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ǔ mǎng miè liè
注音ㄌㄨˇ ㄇㄤˇ ㄇ一ㄝˋ ㄌ一ㄝˋ
解释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出处《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例子惟时文之义理格律乃能入细,凡文之不从时文出者,尽鲁莽灭裂耳。(严复《道学外传》)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草率。
感情鲁莽灭裂是贬义词。
繁体魯莽滅裂
近义卤莽灭裂
英语be rash and careless(as gruff as a bear)
动物生肖牛,虎,蛇
鲁(魯)的拼音:lǔ(ㄌㄨˇ)
⒈ 愚拙,蠢笨:愚鲁。粗鲁。鲁莽。
⒉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⒊ 中国山东省的别称。
⒋ 姓。
鲁字UNICODE编码U+9C81,10进制: 40065,UTF-32: 00009C81,UTF-8: E9 B2 81。
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魯
rash、rude、stupid
会意:从鱼、从日
foolish, stupid, rash; vulgar
详细解释◎ 鲁的拼音:
魯 lǔ
〈词性:形〉
(1) (会意。甲骨文从鱼,从口,“口”象器形。整个字形象鱼在器皿之中。本义:鱼味美,嘉)
(2) 同本义 [(fish) tasty]
(古鲁字)从曰,不从白,彝器每言“鲁休”,“纯鲁”,阮氏元云:“鲁本义盖为嘉,从鲁入口,嘉美也。”—— 林义光《文源》
(3) 迟钝,愚钝 [dull;slow-witted]
参也鲁。——《论语》
鲁人以为敏。——《左传》
容居,鲁人也。——《礼记·檀弓》
(4) 又如:鲁拙(笨拙);鲁人(鲁钝的人,愚钝的人)
(5) 莽撞,粗野 [hot-headed;reckless;rash]。如:粗鲁(粗暴鲁莽)
◎ 鲁的拼音:
魯 Lǔ
〈词性:名〉
(1) 中国春秋时国名 [Lu state],在山东省南部。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鲁。战国时为楚所灭
(2) 山东省的简称 [Shandong province]。如:鲁人(山东人);鲁鸡(鲁地所产的一种大鸡)
(3) 姓
鲁班、鲁菜、鲁达、鲁钝、鲁莽、鲁莽灭裂、鲁肃、鲁迅、鲁鱼帝虎,鲁鱼亥豕、鲁直、鲁直
莽的拼音:mǎng(ㄇㄤˇ)
⒈ 草,密生的草:莽原。草莽。
⒉ 广大,辽阔:莽苍。莽莽(a.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b.形容草木茂盛)。
⒊ 古书上指一种短节竹。
⒋ 粗鲁,冒失:莽汉。莽撞。鲁莽。
⒌ 姓。
莽字UNICODE编码U+83BD,10进制: 33725,UTF-32: 000083BD,UTF-8: E8 8E BD。
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莽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莾
rank grass、rash
会意
thicket, underbrush; poisonous
详细解释◎ 莽的拼音: mǎng
〈词性:名〉
(1) (会意。从犬,从茻。原意是犬跑到草丛中逐兔,假借为茻,草丛)
(2) 草丛 [grass cluster]
莽,草也。——《小尔雅》
暴骨如莽。——《左传·哀公元年》
在野曰草芒之臣。——《孟子》
罗千乘于林莽。——《汉书·扬雄传》
地饶广荐草莽水泉。——《汉书·景帝纪》。注:“草稠曰荐,深曰莽。”
伏戎于莽。——《易·同人》
(3) 又如:莽林(泛指草木密集连绵而不能通过的森林;专指热带雨林);莽渺(深远而渺茫的样子);莽草(一种有毒植物,又称“水莽草”)
(4) 草 [grass]
食莽饮水,枕块而死。——《淮南子》
(5) 姓
◎ 莽的拼音: mǎng
〈词性:形〉
(1) 茂密;盛多 [dense;numerous]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怀沙》
(2) 又如:莽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也指众多的样子)
(3) 无涯际的样子 [boundless]
莽,大也。——《小尔雅》
何以为之莽莽也。——《吕氏春秋·知接》。注:“长大貌。”
平原莽千里。——谭嗣同《出潼关渡河》
(4) 又如:莽沆(水广大的样子);莽泱(辽阔广远的样子);莽莽苍苍(无边无际);?
(5) 渺茫;迷茫 [vast and hazy]。如:莽眇(迷茫);莽莽漠漠(模模糊糊);莽卤(模糊不明);莽苍苍(迷茫)
(6) 粗疏;鲁莽 [rough and careless;boorish]。如:莽莽广广(莽莽撞撞);莽壮(卤莽);莽卤(粗疏;马虎)
(7) 大;猛烈 [big;fierce]。如:莽壮(形容声音、气力粗壮有力)
莽苍、莽汉、莽莽、莽原、莽撞
灭(滅)的拼音:miè(ㄇ一ㄝˋ)
⒈ 火熄:熄灭。
⒉ 消失,丧失:灭口。灭亡。不可磨灭。灭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
⒊ 淹没:灭顶之灾。
灭字UNICODE编码U+706D,10进制: 28781,UTF-32: 0000706D,UTF-8: E7 81 AD。
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滅烕
destroy、drown、exterminate、extinguish、go out、put out
亡、明、着
形声
extinguish; wipe out, exterminate
详细解释◎ 灭的拼音:
滅 miè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威( xuè )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2) 同本义 [extinguish;obliterate;be destroyed;perish]
灭,尽也。——《说文》
灭,绝也。——《尔雅·释诂》
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
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
灭韩亡 魏。——《战国策·魏策》
(3) 又如: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断绝亲族间的关系);灭户(全家皆死,宗嗣断绝);消灭(使消灭;除掉;灭亡);毁灭(摧毁消灭);灭夷(消灭);灭劫(毁灭的灾难)
(4) 消失,隐没 [disappear]
何(荷)校(木枷)灭耳。——杜甫《戏为六绝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
(5) 又如:灭抹(埋没);灭名(名誉尽失);灭身(丧身,毁灭自身);灭没(湮没;隐没);灭景(隐没形影,指隐居)
(6) 熄灭 [fire or light goes;extinguish]
火不灭。——唐· 杜牧《阿房宫赋》
(7) 又如:灭却(熄灭);灭息(熄灭)
(8) 淹没 [drown;submerge]
过涉灭顶。——《易·大过》
(9) 涂抹改动 [alter]。如:灭刺(让名刺上的字迹消隐,指不愿投刺干谒);灭青(指古代用刀削改竹简上的字句)
灭茬、灭顶、灭顶之灾、灭火、灭火器、灭迹、灭绝、灭菌、灭口、灭门、灭门之祸、灭没、灭鼠、灭亡、灭种、灭族
裂的拼音:liè(ㄌ一ㄝˋ)
⒈ 破开,开了缝(fèng ):裂开。裂纹。裂缝。裂痕。裂变(原子核分裂成几个其他原子核,并放出中子的过程)。裂隙。裂罅(裂缝)。分裂。破裂。决裂。割裂。扯裂。
裂的拼音:liě(ㄌ一ㄝˇ)
⒈ 物体的两部分向两旁分开:裂着怀。
裂字UNICODE编码U+88C2,10进制: 35010,UTF-32: 000088C2,UTF-8: E8 A3 82。
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列
crack、rend、split
形声:从衣、列声
split, crack, break open; rend
详细解释◎ 裂的拼音: liě
〈词性:动〉
(1) 〈词性:方〉∶物件的两部分向两边分开 [with two parts of sth.separated to both sides]。如:裂着怀
(2) 另见 liè
裂巴
◎ 裂的拼音: liè
〈词性:名〉
(1) (会意。从衣,从列,列亦声。本义:裁剪后的丝绸残余)
(2) 同本义 [odd bits of cloth]
裂,缯余也。——《说文》
垂带而厉(裂)。——《诗·小雅·都人士》
纪裂繻,公谷以履为之。——《左传·隐公二年》
(3) 又如:裂繻(汉制,裂缯帛为符信,凭以出入关隘)
(4) 裂缝 [chink;crack]。如:破裂(出现裂缝)
(5) 两相邻部分连接处形成的线或沟;常指裂开而成的线 [suture]。如:豆的腹裂
◎ 裂的拼音: liè
〈词性:动〉
(1) 裁剪;扯裂 [cut into parts;cut;clip]
裂,裁也。——《广雅》
裂裳帛而与之。——《左传》
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
娇儿恶卧踏里裂。——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声如裂帛。——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裂帛(撕裂布帛;裁剪布帛作为书信);裂素(裁剪白绢以绘画作文);裂破(撕坏);裂裳(撕裂衣裳)
(3) 割,分 [divide]
裂,分也。——《广雅》
裂地而封之。——《庄子》
(4) 又如:裂土(割据土地);裂石流云(裂开山石,震动云霄。形容声音高昂响亮);裂土(给有功之臣分封土地);裂饼(分饼。亦指把所爱之物分赐他人);裂地(划分土地);裂拆(分裂,裂开)
(5) 分裂;裂开 [split;break up]
衣裳绽裂。——《礼记·内则》
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注:“分离也。”
目眦尽裂。——《史记·项羽本记》
四极废,九州裂。——《淮南子》
马首裂。——明· 魏禧《大铁椎传》
股落腹裂。——《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分裂(整体的事物分开);爆裂(突然破裂);裂眼(形容极其愤怒的样子);裂肤(皮肤冻裂。形容严寒的样子);裂冠毁冕(碎裂其冠,毁坏其冕。比喻绝意仕进);裂冕挂冠(比喻抛弃冠晚,不再为官;挂冠求去,致仕归隐);裂地(地面坼裂;使地面开裂);裂眦(裂眥。因发怒而眼睛睁得极大,眼眶似乎要裂开。形容极其忿怒的神态);裂绝(破坏断绝);烈敝(破裂损坏)
(7) 另见 liě
裂变、裂唇、裂缝、裂谷、裂果、裂痕、裂开、裂口,裂口儿、裂理、裂片、裂纹、裂璺、裂隙、裂罅、裂牙、裂殖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