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柳眉踢竖的意思

liǔméishù

柳眉踢竖



拼音liǔ méi tī shù

注音ㄌ一ㄡˇ ㄇㄟˊ ㄊ一 ㄕㄨˋ

解释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踢竖,横竖。

出处《水浒传》第二一回:“只见那婆惜柳眉踢竖,星眼圆睁,说道:‘老娘拿是拿了,只是不还你!’”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女性。

感情柳眉踢竖是中性词。

繁体桺眉踢竪

近义柳眉倒竖

英语raise eyebrows in anger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liǔ   注音  ㄌ一ㄡˇ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SQTB  仓颉  DHHL  郑码  FRMY  四角  47920  结构  左右电码  2692  区位  3388  统一码  67F3  笔顺  一丨ノ丶ノフノ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柳的拼音:liǔ(ㄌ一ㄡˇ)  

⒈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柳条。柳絮。柳暗花明。

⒉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⒊ 姓。

统一码

柳字UNICODE编码U+67F3,10进制: 26611,UTF-32: 000067F3,UTF-8: E6 9F B3。

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栁桺橮

汉英互译

willow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willow tree; pleas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柳的拼音:

桺、栁 liǔ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丣( yǒu  )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2) 同本义 [willow],柳属的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枝细长下垂,叶狭长,其中多种有重要经济用途,如作木材,编篮用柳条,或树皮用于鞣皮,其中少数(如白柳和垂柳)为观赏遮荫树木

桺,小杨也。——《说文》

折柳樊圃。——《诗·齐风·东方未明》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古诗十九首》

(3) 又如:柳花(柳树的花);柳黄(像柳树芽那样的浅黄色);柳陌花街(寻花买笑的场所);柳绿(柳叶的青绿色);柳眼(初发的柳芽);柳下(柳树之下;春秋鲁柳下惠的省称);柳火(榆柳之火);柳市(柳树成荫的街市);柳巷(植柳的里巷)

(4) 垂柳枝 [wicker]。多用以形容女子腰肢。如:柳带(柳条);柳黄(春柳嫩条);柳浪(形容柳枝随风摆动的起伏之状);柳笼栲栳(柳条编成的笆斗之类的盛物器具);柳线(柳条细长下垂如线);柳意(柳丝飘拂的情韵);柳烟(柳树枝叶茂密似笼烟雾);柳丝(垂柳枝条细长如丝)

(5) 比喻美女 [beauty]。多用以指歌姬、娼妓。如:柳夭桃艳(形容女子貌美);柳户花门(旧时称妓院);柳市花街(旧指妓院密集之处);柳巷花街(柳陌花街。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柳阴子(方言。幼女);柳弱花娇(形容女子苗条妍美)

(6) 春天[spring]。如:柳绿花红(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柳绿桃红(形容美丽的春景);柳烟花雾(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柳风(春风);柳思(春心;情思)

(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八颗 [name of one of the 28 Consellations]。如:柳星(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的第七宿中的第三星)

(8) 通“瘤”。肿瘤 [tumor]

俄而,柳生其左肘。——《庄子·至乐》

(9) 姓

常用词组

柳暗花明、柳编、柳罐、柳江、柳眉、柳眉踢竖、柳媚花明、柳陌花衢、柳琴、柳青、柳啼花怨、柳体、柳条、柳条包、柳条帽、柳下惠、柳絮、柳腰、柳叶吊梢眉、柳永、柳子戏、柳宗元

  拼音  méi   注音  ㄇㄟˊ   
部首  目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NHD  仓颉  AHBU  郑码  XML  四角  77267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4168  区位  3528  统一码  7709  笔顺  フ丨一ノ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眉的拼音:méi(ㄇㄟˊ)  

⒈ 眼上额下的毛:眉毛。眉宇(两眉上面的地方)。眉心。眉目。眉寿(长寿)。眉睫。扬眉吐气。

⒉ 书页上端的空白:书眉。眉批。

统一码

眉字UNICODE编码U+7709,10进制: 30473,UTF-32: 00007709,UTF-8: E7 9C 89。

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yebrow、the top margin of a pag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eyebrows; upper margin of boo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眉的拼音: méi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目上毛形。本义:眉毛)

(2) 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brow;eyebrow]

眉,目上毛也。——《说文》

螓首蛾眉。——《诗·卫风·硕人》

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遗悲怀》

(3) 又如:眉心(双眉之间);眉间广尺(两眉间隔宽有一尺,表示人的相貌奇特);眉泉(眉头);眉寸(双眉之间);眉下添眉(比喻重复、多余);眉弓(额下长眉毛处突出如弓形的部位);眉尖(双眉附近处);眉柳(细长如柳叶的眉);眉脚(眉梢)

(4) 书页上端的空白 [top margin of a page]。又泛称上端。如:书眉;眉批

(5) 借指美女 [beauty]

眉,媚也,有妩媚也。——《释名》

下眉近戚。——《仲定碑》

(6) 又如:眉清目秀,眉目如画(形容容貌俊美清秀,借指美女)

(7) 古州名 [Mei prefecture]。故地在今四川省眉山县

词性变化

眉的拼音: méi  

〈词性:形〉

(1) 形容隆起 [swelling]。如:眉瑑(古代圭、璋等玉制礼器上下两头都有孔,孔与孔之间有沟,沟缘高出部分叫眉瑑)

(2) 老 [old]

眉,老也。——《方言一》

以介眉寿。——《诗·豳风·七月》

(3) 又如:眉寿(长寿);眉耇(高寿,长寿)

眉的拼音: méi  

〈词性:量〉

多用于称新月。如:一眉新月;眉月(指新月)

常用词组

眉黛、眉端、眉飞色舞、眉尖、眉间、眉睫、眉开眼笑、眉来眼去、眉毛、眉毛胡子一把抓、眉目、眉批、眉清目秀、眉梢、眉头、眉眼、眉眼传情、眉宇、眉月

  拼音    注音  ㄊ一   
部首  足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5画  
五笔  KHJR  仓颉  RMAPH  郑码  JIRO  四角  66127  结构  左右电码  6437  区位  4463  统一码  8E22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丨一丨フ一一ノフ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踢的拼音:tī(ㄊ一)  

⒈ 用脚触击:踢毽子。一脚踢开。踢蹬。踢踏。踢皮球(a.抬脚触击皮球;b.喻互相推委,来回扯皮的官僚主义作风)。

统一码

踢字UNICODE编码U+8E22,10进制: 36386,UTF-32: 00008E22,UTF-8: E8 B8 A2。

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boot、hoof、kick

造字法

形声:从足、易声

English

kic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踢的拼音:   

〈词性:动〉

(1) 用脚特别是足尖触击(打) [kick]

踢,以足蹴物。——《正字通》

(2) 这个“踢”是近代的新字。

(3) 又如:踢弄(百戏技艺中以手足为主的杂技);踢箭(北方的游戏,即南方的踢毽子);踢飞脚(两脚相继踢起,高与头齐);踢天弄井(上天入地的捣乱);踢斛淋尖(官吏溢收农民税粮的方法)

(4) 剔除;排除 [eliminate]。

(5) 如:踢脱(除籍。妓女从良);踢荡(挥霍,糟蹋)

常用词组

踢跶、踢打[术]、踢蹬、踢断门槛、踢皮球、踢马刺、踢踏

  拼音  shù   注音  ㄕㄨˋ   繁体  竪、豎  
部首  立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JCUF  仓颉  LEYT  郑码  KDXS  四角  27108  结构  上下电码  4549  区位  4290  统一码  7AD6  笔顺  丨丨フ丶丶一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竖(竪)的拼音:shù(ㄕㄨˋ)  

⒈ 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竖立。竖井(一种垂直的矿井)。竖琴。竖起耳朵听。

⒉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往下。

⒊ 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竖着写。

⒋ 旧称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为卑贱的:童竖。竖子(a.童仆;b.鄙贱的称呼,如“竖竖不足与谋”。亦称“竖小子”)。

统一码

竖字UNICODE编码U+7AD6,10进制: 31446,UTF-32: 00007AD6,UTF-8: E7 AB 96。

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竪豎㑠㒘䜿䝂

汉英互译

erect、perpendicular、uprigh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上形下声

English

perpendicular, vertical; erec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竖的拼音:

竪、豎 shù  

〈词性:动〉

竖,竖立也。——《说文》

竖,立也。——《广雅》

槐树自拔倒竖。——《后汉书·灵帝纪》

(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明· 魏学洢《核舟记》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长竿入城》

又如:竖柜(一种直立的较高的柜子,前面开门,有的装有隔板或若干抽屉,多用来存放衣物等);竖一个目标来向它射击

词性变化

竖的拼音:

shù  

〈词性:形〉

(1) 纵。与“横”相反 [longitudinal;vertical]

緅色斜临,霞文横竖。——南朝· 梁简文帝《明月山铭》

(2) 又如:竖井

(3) 短小 [short]。如:竖褐(贫民所穿的短窄粗衣)

竖的拼音:

shù  

〈词性:名〉

(1) 童仆 [young servant]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子之竖追之。——《列子·说符》

(2) 又如:竖人(童仆)

(3) 宫中供役使的小臣 [petty officers in the palace]

晋侯之竖 头须。——《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4) 又如:竖臣(小臣);竖宦(宦官)

(5) 书法的直笔画,从上一直向下 [vertical stroke in Chinese character]

努者,中心竖画也。——张绅《法书通释》

(6) 又如:王字是三横一竖

(7) 童子,未成年的人 [boy]。如:竖子(小子。含贬义);竖儿(小人)

(8) 古时对人的蔑称、贱称 [fellow]

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史记·留侯世家》

(9) 又如:竖夫(低贱的人);竖儒(对知识分子的鄙称;没见识的儒生);竖褐(古代童仆或穷人所穿的粗布短衣)

(10) 对宦官的蔑称 [eunch]

阉竖恐终为其患。——范晔《后汉书》

(11) 姓

常用词组

竖沟、竖管、竖井、竖立、竖毛、竖琴、竖窑、竖直、竖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