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盲翁扪籥的意思

mángwēngményuè

盲翁扪籥



拼音máng wēng mén yuè

注音ㄇㄤˊ ㄨㄥ ㄇㄣˊ ㄩㄝˋ

解释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

出处宋 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锺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锺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例子盲翁扪籥但取似,叶公好龙固为名。清 赵翼《岣嵝碑歌》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看问题以偏概全。

感情盲翁扪籥是贬义词。

繁体盲翁捫捫

近义盲人扪烛、盲翁扪龠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máng   注音  ㄇㄤˊ   
部首  目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YNHF  仓颉  YVBU  郑码  SHL  四角  00601  结构  上下电码  4159  区位  3504  统一码  76F2  笔顺  丶一フ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盲的拼音:máng(ㄇㄤˊ)  

⒈ 瞎,看不见东西,对事物不能辨认:盲从。盲动。盲目。盲人。盲区(指雷达、探照灯、胃镜等探测或观察不到的区域)。盲流。盲人瞎马(喻处境非常危险)。

统一码

盲字UNICODE编码U+76F2,10进制: 30450,UTF-32: 000076F2,UTF-8: E7 9B B2。

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朚盳瞢

汉英互译

blind

造字法

形声:从目、亡声

English

blind; unperceptive, shortsight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盲的拼音: máng  

〈词性:形〉

(1) (形声。从目,亡声。本义:眼睛失明)

(2) 同本义 [blind]

盲,目无牟子也。——《说文》

目不能决黑白之色则谓之盲。——《韩非子·解老》

目不见青黄曰盲。——《论衡·别通》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老子》

丁椽,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注

(3) 又如:盲冥(眼睛失明);盲废(因丧失视力而致残);盲聋(眼瞎耳聋);盲聩(眼瞎耳聋);盲妹,盲女(旧时多指以卖唱为生的失明女子);盲翁(丧失视力的老人)

(4) 昏暗 [dusky]

列星殒坠,旦暮晦盲。——《荀子·赋》

(5) 又如:盲盲(茫茫无所见);盲倀(晦暗不明的样子);盲云(乌云)

(6) 形容糊涂,不明事理 [muddle-headed]。如:盲瞽(看不见,比喻无知或不明事理);盲明(昏庸与贤明);盲陋(谓见闻不广,学识浅陋);盲聋(比喻愚昧无知);盲书(盲目刻写;胡乱刻写);盲婚(男女双方互不了解,仅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一种包办婚姻)

(7) 迅疾 [fast]

盲风至。——《礼记·月令》

(8) 又如:盲风(疾风);盲雨(急雨;暴雨);盲风怪雨(谓非常急骤凶猛的风雨)

词性变化

盲的拼音: máng  

〈词性:动〉

(1) 使失明 [blind]

周人初以敌囚为民时,乃盲其左目以为奴征。——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

(2) 喻不能辨识事物或事理 [cannot be recognized]。如:当今盲于心者皆是

(3) 通“望”。看望 [visit;see]

豕盲眡而交睫腥。——《周礼·天官·内饔》

盲的拼音: máng  

〈词性:名〉

(1) 文盲,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 [analphabet]。如:扫盲

(2) 指盲人 [blind person]

观读之音,晓然若盲之开目。——《论衡·自纪》

(3) 又如:盲公镜(盲人所戴的一种眼镜);盲臣(古代乐官的自称。因常以盲人充任,故称);盲圣(指双目失明的唐代圣僧鉴真和尚);盲瞽(盲人)

常用词组

盲肠、盲肠炎、盲从、盲动、盲动主义、盲谷、盲井、盲孔、盲流、盲目、盲人、盲人摸象、盲人骑瞎马、盲人瞎马、盲文、盲字

  拼音  wēng   注音  ㄨㄥ   
部首  羽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WCNF  仓颉  CISM  郑码  OZYY  四角  80127  结构  上下电码  5040  区位  4644  统一码  7FC1  笔顺  ノ丶フ丶フ丶一フ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翁的拼音:wēng(ㄨㄥ)  

⒈ 老头儿:老翁。渔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⒉ 父亲:“家祭无忘告乃翁”。

⒊ 丈夫的父亲:翁姑(公婆)。

⒋ 妻子的父亲:翁婿。

⒌ 姓。

⒍ 鸟颈毛。

统一码

翁字UNICODE编码U+7FC1,10进制: 32705,UTF-32: 00007FC1,UTF-8: E7 BF 81。

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ther、father-in-law、old man

造字法

形声:从羽、公声

English

old man; father, father-in-la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翁的拼音: wē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羽,公声。本义:鸟颈毛)

(2) 同本义 [ruff]

翁,颈毛也。——《说文》

鸟头上毛曰翁。翁,一身之最上。——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

(3) 祖父 [grandfather]。如:翁翁(犹公公。老翁,多指祖父)

(4) 假借为“公”。父亲 [father]

翁,父也。——《广雅·释亲》

吾翁及汝翁。——《汉书·项藉传》

(5) 又如:翁媪(年老的父母。同“翁妪”)

(6) 夫之父或妻之父 [father-in-law]。如:翁婿(岳父和女婿)

(7) 泛称男性老人 [old man]

凡尊老,周晋秦陇谓之公,或谓之翁。——《方言》六

卖炭翁。——唐· 白居易《卖炭翁》

老翁逾墙走。——唐· 杜甫《石壕吏》

独与老翁别。

卖油翁。——宋· 欧阳修《归田录》

(8) 又如:塞翁失马;渔艄翁;翁翁(祖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翁甫(对老者的尊称);翁长(对老者的尊称)

(9) 对男性的敬称 [man]。如:字某曰某翁

词性变化

翁的拼音: wēng  

〈词性:动〉

通“滃”。腾涌 [surge]

俞樾议:“翁当为滃。《文选·江赋》曰:‘气滃渤而雾杳。’翁博犹滃渤也,博与渤亦一声之转。”

常用词组

翁姑、翁仲

  拼音  mén   注音  ㄇㄣˊ   繁体    
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RUN  仓颉  QLIS  郑码  DTL  四角  57020  结构  左右电码  2204  区位  6249  统一码  626A  笔顺  一丨一丶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扪(捫)的拼音:mén(ㄇㄣˊ)  

⒈ 按,摸:扪心自问。

统一码

扪字UNICODE编码U+626A,10进制: 25194,UTF-32: 0000626A,UTF-8: E6 89 AA。

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扪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troke、touch

造字法

形声:从扌、门声

English

stoke, pat, feel by hand, grop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扪的拼音:

mén  

〈词性:动〉

(1) (形声。从手,门声。本义:执持)

(2) 同本义 [hold]

扪,抚持也。——《说文》

莫扪朕舌。——《诗·大雅·抑》。注:“扪,持也。”

(3) 又如:扪舌(握住舌头,使不能说话);扪虱(捉住虱子);扪月(捉月)

(4) 抚摸 [stroke;touch]

乃扪足曰:“虏中吾指。”——《史记·高祖本纪》。索隐:“扪,摸也。”

必先扪而循之。——《素问·离合真邪论》。注:“扪,谓手摸。”

以手扪之。——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扪心(抚摸胸口);;扪心自揣(按着胸口自我估量);扪循(按摩);扪摸(触摸;摸索);扪腹(抚摸腹部);扪索(摸索,寻求);扪足(以手摸足);扪参(抚摸参宿);扪天(摸天。极言其高);扪膝(摸膝)

(6) 攀;挽 [climb]。如:扪涉(谓攀山涉水);扪萝(攀援葛藤)

常用词组

扪心自问、扪诊

  拼音  yuè   注音  ㄩㄝˋ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17画  总笔画  23画  
五笔  TWGA  仓颉  HOMB  郑码  MOJL  四角  88227  结构  上下电码  4707  统一码  7C65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ノ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丨フ一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籥的拼音:yuè(ㄩㄝˋ)  

⒈ 同“龠”。

⒉ 古代通风鼓火器上的管子。

⒊ 古同“钥”,锁钥。

统一码

籥字UNICODE编码U+7C65,10进制: 31845,UTF-32: 00007C65,UTF-8: E7 B1 A5。

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English

key; woodwind instrum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籥的拼音: yuè  

〈词性:名〉

(1) 假借为“龠”。古管乐器 [ yue ,short flute]

左手执籥。——《诗·邶风·简兮》

籥舞笙鼓。——《诗·小雅·宾之初筵》

苇籥,伊耆氏之乐也。——《礼记·明堂位》

管籥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迟衡山把籥、翟交与这些孩子。——《儒林外史》

(2) 又如:籥舞(文舞。吹籥而舞,舞时依照籥声为节拍);籥师(古官名)

(3) 鼓风吹火的竹器 [bamboo tube]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老子》。吴澄注:“橐籥,冶铸所用嘘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扇子内者,籥也。”

(4) 通“钥”。锁钥 [key]

启籥见书。——《书·金滕》

诸城门吏,各入请籥,开门已,辄复上籥。——《墨子》

(5) 又如:籥牡(锁闩;锁钥)

盲翁扪籥: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