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马咽车阗的意思

yānchētián

马咽车阗



拼音mǎ yān chē tián

注音ㄇㄚˇ 一ㄢ ㄔㄜ ㄊ一ㄢˊ

解释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出处清·蒋仁锡《燕京上元竹枝词》:“马咽车阗拉杂声,火光照火月光明。”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热闹场面。

感情马咽车阗是中性词。

繁体馬咽車闐

近义车水马龙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ㄇㄚˇ   繁体    
部首  马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86  CNNG  五笔98  CGD  仓颉  NVSM  郑码  XA  四角  77127  结构  单一电码  7456  区位  3477  统一码  9A6C  笔顺  フ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马(馬)的拼音:mǎ(ㄇㄚˇ)  

⒈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⒉ 大:马蜂。马勺。

⒊ 姓。

统一码

马字UNICODE编码U+9A6C,10进制: 39532,UTF-32: 00009A6C,UTF-8: E9 A9 AC。

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马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ee、horse、horseflesh、neddy、steed、equine

造字法

原为象形

English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马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horse]。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code]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词性变化

马的拼音:

  

〈词性:动〉

(1) 〈词性: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draw face]。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take horse;control a horse]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马的拼音:

  

〈词性:形〉

大的[big]。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常用词组

马鞍、马鞍形、马帮、马鞭、马弁、马表、马鳖、马兵、马泊六、马不停蹄、马步、马车、马齿苋、马褡子、马达、马大哈、马刀、马到成功、马德里、马灯、马店、马队、马贩子、马房、马蜂、马蜂窝、马夫、马革裹尸、马褂、马号、马号、马赫、马赫数、马后炮、马虎、马甲、马架、马缰绳、马嚼铁、马嚼子、马脚、马厩、马驹、马具、马可·波罗、马克思、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马口铁、马裤、马快、马拉松、马力、马列、马铃薯、马六甲海峡、马笼头,马勒、马路、马骡、马马虎虎、马匹、马屁、马屁精、马前卒、马群、马赛克、马上、马上比武、马勺、马市、马嘶、马首、马首是瞻、马术、马蹄、马蹄铁、马蹄形、马桶、马头琴、马尾松、马戏、马歇尔计划、马靴、马衣、马扎、马掌

  拼音  yān yàn yè   
注音  一ㄢ 一ㄢˋ 一ㄝˋ   
部首  口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KLDY  仓颉  RWK  郑码  JJD  四角  66000  结构  左右电码  0754  区位  4942  统一码  54BD  笔顺  丨フ一丨フ一ノ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咽的拼音:yān(一ㄢ)  

⒈ 口腔后部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分三部分,上段与鼻腔相对称“鼻咽”;中段与口腔相对称“口咽”;下段在喉的后部称“喉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亦称“咽头”):咽喉。

其他字义

咽的拼音:yàn(一ㄢˋ)  

⒈ 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道里去:咽唾沫。狼吞虎咽。细嚼慢咽。

其他字义

咽的拼音:yè(一ㄝˋ)  

⒈ 阻塞,声音因阻塞而低沉:哽咽。呜咽。

统一码

咽字UNICODE编码U+54BD,10进制: 21693,UTF-32: 000054BD,UTF-8: E5 92 BD。

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㖶䑍嚈嚥胭

汉英互译

pharynx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口、因声

English

throat; pharynx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咽的拼音: y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口,因声。本义:咽头)

(2) 同本义 [pharynx]消化和呼吸的通道,位于鼻腔、口腔的后方,喉的上方,相应地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通称咽喉

咽,嗌也。——《说文》。段注:“咽者,因也,言食因于是以上下也。”

咽,又谓之嗌,气所流通,厄要之处也。——《释名》

咽已绝。——《汉书·息夫躬传》。注:“喉咙。”

佗尝行道,见有病咽塞者。——《后汉书·华佗传》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苏洵《六国论》

(3) 又如:咽吭(咽喉。喻指要害处);咽塞(病名。喉咙梗塞,呼吸不畅)

(4) 指颈项 [neck]

搤其咽。——《汉书·扬雄传》。注:“颈也。”

(5) 又如:咽项(指颈项);咽颈(指脖子[或颈项,头颈];头)

(6) 比喻形势险要之地 [strategic passage]

韩,天下之咽喉。——《战国策·秦策》

(7) 又如:咽颔(比喻形势险要之处)

(8) 另见 yàn;yè  

常用词组

咽喉、咽喉要地、咽头、咽峡炎、咽炎、咽音

基本词义

咽的拼音:

yàn  

〈词性:动〉

(1) 吞入;吞食 [swallow]

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如:细嚼慢咽;咽水(咽下口水);咽苦吐甘(自己含辛茹苦,而给人以甘美。形容母爱之深)

(3) 另见 yān;yè  

常用词组

咽气

基本词义

咽的拼音:   

〈词性:动〉

(1) 填塞;充塞 [fill]

云霞充咽,则夺日月之明。——汉· 刘向《新序》

乃饮坤大醉,投于井口,以垲石咽其井。——唐· 裴鉶《传奇·姚坤》

(2) 又如:咽人(使人呼吸困难);咽气(屏气。不敢喘息,形容惶恐紧张之状);咽哽(泣不成声;气塞声断)

词性变化

咽的拼音:   

〈词性:形〉

(1) 声音滞涩。多用于形容悲切 [hoarse]。如:咽切(悲切);咽瑥(形容声音滞涩、悲切);咽塞(形容声音悲切滞涩)

(2) 另见 yān;yàn  

  拼音  chē jū   注音  ㄔㄜ ㄐㄨ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LGNH  仓颉  KQ  郑码  HE  四角  40500  结构  单一电码  6508  区位  1921  统一码  8F66  笔顺  一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车(車)的拼音:chē(ㄔㄜ)  

⒈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车。车驾(帝王的马车)。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车之鉴。

⒉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车。水车。

⒊ 用水车打水:车水。

⒋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车床。

⒌ 用旋床加工工件:车零件。

⒍ 方言,转动身体:车身。车过头来。

⒎ 姓。

其他字义

车(車)的拼音:jū(ㄐㄨ)  

⒈ 象棋棋子之一。

统一码

车字UNICODE编码U+8F66,10进制: 36710,UTF-32: 00008F66,UTF-8: E8 BD A6。

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车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vehicle

造字法

象形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车的拼音:

chē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有多种写法。象车形。本义:车子,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

(2) 同本义 [vehicle]

車,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说文》。按,横视之肖,或云车少昊时驾牛,奚仲始驾马。

为车。大车、柏车、羊车,皆两辕,驾牛;田车、兵车、乘车,皆一辀,驾马。大车,平地任载车,柏车、山车,羊车、善车也;田车、兵车,乘车,通谓之小车。——《考工记·舆人》

车从马。——《左传·闵公元年》

车斑内外。——《国语·晋语》。注:“车雷也。”

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晓驾炭车辗冰辙。——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开车;安步当车;杯水车薪;闭门造车;螳臂当车;车两 (古谓车一乘为一两);车盖(古代车上的伞形车篷。亦指具有此种车篷的车辆);车辐(连接车轮的边缘和车轮中心的直木条);车马辐辏(形容车马拥挤的情况)

(4) 特指战车,兵车 [chariot]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史记·陈涉世家》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

(5) 利用轮轴旋转的工具 [wheeled instrument]。如:水车;纺车

(6) 牙床 [gum]。如:车辅相依(牙床和颊骨互相依存,比喻事物互相依存)

(7) 姓

词性变化

车的拼音:

chē  

〈词性:动〉

(1) 乘车 [ride]

济济群英,车的车,步的步,陆续来了。——清· 心青《女界文明灯弹词》

(2) 用车床切削或使之成形 [lathe]。如:车零件;车出一副桌子的腿

(3) 用水车升高水位 [use waterwheel to lift water]。如:车水(用水车排灌)

(4) 转动(多指身体) [turn oneself]。如:他又车过来对我说,他的背痛

车的拼音:

chē  

〈词性:量〉

(1) 计算一车所载的容量单位。如:两车干柴

(2) 另见   

常用词组

车把、车把式、车场、车床、车次、车刀、车到山前必有路、车道、车灯、车队、车夫、车盖、车工、车钩、车轱辘、车轱辘话、车祸、车骑、车间、车口、车库、车辆、车辆厂、车裂、车流、车轮、车轮战、车马费、车门、车皮、车票、车前、车钱、车身、车身、车水马龙、车速、车胎、车条、车厢、车削、车辕、车载斗量、车站、车照、车辙、车轴、车子

基本词义

车的拼音:

  

〈词性:名〉

(1) 国际象棋中的一种棋子,它可以顺着平行于棋盘边的路随便走多少方格,假如没有其它棋子阻挡的话 [rook]

(2) 中国象棋棋子的一种 [chariot]。如:舍车保帅

(3) 另见 chē  

  拼音  tián   注音  ㄊ一ㄢˊ   繁体    
部首  门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UFHW  仓颉  LSJBC  郑码  TLLO  四角  37801  结构  上三包围电码  7063  区位  6757  统一码  9617  笔顺  丶丨フ一丨丨フ一一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阗(闐)的拼音:tián(ㄊ一ㄢˊ)  

⒈ 充满:宾客阗门。精气阗溢。阗阗(a.盛,满,如“飞龙在天,云雨阗阗”。b.形容鼓声、车马声,如“旋车马雷骇,轰轰阗阗”)。

⒉ 声音大:喧阗。

统一码

阗字UNICODE编码U+9617,10进制: 38423,UTF-32: 00009617,UTF-8: E9 98 97。

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阗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门、真声

English

a place in Xinjiang provin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阗的拼音:

tián  

〈词性:形〉

(1) (形声。从门,真声。本义:盛;大) 同本义。也作“阗阗” [grand]

阗,盛貌。——《说文》

怒涛泼地轰雷阗。——黄遵宪《宫本鸭北索题晁山图》

(2) 又如:阗阗(状声词。常用以形容鼓声、车声)。也形容某些盛大壮阔的场景。

(3) 如:阗凑(大量聚集);阗委(大量集中);阗繁(人口众多)

词性变化

阗的拼音:

tián  

〈词性:动〉

(1) 充满;填塞 [fill]

宾客阗门。——《史记·汲郑列传》

(2) 又如:阗溢(充满,盈满);阗噎(盈满,满溢);阗门(充塞门庭);阗拥(充塞拥挤);阗塞(拥塞);阗咽(堵塞;拥挤)

常用词组

阗咽

马咽车阗: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