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án shén xià guǐ
注音ㄇㄢˊ ㄕㄣˊ ㄒ一ㄚˋ ㄍㄨㄟˇ
解释瞒:隐瞒实情。又欺骗又暗中捣鬼
出处清·华伟生《开国奇冤》第四出:“尽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欺骗。
感情瞒神吓鬼是贬义词。
繁体瞞神嚇鬼
近义瞒神唬鬼
动物生肖牛,虎,蛇
瞒(瞞)的拼音:mán(ㄇㄢˊ)
⒈ 隐藏实情,不让别人知道:瞒哄。隐瞒。瞒天过海。
⒉ 〔瞒瞒〕贪爱酒色的样子。
⒊ 闭目的样子。
瞒(瞞)的拼音:mén(ㄇㄣˊ)
⒈ 惭愧的样子。
瞒字UNICODE编码U+7792,10进制: 30610,UTF-32: 00007792,UTF-8: E7 9E 92。
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瞞䐽
cozen、hornswoggle、jockey
形声
deceive, lie; eyes half-closed
详细解释◎ 瞒的拼音:
瞞 mán
〈词性:形〉
(1) (形声。本义:眼睑低。闭目貌)
(2) 同本义 [eyelid lowed]
瞒,平目也。——《说文》
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荀子》
(3) 又如:瞒瞒(闭目貌)
(4) 通“满” [full]。如:瞒天(满天);瞒天智(喻极大的智慧)
(5) 通“颟” [muddle-headed]。如:瞒瞒顸顸(糊糊涂涂)
◎ 瞒的拼音:
瞞 mán
〈词性:动〉
(1) 隐藏实情 [conceal secret from;hide the truth from]
什么事瞒的过我?——《红楼梦》
(2) 又如:瞒产(隐瞒产量);瞒落(隐瞒留下);瞒藏(隐匿);瞒天瞒地(犹言瞒上欺下);瞒昧(隐瞒欺骗);瞒瞒昧昧(隐瞒欺骗)
(3) 欺骗(瞒当谩讲,是晚起字) [deceive]
我把你个泼猴!你瞒谁哩?——《西游记》
(4) 又如:瞒唬(欺骗吓唬);瞒心(昧着良心)
瞒哄、瞒上欺下、瞒天大谎、瞒天过海、瞒心昧己
神的拼音:shén(ㄕㄣˊ)
⒈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神仙。神怪。神主。神社。神农。神甫。神权。鬼使神差。
⒉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神秘。神奇。神异。神话。神机妙算。
⒊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神勇。神医。神通。神圣。神速。
⒋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神。凝神。神魂颠倒。
⒌ 表情:神色。神采。神姿。神志。
⒍ 精神:神清气爽。
⒎ 姓。
神字UNICODE编码U+795E,10进制: 31070,UTF-32: 0000795E,UTF-8: E7 A5 9E。
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神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䰠
clever、deity、divinity、infinite、numen、omniscience、spirit
形声:从礻、申声
spirit, god, supernatural being
详细解释◎ 神的拼音: shén
〈词性:名〉
(1) (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2) 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 [god;deity]
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说文》
以祀天神。——《周礼·大司乐》。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
阳之精气曰神。——《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3) 又如:神司(负责某种职责的天神);神会(迎神赛会);神祗(神指天神,祗指地神。泛指神明);神浒(神仙游玩的水边);神馆(神仙或神灵所居的馆所);神歌(颂神之歌)
(4) 泛指神灵 [gods]
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易·说卦》
百神受职焉。——《礼记·礼运》
山陵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皆曰神。——《礼记·祭法》
谷神不死。——《老子》。注:“五藏之神也。”
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孟子》
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易·系辞上》
百神尔主矣。——《诗·大雅·卷阿》
神,灵也。——《广韵》
田祖有神。——《诗·小雅·大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庄公十年》
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无神论;女神;门神;神惠(祭神食品);神道(神像);神厨(供奉神灵的石室或龛子);神祸(祭神所用的纸人纸马等东西);神煞(神威,威势);神语(神敕;神的言语);神路(指亡灵所经的路径);神魂(灵魂);神理(灵魂);神躬(犹言神魂)
(6) 精神 [spirit]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庄子·养生主》
(7) 又如:凝神;劳神;聚精会神;神王(谓精神旺盛。王,通“旺”);神用(精神的功能);神光(精神;神采);神合(精神会合);神越(精神超逸;精神散失);神魂飘荡(形容精神飘忽)
(8) 指知识渊博或技能超群的人 [talent]。如:神工(指能工巧匠)
(9) 神韵;韵味 [romantic charm]。如:神味(神韵趣味);神骨(神韵风骨);神致(神韵神致);神趣(神韵趣旨)
(10) 表情;神色 [expression]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红楼梦》
(11) 又如:神和(情意相投);神色自若(神情面色镇定如常);神守(犹神情);神候(神情;气宇);神崖(神情傲岸);神仪(神情仪表)
(12) 肖像 [portrait]。如:神争(布帛或纸上描画的神像);神子(神仙的遗像);神座(神像座位);神帐(祖先神主或神佛像前的帐幕)
(13) 姓
◎ 神的拼音: shén
〈词性:形〉
(1) 神奇;神异 [magic]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当横行天下。——《资治通鉴》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2) 又如:神井(神奇灵异的井);神枪(火枪);神獒(一种非常机敏而凶恶的大狗);神水眼(眼睛。神水,指眼内津液);神狗(骂人的话。古怪的狗东西);神方(神奇的方术);神巧(神奇巧妙);神秀(神奇秀美);神区(神奇深幽处);神逸(神奇超逸);神诞(神奇怪诞);神贤(神奇美善);神剑(神奇的宝剑);神骏(形容文艺作品意境神奇新颖);神机(神异的禀赋)
(3) 灵验 [divine]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后汉书·张衡传》
(4) 又如:神验
(5) 〈词性:方〉∶聪明 [clever;smart]。如:他真神,一下子就会了
神不守舍、神不知鬼不觉、神采、神采飞扬、神采焕发、神采奕奕、神差鬼使、神出鬼没、神吹、神道、神道碑、神殿、神父、神甫、神工鬼斧、神怪、神鬼、神汉、神乎、神乎其神、神化、神话、神话故事、神昏、神魂、神魂颠倒、神机妙算、神机莫测、神交、神京、神经、神经病、神经病患者,神经质者、神经错乱、神经官能症、神经末梢、神经失常、神经衰弱、神经痛、神经系统、神经元、神经战、神经质、神龛、神力、神聊、神灵、神领、神秘、神秘莫测、神妙、神明、神农、神女、神品、神婆、神奇、神气、神气十足、神器、神枪手、神情、神权、神人、神色、神色不动、神色怡然、神色自若、神伤、神社、神圣、神示、神思、神似、神速、神算、神态、神通、神通广大、神童、神往、神往心醉、神威、神位、神武、神悟、神仙、神仙会、神仙中人、神像、神效、神学,宗教学、神乐、神医、神异、神意、神勇、神游、神佑、神宇、神谕、神韵、神祗、神职,圣职、神志、神志不清、神智、神州、神主、神姿
吓(嚇)的拼音:xià(ㄒ一ㄚˋ)
⒈ 使害怕:吓唬(“唬”读轻声)。挺吓人的。
吓(嚇)的拼音:hè(ㄏㄜˋ)
⒈ 义同(一),用于复合词:恐吓。恫吓。
⒉ 叹词,表示不满:吓,太欺负人了!
吓字UNICODE编码U+5413,10进制: 21523,UTF-32: 00005413,UTF-8: E5 90 93。
吓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吓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嚇
frighten、scare、intimidate
形声:从口、下声
scare, frighten; intimidate
详细解释◎ 吓的拼音:
嚇 hè
〈词性:动〉
(1) (形声。从口,赫声。本义:恐吓,恫吓) 同本义 [intimidate;scare;threaten]
先生造此等言语,意欲吓编吾马。——《二刻拍案惊奇》
(2) 又如:吓骗(恐吓诈骗);吓诈(恐吓讹诈)
◎ 吓的拼音:
嚇 hè
<叹>
(1) 用以表示不满 [tut-tut]。如:吓,你不应当偷听这种谈话;吓,怎么能干这种事呢
(2) 用来表示惊奇或赞叹 [ha]。如:吓,今天的气温竟降到零下20摄氏度了;吓,这种打算多么好
(3) 另见 xià
◎ 吓的拼音:
嚇 xià
〈词性:动〉
(1) 使害怕 [frighten;scare;intimidate]
吓,以口拒人谓之吓。——《集韵》
(2) 又如:杀鸡吓猴;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吓呼(吓唬);吓魂台(迷信指阴司中折磨鬼魂之处。借指令人失魂落魄的地方)
(3) 另见 hè
吓呆、吓唬、吓人、吓杀人香
鬼的拼音:guǐ(ㄍㄨㄟˇ)
⒈ 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鬼魂。鬼魅。鬼蜮(a.鬼怪;b.阴险害人的)。
⒉ 阴险,不光明:鬼话。鬼黠。鬼胎。
⒊ 对人的蔑称或憎称:酒鬼。烟鬼。鬼子。吝啬鬼。
⒋ 恶劣,糟糕(限做定语):鬼天气。
⒌ 机灵,敏慧(多指小孩子):鬼精灵。
⒍ 表示爱昵的称呼:小鬼。机灵鬼。
⒎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鬼字UNICODE编码U+9B3C,10进制: 39740,UTF-32: 00009B3C,UTF-8: E9 AC BC。
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ghost、jumby、dirty trick、spook
象形:像怪物形
ghost; spirit of dead; devil
详细解释◎ 鬼的拼音: guǐ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2) 同本义 [devil;apparition;ghost]
鬼,人所归为鬼。——《说文》
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载鬼一车。——《易·睽》
为鬼为蜮。——《诗·小雅·何人斯》
苍颉作书鬼夜哭。——《淮南子·本经》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楚辞·屈原·国殇》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鬼伯(鬼王);鬼雄(鬼中的强者);鬼物(鬼怪,鬼魅。有别于生人,故称鬼物);鬼教(说阴间鬼神之事)
(4) 万物的精怪 [goblin;demon;spirit]
鬼者,老物之精也。——《论衡·订鬼》
庶人庶士无庙,死曰鬼。——《礼记·祭法》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唐· 杜甫《移居公安山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毛泽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5) 又如:鬼王(群鬼的首领);鬼车(传说中长有九头的妖鸟);鬼名(神灵统率之兵。即神兵);鬼卒(即鬼兵、神兵)
(6) 沉迷于不良嗜好或患病已深的人 [devil]——通常用于骂人语。如:酒鬼;色鬼;烟鬼;鸦片鬼;懒鬼
(7) 不可告人的打算或计谋 [dirty trick]。如:捣鬼;心里有鬼
(8) 用于对小孩等表示爱昵的称呼 [fellow]。如∶小鬼;机灵鬼
(9) 对人表示轻蔑的称呼。如∶小气鬼,吝啬鬼
(10) 蠢人,莽汉—— 用于骂人话 [fool]。如:死鬼;老鬼
(11) 姓
◎ 鬼的拼音: guǐ
〈词性:形〉
(1) 隐密不测 [secret;stealthy;surreptitious]
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韩非子·八经》
(2) 又如:鬼促促(鬼鬼祟祟);鬼诨(应酬;应付);鬼慌(暗里着急;心慌)
(3) 慧黠,机警 [clever;smart;exquisite;strange and changeful]
这孩子真鬼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唐· 岑参《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4) 又如:鬼工(形容制作的精巧,非人力所能及);鬼才(才情怪谲,资质出众的人);鬼幻(似鬼神般变化莫测);鬼出电入(比喻出没迅速而难测)
鬼把戏、鬼笔、鬼吵鬼闹、鬼点子、鬼风疙瘩、鬼斧神工、鬼勾当、鬼怪、鬼鬼祟祟、鬼话、鬼魂、鬼混、鬼火、鬼机灵、鬼佬、鬼哭狼嚎、鬼脸、鬼魅、鬼门关、鬼迷心窍、鬼摸脑壳、鬼魔、鬼魔三道、鬼使神差、鬼祟、鬼胎、鬼剃头、鬼头、鬼头鬼脑、鬼屋、鬼黠、鬼蜮、鬼蜮伎俩、鬼眨眼、鬼主意、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