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鸾胶凤丝的意思

luánjiāofèng

鸾胶凤丝



拼音luán jiāo fèng sī

注音ㄌㄨㄢˊ ㄐ一ㄠ ㄈㄥˋ ㄙ

解释指续娶的后妻。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虽然如此,只怕春风暗里恨弃鱼,当垆偷写文君句,谩重寻鸾胶凤丝。”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鸾胶凤丝是中性词。

繁体鸞膠鳳絲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luán   注音  ㄌㄨㄢˊ   繁体    
部首  鸟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YOQG  仓颉  YCPYM  郑码  SKRZ  四角  00127  结构  上下电码  7762  区位  8029  统一码  9E3E  笔顺  丶一丨丨ノ丶ノフ丶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鸾(鸞)的拼音:luán(ㄌㄨㄢˊ)  

⒈ 传说凤凰一类的鸟:鸾凤。鸾飘凤泊(喻夫妻离散或才士失意)。鸾翔凤翥(形容书法笔势飞动)。鸾翔凤集(喻人才会聚)。

⒉ 古同“銮”。

统一码

鸾字UNICODE编码U+9E3E,10进制: 40510,UTF-32: 00009E3E,UTF-8: E9 B8 BE。

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鸾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鸞鵉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fabulous bi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鸾的拼音:

lu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鸟,羉( luán  )声。本义:鸟名。凤凰的一种。雄性的长生鸟)

(2) 同本义 [male phoenix;mythical bird like the phoenix]

鸾,赤神灵之精也。——《说文》

(3) 又

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

周成王时 氐羌献鸾鸟。——《周书·王会》。注:“大于凤。”

鸾鸟,凤皇属也。——《广雅》

离为鸾。——《春秋元命苞》

女床之山,有鸟名曰鸾鸟。——《山海经·西山经》

鸣女床之鸾鸟,舞 丹穴之凤凰。—— 张衡《东京赋》

(4) 又如:鸾俦(佳侣。鸾凤凰一类的神鸟);鸾帚(用鸾尾制成的拂尘供仙人所用);鸾皇(鸾和皇,都是凤凰之类的神鸟。皇,通凰);鸾鸟(神鸟名。凤凰之属);鸾凤(鸾鸟和凤凰。比喻贤能,俊美或良善的人);鸾音鹤信(鸾鹤传来的音信。指上天的信息)

(5) 指车衡上的金属铃 [bell]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诗·小雅·庭燎》

(6) 通“銮”。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诗·大雅·丞民》

锡、鸾、和铃,昭其声也。——《左传·桓公二年》

(7) 又如:鸾带(缀有小铃铛的带子);鸾仗(装饰有金属铃的帝王坐车);鸾车(装有金铃的车子。行走时声如鸾鸣)

(8) 有鸾饰的车子 [carriage]

后会鸾驾反旆,群虏寇攻。——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

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逸周书·月令》

鸾车速风电,龙马无鞭策。——李白《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9) 又如:鸾辂(帝王的车驾。同鸾路);鸾路(即鸾辂);鸾軿(贵族妇女乘坐的有帷幕的车)

(10) 指夫妇 [married couple]。如:鸾凤(喻夫妇);鸾凤和鸣(形容乐声美妙和谐;亦比喻夫妻感情和谐);鸾交凤友(比喻男女情谊)

常用词组

鸾胶、鸾鸟、鸾翔凤集

  拼音  jiāo   注音  ㄐ一ㄠ   繁体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EUQY  五笔98  EURY  仓颉  BYCK  郑码  QSOO  四角  70248  结构  左右电码  5231  区位  2926  统一码  80F6  笔顺  ノフ一一丶一ノ丶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胶(膠)的拼音:jiāo(ㄐ一ㄠ)  

⒈ 黏性物质,有用动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胶质。胶原。鳔胶。乳胶。万能胶。如胶似漆。胶合板。

⒉ 用橡胶树的分泌物制成的有弹性的物质:橡胶。胶鞋。胶皮。胶布。

⒊ 有黏性像胶的:胶泥。胶水。

⒋ 粘着,粘合:胶合。胶着(zhuó  )。胶柱鼓瑟。

统一码

胶字UNICODE编码U+80F6,10进制: 33014,UTF-32: 000080F6,UTF-8: E8 83 B6。

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交膠㬵

汉英互译

glue、mucus、pastern

English

glue, gum, resin, rubber; sound; shin bo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胶的拼音:

jiāo  

〈词性:名〉

(1) (形声。古代“胶”用动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从“肉”。 段玉裁说:“皮近肉,故字从肉。”本义:粘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制成)

(2) 同本义 [glue;gum]

胶也者,以为和也。——《考工记·弓人》

(3) 又如:胶鳔(用鱼鳔煮治而成的胶);胶漆(胶与漆。比喻事物的结合非常紧密;或比喻交情深厚);胶青(胶清。已制成的色质纯正的胶质);胶革(用皮革熬成的胶)

(4) 古代大学之称,后泛指学校 [college]。如:胶序(殷学名序,周学名胶;后用为学校的通称);胶庠(古代学校名,其中胶为周时大学名,庠为周时小学名,庠为商学名)

(5) 鸡鸣声,泛指禽类鸣声[chirp]。如:胶胶;胶胶角角;胶胶膊膊

(6) 橡胶 [rubber]

(7) 酸性橡胶,天然橡胶。如:乳胶

(8) 合成橡胶,人造橡胶。如:胶轮

(9) 在某些方面类似树胶的物质 [gum]。如:香口胶

(10) 特指制成胶制的药物 [gelatin]。如:驴皮胶(阿胶)、虎骨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11) 姓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是鱼盐贩子。西伯(文王)发现了他,举荐给商纣王。)——《孟子·告子下》

词性变化

胶的拼音:

jiāo  

〈词性:形〉

(1) 牢固 [firm]

德音孔胶。——《诗·小雅·隰桑》

(2) 又如:胶固(牢固)

(3) 诡辩的 [sophistry]

胶,诈也。——《方言三》

胶,欺也。——《广雅》

牵胶而喻侈。——左思《魏都赋》

(4) 又如:胶言(诡辩不合法度的言论)

(5) 固执 [stubborn]。如:胶固(固执);胶执(固执己见);胶滞(拘泥);胶让(坚辞)

(6) 纠缠纷扰的样子 [entangled]。如:胶加(乖戾,纠缠);胶扰(胶胶扰扰。纷乱;纠结);胶葛(交错的样子)

胶的拼音:

jiāo  

〈词性:动〉

(1) 用胶粘牢;粘住;使不能移动 [stick with glue]。如:胶续(用胶粘接断弦。后转指续娶);胶附(胶合。比喻志趣相投);胶致(解送犯人时,槛车四周以木版密封,不能开启,以防脱逃)

(2) 船搁浅 [be stranded]。如:胶浅(搁浅);胶溺(搁浅沉溺)

常用词组

胶版、胶布、胶带、胶东大鼓、胶合、胶花、胶接、胶结、胶卷、胶轮、胶囊、胶泥、胶粘、胶皮、胶片、胶乳、胶水、胶体、胶靴、胶印、胶州湾

  拼音  fèng   注音  ㄈㄥˋ   繁体    
部首  几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MCI  五笔98  WCI  仓颉  HNE  郑码  QDXS  四角  77210  结构  上三包围电码  7685  区位  2379  统一码  51E4  笔顺  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凤(鳳)的拼音:fèng(ㄈㄥˋ)  

⒈ 传说中的鸟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凤凰。凤雏(幼小的凤;喻英俊少年)。龙肝凤髓(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凤雏(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雏凤清于老凤声。

⒉ 姓。

统一码

凤字UNICODE编码U+51E4,10进制: 20964,UTF-32: 000051E4,UTF-8: E5 87 A4。

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鳳鳯鴌䲶

汉英互译

phoenix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male phoenix; symbol of jo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凤的拼音:

fè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2) 同本义 [phoenix,a mythic bird]

凤,神鸟也。朋,古文凤。——《说文》

凤皇来仪。——《书·益稷》

凤皇于飞。——《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宋玉《对楚王问》

(3) 又如:凤求凰;凤子(绣有凤凰的轿子);凤舸(雕有凤凰的大游船);凤毛(凤凰的羽毛。多用以赞美人的文采俊秀,有先人遗风)

(4) 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 [saint]

潘陆张左,擅侈丽之才,饰羽仪于凤穴。——《北史·文苑传序》

(5) 又如:凤穴(比喻文才荟萃的地方)

(6) 借喻帝王 [emperor]。如:凤阁龙楼(帝王居住的楼阁);凤邸(称古代帝王登位前所居住的宅第);凤纸(帝王诏敕用纸);凤诏(天子的诏书);凤驾(帝王所乘坐的车驾)

(7) 乐器,音律 [instrument;temperament]。如:凤吹(指笛、笙、箫一类的管乐器);凤管(指笙);凤箫(古管乐器名。即排箫)

(8) 指婚姻关系中的男方 [man]。如:凤侣(配偶)

(9) 姓

常用词组

凤雏、凤冠、凤凰、凤凰衣、凤毛麟角、凤藻

  拼音    注音    繁体    
部首  一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XXGF  仓颉  VVM  郑码  ZZZA  四角  22101  结构  上下电码  4828  区位  4331  统一码  4E1D  笔顺  フフフ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丝(絲)的拼音:sī(ㄙ)  

⒈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丝。丝绸。缂(kè)丝(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

⒉ 像丝的东西:铁丝。菌丝。肉丝。游丝。

⒊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

⒋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丝不差。 一丝笑容。

⒌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丝。愁丝。

⒍ 指弦乐器: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统一码

丝字UNICODE编码U+4E1D,10进制: 19997,UTF-32: 00004E1D,UTF-8: E4 B8 9D。

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 threadlike thing、silk、thread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ilk; fine thread; wire; string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丝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从二糸。糸(   ),细丝。本义:蚕丝)

(2) 同本义 [silk]

丝,蚕所吐也。——《说文》。段注:“凡蚕者为丝、麻者为缕。”

素丝五总。——《诗·召南·羔羊》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谓弦也。”——《礼记·乐记》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史记·货殖列传序》

此织生于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后汉书·列女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

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唐· 白居易《重赋》

(3) 又如:丝棉;丝网;丝缰(丝制的马缰绳);丝人(治理蚕丝纺织绸布的人);丝布(蚕丝与麻、葛混制而成的布);丝妇(养蚕治丝的妇女);丝子(蚕丝);丝行(买卖生丝的商行);丝庄(旧时在华商与洋商间经营生丝贸易的中间商)

(4) 泛指纤细如丝的东西 [a threadlike thing;filament]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唐· 张敬忠《边词》

(5) 又如:藕丝(莲藕切开后连于两断之间的丝状物);丝柳(细柔如丝的柳条);丝条(纤细的枝条);丝雨(如丝的小雨。俗称“毛毛雨”);丝状(矿物学名,指一种矿物具有丝状的结晶);丝泪(形容泪下如丝);丝络(连续不断);丝网(细密如丝之物所交织而成的网);丝纶(钓鱼用的丝线);丝发(形容头发光泽柔细,如丝一样)

(6) 线 [thread]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乐府诗集·陌上桑》

(7) 又如:丝鞭(用丝线裹制的软鞭。古代招亲,男女双方递送丝鞭,表示缔结良缘);丝络(丝线制成的网状装饰物);丝缕(蚕丝、线缕之类的统称)

(8) 丝织品 [silks]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丝纶(皇帝的诏书);丝枲(丝麻织物。泛指布匹绸缎。枲:大麻的雄株);丝衣(丝绸衣服);丝末(古代覆盖在车轼上的丝织帷席);丝帛(丝与丝状物的总称);丝履(以丝织品制成的鞋);丝鞭(丝制的马鞭);丝罗(丝织物名。质地轻软,透气透光性能较好)

(10) 八音之一。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stringed instrument]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玉台新咏·王融咏琵琶》

(11) 又如:丝抹(古代御宴之乐,先演奏丝乐,然后众乐皆作,演者因称为丝抹);丝簧(弦管乐器);丝镛(泛指琴瑟钟磬之类的乐器);丝竹会(有丝竹弹奏以助兴的聚会);丝桐(琴,古代制琴多用桐木,练丝为弦,故称之);丝管(琴瑟、箫、管类乐器);丝篁(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丝竹和鸣(音乐演奏的声音非常和谐)

(12) 喻指白发 [white hairs]。如:镜中丝(镜中照出之白发);鬓丝(两鬓的白发)

(13) 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bit]

见客卧地上,烛之死,然心下丝丝有动气。——《聊斋志异·尸变》

(14) 又如:丝丝两气(形容呼吸微弱,气息奄奄);丝麻线儿(些微私弊);丝肠(指细柔的肠子);一丝不差;丝毫不差;一丝风;丝发(丝与发,比喻极细微)

(15) 瞬息即逝的、通常仅勉强可以发觉的数量或迹象 [trace]。如:一丝笑意;她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16) 一段或一根蛛丝 [gossamer]。如:游丝

(17) 纠缠在一起的东西,一团糟 [skein]。如:愁丝

词性变化

丝的拼音:

  

〈词性:动〉

(1) 缫丝;纺丝 [spin]

男谷女丝行复歌。——杜甫《蚕谷行》

(2) 又如:丝车(人力或机动的缫丝机具);丝枲(指缫丝织麻之事);丝绝(指丝织之绝技)

丝的拼音:

  

〈词性:量〉

(1) 一种计算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微小单位

(2) 长度或重量的微量。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至于分粟叅黍量丝数龠,实以仰禀圣规,详参神恩。——北周· 庾信《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

(3) 表示极小或极少的量 [ si  ,a unit of length,volume or weight]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4) 又如:厘、毫、丝、忽。如:丝忽(形容极小或极少)

常用词组

丝虫、丝虫病、丝绸、丝绸之路、丝带、丝糕、丝瓜、丝光、丝毫、丝绵、丝绒、丝丝入扣、丝弦、丝线、丝芯、丝织品、丝锥、丝竹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