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木雕泥塑的意思

diāo

木雕泥塑



拼音mù diāo ní sù

注音ㄇㄨˋ ㄉ一ㄠ ㄋ一ˊ ㄙㄨˋ

解释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那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

例子怡红院里的人吓的一个个象木雕泥塑一般。(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

感情木雕泥塑是贬义词。

繁体木鵰泥塑

近义泥塑木雕

英语wood carving and clay culpture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注音  ㄇㄨˋ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SSSS  仓颉  D  郑码  FA  四角  40900  结构  单一电码  2606  区位  3630  统一码  6728  笔顺  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木的拼音:mù(ㄇㄨˋ)  

⒈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⒉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⒊ 棺材:棺木。

⒋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⒌ 呆笨:木鸡。

⒍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木。

⒎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⒏ 姓。

统一码

木字UNICODE编码U+6728,10进制: 26408,UTF-32: 00006728,UTF-8: E6 9C A8。

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numb、timber、tree、wood、wooden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ree; wood, lumber; woode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木的拼音: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 同本义 [tree]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 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宋无长木。——《墨子·公输》

或在木杪。——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花木(供观赏的花和树木);木石(树木与岩石);木化石(树木的化石);木芽(草木的嫩芽);木表(树木的外层;树梢);木披(因果实太多而树枝折断);木斧(伐木斧头)

(4) 木料,木材 [timber;wood]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庄子·马蹄》

径寸之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倚一横木。

木格贮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木为之者。

(5) 又如:木猫(木制捕鼠器);木老鸦(战船上使用的一种轻便兵器);木驴(一种装有轮轴的木制刑具,可载犯人游街示众,用于剐刑);木弓(木制的弓);木瓦(覆屋面的木板);木尺(木制尺);木功(木材建筑,制作工艺)

(6) 五行之一 [wood]。如:木王(春季以木为主宰);木行(五行中的木德);木气(五行气之一;肝气)

(7) 树叶 [leaf]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8) 又如:木落(叶落);木脉(叶脉);木落归本

(9) 棺材 [coffin]

原壤登木。——《礼记·檀弓》。注:“棺材也。”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行将就木

(11) 某些木制的器物 [wooden ware]

以木讯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词性变化

木的拼音:   

〈词性:形〉

(1) 呆笨 [wooden]。如:木楂(木桩。比喻痴呆的人);木人(痴呆不慧的人);木木(痴呆的样子);木鸡(呆笨态)

(2) 麻木;失去知觉 [numb]

贾瑞听了,身上已木了半边。——《红楼梦》

(3) 又如:木木然(神情麻木的样子);木木樗樗(形容呆呆的样子);木立(呆立,失神站立)

(4) 朴拙 [simple]

勃为人木强敦厚。——《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5) 又如:木质(天性朴拙);木朴(质直,朴实);木强(— jiàng  ,质直刚强)

常用词组

木版、木本、木本水源、木本植物、木材、木材厂、木槽、木柴、木尺、木槌、木呆呆、木垫、木雕、木钉、木墩、木耳、木筏、木工、木棍、木活、木屐、木家什、木匠、木刻、木块、木框、木兰、木莲、木料、木瘤、木笼、木马、木棉、木杪、木模、木乃伊、木偶、木偶戏、木排、木器、木然、木塞、木梳、木薯、木炭、木条、木头、木碗、木屋、木楔、木鞋、木已成舟、木鱼、木直中绳、木质、木制品、木柱、木桩、木作

  拼音  diāo   注音  ㄉ一ㄠ   
部首  隹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MFKY  仓颉  BROG  郑码  LDJN  四角  70215  结构  左右电码  7171  区位  2181  统一码  96D5  笔顺  ノフ一丨一丨フ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雕的拼音:diāo(ㄉ一ㄠ)  

⒈ 鸟类的一属,大型猛禽,羽毛褐色,上嘴勾曲,视力很强,利爪,能捕食山羊、野兔等(亦作“鹫”):雕悍。一箭双雕。

⒉ 刻竹、木、玉、石、金属等:木雕。浮雕。玉雕。雕版。雕龙(指善于撰写文章)。雕镌。雕塑。雕虫小技。

⒊ 有彩绘装饰的:雕弓。雕鞍。雕青(在人体上刺花纹,涂上青色)。

⒋ 同“凋”。

统一码

雕字UNICODE编码U+96D5,10进制: 38613,UTF-32: 000096D5,UTF-8: E9 9B 95。

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碉㓮琱鵰彫錭

汉英互译

carve、engrave、vulture

造字法

形声:从隹、周声

English

engrave, inlay, carve; exhaust; used for U+9D70 鵰 an eagle, vultu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雕的拼音:

di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隹( zhuī  ),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

(2) 同本义 [eagle]

流之为雕。——《书·太古誓》

是必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其状如雕而有角。——《山海经·南山经》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唐· 王维《观猎》

(3) 又如:雕悍(凶悍如雕);雕鸷(凶猛如雕);雕鹗(雕和鶚。均为善飞的鸷鸟。比喻人雄放劲健的才力);金雕;海雕;坐山雕

(4) 同“碉”。碉堡 [blockhouse]

依山居止,累石为室。——《后汉书》。唐· 李贤注:“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

(5) 雕刻的作品;雕刻的图案或人物 [carving]。如:石雕

(6) 姓

词性变化

雕的拼音: diāo  

〈词性:动〉

(1) 治玉。通“琱” [carve jade]

玉栉雕矢磬。——《考工记·总目》。谓治玉工也。

雕玉仍几。——《书·顾命》

(2) 又如:雕人(治玉摩骨的人)

(3) 通“彫”。引申为雕刻 [carve]

下雕辇于东厢。——张衡《东京赋》

执雕虎而试象兮。——《后汉书·张衡传》

雕琉璃于翠楣。——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雕虫(雕虫技。比喻细小不足道的技能);雕甍(有浮雕做装饰的屋脊。甍:屋脊);雕漆(在器物上涂厚漆,待半干后雕刻各种花纹的一种特种工艺);雕青(用针在人体上雕刺各种花纹图形,然后涂上青色。亦称文身);雕甍绣栏(以浮雕装饰的屋脊,颜色各异的栏杆)

(5) 用彩画装饰。通“彫” [decorate]

峻宇雕墙。——《书·五子之歌》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左传·宣公二年》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孟子·梁惠王下》

右雕几。——《周礼·春官·司几筵》

左鸟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秦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国语·晋语》

(6) 又如:雕梁画柱

(7) “凋”的古字。凋零 [wither]

寒则雕,热则脩。——《吕氏春秋》

民力雕尽。——《国语·周语》

雕的拼音: diāo  

〈词性:形〉

(1) 奸猾 [crafty]。如:雕捍(刁蛮凶捍)

(2) 凶猛 [fierce]

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史记》

(3) [withered and fallen] 同“凋”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常用词组

雕鞍、雕版、雕虫小技、雕虫小艺、雕虫篆刻、雕花、雕花、雕花玻璃、雕镌、雕刻、雕梁画栋、雕零、雕漆、雕砌、雕饰、雕塑、雕像、雕琢

  拼音  ní nì   注音  ㄋ一ˊ ㄋ一ˋ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NXN  仓颉  ESP  郑码  VXRR  四角  37112  结构  左右电码  3136  区位  3664  统一码  6CE5  笔顺  丶丶一フ一ノ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泥的拼音:ní(ㄋ一ˊ)  

⒈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泥巴。泥垢。泥浆。泥煤。泥淖(泥污的洼地)。泥泞。泥洼。

⒉ 像泥的东西:枣泥。山药泥。印泥(盖图章用的印色)。蒜泥。

其他字义

泥的拼音:nì(ㄋ一ˋ)  

⒈ 涂抹:泥墙。泥缝儿(fèngr   )。

⒉ 固执,死板:拘泥。泥古(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泥守。

统一码

泥字UNICODE编码U+6CE5,10进制: 27877,UTF-32: 00006CE5,UTF-8: E6 B3 A5。

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䛏坭埿

汉英互译

mashed vegatable or fruit、mire、mud、slob

造字法

形声:从氵、尼声

English

mud, mire; earth, clay; plas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泥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尼声。本义:泥水)

(2) 中国古水名,泾水支流,即今甘肃省庆阳地区的东河及其下流马连河 [Ni River]

泥,泥水也。出北地郁郅北蛮中。亦曰 白马水。一名 东河。——《说文》

北地郡 郁郅县, 泥水出北蛮夷中。——《汉书》

(3) 泥土;泥巴 [earth;mud]

厥土惟涂泥。——《书·禹贡》

致远恐泥。——《论语》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杜甫《无家别》

谁家新燕啄春泥。——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泥中死者。——《资治通鉴》

(4) 又如:泥木(土木);泥水(带泥土的水);泥牛(即土牛);泥冈子(土山冈);泥坂(土坡);泥灰(灰土);泥尘(尘土);泥墩墩(土墩子。比喻呆板无用的人);泥垡头(泥土块)

(5) 泥水,稀泥;烂泥 [mud;mire]

震遂泥。——《易·震卦》。虞注:“坤土得雨为泥。”

胡为乎泥中。——《诗·邶风·式微》

市南门外泥中歇。——唐· 白居易《卖炭翁》

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6) 又如:泥掌(泥水匠用以抹平墙壁的泥镘);泥书(泥封的书函);泥头(指封酒坛口的泥巴);泥缄(古人书函多以泥封,后因以借指书信);泥章(封泥上所盖的印章);泥淖(烂泥;淤泥);泥荡(泥潭。泥坑);泥沟(烂泥淤积的水沟)

(7) 粘土的泥塑 [clay]。如:泥马(用泥塑造的马形);泥媳妇(泥塑的妇女像);泥像(泥塑佛像);泥龙(泥塑龙像);泥孩(泥塑娃娃);泥佛(泥塑的佛像)

(8) 重而稀软的、泥泞或粘滑的沉淀物 [muck]。如:泥涂(比喻污浊);汽车房地上的油泥

(9) 一堆捣成或压成的柔软的糊状混合料 [mashed fruit or vegetable]

那庄家连忙取半只熟狗肉,捣些蒜泥,将来放在智深面前。——《水浒传》

(10) 又如:枣泥;土豆泥;蒜泥

(11) 读“ niè  ”,通“涅”,染黑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词性变化

泥的拼音:   

〈词性:形〉

(1) 软弱无力 [weak and feeble]

威夷(兽名),长颈而泥。——《尔雅·释兽》

(2) 另见   

常用词组

泥巴、泥饭碗、泥封、泥工、泥垢、泥滑、泥浆、泥金、泥坑、泥淖、泥泞、泥牛入海、泥菩萨、泥菩萨过江、泥鳅、泥人、泥沙、泥沙俱下、泥石流、泥水匠、泥塑、泥塑木雕、泥胎、泥滩、泥潭、泥炭、泥塘、泥土、泥瓦匠、泥丸、泥汪、泥污、泥俑、泥沼、泥足巨人、泥醉

基本词义

泥的拼音:   

〈词性:动〉

(1) 阻塞,阻滞 [stop]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论语·子张》

(2) 又如:泥滞(滞留,停留);泥漉(阻塞干涸);泥饮(强留饮酒);江为山所泥

(3) 拘泥于;拘执,不变通 [bigoted;obstinate]

总而言之,不能泥信的就是了。——《二刻拍案惊奇》

(4) 又如:泥文(拘泥于文字);泥定(株守;拘执);泥信(拘泥一面,过分相信);泥执(拘泥固执);泥常(拘泥于常规);泥象(拘泥形迹);泥视(谓死板地看问题)

(5) 涂沫 [plaster;putty]

王以赤石脂泥壁。——《世说新语·汰侈》

(6) 又如:泥坦克

(7) 糊 [paste]

红纸泥窗绕画廊。——花蕊夫人《宫词》

(8) 软求,软缠;缠着 [stick to]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杜甫《冬至》

翠环仍泥着不肯去。——《老残游记》

(9) 另见   

常用词组

泥古、泥守、泥子

  拼音    注音  ㄙㄨˋ   
部首  土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UBTF  仓颉  TBG  郑码  UAQB  四角  87104  结构  上下电码  1043  区位  4360  统一码  5851  笔顺  丶ノ一フ丨ノノフ一一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塑的拼音:sù(ㄙㄨˋ)  

⒈ 〔塑性〕柔软,非流质,可任意变形的性质。

⒉ 〔塑料〕具有可塑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经加热加压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材料。

⒊ 用泥土等做成人、物的形象:塑像。泥塑木雕。雕塑。

统一码

塑字UNICODE编码U+5851,10进制: 22609,UTF-32: 00005851,UTF-8: E5 A1 91。

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odel、mold

造字法

形声:从土、朔声

English

model in clay, sculpt; plastic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塑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土,朔(   )声。本义:用泥土抟成人物形象)

(2) 同本义 [model]

明道先生(程颢)坐如泥塑人。——《二程全书·传闻杂记》

——宋· 苏轼《凤翔八观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

(3) 又如:塑人;塑像;泥塑;面塑

(4) 呆愣 [be dumbstruck]

把个公子如同泥塑一般,塑在那里。——《儿女英雄传》

(5) 垒砌 [build]

但奇妙的是在那堂屋的天井边上塑着一个一连有三口锅的长灶头。——郭沫若《革命春秋》

常用词组

塑建、塑炼、塑料、塑料薄膜、塑像、塑性、塑造

木雕泥塑: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