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ì zhì jié jīng
注音ㄌ一ˋ ㄓˋ ㄐ一ㄝˊ ㄐ一ㄥ
解释指坚定意志,竭尽全力。
出处《汉书·梅福传》:“定以天下布衣励志竭精,以赴延阙。”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感情励志竭精是中性词。
繁体勵志竭精
动物生肖牛,虎,蛇
励(勵)的拼音:lì(ㄌ一ˋ)
⒈ 劝勉:励志(勉励意志)。励行(xíng )。奖励。勉励。励精图治。
⒉ 姓。
⒊ 古同“厉”、“砺”,磨炼,振奋。
励字UNICODE编码U+52B1,10进制: 21169,UTF-32: 000052B1,UTF-8: E5 8A B1。
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勵
encourage
形声:从力、厉声
strive; encourage
详细解释◎ 励的拼音:
勵 lì
〈词性:动〉
(1) (形声。从力,厉声。本义:勉力,努力)
(2) 同本义 [encourage;exert oneself;try hard]
勵,勉力也。——《说文》。
用勵相我邦家。——《书·立政》
庶明励翼。——《书·皋谟》
励于一言。——《鬼谷子·决篇》
(3) 又如:砺翼(勉力辅佐君主,精勤以行君命);励志(勉励其心志;集中心思于某种事业);励节(勉力志行,崇尚气节)
(4) 振作 [rouse oneself for vigorous efforts to]
处遂改励。——《世说新语·自新》
相早励良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励精更始。——《汉书·宣帝纪》
(5) 又如:励精(振作精神)
励磁、励行
志(誌)的拼音:zhì(ㄓˋ)
⒈ 意向: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
⒉ 记在心里:志喜。志哀。永志不忘。
⒊ 记载的文字: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
⒋ 记号:标志。
⒌ 〈词性: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志子。用碗志志。
⒍ 姓。
志字UNICODE编码U+5FD7,10进制: 24535,UTF-32: 00005FD7,UTF-8: E5 BF 97。
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志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誌痣
ideal、keep in mind、mark、records、will
形声:从心、士声
purpose, will, determination; annals
详细解释◎ 志的拼音: zhì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 同本义 [will]
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在心为志。——《毛诗序》
思虑为志。——《春秋·说题辞》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唐· 韩愈《县斋有怀》
(3) 又如:志志诚诚(真心实意);志局(意志和器量);志干(意志坚强);志意(意志);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志向与才分);志虑(志向思虑);志抱(志向和抱负);志尚(志向;理想);志况(志趣);志好(志趣好尚);志略(志气谋略);志局(志气器量);志介(志气和节操);志高气扬(志气高昂而自得)
(4) 记事的文章 [record;annals]。如:风土志;志乘(志书)
(5) 心情 [frame of mind]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6) 又如:志情(心情);志意(志愿;思想;精神);志识(思想意识;见解);志度(气度);志思(情志,怀抱)
(7) 神志 [consciousness]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
(8) 通“帜”。旗帜 [flag]
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
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史记·张丞相传》。索隐:“志,旗帜也。”
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华阳国志》
(9) 皮肤上生的班痕。后作“痣” [nevus]
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
◎ 志的拼音: zhì
〈词性:动〉
(1) 有志;立志;专心 [devote]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2) 又如:志于学(专心求学);志道(有志于道);志古(笃信古道)
(3) 记着 [keep in mind]
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
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褚亮传》
博闻彊志。(知识广博,记诵的事多。闻,学识。彊,同“强”。志,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又如:永志不忘
(5) 向慕 [admire]
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陆游《感秋》
(6) 记载,记录 [record]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释文:“志,记也。”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春官·保章氏》
就是张华的《博物志》,也不过志其一二。——《醒世恒言》
(7) 又如:志书(记事的书);志乘(记载历史的书);杂志
(8) 叙述 [narrate]
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尧问》
◎ 志的拼音:
誌 zhì
〈词性:动〉
(1) (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2) 同本义 [remember;recall]
誌,记誌也。——《说文新附》
誌,记也。——《字诂》
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
(3) 又如:志而不忘(牢记心中,永远不会忘怀)
(4) 记录 [take notes;record]
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列子》
(5) 又如:志异(记载奇异之事);志怪(记载怪异之事);志记(史书中的志和记)
(6) 做记号 [mark]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7) 又
寻向所志。
◎ 志的拼音:
誌 zhì
〈词性:名〉
(1) 标记;记号 [sign;mark]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
(2) 又如:志桩(刻有尺度的木桩)
(3) 记事的文章或书籍 [record]。如:墓志;地方志;志表(墓表);志铭(墓志名)
志哀、志大才疏、志气、志趣、志士、志同道合、志行、志学、志愿
竭的拼音:jié(ㄐ一ㄝˊ)
⒈ 尽,用尽:竭诚。竭尽。竭力。竭泽而渔。枯竭。衰竭。声嘶力竭。用之不竭。
竭字UNICODE编码U+7AED,10进制: 31469,UTF-32: 00007AED,UTF-8: E7 AB AD。
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渴
exhaust、use up
形声:从立、曷声
put forth great effort; exhaust
详细解释◎ 竭的拼音: jié
〈词性:动〉
(1) (形声。从立,曷声。本义:背举;用肩背负)
(2) 同本义 [shoulder]
五行之动,迭相竭也。——《礼记·礼运》。注:“犹负戴也。”
(3) 干涸;枯竭 [dry up;drain]
伊洛竭而夏亡。——《国语·周语》。注:“涸也。”
渊泉不能竭。——《淮南子·说林》
竭泽而渔。——《淮南子·本经》
(4) 又如:竭涸(干涸无水);枯竭(水源干涸)
(5) 穷尽[use up;exhaust]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彼竭我盈。
庶竭驽钝。——《三国志·诸葛亮传》
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于是众人竭力挠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人道竭矣。——《礼记·大传》。注:“尽也。”
齐明而不竭。——《荀子·脩身》。注:“不穷也。”
(6) 又如:耗竭(消耗净尽);竭蹶(资产匮乏);竭志殚力(用尽了意志和力量);竭诚尽瘁(尽心尽力)
(7) 亡;失去[die]
唇竭则齿寒。——《庄子》
(8) 败坏;毁灭[decay;ruin]
且律竭先,盈而以竭。——《左传·宣公十二年》。注:“败也。”
耳目淫则竭。——《淮南子》。高诱注:“竭,灭也”。
◎ 竭的拼音: jié
〈词性:副〉
(1) 悉;全 [completely;entirely]
诸侯之病竭至,以待桓公。——《管子·大匡》
(2) 又如:竭绝(完全;到底)
竭诚、竭尽、竭力、竭泽而渔
精的拼音:jīng(ㄐ一ㄥ)
⒈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精”。
⒉ 细密的,与“粗”相对:精密。精细。精确。精制。精读。精选。精心。精研。精雕细镂。
⒊ 聪明,思想周密:精悍。精敏。精明。
⒋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精华。精英。精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
⒌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精力。聚精会神。无精打采。
⒍ 专一,深入:精诚。精忠。精炼。精湛。精严。
⒎ 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精子。
⒏ 很、极:精湿。精瘦。精光。
⒐ 完美,最好:精美。精妙。精益求精。
⒑ 明朗,清明:“天精而见景星”。
⒒ 神话传说中的妖怪:精灵(a.鬼怪;b.机灵)。妖精。
⒓ 古同“菁”,花。
精字UNICODE编码U+7CBE,10进制: 31934,UTF-32: 00007CBE,UTF-8: E7 B2 BE。
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精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晴䊒
extract、extractive
粗、傻
形声:从米、青声
essence; semen; spirit
详细解释◎ 精的拼音: jī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2) 同本义 [polished rice]
精,择也。——《说文》
鼓筴播精。——《庄子·人间世》
食不厌精。——《论语》
(3) 又如:精凿(舂过的净米);精粲(精米)
(4) 精气 [essence and energy]
祓除其心精也。——《国语·周语》
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管子·内业》
天地之精。——《吕氏春秋·慎行论》
二者用精至矣。——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5) 又如:精秀(精华灵秀之气);精气命脉神(生命与血汗。比喻辛苦);精血(精气和血液);精胆(精气);精耀(精气)
(6) 精神;精力 [spirit;energy;vigor]
人死精亡而形存。——《论衡·论死》
(7) 又如:精采(精神,有活力);精舍(学舍、书斋,聚徒讲学的地方);精思(精力和思虑)
(8) 精液 [seminal fluid;semen]
男女构精。——《易·系辞》
(9) 又如:精子;精虫
(10) 精灵;灵魂 [spirit;soul]
血,气之精也;志,意之荣也。——《荀子·赋》
精交接以来往兮。——宋玉《神女赋》
(11) 又如:精爽(灵魂);精魄(精神魂魄);精胆(魂魄,胆量)
(12) 妖怪 [demon;goblin]。如:精人(巫人);精魅(妖精鬼怪)
(13) 指瘦肉 [lean meat]。如:精浇(精肉浇头)
(14) 通“菁”。花 [flower]
将击芙蓉之精。——《文选·宋玉·风赋》
(15) 通“晶”
(16) 星 [star]
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张衡《东京赋》
(17) 日月之光 [sunshine;moon light]
精行四时。——《吕氏春秋·圜道》。高诱注:“精,日月之光明也。”
(18) 水晶 [crystal]
哀牢国出水精琉璃。——《后汉书·西南夷传》
(19) 通“情”
(20) 实情 [thetrue state of affairs]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二十一章》
瑕适皆见,精也。——《管子·水地》
(21) 性情 [disposition]
术顺墨而精杂汙,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贱。——《荀子·修身》
心精好恶,于事验,谓之性。——《潜夫论·梦列》
◎ 精的拼音: jīng
〈词性:形〉
(1) 细致,精密 [fine;precise]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范晔《后汉书》
(2) 又如:精切(精确切当);精造(精工制造);精敏(精细敏捷);精鉴(精细鉴别);精审(精确详实);精的(精确);精备(精密详尽)
(3) 纯洁;纯净 [pure]
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
(4) 又如:精楚(精美,精致漂亮);精比(精纯细密);精真(精粹纯真);精诣(精到。谓学养精粹)
(5) 精诚,专一 [sincere]
中不精者心不治。——《管子·心术》
心意不精。——《淮南子·修务》
夫精念存想。——汉· 王充《论衡》
(6) 又如:精勤(专心勤奋);精虔(精心虔诚;诚心诚意);精志(至诚的心志);精信(精诚信实)
(7) 清朗;光明 [clear;bright]
日月光精。——《汉书·李寻传》
(8) 又如:精芒(光芒);精晃晃(形容光亮);精朗(明亮);精全美玉(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事物);精剋(廉明克己);精廉(清廉);精息(明白);精色(鲜明的色泽);精沐(清明。清察明审);精尽(明察详尽)
(9) 锐利 [sharp]
兵精粮多。——《资治通鉴》
兵精足用。
精兵皆在。——《资治通鉴·唐纪》
(10) 又如:精手(精锐的兵卒);精甲(精锐的军队);精劲(精良锐利;精悍勇猛);精勇(精强勇敢;精锐的士兵);精强(精明高强);精刻(精明能干);精乖(聪明乖觉);精记(精明强记)
(11) 精妙,隐微奥妙 [profound]
其知弥精。——《吕氏春秋》
精思附会。(精思:精妙构思。傅会:即附会,铺排开进行组织结构文章。)——《后汉书·张衡传》
(12) 又如:精阐(精妙的阐发);精通;精言(精妙的言辞);精理(精微的义理);精趣(精妙的意趣);精义入神(精研微妙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界)
◎ 精的拼音: jīng
〈词性:副〉
(1) 甚,很 [extremely;very]
自蔽之精者。——《吕氏春秋·勿躬》。注:“甚也。”
(2) 又如:精湿(很湿,湿得很厉害);精熟(十分熟练)
(3) 全,皆 [all]。如:精乌账(骂人话。真混账;光胡闹);精攮气(光受气);精打光(精光;全无)
◎ 精的拼音: jīng
〈词性:动〉
(1) 深到;精通 [proficient]
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习无不精。
(2) 又如:精习(精深,熟悉);精博(精深广博);精究(精心研究);精洽(精深广博)
(3) 光,袒露着 [be bare]。如:精加精(浑身精光);精腿(光着的腿);精拳(精拳头。空拳,空拳头)
(4) 舂捣使精 [husk rice with pestle or mortar]。如:精凿(舂去谷物的皮壳)
精白、精薄、精兵、精兵简政、精彩、精巢、精诚、精诚团结、精赤、精赤条条、精虫、精纯、精粹、精打光、精打细算、精当、精雕细刻、精读、精干、精耕细作、精工、精怪、精管、精光、精悍、精核、精华、精魂、精甲、精简、精进、精警、精矿、精力、精力充沛、精炼、精良、精料、精灵、精馏、精美、精米、精密、精密度、精妙、精明、精明强干、精辟、精品、精奇、精奇古怪、精气、精气神儿、精强力壮、精巧、精窍、精切、精确、精确度、精肉、精锐、精舍、精深、精神、精神病、精神抖擞、精神焕发、精神文明、精审、精湿、精瘦、精熟、精髓、精通、精微、精卫填海、精细、精细入微、精娴、精详、精心、精修、精选、精雅、精严、精研、精盐、精要、精液、精液蛋白、精一、精义、精益求精、精英、精于、精湛、精制、精致、精忠、精装、精壮、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