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昧旦晨兴的意思

mèidànchénxīng

昧旦晨兴



拼音mèi dàn chén xīng

注音ㄇㄟˋ ㄉㄢˋ ㄔㄣˊ ㄒ一ㄥ

解释昧旦:破晓。指天不亮就起来。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

出处《晋书 简文帝纪》:“何尝不昧旦晨兴,夜分忘寝。”

例子若乃赵王既虏,迁于房陵,薄心动念,昧旦晨兴,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南朝梁江淹《恨赋》

用法作谓语;指人勤劳。

感情昧旦晨兴是中性词。

繁体昧旦晨興

近义起早贪黑

英语get up earl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mèi   注音  ㄇㄟˋ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JFIY  五笔98  JFY  仓颉  AJD  郑码  KBKO  四角  65090  结构  左右电码  2505  区位  3533  统一码  6627  笔顺  丨フ一一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昧的拼音:mèi(ㄇㄟˋ)  

⒈ 暗,不明:幽昧。昧旦(清晨还未明亮时)。

⒉ 昏,糊涂,不明白:愚昧。蒙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认识)。

⒊ 目不明:“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

⒋ 隐藏,隐瞒:暧昧。昧心(违背良心做坏事)。

⒌ 冒犯:冒昧(多作谦辞)。

统一码

昧字UNICODE编码U+6627,10进制: 26151,UTF-32: 00006627,UTF-8: E6 98 A7。

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昧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ignorant of、hide

English

obscure, dark; dark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昧的拼音: mèi  

〈词性:形〉

(1) (形声。从日,未声。从日,与光线有关。本义:昏暗不明)

(2) 同本义 [obscure]

昧,冥也。——《广雅·释诂四》

时甲子昧爽。——《书·牧誓》

日昧昧其将暮。——《楚辞·九章·怀沙》

君昧爽而栉冠。——《荀子·哀公》。注:“昧,闇;爽,明也。谓初晓尚暗之时。”

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淮南子·原道》

虽昧必亮。——《后汉书·苏竟传》

愚者昧于成事。——《战国策·赵策》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楚辞·离骚》

轻身而昧大义。——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昧旦(天未全亮的时候);昧然(昏暗不明的样子);昧昧(昏暗不明的样子);昧色(暮色);昧明(天未全明的时刻;拂晓)

(4) 眼不明的样子 [blind]

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5) 愚昧;糊涂 [be ignorant of;have hazy notions about]

兼弱攻昧。——《左传·宣公十二年》

(6) 又如:昧陋(愚昧浅陋);味瞀(昏聩;糊涂);昧昧(糊涂无知);昧错(糊涂出错)

词性变化

昧的拼音: mèi  

〈词性:动〉

(1) 掩蔽;欺骗 [conceal;hide;delude]

吾家碑不昧。——杜甫《回棹》

(2) 又如:昧公义(埋没了公理和正义);昧心咒(昧了良心该受什么报应的誓言);昧心钱(坏了良心赚来的钱);昧蔽(隐瞒);昧诡(隐秘;诡秘);昧密(犹隐晦)

(3) 违背 [do evil against]

今日果成妙计,捉了唐僧,就好昧了前言?——《西游记》

(4) 又如:昧信(背信;失信);昧良心;昧心

(5) 贪,贪图 [be greedy for]。如:昧利(贪利);昧私(贪图私利);昧冒(贪图)

(6) 冒犯 [offense]

丞相臣斯昧死言。——《史记·秦始皇本纪》

(7) 又如:昧死(冒死;冒昧);昧犯(冒犯)

常用词组

昧良心、昧没、昧死、昧心

  拼音  dàn   注音  ㄉㄢˋ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JGF  仓颉  AM  郑码  KAVV  四角  60100  结构  上下电码  2481  区位  2109  统一码  65E6  笔顺  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旦的拼音:dàn(ㄉㄢˋ)  

⒈ 早晨:旦暮。通宵达旦。枕戈待旦。

⒉ 表示某一天,亦指农历的初一日:旦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旦。旦日(a.明天:b.白天)。

⒊ 传统戏剧里扮演女子的角色:老旦。花旦。

⒋ 纤度单位,九千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

统一码

旦字UNICODE编码U+65E6,10进制: 26086,UTF-32: 000065E6,UTF-8: E6 97 A6。

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awn、day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dawn; morning; d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旦的拼音: dàn  

〈词性: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2) 同本义 [dawn;daybreak]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郑风·女曰鸡鸣》

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世说新语·贤媛》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旦而战,见星未已。——《左传·成公十六年》

号呼达旦。——清· 方苞《狱中杂记》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3) 又如:旦日(天亮时);旦明(天亮时)

(4) 早晨 [morning]

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刺客列传》

(5) 又如:旦夕之危(比喻非常迫促的危险);旦气(清晨的空气);旦晚(早晚)

(6) 天,日;某日 [day]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战国策·燕策》

(7) 又如:一旦(一天之间);元旦(新年的第一天);旦昏(白天与夜晚);旦昼(第二天的白天);旦朝(次日清早)

(8) 特指农历初一日 [the first day of the lunar month] 。如: 旦望(朔望。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旦会(农历初一之朝会)

(9) 旦角,传统戏剧中的女演员或女性角色类型。女主角称正旦,又有副旦、贴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花旦、色旦、搽旦等 [actress or female character type in opera]

常用词组

旦旦、旦旦信誓、旦暮、旦日、旦角儿、旦夕,旦昔

  拼音  chén   注音  ㄔㄣˊ   
部首  日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JDFE  仓颉  AMMV  郑码  KGH  四角  60232  结构  上下电码  2525  区位  1931  统一码  6668  笔顺  丨フ一一一ノ一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晨的拼音:chén(ㄔㄣˊ)  

⒈ 清早,太阳出来的时候:早晨。凌晨。晨光。晨曦(晨光)。晨风。晨雾。晨炊。

统一码

晨字UNICODE编码U+6668,10进制: 26216,UTF-32: 00006668,UTF-8: E6 99 A8。

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㫳曟

汉英互译

morning

相关字词

朝、昏、暮

造字法

形声:从日、辰声

English

early morning, daybrea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晨的拼音: chén  

〈词性:名〉

(1) (会意。从臼,从辰,辰时也。辰亦声。本义:星名。即房星) 清晨 [morning]

晨,早昧爽也。——《说文》

晨,早也。——《尔雅》

夜乡晨。——《诗·小雅·庭燎》

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

丙之晨。——《国语·晋语》。注:“早朝也。”

而以昏晨犯山川。——《韩非子·解老》

晨起不辨衣履。——清· 周容《芋老人传》

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如:凌晨五时;霜晨;晨步(清晨散步);晨省(早晨向父母问安);晨安(早安);晨暝(旦夕);晨旭(朝日);晨旦(天亮)

常用词组

晨炊、晨光、晨昏、晨礼、晨曲、晨曦、晨星

  拼音  xīng xìng   注音  ㄒ一ㄥ ㄒ一ㄥˋ   繁体    
部首  八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IWU  五笔98  IGWU  仓颉  FMC  郑码  VDAO  四角  90801  结构  上下电码  5281  区位  4843  统一码  5174  笔顺  丶丶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兴(興)的拼音:xīng(ㄒ一ㄥ)  

⒈ 举办,发动:兴办。兴工。兴学。兴建。兴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兴兴”)。百废待兴。

⒉ 起来:夙兴夜寐(早起晚睡)。

⒊ 旺盛:兴盛。兴旺。兴隆。兴衰。复兴。兴替(兴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⒋ 流行,盛行:时兴。新兴。

⒌ 准许:不兴胡闹。

⒍ 或许:兴许。

⒎ 姓。

其他字义

兴(興)的拼音:xìng(ㄒ一ㄥˋ)  

⒈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兴味。兴致。豪兴。雅兴。败兴。游兴。扫兴。即兴。助兴。兴高采烈。

统一码

兴字UNICODE编码U+5174,10进制: 20852,UTF-32: 00005174,UTF-8: E5 85 B4。

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興嬹㒷

汉英互译

encourage、maybe、prevail、prosper、rise、start

相关字词

亡、废、衰

造字法

原为会意

English

thrive, prosper, flouris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兴的拼音:

xīng  

〈词性:动〉

(1) (会意。从舁,从同。舁(   ),共举;同,同力。本义:兴起;起来)

(2) 同本义 [rise;get up]

兴,起也。——《说文》

夙兴夜寐。——《诗·卫风·氓》

乃寝乃兴。——《诗·小雅·斯干》

三岁不兴。——《易·同人》

其言足以兴。——《礼记·中庸》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王璨《登楼赋》

但国家兴自塑土,徒居平城。——《资治通鉴》

大楚兴。——《史记·陈涉世家》

兴利除弊。——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水波不兴。——明· 魏学洢《核舟记》

怨颇兴。——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兴居(起居);兴辞(起立致辞);兴寝(起卧);兴舍(兴亡);兴废(盛衰;兴亡);兴毁(兴亡)

(4) 使兴盛;流行 [thrive;prosper;be popular]

——言可以兴邦,有诸?——《论语·子路》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司马迁《报任安书》

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资治通鉴》

俺院中规矩,不兴拜堂,就吃喜酒吧。——《桃花扇·眠香》

兴复汉室。——诸葛亮《出师表》

(5) 又

兴复之效。

(6) 又

兴德之言。

(7) 又如:兴国(振兴国家);兴家(振兴门庭);兴道,兴德(振兴道德);兴跃(振兴);兴化(振兴教化);兴邦(使国家兴盛起来)

(8) 开始办理;创办 [start;build]。

百废具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9) 又如:兴立(创建);兴作(着手进行,兴造制作);兴事(兴建政事);兴造(施工建造);兴葺(兴修修理);兴筑(兴建);兴思(构思);兴缮(兴修)

(10) 推举;选拔 [promote]

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周礼·夏官·大司马》

(11) 又如:兴文(提倡文治);兴氓(举荐民间人才);兴能(推举有才能的人);兴廉(推举廉士);兴义(崇尚道义);兴举(倡导)

(12) 成功 [succeed]

教备而不从者,非人也。其可兴乎!——《国语·楚语上》

(13) 又如:兴时

(14) 派遣;发动 [send;start]

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不敢兴兵。——《战国策·燕策》

王兴甲兵。——《孟子·梁惠王上》

兴师以与楚战。——《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5) 征发 [collect,recruit]

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资治通鉴》

(16) 又如:兴徭(征募役夫);兴积(积聚)

(17) 作 [do]

凡小祭祀则不兴舞。——《周礼》

(18) 又如:兴贩(做买卖);兴词构讼(告状;打官司);兴福(造福);兴舞(起舞);兴树(造成);兴喻(打比方)

(19) 提倡 [encourage]。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20) 方言。许可 [permit]。如:不兴胡说

(21) 宠;惯 [indulge]

都是你兴的他,我只和你算账就完了。——《红楼梦》

词性变化

兴的拼音: xīng  

〈词性:形〉

(1) 蓬勃发展;兴旺 [prosperous]

汉室可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诗·小雅·天保》

国以民为兴坏。——《新书·大政》

(2) 又如:兴头(兴旺);兴门(兴旺之家);兴启(昌盛光大);兴平(昌盛太平);兴坏(盛衰);兴运(时运昌隆)

天降滔德,女兴是力。——《诗·大雅·荡》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

〈词性:名〉

(1) 姓

(2) 另见 xìng  

常用词组

兴安、兴办、兴兵、兴城、兴奋、兴奋剂、兴风作浪、兴革、兴工、兴化、兴化部、兴家立业、兴建、兴利除弊、兴隆、兴起、兴盛、兴师、兴师动众、兴师问罪、兴时、兴衰、兴叹、兴替、兴亡、兴旺、兴修、兴许、兴学、兴妖作怪、兴中会

基本词义

兴的拼音:

xìng  

〈词性:名〉

(1) 兴致,情趣 [excitement;interest;mood to do sth.]

遥呤俯畅,逸兴遄飞。——王勃《 滕王阁序》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兴尽晚归舟。——宋· 李清照《如梦令》

(2) 又如:兴动(兴头高;高兴);兴兴头头(兴致勃勃);兴头子(兴致;兴趣);兴辞(兴趣索然);兴会(兴致;趣味);兴头起意(起兴;动心);兴子(兴致)

(3)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association;speak first of sth. else to lead up to the main theme]

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清· 洪亮吉《北江诗话一》

(4) 又如:兴喻

(5) 情欲 [passion]

兴来时,正遇乖亲过。——明· 冯梦龙《桂枝儿》

(6) 一种修辞手段,即比喻 [metaphor]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周礼》

(7) 又如:兴道(比喻、启发)

词性变化

兴的拼音:

xìng  

〈词性:动〉

(1) 喜欢;喜爱 [like]

你瞧他兴的这样儿!——《红楼梦》

(2) 另见 xīng  

常用词组

兴冲冲、兴高彩烈、兴会、兴趣、兴头、兴味、兴致、兴致勃勃

昧旦晨兴: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