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ó zhǒng miè dǐng
注音ㄇㄛˊ ㄓㄨㄥˇ ㄇ一ㄝˋ ㄉ一ㄥˇ
解释同“摩顶放踵”。
出处
繁体磨踵滅頂
动物生肖牛,虎,蛇
磨的拼音:mó(ㄇㄛˊ)
⒈ 摩擦:磨刀。磨墨。磨练。磨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磨合。研磨。磨漆画。
⒉ 阻碍,困难:磨难(nàn )。好事多磨。
⒊ 消耗,消灭:磨损。磨耗。磨灭。
⒋ 拖延,耗时间:磨缠。磨功夫。
磨的拼音:mò(ㄇㄛˋ)
⒈ 粉碎粮食的工具:石磨。电磨。磨盘。磨坊(亦作“磨房”)。推磨。
⒉ 用磨将粮食加工成所需的状态:磨面。磨米。磨豆腐。
⒊ 掉转:这个胡同太窄,磨不过车来。
磨字UNICODE编码U+78E8,10进制: 30952,UTF-32: 000078E8,UTF-8: E7 A3 A8。
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䃺
abrade、grind、milling
形声:从石、麻声
grind; polish; rub; wear out; a millstone
详细解释◎ 磨的拼音: mó
〈词性:动〉
(1) (形声。从石,麻声。本义:磨治石器)
(2) 同本义 [grind]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论衡·量知》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论语·阳货》
(3) 又如:切磋琢磨(加工骨称“切”,加工象牙称“磋”,加工玉称“琢”,加工石称“磨”);磨渲(磨治);磨拭(琢磨);磨琢(犹琢磨);磨斫(雕琢;雕饰)
(4) 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 [polish;sharpen]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5) 又如:磨镜石(传说 轩辕氏铸镜时用以磨镜的石头);磨刀雨(即磨刀水);磨刀水(旧指农历五月十三日所下的雨);磨刀霍霍(磨刀声);磨袭砥砺(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
(6) 磨擦 [rub;wear] 。如:磨拳擦掌(形容斗志昂扬,跃跃欲试的样子);磨牙吮血(磨利牙齿,吮吸鲜血);磨沙(指沙入蚌壳,与蚌肉相摩擦)
(7) 磨炼 [temper;steel]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韩愈《石鼓歌》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8) 又如:磨涅(磨砺熏染,经得起考验);磨厉(磨练);磨揉(磨练);磨盾(犹磨练)
(9) 研讨;观摩 [study;view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s work]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10) 又如:磨切(切磋;探讨);磨究(研讨究竟);磨砻(切磋;磨练);磨砻浸灌(切磋浸染);磨砻镌切(磨砺切磋)
(11) 折磨 [pester;trouble;cause physical or mental suffering]。如:磨问(仔细审讯盘问);磨折(折磨;磨难;挫折);磨害(折磨伤害);磨障(折磨阻碍)
(12) 拖延 [delay;dillydally]。如:磨驼(磨蹭);磨菇(亦作“磨古”。拖延;纠缠)
(13) 纠缠 [nag]。如:磨它子(故意纠缠磨时间);磨劲(纠缠的劲头);磨搅讹绷(纠缠捣乱,欺骗讹诈)
(14) 通“摩” [stroke]。如:磨捋(抚摩);磨娑(抚摩);磨弄(抚摩;把玩)
(15) 磨灭;泯灭 [obliterate;die out]
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唐· 韩愈《送穷文》
(16) 转;移 [turn;move]。如:磨转(耐心劝说使转变)
(17) 挥;摇 [wave]。如:磨动(摇动);磨旗(舞动旗帜,用以传递信息);磨旗擂鼓(摇旗击鼓)
◎ 磨的拼音: mó
〈词性:名〉
(1) 磨刀石 [whetstone]。如:磨砥刻厉(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2) 磨难;灾难 [trial;calamity]。如:磨障(磨难障碍);磨隔(磨难)
(3) 另见 mò
磨擦、磨蹭、磨杵成针、磨穿铁砚、磨光、磨耗、磨合、磨机、磨快、磨砺、磨练、磨灭、磨难、磨破口舌、磨石、磨蚀、磨损、磨牙、磨洋工、磨折、磨嘴、磨嘴皮子
◎ 磨的拼音: mò
〈词性:名〉
(1) 磨子 [mill;millstone;quern]
以磨碎物亦曰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作牛便推磨。——王安石《拟寒山拾得》
(2) 又如:磨石(研碎粮食的石制工具);磨心(石磨中心);磨牛(转磨之牛。比喻愚鲁);磨室(即磨坊);电磨;水磨
◎ 磨的拼音: mò
〈词性:动〉
(1) 用磨碎物 [grind;mill]。如:磨研(用石磨研碎);磨博士(以磨粉为业的人)
(2) 转移;掉转 [turn round]。如:磨子兵(谓到处流转而人数很少的军队);磨兑(兑换);磨趄子(方言。打转)
(3) 晃动;摇动 [sway]。如:磨动(挥动;摇动)
(4) 碾轧土地 [roll]
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陈残云《香飘四季》
(5) 〈词性:方〉∶拉,指拉下脸子 [pull]。如:实在脸上磨不开
(6) 另见 mó
磨不开、磨叨、磨得开、磨豆腐、磨烦、磨坊、磨盘、磨子
踵的拼音:zhǒng(ㄓㄨㄥˇ)
⒈ 脚后跟:举踵。接踵而至。
⒉ 走到:踵见(常去相见)。踵谢。踵门相告。
⒊ 追随,继承:踵继。踵武(跟着别人的脚印走,喻继承前人的事业或是效法前人)。踵事增华(指继承前人的事业并更加发展)。
踵字UNICODE编码U+8E35,10进制: 36405,UTF-32: 00008E35,UTF-8: E8 B8 B5。
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踵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㣫徸歱
heel
形声:从足、重声
heel; follow; visit, call on
详细解释◎ 踵的拼音: zhǒng
〈词性:动〉
(1) (形声。从足,重声。本义:追逐)
(2) 同本义 [pursue]
踵,追也。从足,重声。一曰往来貌。——《说文》
踵二皇之遐武。——张衡《东京赋》
踵见仲尼。——《庄子·德充符》
有司靡踵。——《史记·太史公自叙》。索隐曰:“继也。”
踵,迹也。——《后汉书·皇后纪》注
骑者,军之司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六韬·均兵》
吴踵 楚,而疆场无备,邑能无亡乎?——《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3) 又如:踵呼(追随呐喊)
(4) 跟随 [follow close behind]
步兵踵军后数十万人。——《汉书·武帝纪》
(5) 又如:踵至(接踵而来);踵蹑(相继;接连)
(6) 至;亲到 [personly arrive]
远近闻知,俱踵其门观看。——《包公案》
(7) 又如:踵谢(亲自登门道谢);踵门(登门;亲到其门)
(8) 继承 [inherit]
迎新在此岁,惟恐踵前迹。——柳宗元《田家》
(9) 又如:踵古(沿袭古代);踵迹(犹继承);踵美(谓继承前人的功业、美德);踵袭(犹沿袭);踵续(连续不断)
◎ 踵的拼音: zhǒng
〈词性:名〉
(1) 脚后跟 (书面语词)。亦泛指脚 [heel]
踵,足后曰跟,又谓之踵。踵,钟也。钟,聚也,体之所钟聚也。——《释名》
及前王之踵武。——《离骚》
车轮曳踵。——《礼记·曲礼》
去一以为踵围。——《考工记·輈人》。注:“后承轸者也。”
踵狭而舌广。——《诗·苍伯》笺
踵门而告文王。——《孟子》
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举踵(抬起脚后跟);接踵(后面的人的脚尖触到前面人的脚后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踵踵(来往频繁的样子);接踵(踵趾前后相接);踵头肘见(鞋跟破裂,衣破裂而使手臂露了出来,形容贫穷者衣着破烂)
(3) 指鞋后跟 [heel of a shoe]。如:踵决(鞋跟破裂。形容贫困)
踵接、踵决肘见、踵门、踵事增华、踵武
灭(滅)的拼音:miè(ㄇ一ㄝˋ)
⒈ 火熄:熄灭。
⒉ 消失,丧失:灭口。灭亡。不可磨灭。灭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
⒊ 淹没:灭顶之灾。
灭字UNICODE编码U+706D,10进制: 28781,UTF-32: 0000706D,UTF-8: E7 81 AD。
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滅烕
destroy、drown、exterminate、extinguish、go out、put out
亡、明、着
形声
extinguish; wipe out, exterminate
详细解释◎ 灭的拼音:
滅 miè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威( xuè )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2) 同本义 [extinguish;obliterate;be destroyed;perish]
灭,尽也。——《说文》
灭,绝也。——《尔雅·释诂》
国之灭亡无日矣。——《礼记·乐记》
家有既亡,国有既灭。——《谷梁传·襄公六年》
以小畜大灭。——《吕氏春秋·情势》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秦皇灭典,亦造仙诗——《文心雕龙·明诗》
灭韩亡 魏。——《战国策·魏策》
(3) 又如:灭于绛;一朝而灭;灭亲(断绝亲族间的关系);灭户(全家皆死,宗嗣断绝);消灭(使消灭;除掉;灭亡);毁灭(摧毁消灭);灭夷(消灭);灭劫(毁灭的灾难)
(4) 消失,隐没 [disappear]
何(荷)校(木枷)灭耳。——杜甫《戏为六绝句》
尔曹身与名俱灭。
(5) 又如:灭抹(埋没);灭名(名誉尽失);灭身(丧身,毁灭自身);灭没(湮没;隐没);灭景(隐没形影,指隐居)
(6) 熄灭 [fire or light goes;extinguish]
火不灭。——唐· 杜牧《阿房宫赋》
(7) 又如:灭却(熄灭);灭息(熄灭)
(8) 淹没 [drown;submerge]
过涉灭顶。——《易·大过》
(9) 涂抹改动 [alter]。如:灭刺(让名刺上的字迹消隐,指不愿投刺干谒);灭青(指古代用刀削改竹简上的字句)
灭茬、灭顶、灭顶之灾、灭火、灭火器、灭迹、灭绝、灭菌、灭口、灭门、灭门之祸、灭没、灭鼠、灭亡、灭种、灭族
顶(頂)的拼音:dǐng(ㄉ一ㄥˇ)
⒈ 最高的,最上的及最高最上的部分:顶点。头顶。山顶。顶巅。顶尖。
⒉ 用头支承:顶承。顶天立地。
⒊ 支撑,抵住:顶礼(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礼节,两手伏地,以头抵住受拜人的脚)。顶门立户。
⒋ 从下面拱起:种子发芽把土顶起来了。
⒌ 最,极:顶好。顶多。顶大。
⒍ 相对着:顶风。顶头。
⒎ 相当,等于:一个顶俩。
⒏ 担当:顶班。不顶事。
⒐ 代替:顶罪。冒名顶替。
⒑ 争辩,冲撞:顶嘴。
⒒ 量词,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两顶帽子。
⒓ 到(某个时间):昨天顶十二点才到家。
顶字UNICODE编码U+9876,10进制: 39030,UTF-32: 00009876,UTF-8: E9 A1 B6。
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頂
peak、carry on the head、gore、prop up、tip
底
形声:从页、丁声
top, summit, peak; to carry on the head
详细解释◎ 顶的拼音:
頂 dǐ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丁声。从“页”,表示与人头有关。本义:人头的最上端)
(2) 同本义 [the crown of the head]
顶颠也。——《说文》
过涉灭顶。——《易·大过》
肩高于顶。——《庄子·大宗师》。释文:“本作项。”
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如:头顶;秃顶;顶光(即佛或菩萨顶上的圆形光环);顶珠(显贵者巾顶上所装饰的大珠);顶角(男童头上蓄留的小辫);顶颡(“颡”应作“嗓”。顶到喉咙口。形容吃得很饱);顶老(头顶;妓女);顶阳骨 (头盖骨;) 顶瓜皮 (头皮);顶搭子 (婴儿留在头顶上的一撮头发); 顶门上针(刺中穴道的针砭。比喻打中要害);顶虫(古代传说中指生于头颅的虫);顶疮(头疮);顶发(头发)
(4) 引申为物的最上部;前部 [top;front]
今不称九天之顶,则言黄泉之底,是两末之端议,何可以公论乎?——《淮南子》
由屋顶放光明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灭顶之灾;山顶;桅顶;塔顶;顶上五台山(孝子在灵前引路);顶马(旧时大官出行,骑马为前驱的官吏);顶针挨住(一个接一个地等待)
(6) 止境、限度 [limit]。如:浪费没有顶;节约没有顶
(7) 顶子。清代官吏依其等级在冠上,缀珠玉宝石金银等以为饰,谓之顶 [decorative hat]
固伦额驸吉服冠,顶用红宝石。——《清史稿》
◎ 顶的拼音:
頂 dǐng
〈词性:动〉
(1) 以头承戴 [carry on the head]
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宋· 汪莘《行香子》
(2) 又如:头上顶着一包东西;顶盔掼甲(戴上头盔,披上战甲。指全身武装);顶了大帽子(凭了权贵的力量)
(3) 支撑;承担 [bear]
顶门的,也是他。——《西游记》
我昨日把王善保的老婆打了,我还顶着徒罪呢。——《红楼梦》
(4) 又如:顶扛(承当);顶门主顾(老主顾);顶号(代人受过);顶岗(独立担当本职工作)
(5) 顶撞,以头在前顶推、抵触,以头或角撞或推 [butt;gore]。如:这头牛爱顶人;顶牛儿(骨牌的一种玩法。也叫接龙);又顶又踢
(6) 违反、反对 [go against]。如:我又顶了他几句;顶角(争执);顶板(比喻互相冲突、顶嘴);顶触(顶撞)
(7) 迫使某物升起 [push up]。如:嫩芽把土顶起来了
(8) 抗衡,对面相迎,与某人进行竞赛或格斗 [cope with]——通常指势均力敌或获得胜利。如:顶风雪,战严寒
(9) 代替 [take over]。如:顶人受过;一个顶一个;顶冒(冒名顶替);顶名冒姓(冒充他人的姓名。即冒名顶替);顶缸(顶替罪责;代替承担责任);顶礼宝忏(诚心诚意地请人代念忏悔的经文);顶窝儿(填房;补缺);顶收(后任替前任偿还债务);顶银(假银子)
(10) 到 [arrive]
那船儿须臾顶岸。——《西游记》
吃中饭的时候就叫送稿,顶如今还不送来。——《官场现形记》
(11) 又如:顶岸(靠岸,抵岸)
(12) 旧时指转让或取得企业经营权、房屋或土地租赁权 [transfer the possession of]
本军因无暇自种,往往顶与民人耕种认租。——清· 林则徐《清理屯田章程折》
(13) 又如:招顶;顶出去;顶进来;
(14) 拜 [make a courtesy call]
行者顶谢不尽。——《西游记》
二奶奶顶上大老爷,知道大老爷来家了,热孝在身,不好过来拜见。——《儒林外史》
(15) 又如:顶上(拜上);顶礼慈云(向佛跪拜致敬);顶谢(顶礼致谢);顶谒(顶礼谒见)
(16) 围棋手法的术语 [impact]
顶,撞也。我彼之子,同路而直撞之之谓顶。——宋· 徐铉《围棋义例》
(17) 等候 [wait]。如:顶城门(等候城门打开)
(18) [match;be equal to;balance]∶相当;抵得上
◎ 顶的拼音:
(1) 頂
(2) 很,极 [very]。如:顶真(认真);顶瓜瓜;顶聪明;顶大(最大)
◎ 顶的拼音: dǐng
〈词性:副〉
頂 dǐng
〈词性:量〉
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如:一顶帽子;一顶帐子
顶班、顶板、顶棒、顶拜、顶部、顶层、顶戴、顶挡、顶灯、顶点、顶端、顶多、顶阀、顶风、顶峰、顶盖、顶杆、顶缸、顶岗、顶杠、顶刮刮、顶换、顶尖,顶尖儿、顶角、顶抗、顶礼、顶礼膜拜、顶梁、顶梁骨、顶梁柱、顶帽、顶门杠、顶门立户、顶门心、顶门壮户、顶名、顶命、顶棚、顶碰、顶批、顶球、顶缺、顶少、顶事、顶饰、顶索、顶数、顶趟儿、顶替、顶天立地、顶头、顶头风、顶头上司、顶陷、顶凶、顶芽、顶用、顶账、顶真、顶针、顶职、顶踵、顶珠、顶撞、顶嘴、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