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面授机宜的意思

miànshòu

面授机宜



拼音miàn shòu jī yí

注音ㄇ一ㄢˋ ㄕㄡˋ ㄐ一 一ˊ

解释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出处宋 苏轼《与孙子思七首》:“书四纸,并药方驰上方,须面授其秘也。”

例子左良玉在他退出后,立刻召集诸将,面授机宜。(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三章)

正音“宜”,不能读作“yì”。

辨形“宜”,不能写作“谊”。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指当面教给处理事务的对策或措施。

感情面授机宜是中性词。

繁体靣授機宜

近义口授机宜

反义幕后指使

英语give personal instructions to sb.

俄语давать указания с глазу на глаз

日语親(した)しく行動指針(こうどうししん)を授ける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miàn   注音  ㄇ一ㄢˋ   繁体    
部首  面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DMJD  五笔98  DLJF  仓颉  MWSL  郑码  GJKD  四角  10602  结构  单一电码  7240  区位  3570  统一码  9762  笔顺  一ノ丨フ丨丨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面(麵)的拼音:miàn(ㄇ一ㄢˋ)  

⒈ 头的前部,脸: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

⒉ 用脸对着,向着:面对。面壁(a.面对着墙;b.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

⒊ 事物的外表: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

⒋ 方位,部分: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

⒌ 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鼓。

⒍ 会见,直接接头的: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

⒎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面。曲(  )面。

⒏ 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面粉。面食。面包。

⒐ 粉末:药面儿。

⒑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面条。

⒒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这种瓜很面。

统一码

面字UNICODE编码U+9762,10进制: 38754,UTF-32: 00009762,UTF-8: E9 9D A2。

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面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urface、face、side、cover

相关字词

里、背、点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ace; surface; plane; side, dimens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面的拼音:

mià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 同本义 [face]

面,颜前也。——《说文》

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周礼·撢人》

私面私献。——《周礼·司仪》

大辂在宾阶面。——《书·顾命》

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女之靧面。——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椎髻仰面。——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面不厮睹(脸不对着看,表示生气);颜面(脸面;脸部;体面;面子);满面(整个面部)

(4) 外表;表面 [surface;top;face]

微澜动水面。——韩愈《南山诗》

(5) 又如:面从(表面顺从。指非出于由衷之愿);面友(非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交(不以真诚相交的朋友);面朋(未以真诚相交的朋友)

(6) 皮,面。遮盖物;遮盖另一物的东西 [cover;the right side;outside]。如:书面儿;被面;夹袄面;鞋面

(7) 部位;方面 [side;aspect]

四面竹树环合。——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南面有三谷。——清· 姚鼐《登泰山记》

(8) 又如:球的上表面;光明面;四面包围敌人;面面(各方面,各角度)

(9) 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 [surface]

皆面也。——蔡元培《图画》

体面互见。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 又如:舍体而取面;平面;面积

(11) 情面 [feelings]。如:面弱(讲情面;软弱)

词性变化

面的拼音: miàn  

〈词性:形〉

(1) 当面 [personally;directly;face to face]

面语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即面署第一。——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2) 又如:面欺(当面欺君);面是背非(面和心不和);面陈(当面陈述);面违(当面违逆他人意旨)

面的拼音: miàn  

〈词性:动〉

(1) 朝向;面对;面向 [face a certain direction]

皆西面而望大王。——《战国策·秦策五》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列子·汤问》

面山而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赵策》

面墙而立,不成人也。——《晋书·凉武昭王传》

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南面召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背山而面野。——〔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端坐静修);面面相窥(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看);面墙而立(人如不学,就象面向墙壁而立,毫无所见);面面(面对面)

(3) 见面 [meet]

许久不面,请到宫少坐一时,何如?——《西游记》

(4) 又如:面圣(旧时称朝见皇帝为面圣)

(5) 通“勔”。勉励 [exhort;encourage]

天迪从子保,面稽天若。——《书·召诰》

谋面,用丕训德。——《书·立政》

(6) 通“偭”。面向 [face to]

尊壶者面其鼻。——《礼·少仪》

(7) 通“偭”。背向 [back on]

马童面之。——《史记·项羽本纪》

面而封之。——《汉书·张欧传》

面的拼音: miàn  

〈词性:量〉

——多用于扁平的物件。如:一面镜子;一面旗子

面的拼音:

麵、麪 miàn  

〈词性:名〉

(1) 面粉,小麦精细地磨成的粉 [wheat flour]

麪,麦末也。——《说文》

(2) 又如:面糊鬼(用面糊粘成的纸牌);玉米面;大米面;白面

(3) 纤细微粒组成的物质 [powder]。如:胡椒面;药面

面的拼音:

miàn  

〈词性:形〉

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的 [soft and floury]。如:这块白薯真面

常用词组

面包、面包车、面包果、面壁、面禀、面不改色、面部、面层、面朝、面陈、面斥、面对、面对面、面额、面粉、面缚、面疙瘩、面垢、面糊、面糊、面积、面颊、面交、面巾、面具、面孔、面料、面临、面貌、面面俱到、面面相觑、面模,面模儿、面目、面目一新、面盘、面庞、面盆、面皮、面前、面人儿、面容、面纱、面善、面神经、面食、面世、面饰、面首、面授、面熟、面署第一、面瘫、面谈、面汤、面条、面团、面晤、面向、面谢、面形,面型、面叙、面颜、面议、面影、面友、面谕、面誉,面谀、面罩、面值、面子

  拼音  shòu   注音  ㄕㄡˋ   
简体部首  扌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手部  
五笔  REPC  仓颉  QBBE  郑码  DPWX  四角  52047  结构  左右电码  2219  区位  4258  统一码  6388  笔顺  一丨一ノ丶丶ノ丶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授的拼音:shòu(ㄕㄡˋ)  

⒈ 给,与:授予。授权。授命。授奖。授旗。授衔。授意。

⒉ 教,传给:授业。

统一码

授字UNICODE编码U+6388,10进制: 25480,UTF-32: 00006388,UTF-8: E6 8E 88。

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授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䛵受

汉英互译

award、confer、give、instruct、teac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扌、受声

English

give to, transmit; conf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授的拼音: shòu  

〈词性:动〉

(1) (会意。从手,从受,受声。本义:给予;交给)

(2) 同本?[award;confer;give]

授,予也。——《说文》。按,“授”应是后起字。

则从而授之。——《周礼·邻长》

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数也。”

今日必授。——《国语·鲁语》。注:“与也。”

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资治通鉴》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授受(交接;交付和接受);授兵(把武器给战士);授官厅(官府;衙门);授玉(给予玉圭);授室(把家事交给新妇);授赏(奖赏);授简(给予简札);授以全权;授位(授予职位);授政(授予帝位)

(4) 交还,奉还 [return]

子犯授公子载璧。——《国语·晋语四》。注:“授,还也。”

(5) 任命 [appoint]

如今且说贾雨村授了 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红楼梦》

(6) 又如:授正(任命官长);授用(任用);授能(任用有才能的人)

(7) 传授 [instruct;teach]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唐· 韩愈《师说》

天下无以易李伶,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侯方域《马伶传》

(8) 又如:授经(讲授经书);授堂(讲授学业的堂室)

(9) 娶(媳妇),尤指旧时为子娶妇 [take]。如:授室

(10) 通“受”。接受 [accept]

凡授嫔妇功,及秋献功。——《周礼·天官·典妇功》

再拜授币。——《周礼·秋官·司仪》

惠公没, 文公授之。——《韩非子·难二》

常用词组

授粉、授奖、授精、授课、授命、授权、授时、授室、授首、授受、授受不亲、授勋、授业、授艺、授意、授与、授予、授职惟贤

  拼音    注音  ㄐ一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86  SMN  五笔98  SWN  仓颉  DHN  郑码  FQD  四角  47910  结构  左右电码  8541  区位  2790  统一码  673A  笔顺  一丨ノ丶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机(機)的拼音:jī(ㄐ一)  

⒈ 事物发生的枢纽:生机。危机。转(zhuǎn   )机。契机。

⒉ 对事情成败有重要关系的中心环节,有保密性质的事件:军机。机密。

⒊ 合宜的时候:机会。机遇。时机。

⒋ 由许多零作组成可以做功或有特殊作用的装置和设备:机器。机动。机关。

⒌ 有生命的生物体器官的作用:机能。有机体。

⒍ 灵活,能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的:机智。机敏。机巧。机变。

⒎ 指“飞机”:客机。机场。机组。

统一码

机字UNICODE编码U+673A,10进制: 26426,UTF-32: 0000673A,UTF-8: E6 9C BA。

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机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榿機

汉英互译

chance、crucial point、engine、machine、occasion、organic、pivot、plane、flexible

造字法

形声:从木、几声

English

desk; machine; mom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机的拼音:   

〈词性:名〉

(1) 木名。桤木树 [long penduncled alder]

机,机木。从木,几声。——《说文》

单狐之山多机木。——《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

春机杨柳。——左思《蜀都赋》

(2) 通“几”。几案,小桌子 [small table]

奔其机。——《易·涣》。注:“承物者也。”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庄子·秋水》

围巾几(机)筵。——《左传·昭公元年》

(3) 又如:机杖(几案与手杖);机案(泛指案桌);机筵(几案和坐席);机榻(几案与床榻)

词性变化

机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幾(   )声。本义:弓弩上的发射机关。按:“机”与“機”古代是两个字。“机”本木名,即桤(   )木树。现在“机”是“機”的简化字)

(2) 同本义 [engine]

主发谓之機。——《说文》

耳目,心之枢机也。——《国语·周语》。注:“枢机,发动也。”

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一龙发机。

一龙机发。

机发吐丸。(机关发动吐出铜丸。)——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机牙(机互。弩上发箭的含矢处和钩弦制动的机件);机括(机栝。弩上发矢的机件;可开关的机械装置;圈套,计谋;机密,关键);机郭(弩上机牙的外壳);机发(谓弩机发射)

(4) 指机械,器械 [machine]

在璇机玉衡。——《虞书》。马注:“机,浑天仪可旋转,故曰机。”

公输班为 楚设机。——《战国策·宋策》

(5) 又如:工作母机;电动机;起重机;柴油机;机石(古代用机械引发的石头)

(6) 捕鸟兽的机关 [trap]

机,捕兽机槛也。——《后汉书·赵壹传》注

(7) 又如:机弋(泛指猎取禽兽的器械);机阱(圈套;设有机关的捕兽陷阱);机网;机槛(设机具捕鸟兽的陷阱)

(8) 指织机 [spinning machine]

验机杼始出握机矩法。——《易·通卦》

多于机上之工女。——唐· 杜牧《阿房宫赋》

(9) 又如:机绝(织锦的绝巧);机房仔(方言。清代纺织工人的俗称);机神(织机之神);机素(织机上的白绢);机梭(即机杼。指织机);机轴(织机上卷布帛的部件)

(10) 事物的关键;枢纽 [crucial point]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11) 又如:机门(关键,机密所在);枢机(事物的关键);机缄(原指造成事物变化的造化力量,后用以指运气);机密房(机要部门办事处所);机柄(权柄;掌握事物关键的重要手段)

(12) 事物变化之所由 [cause]

皆出于机。——《列子·天问》。注:“机者,群有之始。”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

(13) 又如:机由(契机,原由);机理(事物变化的道理)

(14) 先兆,征兆 [omenen]

知机其神乎。——《易·至乐》

睹其机兆。——《三国志·蜀书·吴主传》

(15) 又如:机兆(先兆);机道(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机微(事物变化的最初征兆);机先(事机萌动未发之时)

(16) 时机,机会 [opportunity]

因机变化。——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17) 又如:机不容发(比喻时机紧迫);机不旋踵(比喻时机短暂);机便(机会;机宜)

(18) 计策,计谋 [plan]。如:机见(计策,谋略,智谋);机勇(机谋与勇气);机略(谋略,韬略);机钤(犹机智机谋);机画(谋略)

(19) 心计;心意[idea]

吾机先被孔明识破。——《三国演义》

(20) 又如:机括(计谋,心思);机轴(比喻诗文的构思、词采、风格)

(21) 星名。北斗七星中的第三星,大熊座γ星,,又称玑或天玑 [Phachd]。如:机衡(北斗七星中第三星天玑(天机)与第五星玉衡的并称。也代指北斗)

(22) 指飞机 [plane]。如:机群;机声(飞机声)

(23) 机密,机要。多指军国大事 [secret]

助理万机。——《汉书·百官公卿表》

(24) 又如:机臣(机要近臣);机廷(掌握军国机杼大事的官署);机任(机要重任);机近(机密近要的地位)

机的拼音:

  

〈词性:形〉

(1) 机巧;机灵灵巧 [swift]

大夫不闻齐、 鲁之多机乎?——《列子·仲尼》

(2) 又如:机急(机智敏捷);机悟(反应快理解力强);机捷(机警敏捷);机巧心术(机诈权变的心计);机带双敲(用心深沉或语言模棱两口。双敲:双关)

(3) 通“异”。殊异 [strange]。如:机服(异服。奇异的服装)

(4) 危险 [dangerous]

处高而不机。——《淮南子·原道》

常用词组

机变、机不可失、机舱、机场、机床、机动、机锋、机工、机构、机关、机关报、机关枪、机灌、机会、机会主义、机件、机降、机井、机警、机灵、机灵鬼,机灵鬼儿、机米、机密、机敏、机谋、机能、机弩、机器、机枪、机巧、机身、机事不密、机体、机务、机械、机心、机修、机样、机要、机要秘书、机宜、机翼、机油、机遇、机缘、机缘、机诈、机长、机制、机智、机杼、机组、机座

  拼音    注音  一ˊ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PEGF  仓颉  JBM  郑码  WDLC  四角  30102  结构  上下电码  1355  区位  5043  统一码  5B9C  笔顺  丶丶フ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宜的拼音:yí(一ˊ)  

⒈ 适合,适当:宜人。宜于。合宜。权宜。适宜。相宜。

⒉ 应该,应当:事不宜迟。

⒊ 当然,无怪:宜其无往而不利也。

⒋ 姓。

统一码

宜字UNICODE编码U+5B9C,10进制: 23452,UTF-32: 00005B9C,UTF-8: E5 AE 9C。

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冝宐

汉英互译

appropriate、ought to、should、suitable

造字法

会意:像屋里俎上有肉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宜的拼音:   

〈词性:形〉

(1)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fitting; suitable]

宜,所安也。——《说文》

宜,事也。——《尔雅》

宜得其所也。——《苍颉篇》

君子宜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吕氏春秋·察今》

(2) 又如:宜子(女子富有生育能力);宜民(使民众安辑);宜时(适时);宜春(适宜于春天)

词性变化

宜的拼音:   

〈词性:名〉

(1) 煮熟可吃的肉 [meat dishes;cook]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诗·郑风》

(2) 祭名。祭祀土地之神 [sacrificial god]

起大事,动大众,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尔雅》

(3) 适宜的事 [matter]

(4) 丰收 [harvest]。如:宜年(指丰收之年)

(5) 通“仪”。法度,标准 [law;moral standard]

宜鉴于殷,骏命不易。——《诗·大雅·文王》

万物之生各得其宜也。——《诗·小雅·由仪序》

(6) 通“谊”(   )。合理的道理、行为 [just]

将施于宜。——《国语·晋语四》

案主当宜,行其正理。——《管子·明法》。俞樾云:“宜乃谊之省。”

宜无嫌于往初。——张衡《东京赋》

宜的拼音:   

<助动>

(1) 应当(多用于否定式) [should]

不宜有所过。(“宜”,应该;“过”拜访。)——《史记·魏公子列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刑:罚。)——诸葛亮《出师表》

宜乎众人矣。(当然人很多了。宜:应当,这里和“乎”字连用,有“当然”的意思。乎:用在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同“然”。众矣:人很多了。)——宋· 周敦颐《爱莲说》

国亦宜矣。——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宜蠲(应该减免);事不宜迟;不宜操之过急;宜速归;宜然(应该这样);宜当(情理上必须如此)

宜的拼音:   

〈词性:副〉

(1) 当然 [certainly]

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左传》

(2) 大概 [almost]

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汉书》

常用词组

宜人、宜于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