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捋臂揎拳的意思

luōxuānquán

捋臂揎拳



拼音luō bì xuān quán

注音ㄌㄨㄛ ㄅ一ˋ ㄒㄨㄢ ㄑㄨㄢˊ

解释捋:卷起;揎:拳打。卷起袖子,伸出拳头,准备动手。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7回:“为人性刚,喜则眉花眼笑,怒则捋臂揎拳,胆大心雄,头高气硬。”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准备动武。

感情捋臂揎拳是中性词。

近义捋袖揎拳

英语role up one's sleeves and raise one's arm (be eager to star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luō lǚ   注音  ㄌㄨㄛ ㄌㄩˇ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EFY  仓颉  QBDI  郑码  DPDS  四角  52049  结构  左右电码  2192  区位  6259  统一码  634B  笔顺  一丨一ノ丶丶ノ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捋的拼音:luō(ㄌㄨㄛ)  

⒈ 用手握着条状物,顺着移动、抚摩:捋起袖子。捋桑叶。

⒉ 用手轻轻摘取:捋取。

其他字义

捋的拼音:lǚ(ㄌㄩˇ)  

⒈ 用手指顺着抹过去,整理:捋胡子。

统一码

捋字UNICODE编码U+634B,10进制: 25419,UTF-32: 0000634B,UTF-8: E6 8D 8B。

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捋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to pluck; to gather in the fingers; to rub; to scrape off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捋的拼音: luō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寽(   )声。“寽”,以五指持物,在字中表意。本义:手握着东西向一端抹取)

(2) 同本义 [hold sth.long and rub one’s palm along it;strock]

武松捋起双袖,握起尖刀。——《水浒传》

(3) 堆,垒 [pile up]

这边堆着木料——檩子、柱子和椽子。那边捋着从各社员家收集的干土坯。——柳青《创业史》

(4) 另见   

常用词组

捋臂揎拳、捋虎须、捋下

基本词义

捋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寽(   )声。“寽”,以五指持物。本义: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

(2) 同本义 [smooth out with the fingers;stroke]

敢捋虎须。——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下担捋髭须。——《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捋胡须;捋虎须(捋须。喻撩拨强有力者,谓冒风险);捋须钱(敲诈来的钱);捋顺了毛(顺首性子来);捋闸下水(船舶超载);捋舌捌哥(口舌伶俐)

(4) 梳理;整理 [comb]

李世丹沉默了,心里好像塞了一团头发,扎扎挠挠,乱乱糟糟,裹不住,也捋不清。—— 浩然《艳阳天》

(5) 另见 luō  

  拼音  bì bei   注音  ㄅ一ˋ ˙ㄅㄟ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17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NKUE  仓颉  SJB  郑码  XMSQ  四角  7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5242  区位  1759  统一码  81C2  笔顺  フ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臂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从肩到手腕的部分:臂力。臂腕。臂肘。左膀右臂。助你一臂之力。

其他字义

臂的拼音:bei(˙ㄅㄟ)  

⒈ 〔胳臂〕见“胳”。

统一码

臂字UNICODE编码U+81C2,10进制: 33218,UTF-32: 000081C2,UTF-8: E8 87 82。

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rm

造字法

形声:从月、辟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臂的拼音: bei  

(1) ——见“胳臂”( gēbei  )

(2) 另见   

基本词义

臂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辟声。本义:胳膊)

(2) 胳臂 [arm]

臂,手上也。——《说文》

肱谓之臂。——《广雅·释亲》

肩臂。——《仪礼·少牢礼》。注:“肱骨。”

奋袖出臂。——《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臂缚(古时缚在两臂以抵御兵刃的铠甲。也称“臂手”);臂纱(缠手臂的纱布)

(4) 动物的前肢

滑水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山海经·北山经》。注:“前脚也。”

以汝为虫臂乎?——《庄子·大宗师》

(5) 又如:长臂猿;螳臂当车;臂臑(牲畜前体的中下部)

(6) 器械伸长部分,似人之有臂,如弓把、弩柄、梯帮等。如:悬臂,弩臂;支持墙架的金属臂

(7) 一个较大地区的狭长地带。如:银河的旋臂

词性变化

臂的拼音:   

〈词性:动〉

(1) 放在胳膊上 [put on the arm]。如:臂鹰(使鹰停在手臂上。即架鹰。引申为打猎)

(2) 另见 bei  

常用词组

臂膀、臂膊、臂长、臂甲、臂力、臂弯、臂腕、臂章、臂助

  拼音  xuān   注音  ㄒㄨㄢ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PGG  仓颉  QJMM  郑码  DWBK  四角  53016  结构  左右电码  8444  区位  6279  统一码  63CE  笔顺  一丨一丶丶フ一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揎的拼音:xuān(ㄒㄨㄢ)  

⒈ 捋起袖子露出胳膊:揎臂大呼。揎拳捋袖。

⒉ 用手推:揎开大门。

⒊ 打:“难当鸡肋拳揎”。

统一码

揎字UNICODE编码U+63CE,10进制: 25550,UTF-32: 000063CE,UTF-8: E6 8F 8E。

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揎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㩊擐

造字法

形声:从扌、宣声

English

to pull up the sleeves and stretch out the arms; to strike with bare fist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揎的拼音: xuān  

〈词性:动〉

(1) 捋袖露臂 [roll up sleeves]

怎敢在娘子跟前揎衣裸体!——《水浒传》

叶君则揎臂大呼。—— 龚自珍《书叶机》

(2) 又如:揎袖(绾起袖子);揎拳捋袖,揎拳裸手,揎拳裸袖(臂)(伸出拳头,捋起袖子。一种粗野或准备动武的姿态)

(3) 用手掌击 [slap with palm]

难当鸡肋拳揎,拳揎。——《桃花扇》

(4) 又如:揎了他一掌

(5) 打 [hit]

男儿丈夫,事有错误,脊被揎破,更何怕惧。——《敦煌变文集》

(6) 推 [push]。如:揎倒;揎开大门

(7) 掀,由低向高处揭开 [lift up]

恨不得走过去,揎开帘子一看。——《二刻拍案惊奇》

(8) 填塞 [fill]。如:揎饱(吃饱);剥皮揎草

  拼音  quán   注音  ㄑㄨㄢˊ   
部首  手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86  UDRJ  五笔98  UGRJ  仓颉  FQQ  郑码  UBMD  四角  90502  结构  上下电码  2164  区位  4013  统一码  62F3  笔顺  丶ノ一一ノ丶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拳的拼音:quán(ㄑㄨㄢˊ)  

⒈ 屈指卷(juǎn   )握起来的手:拳头(“头”读轻声)。

⒉ 徒手的武术:拳术。打拳。太极拳。拳谱。拳脚。

⒊ 肢体弯曲:拳曲。拳起腿来。

⒋ 量词,用于拳头打人的动作:打他几拳。

统一码

拳字UNICODE编码U+62F3,10进制: 25331,UTF-32: 000062F3,UTF-8: E6 8B B3。

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拳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㩲搼

汉英互译

boxing、fist

造字法

形声:上形下声

English

fist; various forms of boxi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拳的拼音: quán  

〈词性:名〉

(1) (形声。夲义:紧握的手。俗称拳头)

(2) 同本义 [fist]

拳,手也。——《说文》。按,张之为掌,卷之为拳。”

鲁君许诺,乃使吏鞟其拳。——《吕氏春秋》

(3) 又如:挥拳;赤手空拳

(4) 拳术;拳击 [boxing]。如:拳经(谈拳术的文字;拳术);打拳;太极拳;拳技(拳击的技法);拳法(拳击的技法)

(5) 通“弮”。弓弩 [bows]

士张空拳。——《汉书·李广传》

(6) 姓

词性变化

拳的拼音: quán  

〈词性:动〉

(1) 通“蜷”。屈曲;卷曲 [curl]

其棱细则拳曲。——《庄子·人间世》

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颜氏家训·勉学》

(2) 又如:拳拳弯弯(卷曲的样子);拳毛(卷曲的毛发);拳挛(拳曲;屈曲);拳毛(毛发卷曲);拳足(卷曲脚爪);拳发(头发卷曲)

拳的拼音: quán  

〈词性:形〉

(1) 勇壮 [brave]

无拳无勇。——《诗·巧言》。传:“力也。”

有拳勇股肱之力。——《国语·齐语》。注:“人勇为拳。”

(2) 如:拳果(壮勇果断);拳勇(勇壮);拳捷(勇壮敏捷);拳猛(勇猛);拳腕(犹勇力);拳儇(勇壮矫捷)

(3) 诚挚 [honest]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司马迁《报任安书》

不胜拳拳。——《汉书·贡禹传》

(4) 又如:拳拳好善(诚心诚意行善);拳挚(诚挚)

拳的拼音: quán  

〈词性:量〉

(1) 表示动量,用于拿拳头打人的动作

你便在我脸上打一百拳也不妨!——《水浒传》

(2) 表示物量,相当于“桩”、“件”

我这一去,不得一拳儿好买卖不回来。——张国宾《合汗衫》

常用词组

拳棒、拳打、拳打脚踢、拳击、拳脚、拳曲、拳拳、拳师、拳术、拳坛、拳套、拳头、拳头产品、拳王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