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谬种流传的意思

miùzhǒngliúchuán

谬种流传



拼音miù zhǒng liú chuán

注音ㄇ一ㄡˋ ㄓㄨㄥˇ ㄌ一ㄡˊ ㄔㄨㄢˊ

解释谬:错误、差错;引申为走了样的;不正确的;种:种子。比喻荒谬错误的东西(言论、学风流派等)一代代流传下去。

出处明 汤显祖《答门人邓君迁书》:“第时课穿杂,谬种流传,纵浚发于慧心,或取惊于拙目。”

例子然有可解者,谬种流传已数十年。(清 恽敬《与饶陶南》)

正音“谬”,不能读作“niù”。

辨形“谬”,不能写作“缪”。

辨析谬种流传和“以讹传讹”有别:谬种流传重在表示辗转传播开来的结果;“以讹传讹”重在表示传播的过程。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感情谬种流传是贬义词。

繁体謬種流傳

近义以讹传讹

反义流芳百世

英语spread a absurd theory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miù   注音  ㄇ一ㄡˋ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YNWE  仓颉  IVSMH  郑码  SYOP  四角  37722  结构  左右电码  6208  区位  3593  统一码  8C2C  笔顺  丶フフ丶一フ丶一ノ丶ノ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谬(謬)的拼音:miù(ㄇ一ㄡˋ)  

⒈ 错误的,不合情理的:荒谬。谬论。谬传(chuán   )。谬误。

⒉ 差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统一码

谬字UNICODE编码U+8C2C,10进制: 35884,UTF-32: 00008C2C,UTF-8: E8 B0 AC。

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谬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rroneous、false、mistaken、wrong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error, exaggeration; erroneo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谬的拼音:

miù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2) 同本义 [err;false;wrong]

谬,狂者之妄言也。——《说文》

考之三王而不谬。——礼记·中庸》

天下悦之以谬悠之说。——《庄子》

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

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司马迁传》

园喜以谬赏。——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荀子·儒效》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又如:谬戾(荒谬乖僻);谬谈(谬语妄说);谬举(妄举,举用不适当的人才);谬种流传(荒谬错误的文章或议论辗转流传于世)

(4) 姓

词性变化

谬的拼音:

miù  

〈词性:动〉

欺诈;迷误 [deceive;confuse]

谬,欺也。——《广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神山记》

秦言不听,谬言:…——《燕丹子》

常用词组

谬奖、谬论、谬误、谬种

  拼音  zhǒng zhòng chóng   
注音  ㄓㄨㄥˇ ㄓㄨㄥˋ ㄔㄨㄥˊ   繁体    
部首  禾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TKHH  仓颉  HDL  郑码  MFJI  四角  25906  结构  左右电码  4429  区位  5454  统一码  79CD  笔顺  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种(種)的拼音:zhǒng(ㄓㄨㄥˇ)  

⒈ 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种差(chā  ),

⒉ 植物果实中能长成新植物的部分,又泛指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种子。种禽。种畜。撒种。配种。

⒊ 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人种。种族。

⒋ 量词,表示类别、式样:种种。两种人。

⒌ 指胆量或骨气:有种。没种。

其他字义

种(種)的拼音:zhòng(ㄓㄨㄥˋ)  

⒈ 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种地。栽种。

其他字义

种的拼音:chóng(ㄔㄨㄥˊ)  

⒈ 姓。如宋代有种师道。

统一码

种字UNICODE编码U+79CD,10进制: 31181,UTF-32: 000079CD,UTF-8: E7 A7 8D。

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row、seed、genus、stirp、strain

相关字词

类、收

English

seed; race, breed; to pl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种的拼音: chóng  

〈词性:形〉

(1) 幼稚 [young;childish]

种,稚也。——《玉篇》

(2) 另见 zhǒng;zhòng  

基本词义

种的拼音:

zhǒng  

〈词性:名〉

(1) 植物的种子 [seed]

诞降嘉种。——《诗·大雅·生民》

其谷宜五种。谓黍、菽、麦、稻也。——《周礼·职方氏》

种不得下。——《汉书·沟洫志》。注:“五谷之子也。”

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黄芩之种。——[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点种(点播种子);种籽(即种子);种食(谷种种粮食);种粮(谷物的种子);种实(即种子);种粒(犹种子);种子田(也叫“留种田”)

(3) 人的种族或其他生物的族类 [clan;breed;strain]

种马一物。——《周礼·校人》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4) 又如:种落(部族居住的地方);种人(同种族的人);种落(种族部落);种众(同一种族的群众);种号(种族名号);种诛(族诛);种豪(种族中的豪强);种辈(同一种族的人);种孽(对非我种族的蔑称);种界(种族的界限);种性(种属的特性)

(5) 人种 [race]

本以救国救种为志。——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一》

(6) 又如: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有色人种;蒙古人种;灭种

(7) 种类;类别 [sort;kind]

序六艺为九种。——《汉书·艺文志》

(8) 又如:剧种;兵种;工种;军种;种切(种种切切,一切的意思);种别(类别);种类(类别)

(9) 即物种 [species]。生物分类系统上所用的基本单位。如:种火(火种)

(10) 另见 chóng;zhòng  

常用词组

种差、种畜、种蛋、种公畜、种块、种类、种麻、种马、种禽、种群、种系、种姓、种种、种子、种族

基本词义

种的拼音:

zhò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禾,中(重)声。本义:播种;散布)

(2) 同本义 [sow]

种,先种后熟也。——《说文》

黍稷种稑。——《诗·大雅·閟宫》

而生种稑之种。——《周礼·内宰》

种之黄茂,实方实苞。——《诗·大雅·生民》

慎其种,勿使数,亦无使疏。——《吕氏春秋·辩土》

仲秋乃劝种麦。——《礼记·月令》

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梦溪笔谈·采草药》

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书·大禹谟》

(3) 又如:种田;种子(下种);种惠(施予恩惠);种祸(埋下祸根);种福(积福);种祉(赐福);种毒(埋下毒根)

(4) 种植;栽种 [grow;plant;cultivate]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乐府诗集·焦仲卿妻》

条桑腊月下,种杏春风前。——唐· 王维《送六舅归陆浑》

(5) 又如:种瓜(栽植瓜果);种菜(种植蔬菜);种栽(犹栽种);种插(插枝栽种);种殖(栽种繁殖);种瓜得瓜(比喻有其因必得其果)

(6) 繁殖;养育 [breed;bring up]

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唐· 韩愈《祭鳄鱼文》

(7) 又如:种鱼(养鱼)

(8) 移植;接种 [transplant;inoculate]

种痘而愈,遂传于世。——《医宗金鉴》

(9) 又如:种齿(镶补牙齿);种牙(修镶牙齿)

(10) 培养;培植 [foster;train]

明州江瑶柱有二种,大者江瑶,小者沙瑶,然沙瑶可种,逾年则成江瑶矣。——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11) 又如:种学(培养学识);种学积文(培养学识,积累文才);种智(佛教语。“一切种智”的省称);种觉(佛教语。佛证一切种智而大觉圆满,故名)

(12) 另见 zhǒng;chóng  

常用词组

种地、种痘,种牛痘、种花,种花儿、种民、种牛痘、种田、种植

  拼音  liú   注音  ㄌ一ㄡˊ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水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86  IYCQ  五笔98  IYCK  仓颉  EYIU  郑码  VSZN  四角  30112  结构  左右电码  3177  区位  3387  统一码  6D41  笔顺  丶丶一丶一フ丶ノ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流的拼音:liú(ㄌ一ㄡˊ)  

⒈ 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

⒉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   )。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

⒊ 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   )。

⒋ 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

⒌ 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

⒍ 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

⒎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

⒏ 品类,等级:流辈。流派。

⒐ 指不正派:二流子。

统一码

流字UNICODE编码U+6D41,10进制: 27969,UTF-32: 00006D41,UTF-8: E6 B5 81。

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流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low、stream、current、stream of water、class

相关字词

淌、源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flow, circulate, drift; cla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流的拼音: liú  

〈词性:动〉

(1) (会意。本义:水流动)

(2) 同本义 [flow]

观其流泉。——《诗·大雅·公刘》

顄淡滂流。——《文选·马融·长笛赋》

血流殷地。——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黄河流水。——《乐府诗集·林兰诗》

碧水东流自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桃花流水鳜鱼肥。——唐· 张志和《渔歌子》

(3) 又如:流迸(涌流而出);流水行云(流动的水和飘浮的云彩);流冰(冰块在河面上漂动和流动);流泉(流动的泉水);引申为流动。如:流丹(流动的红色;指流血);流脓搭水(流脓水)

(4) 顺水漂流 [drift about;be driven by the current]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诗·小雅·小弁》

(5) 又如:流觞(在环曲水道;旁宴聚时,将杯放入水中,任其漂流,如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当即取饮);流柿(江中漂流的木片);流泊(在水面漂流);流花(水面漂流的落花)

(6) 漂没;移动不定;流浪 [lead a wandering life]

君子和而流。——《礼记》

(7) 又如:流穴(辖转流落,居无定所);流沔(流连沉溺)

(8) 传布;扩散 [propagate;diffuse]

其故家贵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流风(遗风);流称(传颂);流闻(辗转传闻;流播);流迈(传播远方);流声(流播名声,流传的名声);流誉(传播声誉);流语(流传的话)

(10) 流露;显露 [reveal;betray]。如:流韵(诗文等表现出的风格韵味)

(11) 放纵;无节制 [indulge in]。如:流泆(放纵,放荡);流荡(放荡,交往不正当;又形容文章流畅有气势)

(12) 放逐,流放,古代五刑之一 [banish]

虽放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流于彘。(彘,晋地,在现在山西省霍县。周厉王后来被流放到彘。)——《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13) 又如:流递(将犯人送到远处管制);流户(流放边区服劳役的人家);流逐(流放);流囚(被流放的囚徒)

(14) 变化;演变 [change]。如:流离琐尾(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流易(演变;变换)

(15) 涂饰 [paint]。如:流金(涂饰泥金)

(16) 通“留”。停留,停止 [stay]

旁行而不流。——《易·系辞上》

(17) 通“摎”。求取 [seek;take]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周南·关雎》

词性变化的拼音:

流的拼音: liú  

〈词性:名〉

(1) 河川;江河的流水 [river;stream of water]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

通流入海。——清· 张廷玉《明史》

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临清流。——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从流飘荡。——吴均《与朱元思书》

(2) 又如:流川(江河的流水);流温(谓流水温和);流涧(山间的流水)

(3) 像水流的东西 [sth. resembling a stream of water;current]。如:流馥云外(形容香飘万里);寒流;暖流;气流;电流

(4) 潮流;风气 [trend]。如:流化(犹流俗);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

(5) 流派;派别 [school; sect]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汉书·艺文志》

(6) 品类;等级 [school;class]

滑稽之流。——明· 刘基《卖柑者言》

(7) 又如:三教九流;流亚(同一类人物);流比(同类比照类推);流伍(同辈;同类);流序(流品,等级)

(8) 避难者 [refugee]。如:盲流

流的拼音: liú  

〈词性:形〉

流畅 [smoothly]。如:流亮(流畅明白);流便(指文笔流畅,不滞涩);流美(流畅华美;流畅动听)

常用词组

流辈、流弊、流变、流别、流播、流布、流产、流畅、流程、流传、流窜、流弹、流宕忘反、流荡、流动、流动资金、流毒、流毒、流芳、流芳后世、流放、流感、流光、流滑、流会、流火、流金铄石、流口水、流寇、流览、流浪、流浪儿、流浪汉、流泪、流离、流离失所、流离遇合、流里流气、流利、流连、流连忘返、流量、流露、流落、流氓、流氓集团、流氓无产者、流民、流明、流脑、流年、流脓、流派、流盼、流配、流痞、流气、流憩、流洒、流散、流沙、流失、流石、流食、流矢、流逝、流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无情、流水席、流水账、流水作业法、流送、流苏、流苏金镂鞍、流俗、流速、流汤滴水、流淌、流体、流涕、流通、流亡、流涎、流线型、流向、流泻、流星、流星雨、流行、流行歌曲、流刑、流血、流血漂橹、流言、流言蜚语、流寓、流域、流贼、流质食物、流转、流转

  拼音  chuán zhuàn   注音  ㄔㄨㄢˊ ㄓㄨㄢˋ   繁体    
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WFNY  仓颉  OQNI  郑码  NBZS  四角  25232  结构  左右电码  0278  区位  2011  统一码  4F20  笔顺  ノ丨一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传(傳)的拼音:chuán(ㄔㄨㄢˊ)  

⒈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⒉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其他字义

传(傳)的拼音:zhuàn(ㄓㄨㄢˋ)  

⒈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⒉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⒊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⒋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统一码

传字UNICODE编码U+4F20,10进制: 20256,UTF-32: 00004F20,UTF-8: E4 BC A0。

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asses、send

造字法

形声:从亻、专声

English

summon; propagate, transmi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传的拼音:

chuán  

〈词性:动〉

(1) 传递;传送 [transfer;deliver]

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

(3) 传授 [teach;impart to]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4)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

(5) 让位;传代 [abdicate]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6)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

(7) 留传 [hand down]

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

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

居第当传子孙。——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传世(后传到后世);传灯(传留佛法);传祚(流传后世);家传秘方

(9) 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express]

传神写照。——《世说新语·巧艺》

(10) 又如:传真(画肖像)

(11) 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summon]

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红楼梦》

(12) 又如:传嘴(传话);传会(传呼);传答(传达);传证人

(13) 另见 zhuàn  

常用词组

传帮带、传播、传布、传抄、传达、传达,传达员、传代、传单、传导、传道、传递、传动、传粉、传感、传告、传呼、传呼电话、传话、传唤、传教、传经、传令、传令兵、传名、传媒、传票、传奇、传情、传球、传染、传热、传人、传人、传三过四、传神、传声、传世、传授、传输、传说、传说、传送、传颂、传诵、传统、传统词类、传闻、传习、传写、传心术、传讯、传言、传扬、传谣、传阅、传真、传种、传宗接代

基本词义

传的拼音:

zhuàn  

〈词性:名〉

(1) 驿站所备的车 [post-chaise;stagecoach]

晋侯以传召 伯宗。——《左传·成公五年》

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韩非子·爱臣》

(2) 驿站;驿舍 [post]

昔者赵氏袭 卫,车舍人不休传。——《战国策·齐策五》

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后汉书·陈忠传》

(3) 又如: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传吏(驿舍的官吏);传马(驿站所用的马);传乘(驿站的车马);传宰(管理驿站的小官)

(4) 符信 [letter]

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周礼》

诈刻传出关归家。——《汉书·宁成传》

(5) 传记 [biography]

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善传游侠。——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 又

为五百人立传。

(7) 又如:自传;外传;别传;传状(传记行状);传叙(人物传记);传诔(传记和诔文)

(8) 指以描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novel or story written in historical style]。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

(9) 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 [commentaries on classics]

六艺经传。——唐· 韩愈《师说》

(10) 又如: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传诂(解释经籍的文字);传疏(诠释经义的文字);传笺(谓《诗经》的注解)

词性变化

传的拼音:

zhuàn  

〈词性:动〉

(1) 作传;记载 [write biography]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

(2) 又如:前半部传的是傅仪

(3) 另见 chuán  

常用词组

传记、传略、传赞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