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露纂雪钞的意思

zuǎnxuěchāo

露纂雪钞



拼音lù zuǎn xuě chāo

注音ㄌㄨˋ ㄗㄨㄢˇ ㄒㄩㄝˇ ㄔㄠ

解释见“露钞雪纂”。

出处郑逸梅《陈瘦愚编年词选》序:“露纂雪钞,累累成帙。”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露纂雪钞是中性词。

繁体露纂雪鈔

近义露钞雪纂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lòu lù   注音  ㄌㄡˋ ㄌㄨˋ   
部首  雨部  部外笔画  13画  总笔画  21画  
五笔  FKHK  仓颉  MBRMR  郑码  FVRJ  四角  10164  结构  上下电码  7216  区位  3422  统一码  9732  笔顺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露的拼音:lù(ㄌㄨˋ)  

⒈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

⒉ 在室外,无遮盖:露天。露宿。露营。

⒊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露酒。枇杷露。

⒋ 滋润:覆露万民。

⒌ 表现,显现: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其他字义

露的拼音:lòu(ㄌㄡˋ)  

⒈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统一码

露字UNICODE编码U+9732,10进制: 38706,UTF-32: 00009732,UTF-8: E9 9C B2。

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ew、reveal、show、syrup

相关字词

含、藏

造字法

形声:从雨、路声

English

dew; bare, open, expos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露的拼音: lòu  

〈词性:动〉

(1) [口]∶显出;冒出 [reveal;show]。如:露刃(刀剑出鞘);露光;露相;露白(露于外。白:银子)

(2) 另见   

常用词组

露白、露丑、露底、露风、露富、露脸、露马脚、露面、露苗、露怯、露头、露馅儿、露相、露一手

基本词义

露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雨,路声。本义:露水)

(2) 同本义 [dew]

露,润泽也。——《说文》。段注:“泽与露叠韵。五经通义曰:和气津凝为露。蔡邕月令曰:露者,阴之液也。按,露之言胪也。故凡陈列表见于外曰露。” 朱曰:“士气津液从地而兴,若薄以寒气,即结而为霜。”

阳气胜则散为雨露。——《多戴礼记·曾子天圆》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3) 又

白露未已。

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人生如朝露。——《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如:雨露(雨和露。比喻恩惠);露草(沾露的草;植物名);露师(军队蒙受风霜雨露,住宿在外);露水姻缘(短暂的、不正当的男妇关系)

(5) 水气 [hydrosphere; vapor; moisture]

白露横江。——苏轼《赤壁赋》

(6) 糖浆,糖汁[drink distilled from flowers,fruit or leaves;syrup]。如:果子露;玫瑰露;荷叶露

(7) 滋润;恩泽 [kindness]。如:露雨(比喻恩泽);露脸(比喻脸如露珠般晶莹润泽)

(8) 通“路”。道路 [road]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邶风·式微》

朝群臣于露门。——《周书·武帝纪上》

词性变化

露的拼音:   

〈词性:动〉

(1) 显露;显现在外 [show;become visible;reveal]

今乐远出以露威灵。——《文选·扬雄·长杨赋》

都邑露。——《荀子·富国》。注:“谓无城郭墙垣。”

乃露布上书。——《后汉书·李云传》。注:“露布,谓不封也。”

止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赤身露体;藏头露尾;抛头露面;露白(财宝被人看见);露天生意(〈词性:方〉∶摆摊卖货);露堂(室外;露天);露止(栖宿在屋外或野外);露立(露天站立);露布(指不封口的公文或布告)

(3) 滋润 [moisten]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诗·小雅·白华》

(4) 庇护 [protect; shelter; shield]

智子之道善矣,是先生覆露子也。——《国语》

(5) 败坏 [corrupt; ruin]

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左传》

(6) 另见 lòu  

常用词组

露齿、露底、露点、露骨、露申辛夷、露水、露宿、露台、露天、露天开采、露天矿、露头、露头角、露营、露原形、露止、露珠

  拼音  zuǎn   注音  ㄗㄨㄢˇ   
部首  糸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20画  
五笔  THDI  仓颉  HBUF  郑码  MLGZ  四角  88903  结构  上中下电码  4951  区位  5575  统一码  7E82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丨フ一一一一ノ丶フフ丶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纂的拼音:zuǎn(ㄗㄨㄢˇ)  

⒈ 搜集材料编书:纂修(a.编纂,亦指做这方面工作的人;b.继承并加强修养、治理)。纂绣(编织和刺绣)。纂辑。编纂。

⒉ 古代指红色或彩色丝带。

⒊ 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纂儿。

⒋ 古同“缵”,继承。

统一码

纂字UNICODE编码U+7E82,10进制: 32386,UTF-32: 00007E82,UTF-8: E7 BA 82。

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纂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篹繤

汉英互译

compile、edit

造字法

形声:从糸、算声

English

edit, compile; topknot, chign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纂的拼音: zuǎn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   ),算声。本义:赤色的丝带)

(2) 同本义 [a red silk ribbon]

纂,似组而赤。——《说文》

锦乡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缕纂以为奉。——《国语·齐语》

(3) 又如:纂组(赤色绶带。亦泛指精美的织锦)

(4) 织物,织品 [fabrics]。如:纂肃

(5) 〈词性:方〉∶妇女长发挽成的发髻 [a woman’s hair dressed in a bun]

给张姑娘插在纂儿上。——《儿女英雄传》

(6) 又如:纂儿(妇女的一种发髻);纂心(妇女发髻的中心部分)

词性变化

纂的拼音: zuǎn  

〈词性:动〉

(1) 收集;汇集 [collect]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楚辞·天问》

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 韩愈《毛颖传》

歌枣下之纂纂。——潘岳《笙赋》

(2) 又如:纂言(纂集言词,而从事述作);纂论(聚集众议);纂纂(积聚的样子)

(3) 编撰;编辑 [compile]

今且各纂诗笔,粗为卷第。——白居易《与元九书》

要纂三部书嘉惠来学。——《儒林外史》

(4) 又如:纂述(编撰述作);纂次(编撰;编排);纂刻(编集刊印);纂集(编撰汇集)

(5) 通“缵”。继承[inherit;succeed to]

纂修其绪。——《国语·周语上》。注:“纂,继也。”

纂尧之绪。——《汉书·叙传》

况纂帝业而轻天位。——张衡《东京赋》

  拼音  xuě   注音  ㄒㄩㄝˇ   
部首  雨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FVF  仓颉  MBSM  郑码  FVXB  四角  10177  结构  上下电码  7185  区位  4909  统一码  96EA  笔顺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雪的拼音:xuě(ㄒㄩㄝˇ)  

⒈ 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雪花。雪山。雪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⒉ 洗去,除去:报仇雪恨。为国雪耻。平反昭雪。

⒊ 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雪涕而顾晏子”。

⒋ 姓。

统一码

雪字UNICODE编码U+96EA,10进制: 38634,UTF-32: 000096EA,UTF-8: E9 9B AA。

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䨮彐

汉英互译

grue、snow

造字法

形声:从雨、彗省声

English

snow; wipe away shame, aven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雪的拼音: xuě  

〈词性:名〉

(1) (会意。从雨,从彗,彗( huì  )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2) 同本义 [snow]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春洩气为雨,雨凝为雪。——谢惠莲《雪赋》题注引《五经通训》

平地尺为大雪。——《左传·隐公九年》

麻衣如雪。——《诗·曹风·蜉虫游》

[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礼记·月令》

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杜甫《北征》诗

(3) 又如:雪案萤窗(比喻勤学苦读);雪里鸿(即雪泥鸿爪);雪浪纸(一种有波浪形暗纹的宣纸)

〈词性:形〉

(1) 借喻白色 [white]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唐·杜牧《鹭鸶》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2) 又如:雪厾(白银);雪练(色泽像雪白的绢一样);雪花银(白银);雪肌(白细如雪的肌肤);雪色(白色)

〈词性:形〉

(1) 比喻高洁 [noble and unsillied]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前蜀· 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宋· 杨万里诗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唐· 贯休《送姜道士归南岳》

(2) 又如:雪格(比喻高洁的品格);雪淡(态度淡漠,不热心)

(3) 姓

词性变化

雪的拼音: xuě  

〈词性:动〉

(1) 下雪 [snow]

于时始雪,五处俱贺。——《世说新语》

(2) 又如:雪夜访普(宋太祖赵匡胤曾于雪夜到大臣赵普家商谈国事的故事);雪峰(积雪的山峰);雪云(降雪的阴云)

(3) 洗刷,昭雪 [wipe out;rehabilitate]

大夫种辅翼 越王勾践而为之报怨雪耻。——《淮南子·氾论》

(4) 又如:雪正(昭雪更正);雪谤(洗雪污蔑之词)

(5) 擦净;揩干 [wipe]

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韩非子》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唐· 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

(6) 又如:雪泣(揩拭眼泪);雪除(清除);雪烦(消除烦闷);雪涕(拭泪);雪桃(拭桃)

常用词组

雪白、雪豹、雪暴、雪崩、雪冰、雪车、雪尘、雪耻、雪堤、雪貂、雪堆、雪盖、雪糕、雪恨、雪花、雪茄、雪晶、雪镜、雪卷、雪壳、雪栏、雪里红,雪里蕻、雪亮、雪盲、雪泥鸿爪、雪片、雪橇、雪桥、雪青、雪山、雪上加霜、雪水、雪松、雪线、雪冤、雪原、雪照云光、雪中送炭

  拼音  chāo   注音  ㄔㄠ   繁体    
部首  钅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QITT  仓颉  OPFH  郑码  PKM  四角  89720  结构  左右电码  6872  区位  1914  统一码  949E  笔顺  ノ一一一フ丨ノ丶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钞(鈔)的拼音:chāo(ㄔㄠ)  

⒈ 同“抄”。

⒉ 纸币:钞票。现钞。兑换外钞。

统一码

钞字UNICODE编码U+949E,10进制: 38046,UTF-32: 0000949E,UTF-8: E9 92 9E。

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ank note、paper money

造字法

形声:从钅、少声

English

paper money, bank notes; cop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钞的拼音:

chāo  

〈词性:动〉

(1) 掠取;抢掠。后作“抄” [rob]

钞,叉取也。从金,少声。——《说文》。俗字作抄。

遮取谓之抄掠。——《通俗文》

攻钞郡县。——《后汉书·公孙瓒传》

(2) 又如:钞掠(劫掠骚扰;劫夺他人财物)

(3) 誊写。也作“抄” [copy]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明史·张溥传》

(4) 又如:钞白(抄录的公文副本);钞胥(担任誊录钞写工作的小吏。也作“抄胥”)

词性变化

钞的拼音:

chāo  

〈词性:名〉

(1) 纸币名。现在称纸币为钞票,简称钞 [paper money]

递制交钞,与钱并用。——《金史·食货志三》

(2) 又如:外钞(外国的钞票);冥钞(迷信人给死人烧的假钞票,有些地方叫纸钱)

(3) 泛指钱 [money]。如:破钞(请客送礼破费钱);钱钞(旧时泛指钱)

(4) 文学作品等经过选录而成的集子 [collection]。如:《北堂书钞》、《章太炎文钞》

(5) 姓

常用词组

钞录、钞票

露纂雪钞: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