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乃祖乃父的意思

nǎinǎi

乃祖乃父



拼音nǎi zǔ nǎi fù

注音ㄋㄞˇ ㄗㄨˇ ㄋㄞˇ ㄈㄨˋ

解释乃:你的。你的祖父,你的父亲。指祖父和父亲。

出处《尚书·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

例子现今的青年不如他们的乃祖乃父节俭了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祖辈。

感情乃祖乃父是中性词。

繁体廼祖廼父

英语grandfather and father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nǎi   注音  ㄋㄞˇ   
部首  丿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86  ETN  五笔98  BNT  仓颉  NHS  郑码  YMVV  四角  17227  结构  单一电码  0035  区位  3643  统一码  4E43  笔顺  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乃的拼音:nǎi(ㄋㄞˇ)  

⒈ 才:今乃得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⒉ 是,为:乃大丈夫也。

⒊ 竟:乃至如此。

⒋ 于是,就:“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时”。

⒌ 你,你的:乃父。乃兄。“家祭无忘告乃翁”。

统一码

乃字UNICODE编码U+4E43,10进制: 20035,UTF-32: 00004E43,UTF-8: E4 B9 83。

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so、therefor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hen; really, indeed; as it turned out, after all; name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乃的拼音:

廼、迺 nǎi  

〈词性:代〉

(1) 你,你的 [your]

余嘉乃勋。——《左传·僖公十二年》

几败乃公事。——《汉书·高帝纪上》

谁谓乃公勇者?——《史记·淮南衡山传》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陆游《示儿》

(2) 又如:乃父(乃翁。你的父亲);乃祖(你的祖父;先祖);乃公(你的父亲);乃兄

(3) 他的 [his]

乃心在咸阳。—— 曹操《蒿里行》

(4) 又如:乃眷(他的妻子);乃尊(尊称别人的父亲);乃老(他的父亲);乃堂(他的母亲)

(5) 此,这个 [this]

吾闻之,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非乃子耶?——《晏子春秋》

(6) 又如:乃今(如今;从今);乃者(往日;从前)

(7) 这样,如此 [so]

子无乃称。——《庄子·德充符》

(8) 又如: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刻;乃尔(如此;这样);乃若(至于)

词性变化

乃的拼音: nǎi  

〈词性:动〉

(1) 是,就是 [be]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真乃英雄好汉;失败乃成功之母;乃是(却是)

乃的拼音: nǎi  

〈词性:副〉

(1) 刚刚,才,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just now]

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春秋经·定公十五年》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只,仅仅 [only then]。如:唯虚心乃能进步

(3) 竟,竟然 [unexpectedly;actually]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唐· 韩愈《师说》

(4) 却 [at the same time]

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却每天寻找可买的合适的土地房屋。)——汉· 刘向《列女传》

(5) 于是;就 [then;whereupon]

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乃令张仪佯去 秦,厚币委质事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婉贞挥刀奋斫…敌乃纷退。——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又如:乃遂(就,于是);乃其(于是,就)

乃的拼音: nǎi  

〈词性:连〉

可是,然而 [but;however]

时夫仆具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徐霞客游记》

常用词组

乃是、乃至

  拼音    注音  ㄗㄨˇ   
简体部首  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示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PYEG  仓颉  IFBM  郑码  WSLC  四角  37212  结构  左右电码  4371  区位  5570  统一码  7956  笔顺  丶フ丨丶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祖的拼音:zǔ(ㄗㄨˇ)  

⒈ 父亲的上一辈:祖父。祖考。祖母。祖妣。

⒉ 称与祖父同辈的人:外祖父。外祖母。

⒊ 先代:祖宗。祖业。祖制。祖祭。祖国。

⒋ 初,开始:鼻祖。

⒌ 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祖师。

⒍ 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送行:“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祖饯。

⒎ 姓。

统一码

祖字UNICODE编码U+7956,10进制: 31062,UTF-32: 00007956,UTF-8: E7 A5 96。

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ncestor、founder、grandfather、originator

造字法

形声:从礻、且声

English

ancestor, forefather; grandfath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祖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示,且(   )。从“示”与祭祀、宗庙有关。本义:祖庙)

(2) 同本义 [ancestral temple of a ruling house]

祖,始庙也。——《说文》。段注:“始兼二义,新庙为始,远庙亦为始。”

左祖右社。——《周礼·考工记·匠人》

受终于文祖。——《书·舜典》孔传:“文祖者, 尧文德之祖庙。”

启乃下, 武王善之,封之于 宋,立其祖。——《荀子·成相》

(3) 又如:祖祢(祖祢庙。祖庙与父庙)

(4) 祖父 [grandfather]

吾祖死于是。——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与吾祖居者。

吾祖太常公。——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祖宗 ;祖先;自祖父以上各辈尊长 [ancestor]

祖考来格。——《书·益稷》

故先祖基之,子孙成之。——《盐铁论·结和》

无念尔祖。——《诗·大雅·文王》

(6) 又如:祖积(祖宗遗传下来);祖贯(祖辈居住之处;祖籍);祖陇(祖传的土地);祖烈(祖宗的功业);祖家(同一祖先的家族);祖训(祖先的遗训;祖父的训戒)

(7) 祖师。指言行、功业为后世所宗仰者 [the founder;the founder of a school of learning ,a craft,etc.]

第一祖摩诃迦叶。——《景德传灯录》

(8) 又如:祖心,祖意(祖师的心意);祖印(祖师法印);祖位(祖师);祖系(祖师世系)

(9) 帝王的庙号 [posthumous title of an emperor] 。从汉代开始,凡创业的国君死,其庙号称为“祖”。如汉称刘邦为汉高祖,唐称李渊为唐高祖

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史记·孝文帝本纪》

(10) 初,开始。亦指事物的本源 [beginning]

浮游乎万物之祖。——《庄子·山木》

(11) 又如:祖始(本源;起源);祖源(水流的源头);祖帖(最早的法帖);祖本(书籍、碑帖最先的刻本或拓本)

(12) 根本;根据。亦指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 [base]。如:祖花(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

(13) 姓

词性变化

祖的拼音:   

〈词性:动〉

(1) 效法;承袭 [follow]

皆祖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祖式(效法;仿效);祖用(仿效使用);祖法(效法);祖效(仿效;效法);祖尚(效法);祖袭(效法,因袭)

(3) 崇尚 [uphold;advocate]。如:祖尚(崇尚效法)

(4) 熟悉 [be practised in]

祖识地德。——《国语·鲁语》

(5) 又如:祖识(熟习知悉)

(6) 出行时祭祀路神。引申为饯行 [sacrifice to the Spirit of the Roads before starting on a journey;give a farewell dinner]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战国策·燕策》

(7) 又如:祖道,祖韨(古人出行时祭祀路神);祖别(祖饯送别);祖行(饯别将病逝者;饯行)

(8) 死者将葬时之祭。泛指为死者作祭 [sacrifice]。如:祖日(为死者设祭尊之日);祖泣(祭奠哭泣);祖畅(古代丧葬,于出殡前设奠所用的郁畅酒);祖腊(祖为古代祭祀五帝五神于明棠,以祖宗配食的祭名;腊是年终祭祀祖先的大祭)

常用词组

祖辈、祖鞭、祖产、祖冲之、祖传、祖坟、祖父、祖国、祖籍、祖居、祖考、祖龙一炬、祖率、祖母、祖母绿、祖上、祖师,祖师爷、祖始、祖孙、祖述、祖先、祖像、祖业、祖宗、祖祖辈辈

  拼音  nǎi   注音  ㄋㄞˇ   
部首  丿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2画  
五笔86  ETN  五笔98  BNT  仓颉  NHS  郑码  YMVV  四角  17227  结构  单一电码  0035  区位  3643  统一码  4E43  笔顺  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乃的拼音:nǎi(ㄋㄞˇ)  

⒈ 才:今乃得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⒉ 是,为:乃大丈夫也。

⒊ 竟:乃至如此。

⒋ 于是,就:“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时”。

⒌ 你,你的:乃父。乃兄。“家祭无忘告乃翁”。

统一码

乃字UNICODE编码U+4E43,10进制: 20035,UTF-32: 00004E43,UTF-8: E4 B9 83。

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乃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so、therefor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hen; really, indeed; as it turned out, after all; name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乃的拼音:

廼、迺 nǎi  

〈词性:代〉

(1) 你,你的 [your]

余嘉乃勋。——《左传·僖公十二年》

几败乃公事。——《汉书·高帝纪上》

谁谓乃公勇者?——《史记·淮南衡山传》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陆游《示儿》

(2) 又如:乃父(乃翁。你的父亲);乃祖(你的祖父;先祖);乃公(你的父亲);乃兄

(3) 他的 [his]

乃心在咸阳。—— 曹操《蒿里行》

(4) 又如:乃眷(他的妻子);乃尊(尊称别人的父亲);乃老(他的父亲);乃堂(他的母亲)

(5) 此,这个 [this]

吾闻之,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非乃子耶?——《晏子春秋》

(6) 又如:乃今(如今;从今);乃者(往日;从前)

(7) 这样,如此 [so]

子无乃称。——《庄子·德充符》

(8) 又如:因山势高峻,乃在山腰休息片刻;乃尔(如此;这样);乃若(至于)

词性变化

乃的拼音: nǎi  

〈词性:动〉

(1) 是,就是 [be]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真乃英雄好汉;失败乃成功之母;乃是(却是)

乃的拼音: nǎi  

〈词性:副〉

(1) 刚刚,才,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just now]

九月…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春秋经·定公十五年》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只,仅仅 [only then]。如:唯虚心乃能进步

(3) 竟,竟然 [unexpectedly;actually]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唐· 韩愈《师说》

(4) 却 [at the same time]

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却每天寻找可买的合适的土地房屋。)——汉· 刘向《列女传》

(5) 于是;就 [then;whereupon]

屠乃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乃令张仪佯去 秦,厚币委质事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婉贞挥刀奋斫…敌乃纷退。——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6) 又如:乃遂(就,于是);乃其(于是,就)

乃的拼音: nǎi  

〈词性:连〉

可是,然而 [but;however]

时夫仆具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徐霞客游记》

常用词组

乃是、乃至

  拼音  fù fǔ   注音  ㄈㄨˋ ㄈㄨˇ   
部首  父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86  WQU  五笔98  WRU  仓颉  CK  郑码  OOS  四角  80400  结构  单一电码  3637  区位  2424  统一码  7236  笔顺  ノ丶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父的拼音:fù(ㄈㄨˋ)  

⒈ 爸爸,母亲的丈夫:父母。父辈。父子。父兄。

⒉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父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父。舅父。

其他字义

父的拼音:fǔ(ㄈㄨˇ)  

⒈ 老年人:田父。渔父。

⒉ 同“甫”。

统一码

父字UNICODE编码U+7236,10进制: 29238,UTF-32: 00007236,UTF-8: E7 88 B6。

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父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ther、sire

相关字词

女、子、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father; KangXi radical 88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父的拼音:   

〈词性:名〉

(1) 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 [courtesy name]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大雅》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 眜。——《春秋》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old man]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父知之乎?(父:老先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3) 又如:渔父;田父

(4) 通“甫”。开始 [beginning]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四十二章》

(5) 又如:教父(教戒的开始)

(6) 天。古人以为天地生万物,故称天为“父” [heaven]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呼母。——《易·说卦》

词性变化

父的拼音:   

〈词性:动〉

(1) 通“捕”(   )。捕捉,捉拿 [catch;capture]

徒以而富(通福)之,父系而伏之。——《管子·侈靡》

(2) 另见   

基本词义

父的拼音:   

〈词性: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本义:父亲)

(2) 同本义

(3) 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 [father]

父,家长举教者。——《说文》

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

(4) 又

见父之执。疏:“父执,谓执友与父同志者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父至尊也。——《仪礼·丧服传》

(5) 又

父子手足也。

父者子之天也。

乾为父。——《易·说卦》

父者,家之隆也。——《荀子·致仕》

孙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世说新语·言语》

(6) 又如:父执(父亲的朋友);父祖(父亲和祖父);父宗(父亲的继承人);父艰(父丧。同父忧);父任(儿子因父亲任官而得官职);父执(父亲的朋友);父族(父亲的亲族);父业(父亲的事业)

(7) 对某一种大事业的创始者的尊称。如:国父;革命之父;氢弹之父;原子能之父

(8) 指万物化生之本

乾为父。——《易·说卦传》

(9) 又如:父天(以天为父);父母国,父国,父母之邦(祖国)

(10) 对和父亲同辈的男性亲属的称呼。如:伯父;叔父;祖父;父老。后亦以称姻亲中的长辈。如:舅父;姨父;岳父

(11) 古代天子、诸侯对同姓长辈的称呼 [kinsman]

以速诸父。——《诗·小雅·伐木》

(12) 亦指与雏、崽有直接血缘关系的禽兽中的雄性 [male animal]。如:父马(雄马)

(13) 上古对官长的称呼。宋时,羌、西夏等少数民族对汉族官长亦尊称“父” [official]。如:父师(太师。上古三公之一);父舅(古代天子对诸侯的称呼。同姓诸侯称父,异姓的称舅)

词性变化

父的拼音:   

〈词性:动〉

(1) 行为像个父亲 [father]。如:父事(把别人当做父亲一般对待)

(2) 另见   

常用词组

父辈、父党、父老、父母、父母官、父亲、父权,父系继承权、父系、父系、父兄、父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