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íng yù sǎo dì
注音ㄇ一ㄥˊ ㄩˋ ㄙㄠˇ ㄉ一ˋ
解释指彻底失去声誉。
出处王朔《过把瘾就死》:“我也在一边坐下,喘出一口气,感到名誉扫地,威信扫地。”
例子她名誉扫地,没法在此呆下去了
用法作谓语;指失去声誉。
感情名誉扫地是贬义词。
繁体名譽掃地
近义声名狼籍
反义名扬天下
英语be bankrupt in reputation(fall into disrepute)
俄语терять престиж
日语名誉すっかりなくなる
德语ganz verrufen sein
动物生肖牛,虎,蛇
名的拼音:míng(ㄇ一ㄥˊ)
⒈ 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⒉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⒊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⒋ 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⒌ 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⒍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⒎ 占有:不名一文。
⒏ 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名字UNICODE编码U+540D,10进制: 21517,UTF-32: 0000540D,UTF-8: E5 90 8D。
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䫤命詺銘
express、fame、famous、first name、firstname、reputation
实
会意:从口、从夕
name, rank, title, position
详细解释◎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义 [give name to]
名,自命也。——《说文》
黄帝正名百物。——《礼记·祭法》
名之曰幽厉。——《孟子》
名公器也。——《庄子·天运》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 罗敷。——《乐府诗集》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名之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自名“蟹壳青”。——《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名品(辨明品级)
(4) 称说;说出 [tell]
不能名其一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状(形容描述)
(6) 出名,有名声 [lend one's name to an enterprise occasion]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刘禹锡《陋室铭》
(7) 以私人名义占有 [own;possess]
不名一钱。——王充《论衡》
(8) 通“明”。明白 [understand]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老子·四十七章》
◎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名〉
(1) 名字;名称 [name]
请问名。——《仪礼·士昏礼》
记百名以上书于策。——《仪礼·聘礼》
慎器与名。——《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注:“爵号也。”
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周书·谥法》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2) 又如:名榜(名帖);名物(物品的名称及形状);名纸(名片);名象(泛指称谓、法制、器物等。名,指称;象,法象)
(3) 名门,名家 [influencial family]。如:名胤(名门的后裔);名迹(名家的手迹);名画(名家的图画);名书(名家的墨迹)
(4) 名人, 杰出的人 [notable]。如: 名彦(名人才士);名俊(俊杰,杰出的人);名场(名人聚会之所);名贤(名人贤士);名辈(名流)
(5) 名声,名誉,名望 [fame;reputation;renown]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史记·滑稽列传》
名达于缙绅间。——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6) 又如:名宿(有名誉、负众望的读书人);名实(声誉与真才。或指名称与实质);名体(声名与实才)。如:名父(指人父有名望);名分(名望和身分)
(7) 功业,功名 [fame and position]。如:名心(求功名之心);名品(名位品级);名级(名位品级);名烈(功业);名业(功名业绩)
(8) 名义 [titular]
名曰馆伴。(名义上是招待使者的官员。)——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又如:名分(名义);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名色(名义)
(10) 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 [number]。如:第三名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诗·齐风·猗嗟》
◎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形〉
(1) 有名的,著名的;名贵的 [well-known;famous]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有仙则名。——唐· 刘禹锡《陋室铭》
(2) 又如:名姝(著名的美女);名宿(有名的老前辈);名素(一向有名望的人);名族(著名的家族;名字姓氏);名花(名贵的花。俗称美女、名妓为名花);名贵(著名而显贵的人;贵重难得的器物);名都(著名的都市)
(3) 大的 [big;great]
因名山升中于天。——《礼记·礼器》。注:“犹大也。”
环如因而赂一名都。——《战国策·秦策》。注:“大也。”
(4) 又如:名山(大山);名川(大河);名藩(重要的大藩镇);名器(大器)
◎ 名的拼音: míng
〈词性:量〉
用于人的数量 [used in human number]。如:二十名工人;三十名学生
名不副实、名不虚传、名册、名产、名称、名城、名菜、名垂青史、名词、名次、名刺、名从主人、名存实亡、名单、名额、名副其实、名贵、名号、名讳、名家、名将、名缰利锁、名句、名角,名角儿、名利、名列前茅、名流、名录、名落孙山、名满天下、名门、名门望族、名目、名目繁多、名牌、名片、名气、名人、名人录、名山大川、名声、名胜、名师、名实、名士、名手、名数、名堂、名帖、名下、名学、名言、名医、名义、名义、名义账户、名优、名誉、名噪一时、名正言顺、名著、名状、名字、名作
誉(譽)的拼音:yù(ㄩˋ)
⒈ 名声:荣誉。名誉。信誉。沽名钓誉。
⒉ 称扬,赞美:毁誉。交口称誉。
⒊ 古同“豫”,欢乐。
誉字UNICODE编码U+8A89,10进制: 35465,UTF-32: 00008A89,UTF-8: E8 AA 89。
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譽
praise、reputation
毁
形声:下形上声
fame, reputation; praise
详细解释◎ 誉的拼音:
譽 yù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舆 (yù )声。本义:称赞,赞美)
(2) 同本义 [eulogize;praise]
誉,偁也。——《说文》
誉名美也。——《墨子经》
状古述今曰誉。——《周书·谥法》
君子不以口誉人。——《礼记·表记》
佞誉诬谀。——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誉之则以为忧。——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誉人(称赞人);誉谀(歌颂阿谀);誉叹(赞叹)
(4) 通“举” jǔ 。推荐 [recommed]
更相荐誉。——《汉书·贾捐之传》
而列士不誉。——《汉书·匡衡传》
先时荐誉。——《后汉书·宦者传论》
◎ 誉的拼音:
譽 yù
〈词性:名〉
(1) 荣誉,美名 [fame;reputation]
以永终誉。——《诗·周颂·振鹭》
则燕则誉。——《礼记·射义》。注:“言国安则有名誉。”
誉辅其赏,毁随其罚。——《韩非子》
(2) 又如:誉望(名望)
(3) 通“与” yǔ 。同类 [kind]
交众誉多。——《管子·明法》
莫不亲誉。——《荀子·议兵》
推类接誉。——《荀子·臣道》
扫(掃)的拼音:sǎo(ㄙㄠˇ)
⒈ 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扫地。
⒉ 清除,消灭:扫雷。扫盲。扫荡。一扫而空。
⒊ 全,尽,尽其所有:扫数(shù )。
⒋ 低落,丧失:扫兴(xìng )。
⒌ 描画:扫描。扫眉。
⒍ 迅速横掠而过:扫射。扫视。
⒎ 结束,了结:扫尾。
⒏ 祭奠:扫墓。祭扫。
扫(掃)的拼音:sào(ㄙㄠˋ)
⒈ 〔扫帚〕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
扫字UNICODE编码U+626B,10进制: 25195,UTF-32: 0000626B,UTF-8: E6 89 AB。
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掃
besom、clear away、sweep、whisk
会意:从手、从帚
sweep, clear away; exterminate
详细解释◎ 扫的拼音:
掃、埽 sǎo
〈词性:动〉
(1) (会意。从手,从帚。手拿扫帚表示打扫。本义:打扫)
(2) 同本义 [clean up;sweep]
埽,弃也。——《说文》。字亦作掃。
埽,除也。——《广雅》
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周礼·隶仆》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诗·唐风·山有枢》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唐· 杜甫《客至》
(3) 又如:扫径(清洁路径);扫尘(扫去尘垢;比喻扫荡残敌,平定乱事);扫脑儿(秃子);扫道(踩出来的路);扫桃(扫面子);扫花以待(表示主人待客的诚意);扫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
(4) 掠过[sweep away]
千骑飚扫,万乘雷奔。——李白《大猎赋》
(5) 又如:扫望(扫视);扫射
(6) 清除,消灭 [eliminate]
扫项军于 垓下。—— 张衡《东京赋》
(7) 又如:扫白(除去白发);扫穴(清除巢穴);扫穴擒渠(扫荡巢穴,擒拿贼首);扫殄(消灭);扫清(平定廓清);扫定(平定):扫难(平定患难)
(8) 画,染 [paint]
淡扫蛾眉朝至尊。——张祜《集灵台》
(9) 又如:扫黛(画眉;用黛描画);扫眼(描眼)
(10) 祭扫 [sacrifice and renovate]
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清· 袁枚《祭妹文》
(11) 又如:扫墓
(12) 飞快地书写 [write]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李白《草书歌行》
◎ 扫的拼音:
掃 sǎo
〈词性:形〉
(1) 尽,全部 [total]。如:扫土(举境,全境);扫数(扫除。全部);扫境(倾其境内全力)
(2) 另见 sào
扫除、扫除机、扫除天下、扫荡、扫地、扫地出门、扫地俱尽、扫地无余、扫地以尽、扫房、扫坟、扫轨器、扫黄、扫祭、扫雷、扫雷舰、扫脸、扫盲、扫眉、扫眉才子、扫描、扫灭、扫墓、扫平、扫清、扫射、扫视、扫数、扫榻、扫榻以待、扫听、扫网、扫尾、扫兴
◎ 扫的拼音:
(1) 掃 sào
(2) 另见 sǎo
扫把、扫帚、扫帚星
地的拼音:dì(ㄉ一ˋ)
⒈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⒉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⒊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⒌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⒍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⒎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⒏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⒐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⒑ 底子:质地。
地的拼音:de(˙ㄉㄜ)
⒈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地字UNICODE编码U+5730,10进制: 22320,UTF-32: 00005730,UTF-8: E5 9C B0。
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地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坔埅埊墬嶳
terra
天
形声
详细解释◎ 地的拼音: de
助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used after an adj.,noun,adverb or verb,etc.to form an adverbial adjunct]。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dì
◎ 地的拼音:
墬 dì
〈词性: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the earth]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ground;land]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land;fields]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territory]。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place;locality]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position]。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a person's mind]。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distance;area]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dwelling place]。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background]。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district]。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landlord]。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roon for action]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地板、地板蜡、地磅、地保、地堡、地崩山摧、地表、地表火、地鳖虫、地波、地步、地财、地层、地产、地秤、地磁、地大物博、地带、地道、地道、地道战、地点、地动、地动山摇、地动仪、地洞、地段、地方、地方、地方民族主义、地方色彩、地方武装、地方戏、地方志、地方主义、地方自治、地府、地覆天翻、地沟、地瓜、地光、地广人稀、地滚球、地核、地黄、地积、地基、地极、地籍、地价、地角、地角、地角天涯、地脚、地脚、地窖、地界、地久天长、地块、地老虎、地老天荒、地雷、地垒、地塄、地理、地理学、地力、地栗、地利、地利人和、地邻、地垄、地漏、地炉、地脉、地幔、地貌、地面、地面灌溉、地面气压、地面水、地名、地亩、地盘、地皮、地痞、地平线、地铺、地契、地气、地堑、地壳、地勤、地球、地球仪、地区、地权、地热、地上茎、地声、地区差价、地势、地势图、地税、地速、地台、地摊,地摊儿、地毯、地铁、地头,地头儿、地头蛇、地图、地图册、地位、地温、地物、地峡、地下、地下、地下河、地下建筑物、地下茎、地线、地心、地心说、地形、地穴、地学、地衣、地狱、地域、地震、地震波、地震带、地震区、地震仪、地震预报、地震站、地震震级、地政、地支、地址、地志、地质、地质时代、地质学、地中海、地轴、地主、地主阶级、地主之谊、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