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íng chuí qiān gǔ
注音ㄇ一ㄥˊ ㄔㄨㄟˊ ㄑ一ㄢ ㄍㄨˇ
解释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出处唐 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例子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余秋雨《文化苦旅 五城记》)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感情名垂千古是褒义词。
近义名垂后世、名垂青史、名垂万古
反义遗臭万年
英语(of one's name) go down in history(have a niche in the temple of fame)
动物生肖牛,虎,蛇
名的拼音:míng(ㄇ一ㄥˊ)
⒈ 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⒉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⒊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⒋ 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⒌ 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⒍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⒎ 占有:不名一文。
⒏ 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名字UNICODE编码U+540D,10进制: 21517,UTF-32: 0000540D,UTF-8: E5 90 8D。
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䫤命詺銘
express、fame、famous、first name、firstname、reputation
实
会意:从口、从夕
name, rank, title, position
详细解释◎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义 [give name to]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4) 称说;说出 [tell]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6) 出名,有名声 [lend one's name to an enterprise occasion]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7) 以私人名义占有 [own;possess]
不名一钱。——王充《论衡》
(8) 通“明”。明白 [understand]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名〉
(1) 名字;名称 [name]
请问名。——《仪礼·士昏礼》
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
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
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
(3) 名门,名家 [influencial family]。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
(4) 名人, 杰出的人 [notable]。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
(5) 名声,名誉,名望 [fame;reputation;renown]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
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
(7) 功业,功名 [fame and position]。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
(8) 名义 [titular]
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
(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number]。如:第三名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
◎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形〉
(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well-known;famous]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
(3) 大的 [big;great]
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
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
(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
◎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量〉
用于人的数量 [used in human number]。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名不副实、名不虚传、名册、名产、名称、名城、名菜、名垂青史、名词、名次、名刺、名从主人、名存实亡、名单、名额、名副其实、名贵、名号、名讳、名家、名将、名缰利锁、名句、名角,名角儿、名利、名列前茅、名流、名录、名落孙山、名满天下、名门、名门望族、名目、名目繁多、名牌、名片、名气、名人、名人录、名山大川、名声、名胜、名师、名实、名士、名手、名数、名堂、名帖、名下、名学、名言、名医、名义、名义、名义账户、名优、名誉、名噪一时、名正言顺、名著、名状、名字、名作
垂的拼音:chuí(ㄔㄨㄟˊ)
⒈ 东西一头挂下:垂杨柳。垂钓。垂直。垂线。垂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垂泪。垂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垂头丧气。
⒉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爱。垂怜。垂询。
⒊ 传下去,传留后世:垂范。永垂不朽。
⒋ 接近,快要:垂危。垂老。垂成。功败垂成。
垂字UNICODE编码U+5782,10进制: 22402,UTF-32: 00005782,UTF-8: E5 9E 82。
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垂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埀捶陲
droop、hand down、loll
形声
let down; suspend, hand; down
详细解释◎ 垂的拼音: chuí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 chuí )声。本义:边疆)
(2) 通“陲”。边疆;边境 [frontier]
垂,远边也。——《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
垂,疆也。——《广韵》
寡人无良边垂之臣。——《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战国策·秦策四》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曹植《白马篇》
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荀子·臣道》
(3) 堂檐下靠阶的地方 [edge]
(4) 又如:垂堂(堂边近阶处屋檐下)
◎ 垂的拼音: chuí
〈词性:动〉
(1) 垂挂 [hang down]
垂带悸兮。——《诗·卫风·芄兰》
垂发。——《后汉书·邓禹传》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垂垂(形容下垂的样子);垂丝(垂下发丝);垂梢(马尾长而下垂);垂涕(哭泣);垂髫(童子未行冠礼前,头发下垂,用以指童年或儿童)
(3) 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condescend]。如:垂音(垂示于文辞);垂则,垂法(垂示法则);垂训(垂示教训)
(4) 赐予 [vouchsafe]。如:垂盼(优待);垂佑(赐予保佑)
(5) 留传 [bequeath;hand down]
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韩愈《答李诩书》
(6) 又如:垂名竹帛(名载史册;流芳后世);垂教(留传教训于后世);永垂不朽
(7) 注意;留意 [care]。 如:垂青(看重;见爱);垂顾(看重;宠爱)
(8) 低下,放低 [lower]。如:垂意(降意;垂念);垂光(光辉下照)
◎ 垂的拼音: chuí
〈词性:形〉
(1) 垂直的,与地平面成九十度角度的 [perpendicular]。如:垂面
(2) 细长下挂的——多用于树 [weeping]。如:垂柳;垂丝(下垂的丝状枝条);垂云(低垂的云彩)
◎ 垂的拼音: chuí
〈词性:副〉
接近,快要 [approach;near]。如:垂及(将至);垂毙(垂死):垂没(将死);垂年(晚年,将死之年)
垂爱、垂成、垂垂、垂钓、垂拱、垂挂、垂老、垂泪、垂帘听政、垂柳、垂暮、垂暮之年、垂念、垂青、垂饰、垂手、垂手可得、垂首、垂首帖耳、垂死、垂髫、垂头丧气、垂危、垂亡、垂涎、垂涎欲滴、垂线、垂袖、垂枝、垂直
千(韆)的拼音:qiān(ㄑ一ㄢ)
⒈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千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千克(即一公斤)。千米(即一公里)。
⒉ 喻极多:千里马。千言万语。千钧一发。千虑一失。千锤百炼(①喻多次斗争考验;②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
⒊ 见“秋”字“秋千”。
⒋ 姓。
千字UNICODE编码U+5343,10进制: 21315,UTF-32: 00005343,UTF-8: E5 8D 83。
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千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仟阡韆
kilo、millenary、thousand
形声
thousand; many, numerous; very; (Cant.) a cheater, swindler
详细解释◎ 千的拼音: qiān
〈词性:数〉
(1)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thousand]
千,十百也。——《说文》
(2) 又如:千夫(一千个成年男子);千门(千家);千社(25家为社,千社为25000家);千祀(千年,千代);总数为一千;千乘(兵车千辆);千载(千年)
◎ 千的拼音: qiān
〈词性:形〉
(1)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many]
清丽千眼。——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
(2) 又如:千千(比喻数目很多);千般(多种花样);千寻(形容极高);千钟(丰厚的俸禄。指富贵);千万劫(很长久);千式百样(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白发三千丈;千丁(很多人);千人坑(指堆积大量人尸的土坑);千山(极言山多);千百(极言其多);千帆(众多的帆船);千和(多种原料合成的香);千指(形容人多);千品(多种品物);千度(次数多);千衲(众僧);千骑(人马很多);千颦(多愁)
◎ 千的拼音: qiān
〈词性:名〉
通“阡”。田间小路 [foot path between fields]
四政曰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管子·四时》
坏井田,开千伯。——《汉书·食货志上》
千变万化、千遍万遍、千差万别、千仇万恨、千疮百孔、千锤百炼、千村万落、千刀万剐、千吨、千恩万谢、千儿八百、千方百计、千分尺、千夫、千夫所指、千伏、千古、千呼万唤、千回百转、千娇百态、千斤、千斤顶、千斤重担、千金、千金难买、千金一诺、千金一掷、千军万马、千钧一发、千钧重负、千卡、千克、千里、千里马、千里眼、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足、千了百当、千伶百俐、千虑一得、千虑一失、千米、千难万难、千年万载、千篇一律、千奇百怪、千千万万、千秋、千秋万代、千秋之后、千人所指、千山万水、千乘之国、千乘之王、千思万想、千岁、千岁爷、千头万绪、千妥万当,千妥万妥、千瓦、千万、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载难逢、千张、千真万确、千周
古的拼音:gǔ(ㄍㄨˇ)
⒈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古代。古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古典。古风。古训。古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⒉ 古体诗的简称:五古(五言古诗)。七古(七言古诗)。
⒊ 姓。
古字UNICODE编码U+53E4,10进制: 21476,UTF-32: 000053E4,UTF-8: E5 8F A4。
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age-old、ancient
今
会意:从十、从口
old, classic, ancient
详细解释◎ 古的拼音: gǔ
〈词性:名〉
(1)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2) 同本义 [ancient times]
古,故也。——《说文》
大古冠布。——《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
以是为近古也。——《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
慨长思而怀古。——《文选·张衡·东京赋》
别求闻由古先哲王。——《书·康诰》
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吕氏春秋·察今》
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 务光是也。—— 清· 黄宗羲《原君》
(3) 又如:远古(遥远的古代);古字(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古器(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古代乐器);古货(古代货币);古贤(古代贤人)
(4) 古代的事物,特指先哲的遗典、道统。古代的典章、文献 [books or orthodoxies of ancient sages]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 韩愈《师说》
宽至雒阳,复从 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汉书·丁宽传》
(5) 又如:仿古;考古;拟古;怀古;古义(古书的义理);古谊(古代典籍之义理);古逸(指未加纂辑的古诗文等)
(6) 古人 [the ancients]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宋· 苏洵《权书·六国论》
陈古义以刺今,不说德而好色也。——《诗·郑风·女曰鸡鸣序》
(7) 又如:古老上人(古人);古义(古人立身行事的道理;古人对经籍的传统解释);古节(古人立身的节操);古谊(古贤人之风义)
(8) 天 [Heaven]
天为古。——《周书·周祝》
曰若稽古。——《书·尧典》
其于中古乎。——《易·系辞传》
(9) 又如:古帝(指天帝);古后(先王,前代帝王)
(10) 古体诗的简称 [form of pre-Tang poetry]。如:古风(古体诗。每篇字数不拘,每句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不讲平仄,用韵亦较自由);五言古;七言古
(11) 古巴的简称 [Cuba]。如:中古建交
(12) 象声词。如;古剌剌(旗子飘动或甩鞭的声响);古鲁鲁(古鹿鹿。形容物体转动;也指腹内肠子蠕动或液体喷出的声响);古都都(多形容水不断涌出的声响)
◎ 古的拼音: gǔ
〈词性:形〉
(1) 久远;古老 [ancient;age-old] ——用来指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的东西
古,久也。——《玉篇》
逝不古处。——《诗·邶风·日月》
古训是式。——《诗·大雅·烝民》
今之于古也。——《吕氏春秋·长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唐· 杜牧《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承湘南亲友》
(2) 又如:古文明;古王朝;古堡(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古渡(古老的渡口);古始(远古);古礼(古时的礼制)
(3) 质朴 [simple]。如:古穆(古朴凝重);古峭(古朴端肃;古朴简劲);古健(古朴雄健);古常(古朴寻常)
(4) 奇特,不同凡俗;执拗 [strange]
(5) 又如:古执(固执。古板执拗);古董(方言。比喻顽固守旧的人);古涩(形容文句古奥难读)
(6) 旧,原来 [old;former]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古诗十九首》
古奥、古板、古北区、古刹、古厝、古代、古代、古道、古道热肠、古典、古董、古都、古方,古方儿、古风、古怪、古冠、古国、古话、古画、古籍、古记、古迹、古今、古今中外、古井无波、古劲、古旧、古来、古兰经、古老、古里古怪、古历、古貌古心、古朴、古气、古腔古调、古钱、古人、古色古香、古尸、古诗、古时、古式、古书、古玩、古往今来、古为今用、古文、古文字、古文字学、古物、古昔、古稀、古训、古雅、古谚、古意、古音、古远、古语、古筝、古装、古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