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陋巷箪瓢的意思

lòuxiàngdānpiáo

陋巷箪瓢



拼音lòu xiàng dān piáo

注音ㄌㄡˋ ㄒ一ㄤˋ ㄉㄢ ㄆ一ㄠˊ

解释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一箪事,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例子仆本窭人子耳,陋巷箪瓢,何尝不惯。(清 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二十六首)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家境贫寒。

感情陋巷箪瓢是中性词。

繁体陋巷簞瓢

近义箪食瓢饮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lòu   注音  ㄌㄡˋ   
简体部首  阝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阜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BGMN  仓颉  NLMBV  郑码  YAOZ  四角  71212  结构  左右电码  7097  区位  3410  统一码  964B  笔顺  フ丨一丨フノ丶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陋的拼音:lòu(ㄌㄡˋ)  

⒈ 丑的,粗劣,不文明的:丑陋。粗陋。陋俗。

⒉ 狭小,简略:陋室。简陋。因陋就简。陋巷簟瓢(形容家境贫寒,生活清苦)。

⒊ 见识小:浅陋。孤陋寡闻。

⒋ 轻视:陋今而荣古。

统一码

陋字UNICODE编码U+964B,10进制: 38475,UTF-32: 0000964B,UTF-8: E9 99 8B。

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陋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umble、plain、shallow、ugly、vulgar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narrow; crude, coarse; ug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陋的拼音: lòu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狭窄,狭小)

(2) 同本义 [narrow]

陋,阨陕也。——《说文》

百盖无筑,千聚无社,谓之陋。——《管子·侈靡》

生于辟陋之国。——《淮南子·修务》

淩恒山其若陋兮。——《楚辞·自悲》

莒恃其陋,而不修城郭。——《左传》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3) 又如:陋巷蓬门(穷苦人的住处。狭巷草编门)

(4) 简陋 [simple and crude]

何陋之有。——唐· 刘禹锡《陋室铭》

(5) 又如:陋宇(简陋的房屋);陋室;朴陋(朴素简陋);粗陋(粗糙简陋);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6) 知识浅薄 [(of knowledge) limited;shallow]

少见曰陋。——《荀子·修身》

辞令就得谓之雅,反雅谓之陋。——《贾子道术》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又如:浅陋(见识贫乏);固陋(见闻不广);鄙陋(见识浅薄);陋儒(学识浅薄的读书人);陋质末才(学识浅薄);陋拙(浅陋拙笨,多用于自谦)

(8) 偏僻;边远 [desolate]

今使人生于辟陋之国。——《淮南子·修务》

(9) 如:陋夷(古时对异族的蔑称);僻陋(地区偏僻荒凉)

(10) 粗劣 [shoddy; of poor quality]

衣裘器服,皆择其陋者。——《宋书·孔觊传》

(11) 粗俗,野鄙 [vulgar]

固陋之心终不能移。——徐光启《甘薯疏序》

(12) 又如:陋俗

(13) 不好看,丑 [ugly]

杞貌陋而色如蓝,人皆鬼视之。—— 张昭远《旧唐书》

(14) 又如:丑陋(相貌难看)

常用词组

陋规、陋识、陋室、陋俗、陋习、陋巷

  拼音  xiàng hàng   注音  ㄒ一ㄤˋ ㄏㄤˋ   
简体部首  巳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己部  
五笔  AWNB  仓颉  TCRU  郑码  EAOY  四角  44717  结构  上下电码  1574  区位  4779  统一码  5DF7  笔顺  一丨丨一ノ丶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巷的拼音:xiàng(ㄒ一ㄤˋ)  

⒈ 胡同,里弄:小巷。陋巷。穷巷。巷陌(街道)。巷战(在城市街巷里进行的战斗)。穷街陋巷。

其他字义

巷的拼音:hàng(ㄏㄤˋ)  

⒈ 〔巷道〕采矿或探矿时挖的坑道。

⒉ 义同(一)。

统一码

巷字UNICODE编码U+5DF7,10进制: 24055,UTF-32: 00005DF7,UTF-8: E5 B7 B7。

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㟟䢽䣈衖閧闂鬨

汉英互译

alley、lane

造字法

会意:本义为两排房子中间的道路

English

alley, la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巷的拼音: hàng  

〈词性:名〉

(1) 矿坑里的通道 [tunnel]。如:平巷;煤巷;风巷

(2) 另见 xiàng  

常用词组

巷道

基本词义

巷的拼音: xiàng  

〈词性:名〉

(1) 同本义。直为街,曲为巷;大者为街,小者为巷 [alley;lane]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往。——辛弃疾《永遇乐》

深巷中犬吠。——《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巷哭声相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巷口(里弄的出入口);巷言,巷议(于里巷中议论是非)

(3) 住宅 [residence]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4) 另见 hàng  

常用词组

巷道、巷陌、巷战、巷子

  拼音  dān   注音  ㄉㄢ   繁体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TUJF  仓颉  HCWJ  郑码  MUKE  四角  88506  结构  上下电码  4673  区位  8376  统一码  7BAA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丶ノ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箪(簞)的拼音:dān(ㄉㄢ)  

⒈ 古代盛饭的圆竹器:箪食(  )壶浆(形容劳军)。箪食(  )瓢饮(喻生活贫苦;亦指安贫乐道)。

统一码

箪字UNICODE编码U+7BAA,10进制: 31658,UTF-32: 00007BAA,UTF-8: E7 AE AA。

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箪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竹、单声

English

small bamboo basket for hold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箪的拼音:

d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单声。本义: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2) 同本义[a bamboo utensil for holding cooked rice]

箪,笥也。从竹,单声。——《说文》

箪,小筐也。——《汉律令》

苞苴箪笥。——《礼记·曲礼》

栉实于箪。——《仪礼·士冠礼》

箪食与肉。——《左传·宣公二年》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3) 又如:箪笥(盛饭竹器);箪瓢(箪:食器;瓢:饮器。比喻家境贫寒,生活清苦)

(4) 盛物件的小筐 [small basket]

与之一箪珠,使问赵孟。——《左传·哀公二十年》

常用词组

箪食、箪食壶浆、箪食瓢饮

  拼音  piáo   注音  ㄆ一ㄠˊ   
部首  瓜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SFIY  仓颉  MFHVO  郑码  FJBP  四角  12930  结构  左右电码  3903  区位  3816  统一码  74E2  笔顺  一丨フ丨丨一一一丨ノ丶ノノ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瓢的拼音:piáo(ㄆ一ㄠˊ)  

⒈ 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或木头制成:瓢泼大雨。

⒉ 形状像瓢的:瓢虫。瓢儿菜。

统一码

瓢字UNICODE编码U+74E2,10进制: 29922,UTF-32: 000074E2,UTF-8: E7 93 A2。

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瓢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瓜、票声

English

ladle made from dried gou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瓢的拼音: piáo  

〈词性:名〉

(1) 瓠的一种。也称“葫芦” [gourd;calabash]

瓢,蠡也。从瓠省,票声。——《说文》

瓢,瓠勺也。——《三苍》

一瓢饮。——《论语》

(2) 又如:瓢冠(瓜瓢形的僧帽);瓢堂(简陋的堂室)

(3) 用葫芦干壳做成的勺 [gourd ladle]。如:瓢杓(剖开葫芦制成的酒器);瓢壶(盛酒的器具);瓢把子(江湖黑话。土匪头子);瓢箪(饮食只有一瓢水,一篮饭。比喻清寒穷困);瓢勺(把老熟的葫芦剖成两半所做成的勺子)

(4) 量词。用以量水、酒 [gourd ladle]。如:一瓢水

常用词组

瓢泼、瓢泼大雨、瓢儿菜

陋巷箪瓢: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