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uó jué jù qióng
注音ㄌㄨㄛˊ ㄐㄩㄝˊ ㄐㄨˋ ㄑㄩㄥˊ
解释罗雀掘鼠,而雀鼠已近;比喻无法筹到款项。
出处
例子公司的财务危机已到罗掘俱穷的地步,他却仍不轻言放弃。
繁体羅掘俱窮
动物生肖牛,虎,蛇
罗(羅)的拼音:luó(ㄌㄨㄛˊ)
⒈ 捕鸟的网:罗网。
⒉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⒊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
⒋ 散布:罗列。
⒌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罗。
⒍ 用罗筛东西:罗面。
⒎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罗绮。罗扇。
⒏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
⒐ 同“脶”。
⒑ 姓。
罗字UNICODE编码U+7F57,10进制: 32599,UTF-32: 00007F57,UTF-8: E7 BD 97。
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羅
catch birds with a net、collect、display、net、sift、silk
原为形声
net for catching birds; gauze
详细解释◎ 罗的拼音:
羅 luó
〈词性: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 mì ),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2) 同本义 [clapnet]
罗,以丝罟鸟也。——《说文》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诗·王风·兔爰》
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韩非子·难三》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曹植《野田黄雀行》
(3) 又如:罗尉(捕鸟的网);罗落(截捕禽兽的用具);罗弋(捕鸟的工具)
(4) 轻软的丝织品 [a kind of gauze]
遍身罗绮。——宋· 张俞《蚕妇》
湿罗幕。——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红罗复斗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晚成单罗纱。
(6) 又如:罗绮(罗与绮皆为丝织品,这里指衣着高贵华丽的人);罗衾(绸被);罗衫(古人夏季时所穿的丝织衣衫;质料柔软轻爽);罗巾(丝制手巾);罗帕(丝织方巾);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罗带(丝织的衣带)
(7) 一种细密的筛子 [a close sifter]。如:罗床(筛面用的一种器具);绢罗,铜丝罗
(8) 罗马尼亚的简称[Romania]
(9) 姓
◎ 罗的拼音:
羅 luó
〈词性:动〉
(1) 用网捕捉 [catch with net]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小雅·鸳鸯》
(2) 又如:罗雀(设网来捕雀,比喻门庭冷落);罗毕(用网捕鸟);罗雀掘鼠(粮尽而张网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饥)
(3) 排列;广布[display;spread out]
族布而罗生。——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桃李罗堂前。——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罗落(罗列部署 );罗落境界(分布驻扎于边境);罗天结角(布下天罗地网)
(5) 收罗;招集,收集 [collect;gather together]
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庄子·天下》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罗斋(指聚集等待他人雇请的工匠、僧道);罗弋(网罗);罗取(搜罗求取);罗捕(搜索捕捉);罗搜(到处搜索)
(7) 包罗 [include;cover]。如:罗括(包括,包罗);罗居(周围的邻居)
(8) 约束,防范 [keep within bounds;surround;restrain]。如:罗守(环绕守护);罗峙(环绕屹立);罗禁(包围禁闭);罗骑(巡行的骑卫)
(9) 阻止;遮拦 [hinder;corer]。如:罗伞(仪仗行列中的伞盖);罗闉(古时军营周围的宵禁设施)
(10) 经过筛具或滤网、有网眼的织物筛下来 [sift]。如:罗面;罗和(对磨面工人的称呼)
◎ 罗的拼音:
羅 luó
〈词性:量〉
英文gross的省音译。十二打为一罗[gross]
罗拜、罗布、罗刹、罗城、罗浮山、罗贯中、罗锅儿、罗汉、罗汉病、罗汉豆、罗汉果、罗经、罗口、罗拉、罗勒,罗艻、罗列、罗缕纪存、罗马、罗马字、罗马教廷、罗曼蒂克、罗曼史、罗盘、罗圈,罗圈儿、罗圈儿揖、罗圈腿、罗网、罗纹、罗霄山、罗音、罗唣,罗皂、罗织、罗致
掘的拼音:jué(ㄐㄩㄝˊ)
⒈ 刨,挖:掘土。掘井。掘进。发掘。挖掘。
⒉ 古同“崛”,崛起。
⒊ 古同“倔”,倔强。
掘字UNICODE编码U+6398,10进制: 25496,UTF-32: 00006398,UTF-8: E6 8E 98。
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撅欮
grub、pick、raddleman
挖
形声:从扌、屈声
dig, excavate; excavate cave
详细解释◎ 掘的拼音: jué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屈声。本义:挖)
(2) 同本义 [dig]
掘,搰也。——《说文》
掘,穿也。——《广雅》
掘褚师定子之墓。——《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阙(掘)地下冰而床焉。——《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掘坎南顺。——《仪礼·既夕记》
土中有水,弗掘无泉。——《淮南子·说林》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易·系辞》
掘野鼠去草实。——《汉书·李广苏建传》
掘地深逾寻丈。——[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3) 又如:掘室(掘地而成的房间);掘阅(小虫化生,穿地而出。阅,通穴);掘藏(发掘埋藏之物。指得到意外之财);掘穴(打洞)
(4) 通“屈”。竭尽;穷尽 [exhaust]
虚而不掘,动而愈出。——《老子》
(5) 通“崛”。突起;翘起 [raise]
穷巷掘门。——《战国策·秦策》
洪臺掘其独出兮。——《汉书·扬雄传》
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丘迟《与陈伯之书》
掘强岁月之间。——《后汉书·卢芳传论》
(6) 又如:掘尾(翘尾巴);掘起(崛起;突起)
◎ 掘的拼音: jué
〈词性:形〉
(1) 通“拙”。愚笨;粗劣 [stupid]
田农掘业,而秦阳以盖一州。——《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掘笔(秃笔);掘头船(简陋、头尾不显著的小船)
(3) 通“倔”。倔强 [stubborn]。如:掘强(性刚强,不屈服的样子)
掘进、掘强、掘墓、掘墓人、掘取、掘土机
俱的拼音:jù(ㄐㄨˋ)
⒈ 全,都:百废俱兴。声色俱厉。
⒉ 一起;在一起:俱乐部。君与俱来。
俱字UNICODE编码U+4FF1,10进制: 20465,UTF-32: 00004FF1,UTF-8: E4 BF B1。
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俱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倶具
all、complete
形声:从亻、具声
all, together; accompany
详细解释◎ 俱的拼音: jù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具声。本义:走在一起,在一起)
(2) 同本义 [in the company of;along with]
俱,皆也。——《说文》
而仪与之俱。——《战国策·齐策》。注:“偕也。”
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庄子·天运》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史记·魏公子列传》
百余人俱。——《汉书·李广苏建传》
与李陵俱。
处与之俱。——《世说新语·自新》
使与书俱。——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等同 [equally;alike same]
所谓后者应不俱也。——《素问·三部九侯论》。注:“犹同也。”
伊尹、 箕子才俱也, 伊尹为相, 箕子为奴。——《论衡》
◎ 俱的拼音: jù
〈词性:副〉
(1) 皆;全;都 [all;completely]
其势不俱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三首俱烂。——晋· 干宝《搜神记》
野径云俱黑。——唐· 杜甫《春夜喜雨》
战具俱办。——《资治通鉴》
(2) 一起;一同 [together;in company]
父子俱在军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俱诣孙权。——《资治通鉴》
水陆俱下。
与璧俱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与俱来。——《三国志·诸葛亮传》
、俱备、俱乐部、俱全、俱收并蓄
穷(窮)的拼音:qióng(ㄑㄩㄥˊ)
⒈ 缺乏财物:贫穷。穷苦。穷则思变。
⒉ 处境恶劣:穷困。穷蹙。穷窘。穷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穷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
⒊ 达到极点:穷目。穷形尽相。穷兵黩武。
⒋ 完了:穷尽。山穷水尽。日暮途穷。
⒌ 推究到极点:穷物之理。穷追(a.极力追寻;b.尽力紧追)。穷究。
穷字UNICODE编码U+7A77,10进制: 31351,UTF-32: 00007A77,UTF-8: E7 A9 B7。
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穷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窮竆䠻
end、limit、poor、thoroughly
贫、富
原体为形声:从穴、力声
poor, destitute, impoverished
详细解释◎ 穷的拼音:
窮 qióng
〈词性:形〉
(1) (形声。从穴,躬声。躬,身体,身在穴下,很窘困。简化字为会意,力在穴下,有劲使不出。本义:穷尽,完结)
(2) 同本义 [end;limit]
穷,极也。——《说文》
穷,竟也。——《小尔雅·广诂》
横四海兮焉穷?——《楚辞·九歌·云中君》
赤水穷焉。——《山海经·大荒南经》。注:“流极于此山也。”
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吕氏春秋·下贤》
穷高极远,而测深厚。——《礼记·乐记》
儒有博学而不穷。——《礼记·儒行》
图穷而匕首见。——《战国策·燕策》
欲穷其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
乐亦无穷。——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理屈词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穷形尽致(比喻说话不留余地,毫无保留);穷师远讨(穷竭兵力进行远征);穷兵屯戍(尽全部兵力驻守边疆);无穷(没有穷尽;没有限度);穷了(穷尽,终止);穷生(尽其生年,终生)
(4) 贫穷,缺乏衣食钱财 [poor;poverty-stricken]
穷,贫也。——《广雅》
分贫,振穷。——《左传·昭公十四年》
至无有者穷。——《荀子·大略》
穷饿无聊。——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穷酸饿醋(穷酸);穷腮乞脸(穷酸相);穷拉拉(形容很穷);穷滴滴(很穷);穷薄(贫穷;穷困);穷暴(贫穷之极);贫穷(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缺乏);穷通显晦(困窘、亨通、显赫、背晦);穷迫(穷困窘迫);穷厮(对贫穷男子的贱称);穷丁(穷汉。贫穷男子);穷鬼;穷日子;穷达(困穷与显达)
(6) 边远的 [out-of-the-way]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陆游《夜读兵书》
(7) 又如:穷城(历尽边城);穷边(荒僻的边远地区);穷泽(僻远的水乡)
(8) 特指不得志 [not have a successful career]
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可谓穷矣。
(9) 又如:穷人
(10) 小;浅 [small;shallow]。如:穷径(小路);穷流(干涸的河流);穷枝(小枝;末枝);穷波(浅水);穷井(枯井)
(11) 大 [great;big]。如:穷怒(盛怒);穷溟(传说中的大海);穷观(大观)
(12) 高 [high]。如:穷龄(高龄);穷岫(高山);穷高(到达高处);穷陸(高地);穷崖绝谷(高山深谷)
(13) 破旧;破烂 [worn-out]。如:穷破(陈旧残破)
◎ 穷的拼音:
窮 qióng
〈词性:动〉
(1) 寻根究源 [get to the bottom of things]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说卦》
(2) 又如:穷径(深入研究经籍);穷本(追究本源);穷微(穷究万物的精微道理)
(3) 揭穿 [expose]
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沈括《梦溪笔谈》
◎ 穷的拼音:
窮 qióng
〈词性:名〉
(1) 终端;终极 [end;limit]
纵欲而不穷,则民心奋而不可说也。——《荀子》
(2) 又如:穷工极巧(极端精巧);穷工极态(极端工巧和富有风致);穷凶(极端凶恶)
(3) 缺陷 [defect]
此其为术,犹有所穷。——陈亮《酌古论·曹公》
(4) 恶人 [villain]
上贤而不穷。——《逸周书》。孔晁注:“穷,谓不肖之人。”
(5) 又如:穷固(谓穷凶顽恶);穷凶极虐(极端凶恶暴虐)
(6) 通“躬( gōng )”。身体 [body]
注:鞠穷如也。——《仪礼·聘礼》
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荀子·正名》
穷棒子、穷兵黩武、穷不失义、穷愁、穷当益坚、穷冬、穷乏、穷根究底、穷光蛋、穷极无聊、穷家富路、穷诘、穷尽、穷窘、穷究、穷寇、穷寇勿追、穷苦、穷匮、穷困、穷忙、穷目、穷年累月、穷人、穷弱、穷山恶水、穷奢极侈、穷奢极欲、穷酸、穷途、穷途潦倒、穷途落魄、穷途末路、穷乡僻壤、穷形尽相、穷凶极恶、穷原竟委、穷源溯流、穷则思变、穷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