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没皮没脸的意思

méiméiliǎn

没皮没脸



拼音méi pí méi liǎn

注音ㄇㄟˊ ㄆ一ˊ ㄇㄟˊ ㄌ一ㄢˇ

解释不知羞耻,不要脸面。

出处老舍《正红旗下》:“这是没皮没脸,没羞没臊!”

例子王朔《刘慧芳》:“你怎么那么没皮没脸?闯到人家里来了?”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知羞耻。

感情没皮没脸是贬义词。

繁体没皮没臉

近义没脸没皮

英语shamelessly(be dead to all feeling of sham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méi mò   注音  ㄇㄟˊ ㄇㄛˋ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IMCY  五笔98  IWCY  仓颉  EHNE  郑码  VQX  四角  37147  结构  左右电码  3093  区位  3527  统一码  6CA1  笔顺  丶丶一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没的拼音:méi(ㄇㄟˊ)  

⒈ 无:没有。没用。没关系。没词儿。没精打采。没心没肺。

⒉ 不曾,未:没有来过。

⒊ 不够,不如:汽车没飞机快。

其他字义

没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隐在水中:沉没。没顶之灾。

⒉ 隐藏,消失:埋没。没落。

⒊ 漫过,高过:水没了头顶。淹没。

⒋ 财物收归公有或被私人侵吞:没收。抄没。

⒌ 终,尽:没世。没齿不忘。

⒍ 同“殁”。

统一码

没字UNICODE编码U+6CA1,10进制: 27809,UTF-32: 00006CA1,UTF-8: E6 B2 A1。

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没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殁圽沒

汉英互译

absence、confiscate、disappear、no、overflow、sink、there is a lack of、wanting、without

相关字词

出、有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not, have not, none; drown, sin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没的拼音: méi  

〈词性:动〉

(1) 不领有,不具有,不存在 [be without;have not;there isn't]

恐怕没来由走去撞在乱兵之手,死了也没说处。——《二刻拍案惊奇》

(2) 又如:没谱(没有标准);没根蒂(没有根据);没脚手(没有雨具);没个了局(没有了结;没完没了);没个道理(没有办法);没仁没义(没有一点情义);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没有内患,引不来外敌);没事(无端;无缘无故);没对(无敌;无与匹敌);没来历(无缘由);没空生有(犹无中生有,凭空胡诌)

(3) 不及;不到 [not as good as;inferior to]。如:哥哥没弟弟胖;他回家没两天又走了

词性变化

没的拼音: méi  

〈词性:副〉

(1) 没有,不曾,未 [not,no]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对过去的行为、动作或状态的否定。如:没大(没有怎么);没巧不成话(没有巧合就没有故事);没走完的路;没等你请,我自个来了;天还没亮,我们就上路了

(3) 用在选择问句末,代表选择问句的否定方面。如:你吃饭没?这本书你看完没?

(4) 另见   

常用词组

没边儿、没出息、没词儿、没多少、没法儿、没关系、没关系、没好气,没好气儿、没劲,没劲儿、没救、没空儿、没来由、没脸、没脸没皮、没门儿、没命、没命、没命、没皮没脸、没谱儿、没趣、没日没夜、没上没下、没深没浅、没什么、没事儿、没头没脸、没完没了、没味、没戏、没心没肺、没羞、没意思、没影儿、没用、没有、没有说的、没辙、没治

基本词义

没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2) 同本义 [submerge;drown]

没,沉也。——《说文》

其子没于渊。——《庄子·列御寇》

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荀子·议兵》

梦为鱼而没于渊。——《庄子·大宗师》

或浮或没。——《世说新语·自新》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水不没顶。——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没水而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沉没(没入水中);淹没(大水漫过;盖过);没胫(没过脚胫);没不煞(方言。沉没不了);没溺(沉没);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淹没冲荡);没石(暗礁)

(4) 潜游水中 [dive]

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庄子·达生》

南方多没人。——苏轼《日喻》

(5) 又如:没人(熟知水性能潜水的人);没水(潜水);没头蹲(扎猛子,以头朝下钻入水中)

(6) 消失,不见;隐没 [disappear]

良久,羽旄之影渐没。——马中锡《中山狼传》

未闻刃没而利存。——范缜《神灭论》

(7) 覆灭;败亡 [destroy]

遂没其军。——《史记》

(8) 沉迷。糊涂 [indulge in]。如:没没(沉迷不醒);没汩(糊涂,不明事理)

(9) 没收 [confiscate]

财产没官。——《三国志》

(10) 又如:没官(没收入官);没入(没收财物、人口等入官);没有(犹没收)

(11) 通“殁”。死 [die]

庖牺氏没。——《易·系辞下》

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墨子·明鬼下》

圣王已没。——《荀子·正论》

以没其身。——《国语·晋语》

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孝公既没。—— 汉· 贾谊《过秦论》

(12) 又如:没化(死亡);没世(终身;一辈子);没地(人死埋葬于地下);没命(舍命。丧身,死亡);没陈(阵亡);没寿(谓死)

(13) 沦没,落入 [fall]

侯没胡中。——《汉书·李广苏建传》

(14) 隐没 [conceal;hide under cover]

没为银海。——《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周密《观潮》

(15) 又如:出没(出现和隐藏);没矢(谓箭射进石头后隐没不见)

词性变化

没的拼音:   

〈词性:副〉

(1) 表示否定,相当于“莫”;“不” [not]。如:没来;没说;没揣(不意,出人意料)

(2) 决不,丝毫不 [never]。如:没想到

没的拼音:   

〈词性:形〉

(1) 〈词性:方〉∶满 [full]

一面没口应承道…。——《林家铺子》

(2) 又如:没口(没口子。满口);一朵乌云盖没天

(3) 尽;终 [all]。如:没世(终身,永远);没代(世代;永远);没身(终身);没后(末后,最后);没振(终兴,一直振兴);没齿(终身)

(4) 另见 méi  

常用词组

没齿、没齿不忘、没落、没落、没奈何、没入、没收、没药

  拼音    注音  ㄆ一ˊ   
部首  皮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86  HCI  五笔98  BNTY  仓颉  DHE  郑码  XI  四角  40247  结构  单一电码  4122  区位  3804  统一码  76AE  笔顺  フノ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皮的拼音:pí(ㄆ一ˊ)  

⒈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皮毛。

⒉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

⒊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皮。书皮。

⒋ 表面:地皮。

⒌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皮。

⒍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皮了。

⒎ 不老实,淘气:顽皮。

⒏ 指橡胶:胶皮。皮球。

⒐ 姓。

统一码

皮字UNICODE编码U+76AE,10进制: 30382,UTF-32: 000076AE,UTF-8: E7 9A AE。

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ull、husk、peel、skin、tegument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皮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peel]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become soft and soggy]。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词性变化

皮的拼音:   

〈词性:名〉

(1) 兽皮 [hide]。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skin]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fur coat;leather]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cover]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sheet;film]。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皮的拼音:   

〈词性:形〉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surface;superficial]。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naughty]。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case-hardened]。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ginned]。如:皮棉

常用词组

皮袄、皮板、皮板儿、皮包、皮包公司、皮包骨,皮包骨头、皮鞭、皮尺、皮带、皮袋、皮蛋、皮筏、皮肤、皮肤病、皮革、皮猴儿、皮花、皮黄、皮婚、皮货、皮夹、皮夹子、皮匠、皮筋儿、皮开肉绽、皮里阳秋、皮脸、皮脸儿、皮毛、皮棉、皮面、皮囊、皮袍,皮袍儿、皮球、皮肉、皮肉之苦、皮褥子、皮软、皮绳、皮条、皮桶子、皮下、皮下注射、皮相、皮硝、皮笑肉不笑、皮鞋、皮鞋油、皮屑、皮癣、皮靴、皮牙孜、皮炎、皮衣、皮影戏、皮张、皮掌、皮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脂、皮纸、皮质、皮重、皮子

  拼音  méi mò   注音  ㄇㄟˊ ㄇㄛˋ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IMCY  五笔98  IWCY  仓颉  EHNE  郑码  VQX  四角  37147  结构  左右电码  3093  区位  3527  统一码  6CA1  笔顺  丶丶一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没的拼音:méi(ㄇㄟˊ)  

⒈ 无:没有。没用。没关系。没词儿。没精打采。没心没肺。

⒉ 不曾,未:没有来过。

⒊ 不够,不如:汽车没飞机快。

其他字义

没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隐在水中:沉没。没顶之灾。

⒉ 隐藏,消失:埋没。没落。

⒊ 漫过,高过:水没了头顶。淹没。

⒋ 财物收归公有或被私人侵吞:没收。抄没。

⒌ 终,尽:没世。没齿不忘。

⒍ 同“殁”。

统一码

没字UNICODE编码U+6CA1,10进制: 27809,UTF-32: 00006CA1,UTF-8: E6 B2 A1。

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没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殁圽沒

汉英互译

absence、confiscate、disappear、no、overflow、sink、there is a lack of、wanting、without

相关字词

出、有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not, have not, none; drown, sin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没的拼音: méi  

〈词性:动〉

(1) 不领有,不具有,不存在 [be without;have not;there isn't]

恐怕没来由走去撞在乱兵之手,死了也没说处。——《二刻拍案惊奇》

(2) 又如:没谱(没有标准);没根蒂(没有根据);没脚手(没有雨具);没个了局(没有了结;没完没了);没个道理(没有办法);没仁没义(没有一点情义);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没有内患,引不来外敌);没事(无端;无缘无故);没对(无敌;无与匹敌);没来历(无缘由);没空生有(犹无中生有,凭空胡诌)

(3) 不及;不到 [not as good as;inferior to]。如:哥哥没弟弟胖;他回家没两天又走了

词性变化

没的拼音: méi  

〈词性:副〉

(1) 没有,不曾,未 [not,no]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对过去的行为、动作或状态的否定。如:没大(没有怎么);没巧不成话(没有巧合就没有故事);没走完的路;没等你请,我自个来了;天还没亮,我们就上路了

(3) 用在选择问句末,代表选择问句的否定方面。如:你吃饭没?这本书你看完没?

(4) 另见   

常用词组

没边儿、没出息、没词儿、没多少、没法儿、没关系、没关系、没好气,没好气儿、没劲,没劲儿、没救、没空儿、没来由、没脸、没脸没皮、没门儿、没命、没命、没命、没皮没脸、没谱儿、没趣、没日没夜、没上没下、没深没浅、没什么、没事儿、没头没脸、没完没了、没味、没戏、没心没肺、没羞、没意思、没影儿、没用、没有、没有说的、没辙、没治

基本词义

没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2) 同本义 [submerge;drown]

没,沉也。——《说文》

其子没于渊。——《庄子·列御寇》

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荀子·议兵》

梦为鱼而没于渊。——《庄子·大宗师》

或浮或没。——《世说新语·自新》

浅草才能没马蹄。——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水不没顶。——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没水而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沉没(没入水中);淹没(大水漫过;盖过);没胫(没过脚胫);没不煞(方言。沉没不了);没溺(沉没);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淹没冲荡);没石(暗礁)

(4) 潜游水中 [dive]

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庄子·达生》

南方多没人。——苏轼《日喻》

(5) 又如:没人(熟知水性能潜水的人);没水(潜水);没头蹲(扎猛子,以头朝下钻入水中)

(6) 消失,不见;隐没 [disappear]

良久,羽旄之影渐没。——马中锡《中山狼传》

未闻刃没而利存。——范缜《神灭论》

(7) 覆灭;败亡 [destroy]

遂没其军。——《史记》

(8) 沉迷。糊涂 [indulge in]。如:没没(沉迷不醒);没汩(糊涂,不明事理)

(9) 没收 [confiscate]

财产没官。——《三国志》

(10) 又如:没官(没收入官);没入(没收财物、人口等入官);没有(犹没收)

(11) 通“殁”。死 [die]

庖牺氏没。——《易·系辞下》

逮至昔三代圣王既没。——《墨子·明鬼下》

圣王已没。——《荀子·正论》

以没其身。——《国语·晋语》

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孝公既没。—— 汉· 贾谊《过秦论》

(12) 又如:没化(死亡);没世(终身;一辈子);没地(人死埋葬于地下);没命(舍命。丧身,死亡);没陈(阵亡);没寿(谓死)

(13) 沦没,落入 [fall]

侯没胡中。——《汉书·李广苏建传》

(14) 隐没 [conceal;hide under cover]

没为银海。——《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周密《观潮》

(15) 又如:出没(出现和隐藏);没矢(谓箭射进石头后隐没不见)

词性变化

没的拼音:   

〈词性:副〉

(1) 表示否定,相当于“莫”;“不” [not]。如:没来;没说;没揣(不意,出人意料)

(2) 决不,丝毫不 [never]。如:没想到

没的拼音:   

〈词性:形〉

(1) 〈词性:方〉∶满 [full]

一面没口应承道…。——《林家铺子》

(2) 又如:没口(没口子。满口);一朵乌云盖没天

(3) 尽;终 [all]。如:没世(终身,永远);没代(世代;永远);没身(终身);没后(末后,最后);没振(终兴,一直振兴);没齿(终身)

(4) 另见 méi  

常用词组

没齿、没齿不忘、没落、没落、没奈何、没入、没收、没药

  拼音  liǎn   注音  ㄌ一ㄢˇ   繁体    
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EWGI  五笔98  EWGG  仓颉  BOMM  郑码  QOBV  四角  78219  结构  左右电码  5245  区位  3319  统一码  8138  笔顺  ノフ一一ノ丶一丶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脸(臉)的拼音:liǎn(ㄌ一ㄢˇ)  

⒈ 面孔,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脸颊。脸孔。脸形(亦作“脸型”)。脸色。脸谱。

⒉ 物体的前部:鞋脸儿。门脸儿。

⒊ 体面,面子,颜面:脸面。脸皮。脸软。丢脸。赏脸。

统一码

脸字UNICODE编码U+8138,10进制: 33080,UTF-32: 00008138,UTF-8: E8 84 B8。

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ce、mug、phiz、physiognomy、snoot

English

face; cheek; reputa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脸的拼音:

liǎn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佥( qiān  )声。古代表示人的整个面部用“面”。“脸”字在魏晋时期才出现,只表示两颊的上部,到了唐宋时期,口语中才用“脸”表示整个面部。本义:两颊的上部)

(2) 同本义 [cheeks]

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吴均《小垂手》

满面黄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白居易《昭君怨》

头圆筋骨紧,两脸明且光。——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

(3) 又如:脸蛋(脸的两旁部分);脸巴子(面颊);脸上(面颊之上)

(4) 脸面,人头的前部,包括下巴、嘴、鼻、颊、眼,且通常包括前额 [face]

脸波春傍窈娘堤。——白居易《天津桥》

你看你的脸…尽是血,我都不认识你了。——曹禺《雷雨》

(5) 又如:脸脑(面孔);脸帕(洗脸巾);脸道(脸面,面容);脸庞(脸面形状轮廓);脸谱;脸相;脸模子;脸貌。又指情面;面子

婆惜也不曾睡着,听得 宋江骂时,扭过身回道:“你不羞这脸!”——《水浒全传》

(6) 又如:没脸见人;赏脸;丢尽了脸

(7) 指某些物体的前部 [front]

东西房全是敞脸的,是存车的所在。——老舍《骆驼祥子》

(8) 又如:鞋脸;城门脸;脸戏儿(鞋面子);脸壳子(方言。喻指虚伪的表面);门脸儿(城门附近的地方;商店的门面)

(9) 脸色;脸上的表情 [facial expression]

谁知你转背儿著他人也,又另是一样脸。——清· 吴骞《扶风传信录》

(10) 又如:急赤白脸(心里着急,脸色难看);哭丧着脸;涎着脸;绷脸

常用词组

脸薄、脸大、脸蛋儿、脸红、脸厚、脸面、脸盘儿、脸盆、脸皮、脸谱、脸色、脸相

没皮没脸: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