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梦魂颠倒的意思

mènghúndiāndǎo

梦魂颠倒



拼音mèng hún diān dǎo

注音ㄇㄥˋ ㄏㄨㄣˊ ㄉ一ㄢ ㄉㄠˇ

解释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只因财利迷心,身家念重,时时防贼发火起,自然梦魂颠倒。”

例子合上眼还只梦魂颠倒,满口胡话,惊怖异常。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

用法作谓语;指失去常态。

感情梦魂颠倒是贬义词。

繁体夢魂顛倒

近义失魂落魄、梦想颠倒

英语be clouded and confused in mind(lose one's head)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mèng   注音  ㄇㄥˋ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SSQU  仓颉  DDNI  郑码  FFRS  四角  44207  结构  上下电码  1125  区位  3546  统一码  68A6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ノ丶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梦(夢)的拼音:mèng(ㄇㄥˋ)  

⒈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做梦。梦幻。梦乡。梦魇。梦呓(梦话)。梦想。梦寐以求。同床异梦。

统一码

梦字UNICODE编码U+68A6,10进制: 26790,UTF-32: 000068A6,UTF-8: E6 A2 A6。

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夢夣㝱

汉英互译

dream

造字法

会意:从夕、从林

English

dream; visionary; wishfu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梦的拼音:

mèng  

〈词性:名〉

(1)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   ,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2) 同本义 [dream]

妇梦中咳嗽。——《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

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梦中得我。——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梦迷(梦后刚醒,尚未完全摆脱梦境);梦梦铳铳(形容睡得迷迷糊糊);梦梦查查(迷迷糊糊);梦思(梦中的思念);梦中梦(喻幻境。极言虚幻);梦中(睡梦之中);梦语(睡梦中说的话);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4) 湖泽 [lake]。如:梦泽(即云梦泽);梦溪(地名。在今江苏省丹阳县,宋沈括故宅所在地。《梦溪笔谈》的省称)

词性变化

梦的拼音:

mèng  

〈词性:动〉

(1) 做梦 [dream;have a dream]

王梦见一儿。——晋· 干宝《搜神记》

卧则梦闻。——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我欲因之梦吴越。——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夜深忽梦少年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梦枕(传说中会使人做梦的枕头);梦花(梦见花朵。指 汉· 马融梦食花,文思大进事)

(3) 比喻幻想 [illusion;dream]。如:梦乡;梦影(犹幻影);梦想

常用词组

梦话、梦幻、梦幻泡影、梦见、梦景、梦境、梦寐、梦寐以求、梦魔、梦溪笔谈、梦乡、梦想、梦行症、梦魇、梦遗、梦呓、梦游、梦游症

  拼音  hún   注音  ㄏㄨㄣˊ   
简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鬼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FCRC  仓颉  MIHUI  郑码  BDZN  四角  16713  结构  左右电码  7609  区位  2774  统一码  9B42  笔顺  一一フ丶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魂的拼音:hún(ㄏㄨㄣˊ)  

⒈ 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魂灵。鬼魂。魂不附体。

⒉ 指精神或情绪:魂飞魄散(形容极度惊恐)。魂不守舍。

统一码

魂字UNICODE编码U+9B42,10进制: 39746,UTF-32: 00009B42,UTF-8: E9 AD 82。

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etch

造字法

形声:从鬼、云声

English

soul, spir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魂的拼音: hún  

〈词性:名〉

(1) (形声。从鬼,云声。本义:灵魂,古人想象的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

(2) 同本义 [soul]

魂,阳气也。——《说文》

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左传·昭公七年》

聊乐我魂。——《韩诗·出其东门》

魂者,精气也。——《论衡·纪妖》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系辞》

随神而来往者谓之魂。——《灵枢经》

魂去尸长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魂悸以魄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魂识(心灵;魂灵);魂气(灵魂);魂骸(死者的灵魂和躯体);魂质(灵魂和实体)

(4) 精神,神志 [spirit;mood]。如:断魂;梦魂萦绕;神魂颠倒;魂交(精神相感应,结合);魂鉴(精神理智)。泛指一切事物的精灵。如:花魂;诗魂;柳魂

(5) 国家、民族崇高的精神 [the lofty spirit of a nation]。如:民族魂;国魂

常用词组

魂不附体、魂不守舍、魂飞魄散、魂魄、魂牵梦萦

  拼音  diān   注音  ㄉ一ㄢ   繁体    
部首  页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FHWM  仓颉  JCMBO  郑码  EDOG  四角  41882  结构  左右电码  7351  区位  2163  统一码  98A0  笔顺  一丨丨フ一一一一ノ丶一ノ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颠(顛)的拼音:diān(ㄉ一ㄢ)  

⒈ 头顶:华颠。

⒉ 最高最初的部分:颠末(本末)。山颠。

⒊ 倾倒,跌:颠沛。颠倒(dǎo   )。颠踬。颠覆。颠扑不破。

⒋ 上下跳动:颠簸。

⒌ 古同“癫”,精神错乱。

统一码

颠字UNICODE编码U+98A0,10进制: 39072,UTF-32: 000098A0,UTF-8: E9 A2 A0。

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顛顚傎㒹

汉英互译

summit、top、bump、jolt、fall

造字法

形声:从页、真声

English

top, peak, summit; upse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颠的拼音:

diān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真声。本义:头顶)

(2) 同本义 [crown of the head]

颠,顶也。——《说文》

班序颠毛。——《国语·齐语》

诲于华颠胡老。——《后汉书·蔡邕传》

(3) 又如:颠毛(头发);颠顶(头顶);颠童(形容老人头发稀少)

(4) 泛指物体的顶部 [top]

(5) 如:颠日(天日,天空的太阳);颠杪(顶端末梢);颠委(指水的上源和下游)

(6) 马的额头 [front of the horse]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诗·秦风·车邻》

(7) 本,始 [origin]

聊书其颠委以为之记。——清· 王士祯《西城别墅记》

(8) 古县名 [Dian county]。指滇池县,西汉置。治所在今云南省晋宁县东。两汉为益州郡治所

(9) 姓

词性变化

颠的拼音:

diān  

〈词性:动〉

(1) “颠”假借为“蹎”。仆倒,倒下 [fall forward]

人亦有言,颠沛之揭。——《诗·大雅·荡》

颠越不恭。——《书·盘庚中》

造次必如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论语·季氏》

杜回踬而颠。——《左传·宣公十五年》

(2) 又如:颠踬(被东西绊倒。比喻坎坷不顺利);颠不刺(颠倒;风流);颠头播脑(摇头晃脑。形容得意的样子)

(3) 跑,跳起来跑 [go away]。如:对不起,我得颠儿了

(4) 上下倒置 [upside down]

颠之倒之。——《诗·齐风·东方未明》

(5) 又

倒之颠之。

(6) 又如:颠蹶(颠倒失次);颠错(颠倒错乱);颠趾(颠倒失所)

(7) 陨坠,覆亡 [fall]。如:颠陨(坠落);颠殒(死亡,覆灭);颠坠(坠落,陨落);颠跻(坠落);颠越(陨落,坠下)

(8) 颠簸 [jolt; bump]。如:车颠得厉害;颠动(抖动)

(9) 掂 [weigh in the hand]。如:颠夺(反复斟酌);颠算(反复盘算)

颠的拼音:

diān  

〈词性:形〉

(1) 狼狈困顿 [in a difficult position]。如:颠连(困苦不堪);颠沛(动荡;困苦);颠险(挫折,磨难)

(2) 疯狂,发疯,发狂。通“癫” [demented]

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狂颠。——唐· 张籍《罗道士》

(3) 又如:颠狂(木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颠劣(颠狂顽劣)

常用词组

颠踣、颠簸、颠倒、颠倒、颠倒、颠倒黑白、颠倒是非、颠颠、颠覆、颠狂、颠来倒去、颠连、颠沛、颠沛流离、颠扑不破、颠茄、颠三倒四

  拼音  dǎo dào   注音  ㄉㄠˇ ㄉㄠ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GCJ  仓颉  OMGN  郑码  NHKD  四角  22200  结构  左右电码  0227  区位  2125  统一码  5012  笔顺  ノ丨一フ丶一丨一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倒的拼音:dǎo(ㄉㄠˇ)  

⒈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⒉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其他字义

倒的拼音:dào(ㄉㄠˋ)  

⒈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⒉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

⒊ 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

⒋ 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

⒌ 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统一码

倒字UNICODE编码U+5012,10进制: 20498,UTF-32: 00005012,UTF-8: E5 80 92。

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lose down、collapse、converse、fall、inverse、move backward、pour

相关字词

正、顺

造字法

形声:从亻、到声

English

fall over; lie down; take turn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倒的拼音: dǎo  

〈词性:动〉

(1) (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2) 同本义 [fall]

对此欲倒东南倾。——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倒头(躺下睡觉;死亡);倒路(亦路倒。死在路上);倒卓(倒栽);倒断(山倒锁断);倒指(屈指,屈指计算);倒路死(诅咒人死在路上);倒床(卧倒在床上)

(4) 失败,败落[fail;be on the decline]

于今日卿等门户倒矣。——《三国志·曹爽传》

(5) 又如:倒灶(倒霉);倒扁儿(向人挪借钱财或货以应急需);倒满(倒霉;晦气)

(6) 导致法律上的破产 [bankrupt]。如:银行倒了;倒账(倒闭,破产);倒盆(倒闭);倒风(大批倒闭)

(7) 移动;替换 [move;replace]。如:颠倒是非;颠倒黑白;颠三倒四;倾箱倒箧;排山倒海;倒票(倒换银票);倒替(轮换);倒包(冒名顶替)

(8) 停止;中断 [stop]。如:倒断(倒顿。休止,间断,完结;决断;了断;清楚)

(9) 坍塌;垮台 [collapse]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10) 又如: 倒口子(决口);倒溃(倒塌崩溃);倒坏(倒塌崩坏)

(11) 将货物或商店企业作价给人 [sell out]

我东头街上谈家当铺折了本,要倒于人。——《儒林外史》

(12) 又如:倒盘(把全店存货作价盘售);倒本(赚回本钱)

(13) 另见 dào  

常用词组

倒把、倒败、倒班、倒闭、倒毙、倒仓、倒槽、倒茬、倒车、倒蛋、倒伏、倒戈、倒戈卸甲、倒海翻江、倒换、倒嚼,倒噍、倒买倒卖、倒卖、倒霉、倒霉、倒弄、倒手、倒塌、倒台、倒坍、倒腾、倒替、倒胃口、倒卧、倒卧、倒下、倒休、倒爷、倒运、倒灶、倒账

基本词义

倒的拼音: dào  

〈词性:动〉

(1) 上下、前后颠倒 [put upside down;be upside down;be inverted]

倒筴侧龟于君前。——《礼记·曲礼》

倒影江中。——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2) 又如:倒序(颠倒次序);倒用印(将印信颠倒使用);倒错(颠倒错乱);倒景(倒影);倒三不着两(行事无准则,颠三倒四)

(3) 向相反方向移动 [reverse;move backwards]

酒酣渴月使倒行。——李贺《秦王饮酒》

(4) 又如:倒车;倒回(退却;倒退);倒兵(掉转武器向己方攻击);倒仰(仰面跌倒);倒跟脚(指脚跟向后突出)

(5) 将容器倾斜或反转,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pour out;empty]

倒杯开水

倒垃圾

(6) 又如:倒熟话(重复老一套的话);倒囷(尽出仓里的贮米);倒垃圾

(7) 浇铸 [cast]。如: 倒一锭银子; 倒铧叶子

词性变化

倒的拼音: dào  

〈词性:副〉

(1) 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on the contrary;instead]

不曾与天下分忧,倒来苦害俺这里百姓。——《陈州粜米》

(2) 又如:倒不得(岂肯);妹妹倒比姐姐高

(3) 表示跟事实相反 [indicating the notion that the matter is not as one thinks]。如:你说得倒简单,你试试看

(4) 表示出乎意料 [indicating unexpectedness]。如:有这样的事?我倒要听听(表示不相信)

(5) 表示让步 [indicating concession]。前一小句与后一小句之间常用“就是、可是、但是、不过”等呼应。如:质量倒挺好,就是价钱贵点儿

(6) 用于追问或催促 [indicating an urging or questioning]。如:你倒说说看

(7) 另见 dǎo  

常用词组

倒背如流、倒背手,倒背手儿、倒彩、倒插门、倒车、倒春寒、倒刺、倒打一耙、倒放、倒粪、倒挂、倒灌、倒果为因、倒过儿、倒睫、倒开、倒空、倒苦水、倒立、倒流、倒赔、倒数、倒数、倒锁、倒贴、倒退、倒相、倒[立]像、倒行逆施、倒叙、倒悬、倒悬之急、倒影、倒栽葱、倒映、倒置、倒转、倒装、倒装句、倒座儿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