14) 又如:势不知有无(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而忘记了一切。势:指男子生殖器)
(15) 物理学名词 [potential]。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
(16) 势头;趋势;时机 [tendency;trend;opportunity]
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清稗类钞·战事类》
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庙之中。——《史记·项羽纪赞》
(17) 又如:势如破竹
(18) 姓
势必、势不可当、势不两立、势成骑虎、势降、势阱、势均力敌、势利、势利眼、势如破竹、势要、势在必行、势子、势族
穷(窮)的拼音:qióng(ㄑㄩㄥˊ)
⒈ 缺乏财物:贫穷。穷苦。穷则思变。
⒉ 处境恶劣:穷困。穷蹙。穷窘。穷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穷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
⒊ 达到极点:穷目。穷形尽相。穷兵黩武。
⒋ 完了:穷尽。山穷水尽。日暮途穷。
⒌ 推究到极点:穷物之理。穷追(a.极力追寻;b.尽力紧追)。穷究。
穷字UNICODE编码U+7A77,10进制: 31351,UTF-32: 00007A77,UTF-8: E7 A9 B7。
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窮竆䠻
end、limit、poor、thoroughly
贫、富
原体为形声:从穴、力声
poor, destitute, impoverished
详细解释◎ 穷的拼音:
窮 qióng
〈词性:形〉
(1) (形声。从穴,躬声。躬,身体,身在穴下,很窘困。简化字为会意,力在穴下,有劲使不出。本义:穷尽,完结)
(2) 同本义 [end;limit]
穷,极也。——《说文》
穷,竟也。——《小尔雅·广诂》
横四海兮焉穷?——《楚辞·九歌·云中君》
赤水穷焉。——《山海经·大荒南经》。注:“流极于此山也。”
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吕氏春秋·下贤》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
儒有博学而不穷。——《礼记·儒行》
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欲穷其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
乐亦无穷。——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穷形尽致(比喻说话不留余地,毫无保留);穷师远讨(穷竭兵力进行远征);穷兵屯戍(尽全部兵力驻守边疆);无穷(没有穷尽;没有限度);穷了(穷尽,终止);穷生(尽其生年,终生)
(4) 贫穷,缺乏衣食钱财 [poor;poverty-stricken]
穷,贫也。——《广雅》
分贫,振穷。——《左传·昭公十四年》
至无有者穷。——《荀子·大略》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穷酸饿醋(穷酸);穷腮乞脸(穷酸相);穷拉拉(形容很穷);穷滴滴(很穷);穷薄(贫穷;穷困);穷暴(贫穷之极);贫穷(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缺乏);穷通显晦(困窘、亨通、显赫、背晦);穷迫(穷困窘迫);穷厮(对贫穷男子的贱称);穷丁(穷汉。贫穷男子);穷鬼;穷日子;穷达(困穷与显达)
(6) 边远的 [out-of-the-way]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陆游《夜读兵书》
(7) 又如:穷城(历尽边城);穷边(荒僻的边远地区);穷泽(僻远的水乡)
(8) 特指不得志 [not have a successful career]
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可谓穷矣。
(9) 又如:穷人
(10) 小;浅 [small;shallow]。如:穷径(小路);穷流(干涸的河流);穷枝(小枝;末枝);穷波(浅水);穷井(枯井)
(11) 大 [great;big]。如:穷怒(盛怒);穷溟(传说中的大海);穷观(大观)
(12) 高 [high]。如:穷龄(高龄);穷岫(高山);穷高(到达高处);穷陸(高地);穷崖绝谷(高山深谷)
(13) 破旧;破烂 [worn-out]。如:穷破(陈旧残破)
◎ 穷的拼音:
窮 qióng
〈词性:动〉
(1) 寻根究源 [get to the bottom of things]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说卦》
(2) 又如:穷径(深入研究经籍);穷本(追究本源);穷微(穷究万物的精微道理)
(3) 揭穿 [expose]
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沈括《梦溪笔谈》
◎ 穷的拼音:
窮 qióng
〈词性:名〉
(1) 终端;终极 [end;limit]
纵欲而不穷,则民心奋而不可说也。——《荀子》
(2) 又如:穷工极巧(极端精巧);穷工极态(极端工巧和富有风致);穷凶(极端凶恶)
(3) 缺陷 [defect]
此其为术,犹有所穷。——陈亮《酌古论·曹公》
(4) 恶人 [villain]
上贤而不穷。——《逸周书》。孔晁注:“穷,谓不肖之人。”
(5) 又如:穷固(谓穷凶顽恶);穷凶极虐(极端凶恶暴虐)
(6) 通“躬( gōng )”。身体 [body]
注:鞠穷如也。——《仪礼·聘礼》
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荀子·正名》
穷棒子、穷兵黩武、穷不失义、穷愁、穷当益坚、穷冬、穷乏、穷根究底、穷光蛋、穷极无聊、穷家富路、穷诘、穷尽、穷窘、穷究、穷寇、穷寇勿追、穷苦、穷匮、穷困、穷忙、穷目、穷年累月、穷人、穷弱、穷山恶水、穷奢极侈、穷奢极欲、穷酸、穷途、穷途潦倒、穷途落魄、穷途末路、穷乡僻壤、穷形尽相、穷凶极恶、穷原竟委、穷源溯流、穷则思变、穷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