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满腔怒火的意思

mǎnqiānghuǒ

满腔怒火



拼音mǎn qiāng nù huǒ

注音ㄇㄢˇ ㄑ一ㄤ ㄋㄨˋ ㄏㄨㄛˇ

解释满腔:充满心中;怒火:形容极大的愤怒。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出处《我们的战友邱少云》:“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

用法作宾语、谓语;用于十分愤怒。

感情满腔怒火是中性词。

繁体滿腔怒火

近义大发雷霆

反义喜笑颜开

英语be filled with rage(be hot under the collar)

俄语гореть негодовáнием

德语wutentbrannt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mǎn   注音  ㄇㄢˇ   繁体  滿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IAGW  仓颉  ETMB  郑码  VEOO  四角  34127  结构  左右电码  3341  区位  3490  统一码  6EE1  笔顺  丶丶一一丨丨一丨フノ丶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满(滿)的拼音:mǎn(ㄇㄢˇ)  

⒈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满足。满意。充满。饱满。美满。满腔热血。琳琅满目。满载而归。

⒉ 到了一定的限度:满员。满月。不满周岁。

⒊ 骄傲,不虚心:自满。志得意满。

⒋ 十分,全:满世界(到处)。满堂灌。满天飞。满园春色。

⒌ 使满,斟酒:满上一杯酒。

⒍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满族。满文。满汉全席。

⒎ 姓。

统一码

满字UNICODE编码U+6EE1,10进制: 28385,UTF-32: 00006EE1,UTF-8: E6 BB A1。

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满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滿満

汉英互译

full、completely、expire、fill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fill; full, satisfi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满的拼音:

滿 mǎn  

〈词性:动〉

(1) (形声。本义:填满,布满)

(2) 同本义 [filled;full of;packed]

满,盈溢也。——《说文》

无几何而往,则户外之屦满矣。——《庄子·列御寇》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奸邪满侧。——《韩非子·扬权》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 许浑《咸阳城东楼》

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黄四娘家花满溪。——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蒌蒿满地。——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初闻涕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 又如:满口胡柴(满口胡说);满坑满谷(形容积聚得特多);满面生花(满面笑容);满天星(指眼里冒出许多金星);满眼(充满视野);满堂(充满堂上);满衍(布满平野,遍野);满肚子(满肚皮。充满肚皮;充满心中);满实(充盈);满怀信心(心中充满自信心);满脸春色(满脸春风。比喻满脸充满喜悦的笑容);满听(满耳);满溢(太多而漫出);满生生(很满的样子);满心(心中充满某种情绪或意愿);满礼(满理。充足的理由);满顶(不留余地);满饮(斟满而饮)

(4) 足够,达到一定限度 [expire;reach the limit]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李白《与韩荆州书》

(5) 又如:满散(功德圆满时的散斋;为祈祷、祝寿等开设道场,期满结束);满日(做工做到规定的年龄期限);满服(服丧期满);满破(最多;大不了);满话(没有回旋余地的话);拉满弓(又叫满把)

(6) 通“懑”。烦闷 [be depressed and discontended]

…欢欣愤满以送之。——《说苑·善说》

故烦满而囊缩。——《素问·热论》

词性变化

满的拼音:

滿 mǎn  

〈词性:形〉

(1) 饱满;丰满 [full;plump;be plump and fat]

穗阅而青零,多秕而不满。——《吕氏春秋·审时》

(2) 郁闷,闷塞不畅 [gloomy]

必至下胀而上满。——《老残游记》

(3) 全,整个 [whole]

满坐寂然。——《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满坐宾客。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满目萧然。——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4) 又如:满不在意(全然不放在心上,不当一回事);满天打油飞(方言。谓到处游荡,没有落脚的地方);满处(到处);满世界(到处);满堂(整个堂上);满岁(一年,整年);满处(犹到处)

(5) 自满 [conceited and self-satisfied]

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克勤于邦,克勤于家,不自满假。——《书·大禹谟》

踌躇满志。——《庄子·养生主》

(6) 又如:满大(自满自大);满招损,谦受益(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益处);满假(自满自大);满望(满足所望)

(7) 特指月圆 [full]。如:月满(月圆);满魄(圆月)

满的拼音:

滿 mǎn  

〈词性:名〉

(1) 中国少数民族名。“满族” [the Man nationality]

(2) 姓

满的拼音:

滿 mǎn  

〈词性:副〉

很——表示程度 [very]。如:满对;满高兴

常用词组

满不在乎、满城风雨、满打满算、满登登、满舵、满额、满帆、满腹经纶、满腹牢骚、满贯、满怀、满怀、满口、满口之乎者也、满脸生花、满满当当、满满登登、满门、满门抄斩、满面、满面春风、满目、满盘、满盘、满期、满腔、满腔热忱、满清末造、满人、满山遍野、满身、满师、满堂彩、满堂灌、满堂红、满天、满天飞、满意、满盈、满园春色、满员、满月、满载、满载而归、满洲、满足、满足、满族、满嘴、满座、满坐寂然

  拼音  qiāng   注音  ㄑ一ㄤ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EPWA  仓颉  BJCM  郑码  QWBI  四角  73212  结构  左右电码  5204  区位  3927  统一码  8154  笔顺  ノフ一一丶丶フノ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腔的拼音:qiāng(ㄑ一ㄤ)  

⒈ 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腔子。体腔。满腔热血。

⒉ 器物的中空部分:炉腔。

⒊ 乐曲的调子:腔调(diào   )。唱腔。梆子腔。

⒋ 说话的声音、语调:开腔。京腔。装腔作势。拿腔拿调。

统一码

腔字UNICODE编码U+8154,10进制: 33108,UTF-32: 00008154,UTF-8: E8 85 94。

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腔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ntrum、cavity

造字法

会意兼形声:从月、从空、空亦声

English

chest cavity; hollow in bod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腔的拼音: qiāng  

〈词性:名〉

(1) (会意兼形声。从月(肉),从空,空亦声。本义:人和动物体内的空处)

(2) 同本义 [cavity]

腔,内空也。从肉,从空,空亦声。——《说文新附》

(3) 又如:腔子(胸腔);口腔;胸腔;生殖腔;胚盘下腔;胸膜腔;心腔;肾球囊腔;颅腔;腹腔;肠腔;子宫腔;髓腔

(4) 曲调;曲谱 [tune]。如:腔拍(唱腔节奏);腔板(乐曲的调子和节拍);唱走了腔

(5) 口音 [accent]。如:腔音(口音);广东腔;山东腔;腔者

(6) 腔调 [tone]。如:学生腔;腔派(腔调气派)

(7) 模样 [manner]。如:腔儿(样子;模样);腔巴骨子(腔儿)

词性变化

腔的拼音: qiāng  

〈词性:量〉

多指牲口个体。如:一腔猪;一腔羊

常用词组

腔肠、腔肠动物、腔调、腔口、腔子

  拼音    注音  ㄋㄨˋ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VCNU  仓颉  VEP  郑码  ZMXW  四角  47334  结构  上下电码  1829  区位  3713  统一码  6012  笔顺  フノ一フ丶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怒的拼音:nù(ㄋㄨˋ)  

⒈ 生气,气愤:怒色。怒视。怒叱。怒骂。恼怒。息怒。

⒉ 气势盛:怒涛。怒火。心花怒放。

⒊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怒族。

⒋ 谴责:“若不可教而后怒之”。

统一码

怒字UNICODE编码U+6012,10进制: 24594,UTF-32: 00006012,UTF-8: E6 80 92。

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nger、fury、rag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心、奴声

English

anger, rage, passion; ang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怒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心,奴声。本义:发怒,明显地表形于外的生气)

(2) 同本义 [anger;fury;rage]

怒,恚也。——《说文》

怨而不怒。——《国语·周语》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诗·邶风·柏舟》

驴不胜怒。——唐· 柳宗元《三戒》

吏呼一何怒。——唐· 杜甫《石壕吏》

王怒。——晋· 干宝《搜神记》

(3) 又

瞋目大怒。

(4) 又如:怒烘烘(怒哄哄,怒叿叿,怒吽吽。怒气冲冲的样子);怒恶(嘖怒,发恨);怒心(愤怒之心);怒忿(气愤);怒恚(愤怒);怒猊(愤怒的狮子);怒恼(恼怒);怒愤(愤怒);怒噪(愤怒喧哗)

(5) 谴责 [blame]

若不可教,而后怒之。——《礼记·内则》

(6) 又如:怒怨(责备);怒言(谴责之言);怒谴(责怪)

(7) 奋起;奋发 [do all one can]

[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庄子·逍遥游》

(8) 又如:怒行(奋斗疾行);怒马(奋马);怒臂(奋臂)

(9) 激怒 [irritate]

自勇其断,则毋以其敌怒之。——《史记》

夫唯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宋· 苏洵《权书上》

(10) 超过 [surpass]

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荀子·君子》

词性变化

怒的拼音:   

〈词性:形〉

(1) 气势很盛、不可遏止 [in profusion;burst]

秋高风怒号。——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怒涛排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务 》序

(2)飘风怒吹。——[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3) 又如:怒水(湍急的水流);怒生(蓬勃生长);怒芒(刺射的光芒);怒华(花盛开);怒浪(汹涌的波浪);怒张(波涛汹涌的样子);怒涌(猛烈翻腾);怒发(勃发);怒涨(水势急剧上涨);怒目切齿

(4) 声响巨大 [roaring]。如:怒号;怒涛

怒的拼音:   

〈词性:名〉

(1) 通“孥”。妻子儿女[wife and children]

黄帝、 尧、 舜诛而不怒。——《商君书·更法》

(2) 通“帑”。彗星尾[tail]

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其怒,青黑色。——《汉书·天文志》

常用词组

怒不可遏、怒潮、怒叱、怒斥、怒冲冲、怒发冲冠、怒放、怒号、怒喝、怒吼、怒火、怒江、怒骂、怒目、怒目切齿、怒气、怒气冲冲、怒气冲天、怒容、怒容满面、怒色、怒视、怒涛、怒形于色

  拼音  huǒ   注音  ㄏㄨㄛˇ   
部首  火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OOOO  仓颉  F  郑码  UO  四角  90800  结构  单一电码  3499  区位  2780  统一码  706B  笔顺  丶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火的拼音:huǒ(ㄏㄨㄛˇ)  

⒈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⒉ 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⒊ 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

⒋ 发怒,怒气:火暴。火性。

⒌ 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

⒍ 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

⒎ 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⒏ 姓。

统一码

火字UNICODE编码U+706B,10进制: 28779,UTF-32: 0000706B,UTF-8: E7 81 AB。

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火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夥灬煷

汉英互译

ammunition、anger、fire、urgen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像火焰形

English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火的拼音: huǒ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 同本义 [fire]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3) 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 火灾;发生火灾 [fire (as a disaster)]

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 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lights;torch]

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且尽。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 光芒 [brilliant rays;radiance]。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热;热气 [heat,steam]。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 五行 [fire]——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 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huo,a military unit]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 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Mars]。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

(13) 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 指枪炮弹药 [firearms]。如:军火

(15) 比喻战争 [war]。如:交火;开火;停火

(16) [中医]∶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internal heat]。如:上火,败火

(17) 古时通“伙” [ancient var.of 伙]。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

词性变化

火的拼音: huǒ  

〈词性:动〉

(1) 焚烧;烧毁 [burn down]

火,燬也。——《说文》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2) 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 用火烧物使熟 [cook]。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 生气 [anger;temper]。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火的拼音: huǒ  

〈词性:形〉

(1)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red]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 紧急 [urgent;pressing]。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常用词组

火把、火伴、火爆,火暴、火并、火不登、火柴、火场、火车、火冲冲、火铳、火床、火地岛、火电、火毒、火夫、火攻、火怪、火光、火棍、火锅、火海、火海刀山、火红、火候、火呼呼、火花、火化、火环、火鸡、火急、火齐、火家、火架、火剪、火碱、火箭、火箭炮、火经、火井、火警、火镜、火居道士、火炬、火锯、火炕、火坑、火辣辣、火烙铁、火犁、火力、火力发电、火镰、火亮,火亮儿、火烈、火龙、火龙、火笼、火炉、火轮、火冒三丈、火帽、火媒、火煤,火媒,火媒儿、火门、火棉、火棉胶、火苗、火捻,火捻儿、火奴鲁鲁、火炮、火盆、火票、火漆、火气、火器、火钳、火枪、火墙、火情、火球、火圈、火热、火绒、火色、火山、火山灰、火山口、火上加油、火上浇油、火烧、火烧火燎、火烧眉毛、火烧云、火舌、火石、火势、火势、火树银花、火速、火炭、火塘、火烫、火头、火头军、火头上、火腿、火网、火险、火线、火硝、火星、火星人、火刑、火性、火性子、火眼金睛、火焰、火药、火药味、火印、火油、火源、火灾、火葬、火躁、火纸、火中取栗、火种、火烛、火主、火柱、火箸、火砖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