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üè jì yuán qíng
注音ㄌㄩㄝˋ ㄐ一ˋ ㄩㄢˊ ㄑ一ㄥˊ
解释撇开事实不谈,从情理上原谅。
出处兰陵忧患生《京华百二竹枝词》:“讨钱童子乱拦人,略迹原情总为贫。”
例子万一幸而遇着宽厚的道德家,有时也可以略迹原情,许他一个烈字。(鲁迅《坟 我的节烈观》)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撇开事实不谈,从情理上加以原谅。
感情略迹原情是中性词。
繁体畧跡原情
近义略迹原心
英语forget somebody's past error and forgive him
动物生肖牛,虎,蛇
略的拼音:l<è
⒈ 大致,简单,不详细:大略。简略。粗略。略微。略有所闻。略知一二。
⒉ 省去,简化:省略。忽略。其余从略。
⒊ 简要的叙述:史略。要略。事略。
⒋ 计谋:方略。策略。战略。
⒌ 抢,掠夺:侵略。攻城略地。
略字UNICODE编码U+7565,10进制: 30053,UTF-32: 00007565,UTF-8: E7 95 A5。
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㗉畧
a littel、brief、omit、plan、slightly、summary
详
形声:从田、各声
approximately, roughly; outline
详细解释◎ 略的拼音:
畧 lüè
〈词性:动〉
(1) (形声。从田,各声。本义:封疆土地)
(2) 同本义 [administer;have as the boundary]
略,经略土地也。——《说文》
天子经略土地,定城国,制诸侯。——《左传·昭公七年》
(3) 巡视;巡行 [make an inspection tour]
公曰:“吾将略地焉。”——《左传·隐公五年》
(4) 又如:略地(巡视侵边境);略阵(巡视阵地)
(5) 通“掠”。抢劫;夺取 [plunder;seize]
略,求也。秦晋之间搜,就室曰搜,于道曰略。略,强取也。——《方言》二
以略狄土。——《左传·襄公十五年》
略共武夫。——《左传·成公十二年》
牺牲不略。——《国语·齐语》
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史记·外戚世家》
渤海又多劫略相随。——《汉书·龚遂传》
略定东南。——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6) 又
统军略地。
进兵北略地。——《战国策·燕策》
(7) 又如:略取(夺取);略人(略夺人口);略卖(劫掠贩卖);略通(略取和开通);略有(据有;掠得);略野(攻占原野);略城(攻占城市)
(8) 忽略 [neglect]
不以先进略后生。——王安石《谢王司封启》
(9) 又 如: 略迹原心(撇开表面的事实,而从其用心上加以原谅);略迹论心(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
(10) 省去;省略 [omit; leave out]
自非略其秽,集其精英,盖欲兼功,大半难矣。——萧统《文选序》
◎ 略的拼音: lüè
〈词性:名〉
(1) 疆界 [boundary]
略,界也。——《小尔雅》
王与之武公之略,自 虎牢以东。——《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略秦伯以 河外列城五,东尽 虢略。——《左传 ·僖公十五年》
(2) 主题的概要 [outline]。如:史略
(3) 要点;概要;概况 [points]
我为汝言其大略。——《庄子·大宗师》
(4) 又如:大略
(5) 谋略 [strategy]
孙吴之略。—— 明· 刘基《卖柑者言》
(6) 又如:宏才大略;略不世出(谋略高明,世所少有);略术(谋略道术)
◎ 略的拼音: lüè
〈词性:形〉
(1) 简明、简洁;简略 [brief]
加一字太详,减一字太略。——刘知几《史通》
(2) 又如:略节(简要的禀帖);略传(简略的传记);略意(略陈本意);略要(概要)
(3) 锋利 [keen;sharp]
有略其耜,俶载南亩。——《诗·周颂·载芟》
◎ 略的拼音: lüè
〈词性:副〉
(1) 大约,大致 [approximately]
老略知书。——清· 周容《芋老人传》
略已平矣。——《资治通鉴》
(2) 又如:略等(大约相等,差不多);略绰(阔大;大略);略订(约略计算);略约(约略)
(3) 全;皆 [completely; entirely]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略无慕艳意。——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归燕略无三月事。——宋· 洪迈《容斋续笔》
(4) 又如:略无(全无);略识之无(初识文字,认字不多)
(5) 简略地;稍微 [briefly; slightly]
略语则阙,详说则繁。——《文心雕龙·物色》
(6) 又如:略约(简略配制);略陈(简要地陈述);略情(把事情看得很随便);略及(稍微提及);略言之;略述
略称、略过、略迹原情、略见一斑、略略、略去、略胜一筹、略图、略微、略为、略语、略知皮毛、略知一二
迹的拼音:jì(ㄐ一ˋ)
⒈ 脚印:踪迹。足迹。血迹。笔迹。
⒉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印迹。
⒊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古迹。实迹。
⒋ 追寻踪迹:“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
⒌ 据实迹考知:“迹汉功臣,亦皆割符世爵”。
迹字UNICODE编码U+8FF9,10进制: 36857,UTF-32: 00008FF9,UTF-8: E8 BF B9。
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蹟跡脔䢌䟱
mark、remains、ruins、trace、vestige
形声:从辶、亦声
traces, impressions, footprints
详细解释◎ 迹的拼音:
跡、蹟 jì
〈词性:名〉
(1) 同本义 [footmark]
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 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 又如:浪迹天涯;人迹(人的足迹);人迹罕至;迹蹈(重复走过的路);迹状(行迹);迹响(踪迹和声响)
(3) 留下的印子 [mark]
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痕迹;血迹;笔迹;墨迹
(5) 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remains]
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韩非子·难一》
(6) 又如:古迹;胜迹;古城墙的遗迹;史迹;迹相(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
(7) 通“绩”。功劳 [achievement;merit]
如是则其迹长矣。——《荀子·正名》
◎ 迹的拼音: jì
〈词性:动〉
(1) 追踪;追寻 [shadow]
逻者见之,知非其国人也,迹其所憩执之。——岳珂《桯史》
(2) 又如:迹察(寻迹察访);迹盗(跟踪查捕盗贼);迹访(寻访)
(3) 遵循 [follow]。如:迹附(追随)
迹象
原的拼音:yuán(ㄩㄢˊ)
⒈ 最初的,开始的:原本。原告。原稿。原籍。原理。原料。原色。原始。原著。
⒉ 本来:原样。原型。原址。原主。
⒊ 谅解,宽容:原宥。原谅。
⒋ 宽广平坦的地方:原野。平原。
⒌ 同“塬”。
原字UNICODE编码U+539F,10进制: 21407,UTF-32: 0000539F,UTF-8: E5 8E 9F。
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原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元厡羱邍
former、original
本
会意
source, origin, beginning
详细解释◎ 原的拼音: yuán
〈词性:名〉
(1)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 hǎn ),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2)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fountainhead;source of a river]
原,水泉本也。——《说文》。俗字作“源”。
原泉混混。——《孟子》
原流、泉浡。——《淮南子·原道》
犹塞川原为潢洿也。——《汉书·食货志》
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3) 又如:原泉(源泉);原流(源流)
(4) 起源;根本;根由 [origin;cause;source]
必达于礼乐之原。——《礼记·孔子闲居》。注:“犹本也。”
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
(5) 又
衣食之原。
(6) 又
原大则饶。
(7) 又如:原故(原因);原凶(凶杀案的主犯);原曲(原委和底细)
(8) 原野 [open country]
广平曰原。——《尔雅》
拘诸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川原无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南望原隰。——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原燎(原野上大火延烧);原色(原野的景色);原陵(平原与丘陵)
◎ 原的拼音: yuán
〈词性:形〉
(1) 原来 [original;former;primary]
原不过此数。——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如:原道(原来说;原来);原起(原来;起初);原自(本来;原来);原身(原来的身形);原心(本心,本意);原价(原来的价格);原额(原来规定的数额)
(3) 本来 [true]
若果为原版所有。——《书林清话》
(4) 又如:原底子(本来;从前);原说(本来说);原形毕露(本来面貌)
(5) 最初的 [initial]。如:原脚子(原本);原解(捉拿犯人归案的差役);原供(最初的供词)
(6) 未加工的 [raw;unprocessed]。如:原油;原粮
◎ 原的拼音: yuán
〈词性:动〉
(1) 推究 [examine]
原心定罪。——《汉书·薛宣传》。注:“谓寻其本也。”
原其理,当是为谷大水冲激……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原庄宗。—— 宋· 欧阳修《伶官传》
(2) 又如:原情(推究本情);原察(推究考察);原君;原毁
(3) 宽恕 [excuse;pardon]
因任己明而原省次之。——《庄子·天道》
(4) 又如:原宥(原谅宽恕);原刑(恕罪);原省(宽恕并免除其罪);原降(原宥而减罪);原赦(宽恕赦免)
(5) 赦免 [remit]。如:原洗(赦免洗雪);原恕(赦免);原遣(赦免释放)
原案、原版、原本、原本、原材料、原虫、原地、原点、原动力、原封、原封不动、原稿、原告、原隔、原沟、原故、原核、原籍、原件、原浆、原旧、原来、原来、原来、原理、原粮、原谅、原料、原毛、原貌、原煤、原棉、原名、原木、原配、原圃、原人、原色、原审、原始、原诉、原田、原头、原图、原委、原文、原物、原隰、原先、原线圈、原形、原形毕露、原型、原盐、原样、原野、原意、原因、原由、原油、原宥、原原本本、原早、原则、原汁、原职、原址、原主、原著、原子、原子笔、原子弹、原子反应堆、原子核、原子能、原子能发电站、原罪、原作
情的拼音:qíng(ㄑ一ㄥˊ)
⒈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状态:感情。情绪。情怀。情操。情谊。情义。情致。情趣。情韵。性情。情愫(真情实意)。情投意合。情景交融。
⒉ 专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爱情。情人。情书。情侣。情诗。殉情。情窦初开(形容少女初懂爱情)。
⒊ 对异性的欲望,性欲:情欲。发情期。
⒋ 私意:情面。说情。
⒌ 状况:实情。事情。国情。情形。情势。情节。
情字UNICODE编码U+60C5,10进制: 24773,UTF-32: 000060C5,UTF-8: E6 83 85。
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情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啨
affection、feeling、love、passion
形声:从忄、青声
feeling, sentiment, emotion
详细解释◎ 情的拼音: qí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2) 同本义 [feelings;affection;sentiment]
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说文》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礼记·礼运》又
人情者,圣王之田也。
情伪相感。——《易·系辞》。虞注:“情阳也。”
情者,阴之化也。——《白虎通·情形》
情者,性之质也。——《荀子·正名》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览物之情——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情所欲居。——清· 黄宗羲《原君》
遂利之情。
(3) 又如:情熟(亲密);情款(情意诚挚融洽);情悃(情意;感情真挚,诚心诚意);情热(感情深厚);情肠(感情;情意);情悰(情愫;感情,本心;真情实意);无情(没有感情;不留情);友情(朋友的感情;友谊);情交(情感相通);情好(情谊,交情);情志(情感志趣);情思(思念之情);情切(感情真切)
(4) 本性 [a person's character;innate quality]
情,性也。——《吕氏春秋·上德》注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情性(天赋的本性);情心(本性;性情);情尚(性情与爱好);情品(性格);情素(真情;本心);情行(犹品行)
(6) 情欲,性欲 [lust sexual passion]。如:情天欲海(情大如天,欲深如海);色情(性欲方面表现出来的情绪);发情期;情尘(指情爱,情欲)
(7) 爱情 [love]
唯将旧物表深情。——白居易《长恨歌》
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清· 林觉民《与妻书》
巾短情长。
(8) 又如:情窦(爱情的萌芽);情谈款叙(慢慢地谈情说爱);情天(爱情的境界);情田(播种爱情之田)
(9) 实情,情况 [the state of affairs;circumstance;condition]
情,谓情实。——《周礼·天官》疏
虚则知实之情。——《韩非子·主道》
今人主不掩其情。——《韩非子·二柄》
俱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犹夫人之情。——清· 黄宗羲《原君》
(10) 又如:情词(有关罪情的供词);情真(真情;事实);内情(内部情况);详情(详细的情形)
(11) 私情;人情;情分 [human feeling;kindness]
不戴其情。——《淮南子·缪称》。注:“诚也。”
执法而不求其情。——苏洵《上韩枢密书》
(12) 又如:情势(人情关系);情常(常情);情义(人情道义);人情(情面;人之常情);求情(请求对方答应或宽恕);情曲(心曲,心里事)
(13) 情趣,兴趣 [interest]
鸟啄灵雏恋落晖,村情山趣顾亡机。——段成式《题谷隐蘭若诗》
(14) 又如:情兴
(15) 思想,精神 [thinking;spirit]。如:情物(指思想内容);情抱(情怀,胸襟);情神(精神,神情)
(16) 道理;情理 [reason]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孙子·九地》
缘物之情。——《吕氏春秋·慎行论》
及人之情。
(17) 又如:情款(情由);情因(情由);情本(事情的根由);情旨(犹情由);情纪(情理法纪)
(18) 形态;情态;姿态 [mode;posture]
含娇含态情不一。——卢照邻《长安古意》
(19) 又如:情儿(态度);情迹(情状);情首(谓出首自白其情状);情踪(犹情状)
(20) 通“诚”。真诚,真实 [cordial;eanest;genuine;real;true]
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力极者厚赏,情尽者名立。——《韩非子·守道》
情爱、情报、情报局、情不可却、情操、情场、情痴、情敌、情调、情窦初开、情分、情夫、情妇、情感、情歌、情海、情好、情话、情怀、情急、情急智生、情节、情景、情境、情况、情郎、情理、情理难容、情侣、情面、情趣、情趣横生、情人、情深似海、情诗、情书、情丝、情思、情死、情随事迁、情态、情投意合、情网、情味、情窝、情形、情兴、情性、情绪、情义、情谊、情意、情由、情有可原、情欲、情愿、情至意尽、情致、情种、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