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ù lù zhān shuāng
注音ㄇㄨˋ ㄌㄨˋ ㄓㄢ ㄕㄨㄤ
解释形容饱经霜露辛苦。
出处唐·王勃《为人与蜀城父老书》:“因公入务,怀书将相之门;沐露沾霜,拥箒公侯之门。”
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旅行生活。
感情沐露沾霜是中性词。
近义沐露梳风
动物生肖牛,虎,蛇
沐的拼音:mù(ㄇㄨˋ)
⒈ 洗头发:沐浴。栉风沐雨(喻辛苦奔波,饱经风雨)。
⒉ 润泽,或受润泽:沐恩。
⒊ 古代官员休假:沐日。休沐。
⒋ 整治:助之沐椁。
⒌ 米汁。
⒍ 姓。
沐字UNICODE编码U+6C90,10进制: 27792,UTF-32: 00006C90,UTF-8: E6 B2 90。
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沐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氵、木声
bathe, cleanse, wash, shampoo
详细解释◎ 沐的拼音: mù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木声。本义:洗头发)
(2) 同本义 [wash one's hair;shampoo]
沐,濯发也。——《说文》
予发曲局,薄言归沫。——《诗·小雅·采绿》
共王之沐浴。——《周礼·宫人》
沐则心覆。——《左传》
诸侯皆有汤沐之邑也。——《公羊传·隐公八年》
夫子助之沫椁。——《礼记·檀弓》
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实等也。——《论衡·讥日》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沐发(洗发);沐澡(洗头洗澡);沐濯(洗头洗澡);沐芳(用香草水洗头);沐巾(洗发用的巾);沐盆(盥洗盆);栉风沐雨
(4) 芟除 [remove]
沐涂树之枝。——《管子》
(5) 又如:沐树(芟除树枝,使之无荫)
(6) 整治 [renovate]。如:沐椁(整治棺材)
(7) 润泽 [moisten]。如:沐日浴月(受日月光华的润泽)
(8) 受润泽。引申为蒙受 [suffer]。如:沐恩(清代官场中下级对上级的自称,意为沐浴着上级恩惠之人);沐泽(蒙受恩泽);沐浴;沐仁浴义(受仁义的熏陶);沐露沾霜(饱经霜露辛苦)
◎ 沐的拼音: mù
〈词性:名〉
(1) 指休假 [take a holiday]。如:沐日(休假日)
(2) 米汁。古人常用作洗头之用 [thin rice gruel]。如:沐粱(用淘粱的汁水洗头发);沐稷(用淘洗稷的汁水洗头发)
(3) 水名。即中国山东省弥河 [Mu river]
沐浴
露的拼音:lù(ㄌㄨˋ)
⒈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
⒉ 在室外,无遮盖:露天。露宿。露营。
⒊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露酒。枇杷露。
⒋ 滋润:覆露万民。
⒌ 表现,显现: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露的拼音:lòu(ㄌㄡˋ)
⒈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露字UNICODE编码U+9732,10进制: 38706,UTF-32: 00009732,UTF-8: E9 9C B2。
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露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dew、reveal、show、syrup
含、藏
形声:从雨、路声
dew; bare, open, exposed
详细解释◎ 露的拼音: lòu
〈词性:动〉
(1) [口]∶显出;冒出 [reveal;show]。如:露刃(刀剑出鞘);露光;露相;露白(露于外。白:银子)
(2) 另见 lù
露白、露丑、露底、露风、露富、露脸、露马脚、露面、露苗、露怯、露头、露馅儿、露相、露一手
◎ 露的拼音: lù
〈词性:名〉
(1) (形声。从雨,路声。本义:露水)
(2) 同本义 [dew]
露,润泽也。——《说文》。段注:“泽与露叠韵。五经通义曰:和气津凝为露。蔡邕月令曰:露者,阴之液也。按,露之言胪也。故凡陈列表见于外曰露。” 朱曰:“士气津液从地而兴,若薄以寒气,即结而为霜。”
阳气胜则散为雨露。——《多戴礼记·曾子天圆》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3) 又
白露未已。
朝露待日晞。——《乐府诗集·长歌行》
人生如朝露。——《汉书·李广苏建传》
(4) 又如:雨露(雨和露。比喻恩惠);露草(沾露的草;植物名);露师(军队蒙受风霜雨露,住宿在外);露水姻缘(短暂的、不正当的男妇关系)
(5) 水气 [hydrosphere; vapor; moisture]
白露横江。——苏轼《赤壁赋》
(6) 糖浆,糖汁[drink distilled from flowers,fruit or leaves;syrup]。如:果子露;玫瑰露;荷叶露
(7) 滋润;恩泽 [kindness]。如:露雨(比喻恩泽);露脸(比喻脸如露珠般晶莹润泽)
(8) 通“路”。道路 [road]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邶风·式微》
朝群臣于露门。——《周书·武帝纪上》
◎ 露的拼音: lù
〈词性:动〉
(1) 显露;显现在外 [show;become visible;reveal]
今乐远出以露威灵。——《文选·扬雄·长杨赋》
都邑露。——《荀子·富国》。注:“谓无城郭墙垣。”
乃露布上书。——《后汉书·李云传》。注:“露布,谓不封也。”
止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袒胸露乳。——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赤身露体;藏头露尾;抛头露面;露白(财宝被人看见);露天生意(〈词性:方〉∶摆摊卖货);露堂(室外;露天);露止(栖宿在屋外或野外);露立(露天站立);露布(指不封口的公文或布告)
(3) 滋润 [moisten]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诗·小雅·白华》
(4) 庇护 [protect; shelter; shield]
智子之道善矣,是先生覆露子也。——《国语》
(5) 败坏 [corrupt; ruin]
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左传》
(6) 另见 lòu
露齿、露底、露点、露骨、露申辛夷、露水、露宿、露台、露天、露天开采、露天矿、露头、露头角、露营、露原形、露止、露珠
沾的拼音:zhān(ㄓㄢ)
⒈ 浸湿:沾衣。沾润(沾湿浸润,喻沾得利益)。
⒉ 因接触而附着(zhuó )上:沾水。沾手。沾污。
⒊ 染上:沾染。
⒋ 指因凭借关系而得到:沾光。沾包。
沾字UNICODE编码U+6CBE,10进制: 27838,UTF-32: 00006CBE,UTF-8: E6 B2 BE。
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酟霑添
be stained with、moisten、touch、wet
形声:从氵、占声
moisten, wet, soak; touch
详细解释◎ 沾的拼音: Zhān
〈词性:名〉
(1) 古水名 [Zhan River]
沾,沾水,出 上党壶关东入 淇。从水,占声。——《说文》
(2) 淇水支流。源出山西省壶关县南赵掌尖老山南麓,东流入河南省,至鹤壁市西注入淇水。今上流建有弓上水库
◎ 沾的拼音: zhān
〈词性:动〉?
(1) 假借为“霑”。浸润;浸湿 [moisten;soak]
沾,一曰益也。——《说文》
惠沾渥。——《汉曹全碑》
澍雨沾洽。——《白石神君碑》
汗出沾背。——《史记·陈丞相世家》
泣下沾衿。——《汉书·李广苏建传》
长夜沾湿何由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泣下沾襟。——宋· 欧阳修《伶官传》
不终朝日,而澍雨沾洽。——《白石神君碑》
十八日,大雨沾足,乃种豆。——《聊斋志异》
(2) 又如:沾足(雨水充足);沾洽(雨水充足;渊博)。又如:沾浃(浸透);沾渥(浸润);沾臆(沾膺。泪水浸湿胸前);沾濡(浸湿);沾襟(浸湿衣襟);沾洒(水珠洒落浸湿。多指流泪);沾缨(泪水浸湿冠缨。指痛哭、悲伤)
(3) 牵扯,牵连 [involve]。如:沾扯(牵扯);沾带(牵连);沾恋(牵念留恋);沾连(沾带。牵连)
(4) 接触 [touch with]
沾水则高下不平。——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殊不沾污。
(5) 又如:沾粘(相互粘结,接触);沾唇(形容略微喝一点酒、茶水等饮料);沾牙(吃喝东西);从来滴酒不沾
(6) 熏陶;感化 [exert influence on]
礼乐所不沾,宪章弗能革。——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7) 又如:沾化(感受德化);沾被(影响所及)
(8) 受赏 [be rewarded]。如:沾赉(受赏赐;赏赐);沾赏(受赏赐);沾丐(给人以利益);沾锡(赏赐)
◎ 沾的拼音: zhān
〈词性:形〉
自矜的样子 [think highly of]。如:沾沾(自矜。自得的样子);沾沾自炫(自以为美好而自我炫耀)
◎ 沾的拼音:
霑 zhān
〈词性:动〉
(1) 雨水浸湿 [soak]
霑,渍也。——《广雅·释诂二》
霑体涂足。——《国语·齐语》。注:“霑,濡也。”
霑余襟之浪浪。——《楚辞·离骚》
既霑既足,生我百谷。——《诗·小雅·信南山》
(2) 又如:沾衣(润湿衣服);沾衿(沾湿衣襟);沾醉(饮酒大醉,沾湿胸襟);沾体涂足(身体被田水沾湿,脚上被泥巴涂污)
(3) 比喻恩泽沾润[moisten]
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沾而恩洽。——《文选·扬雄·长杨赋》
(4) 又如:沾沐(承受恩泽);沾洽(雨泽丰足,也以比喻恩泽广被)
沾包,沾包儿、沾边、沾补、沾溉、沾光、沾花惹草、沾亲、沾亲带故、沾染、沾惹、沾湿、沾手、沾污、沾沾自喜
霜的拼音:shuāng(ㄕㄨㄤ)
⒈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⒉ 像霜一样的东西:柿霜。西瓜霜。
⒊ 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⒋ 喻高洁:霜操(高洁的节操)。霜骨。霜情。
霜字UNICODE编码U+971C,10进制: 38684,UTF-32: 0000971C,UTF-8: E9 9C 9C。
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孀
frost、hoarfrost
形声:从雨、相声
frost; crystallized; candied
详细解释◎ 霜的拼音: shu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2) 同本义 [frost]
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说文》
霜者,天之所以杀也。——《汉书·董仲舒传》
履霜坚冰至。——《易·坤》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霜雪(比喻高洁清白);霜瓦(覆盖着白霜的瓦片);霜旦(下霜的早晨);霜甲(沾着霜的战甲);霜衣(寒衣);霜妃(指霜);霜序(霜降的时序);霜信(寒霜将来的信息。也为雁的别名);霜砧(寒秋时节的捣衣声);霜草(因霜害而枯萎的草;草名,也叫“相思草”);霜气(寒霜);霜鸟(指在秋冬或日暮时的乌鸦);霜雪(霜和雪;比喻心志清纯洁净);霜雾(寒气);霜黄(指树叶遭受伤害而枯黄的颜色)
(4) 年岁,年岁的代称。犹言秋 [year]
客舍并州己十霜,归心日夜忆 咸阳。—— 贾岛《渡桑乾》
(5) 如霜的粉末 [frostlike powder]
冰盘若琥珀,何以糖霜美?——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
(6) 又如:柿霜。亦指润肤的化妆品。如:雅霜;白玉霜
◎ 霜的拼音: shuāng
〈词性:形〉
(1) 譬喻白色 [white]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唐· 李白《古风》之四
(2) 又如:霜毫(白毫毛笔);霜鬓(耳边白发);霜毛(形容洁白的羽毛;比喻白发);霜衣(形容白鸟的羽毛);霜色(白色);霜侵(指白发渐渐增多);霜翎(白色的羽毛);霜絮(白棉絮);霜蓬(喻白发);霜须(形容须白如霜)
(3) 比喻高洁 [noble and unsullied]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晋· 陆机《文赋》
(4) 又如:霜操(指高洁的操持);霜女(指梅花。比喻其高洁)
(5) 譬喻冷酷、严峻 [severe]
王思远恒如怀冰,暑月亦有霜气。——《南史·陆慧晓传》
(6) 又如:霜法(严厉的法禁);霜典(严厉的法典);霜威(指寒霜肃杀的威力;比喻严厉的威势);霜烈(比喻严厉);霜台(御史台的别称。御史掌职弹劾,为风霜之任,故称。也称“霜署”)
(7) 譬喻锋利 [sharp]
钢镞润,霜刃染。——左思《吴都赋》
(8) 又如:霜刀(指锋利雪亮的刀);霜刃(锋利雪亮的刀刃);霜爪(指锐利的爪子);霜矛(指锋利雪亮的矛);霜戈(指锋利雪亮的戈)
霜晨、霜冻、霜害、霜露、霜鸟、霜淇淋、霜天、霜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