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ěng hǔ tiān yì
注音ㄇㄥˇ ㄏㄨˇ ㄊ一ㄢ 一ˋ
解释比喻强大者又添了某种有利条件。
出处《人民日报》1964.1.26:“一旦掌握了文化、科学技术的武器,就像猛虎添翼一般。”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如虎添翼。
感情猛虎添翼是中性词。
近义猛虎插翅
动物生肖牛,虎,蛇
猛的拼音:měng(ㄇㄥˇ)
⒈ 气势大,力量大:猛将。猛士。猛烈。勇猛。
⒉ 忽然,突然:猛然。猛省(xǐng )(亦作“猛醒”)。猛可(突然,陡然)。猛不防。
⒊ 严厉:宽以济猛。
⒋ 凶暴:苛政猛于虎。猛禽。猛兽。猛戾。猛悍。
⒌ 古哺乳动物,长毛的象:猛犸。
猛字UNICODE编码U+731B,10进制: 29467,UTF-32: 0000731B,UTF-8: E7 8C 9B。
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猛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勐
suddenly、with a rush
形声:从犭、孟声
violent, savage, cruel; bold
详细解释◎ 猛的拼音: mě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犬,孟声。本义:健壮的狗) 同本义 [strong dog]
猛,健犬也。——《说文》
驱猛兽。——《孟子》
猛虞趪趪。——张衡《西京赋》。注:“怒也。”
(2) 又如:大猛(大狗)
◎ 猛的拼音: měng
〈词性:形〉
(1) 凶恶可怕 [fierce;ferocious;violent]
公之狗甚猛。——《韩诗外传》
粗厉猛起。——《礼记·乐记》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如猛兽奇鬼。——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猛利(犹凶暴);猛戾(凶暴乖张);猛急(犹暴躁);猛暴(凶残暴戾)
(3) 勇猛;威猛 [valiant]
威而不猛。——《论语》
便捷猛鸷。——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命猛将统兵。——《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陶潜《咏荆轲》
(4) 又如:猛进(勇猛精进);猛决(勇猛果决);猛勇(威猛勇敢);猛气(勇猛的气势和气概)
(5) 严厉 [severe]。如:猛法(严酷的法令);猛峻(严峻);猛厉(严厉刚烈;严酷,严厉)
(6) 猛烈(强烈;刚烈) [fierce;violent;vigorous]
火烈风猛。——《资治通鉴》
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
(7) 又如:猛火(猛烈燃烧的火);猛迅(猛烈而迅速);凶猛(凶恶强大)
◎ 猛的拼音: měng
〈词性:副〉
(1) 忽然,突然 [suddenly]
[荀]彧猛省曰:“吾儿忘却!”——《三国演义》
(2) 又如:猛不乍(突然);猛古丁(突然);猛可(突然);猛生,猛乍(突然)
(3) 非常,甚 [very]
阅史披图,猛欲追谟于贤圣;宵衣旰食,每勤顾问于臣邻。——明· 陈汝元《金莲记》
猛不防、猛打、猛地、猛丁、猛干、猛攻、猛虎、猛击、猛将、猛进、猛劲儿、猛可、猛烈、猛犸、猛扑、猛禽、猛然、猛兽、猛醒、猛乍、猛子
虎的拼音:hǔ(ㄏㄨˇ)
⒈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⒉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⒊ 古同“唬”,威吓。
⒋ 古同“琥”,琥珀。
虎字UNICODE编码U+864E,10进制: 34382,UTF-32: 0000864E,UTF-8: E8 99 8E。
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虎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唬俿乕虝
tiger
象形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详细解释◎ 虎的拼音: hǔ
〈词性: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tiger],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insect]。如:蝇虎;蝎虎
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
(5) 姓
◎ 虎的拼音: hǔ
〈词性:形〉
(1) 比喻威武勇猛 [brave]。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2) 比喻残酷凶暴 [cruel]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 虎的拼音: hǔ
〈词性:动〉
(1) 〈词性: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suddenly turn hostile]。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2) 吓唬。也作“唬” [intimidate]。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3) 另见 hù
虎背熊腰、虎贲、虎彪彪、虎步、虎伥、虎符、虎骨、虎骨酒、虎虎、虎将、虎踞龙盘、虎口、虎口拔牙、虎口余生、虎狼、虎落平川、虎气、虎生生、虎视、虎视眈眈、虎视鹰瞵、虎势、虎跳峡、虎头虎脑、虎头牢房、虎头蛇尾、虎威、虎穴、虎牙、虎崽、虎掌、虎踪猫迹
◎ 虎的拼音: hù
另见 hǔ
虎不拉
添的拼音:tiān(ㄊ一ㄢ)
⒈ 增加:增添。添设。添补。锦上添花。
添字UNICODE编码U+6DFB,10进制: 28155,UTF-32: 00006DFB,UTF-8: E6 B7 BB。
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沾
appose、increase
加
形声:从氵、忝声
append, add to; increase
详细解释◎ 添的拼音: tiān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忝声。本义:增加,增补)
(2) 同本义 [add;increase]。
(3) 如:添嘴送舌(添言加语;搬弄是非);
(4) 〈词性:方〉∶生育 [have]。
(5) 如:她最近添了一个女孩儿
添办、添补、添菜、添丁、添加、添麻烦、添设、添头、添油加醋、添枝加叶、添置、添砖加瓦
翼的拼音:yì(一ˋ)
⒈ 翅膀:翼翅。比翼双飞。卵翼。羽翼。翼护。翼蔽。
⒉ 左右两侧中的一侧:左翼。侧翼。
⒊ 帮助,辅佐:翼助。
⒋ 古同“翌”,明天,明年。
⒌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⒍ 〔翼翼〕a.谨慎,如“小心翼翼”;b.严整有秩序;c.繁盛,众多。
⒎ 姓。
翼字UNICODE编码U+7FFC,10进制: 32764,UTF-32: 00007FFC,UTF-8: E7 BF BC。
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翼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䋚冀䌻
ala、limb、pinna、vane、wing
形声:上形下声
wings; fins on fish; shelter
详细解释◎ 翼的拼音: yì
〈词性:名〉
(1) (形声。从羽,異( yì )声。《说文》小篆从飞,異声。本义:翅膀)
(2) 同本义 [wing]
翼,翅也。——《说文》
六足四翼。——《战国策·楚策》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韩非子·喻老》
南方有比翼鸟焉。——《尔雅》
振鳞奋翼。——宋玉《高唐赋》
(3) 又如:翼虎(添上翅膀的老虎);翼张(如鸟展翅。形容分布的样子);翼膀(翅膀);翼翮(翅膀)
(4) 鸟的翅膀
明夷于飞,垂其翼。——《易·明夷》
(5) 飞机的两翼。如:翼型
(6) 昆虫的翅膀
以翼鸣者。——《周礼》
(7) 一个队形(如战线、散兵线、行进纵队)左侧或右侧 [flank]
韩、 魏翼而击之。——《韩非子·十过》
(8) 又如:从左右两翼夹攻敌人;翼室(路寝旁的左右室。路寝为天子或诸侯的正室);翼卫(辅翼护卫)
(9) 星名 [star's name],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第六宿,有星二十二颗。如:翼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翼轸(二十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
(10) 量词。用于禽鸟。如:双翼
◎ 翼的拼音: yì
〈词性:动〉
(1) 分成两翼或分列左右 [divide into two wings]。如:翼列(分列两旁);翼夹(如两翼相夹)
(2) 辅助 [render assistance to a ruler]
予欲左右民,汝翼。——《书·益稷》
(3) 又如:翼扶(辅佐,扶助);翼助(辅助);翼佐(辅佐);翼善(辅助善行);翼辅(辅佐);翼成(辅助完成,助成);翼宣(辅助并加以发扬);翼亮(辅佐并发扬光大);翼戴(辅助拥戴)
(4) 遮护 [shelter]
鸟覆翼之。——《诗·大雅·生民》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翼瓦(屋瓦整齐铺列,如鸟翼相覆);翼蔽(像鸟用翅膀那样遮黄海掩护);翼卵(以翼覆卵。喻抚育)
(6) 借助;凭借 [with the help of]。如:翼冯(倚凭)
◎ 翼的拼音: yì
〈词性:形〉
(1) 迅疾 [fast;quick]。如:翼尔(鸟张翼疾飞的样子)
(2) 恭敬,谨肃 [respectful]。如:翼翼小心(形容恭敬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懈怠)
(3) 通“翌”,第二天 [next day]
越翼日乙丑,王崩。——《书·顾命》
王翼日乃瘳。——《书·金滕》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聊斋志异·促织》
翼侧、翼手龙、翼翼、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