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南贩北贾的意思

nánfànběi

南贩北贾



拼音nán fàn běi gǔ

注音ㄋㄢˊ ㄈㄢˋ ㄅㄟˇ ㄍㄨˇ

解释为了谋生而到处奔走。

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八:“南贩北贾,与怨为市,利得自治。”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谋生。

谜语湖南买菜湖北卖

感情南贩北贾是中性词。

繁体南販北賈

英语hury here and there to make a living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nán nā   注音  ㄋㄢˊ ㄋㄚ   
部首  十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FMUF  仓颉  JBTJ  郑码  EDLD  四角  4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0589  区位  3647  统一码  5357  笔顺  一丨丨フ丶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南的拼音:nán(ㄋㄢˊ)  

⒈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⒉ 姓。

其他字义

南的拼音:nā(ㄋㄚ)  

⒈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统一码

南字UNICODE编码U+5357,10进制: 21335,UTF-32: 00005357,UTF-8: E5 8D 97。

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南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out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南的拼音:   

另见 nán  

常用词组

南无

基本词义

南的拼音: ná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 方位名。和“北”相对 [south]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 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4) 南方;南面 [South]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 阮居道北。——《新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南风(南方势力);南酒(黄酒,南方酿造);南宗(佛教指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惠能所创立);南夏(泛指中国的南部);南客(客居南方);南浦(南面的水边);南琛(南方所产的珍宝);南乡(南方);南邻(古指南方金邻国;南边的近郊);南荣(房屋的南檐;南方之地);南鄙(南方边境地区);南迁(迁都南方);南徼(南方边陲);南馔(南方口味的菜肴);南关(南方的关塞)

(6) 官爵名。通“男” [baron]

郑伯,男南也。——《孔子家语·正论解》。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7) 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Nan]

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晋书》

(8) 姓

词性变化

南的拼音: nán  

〈词性:动〉

(1) 向南走;向南移动 [move toward south]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 象郡。

(3) 又如:南辕(车辕向南)

南的拼音: nán  

〈词性:副〉

(1) 向南 [toward south]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南面称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南奔(向南奔跑)

(3) 另见   

常用词组

南半球、南北、南边、南部、南朝[420—589]、南方、南风、南宫、南瓜、南冠、南郭处士、南国、南海、南海、南货、南极、南极潇湘、南柯一梦、南岭、南美洲、南门、南面、南亩、南腔北调、南沙群岛、南唐、南山、南温带、南亚、南亚次大陆、南阳、南阳西鄂、南洋、南夷、南辕北辙、南针

  拼音  fàn   注音  ㄈㄢˋ   繁体    
部首  贝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MRCY  仓颉  BOHE  郑码  LOPX  四角  72847  结构  左右电码  6305  区位  2323  统一码  8D29  笔顺  丨フノ丶ノ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贩(販)的拼音:fàn(ㄈㄢˋ)  

⒈ 买货出卖:贩私。贩毒。贩卖。贩运。

⒉ 买货物出卖的行商或小商人:商贩。摊贩。

统一码

贩字UNICODE编码U+8D29,10进制: 36137,UTF-32: 00008D29,UTF-8: E8 B4 A9。

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贩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uy to sell、monger

造字法

形声:从贝、反声

English

peddler, hawker, street merch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贩的拼音:

f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贝,反声。本义:贱买而贵卖的人)

(2) 同本义 [peddler;pedlar;pedler]

贩,买贱卖贵也。——《说文》

贩夫贩妇。——《周礼·司市》

虽负贩者,必有尊也。——《礼记·曲礼》

(3) 又如:菜贩;摊贩;贩商(商贩);贩人(商贩)

(4) 古国名 [Fan state]

贩,古国名。——《六书故》

词性变化

贩的拼音:

fàn  

〈词性:动〉

(1) 买货出售 [buy to resell]

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后汉书·吴汉传》

(2) 又如:贩粜(贩卖粮食);贩鲜(贩卖鱼虾之类);贩易(做买卖);贩肆(贩运货物,开店买卖)

(3) 也单指买进货物 [buy]。如:贩籴(收买粮食);贩买(买进);贩官(买得官位)

(4) 比喻叛卖 [betray]

虽吕布贩君, 郦寄卖友,万之斯人,未足为酷。——《宋书·沈攸之传》

(5) 又如:贩君(卖主求荣);贩国(卖国);贩交买名(卖友求荣)

(6) 卖出 [sell out]。如:贩路(销路);贩贴(出卖劳力,依附于人);贩质(典卖)

常用词组

贩毒、贩夫、贩夫俗子、贩夫走卒、贩卖、贩运、贩子

  拼音  běi bèi   注音  ㄅㄟˇ ㄅㄟˋ   
部首  匕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UXN  仓颉  LMP  郑码  TIRR  四角  12110  结构  左右电码  0554  区位  1717  统一码  5317  笔顺  丨一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北的拼音:běi(ㄅㄟˇ)  

⒈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⒉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其他字义

北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古同“背”,违背,违反。

统一码

北字UNICODE编码U+5317,10进制: 21271,UTF-32: 00005317,UTF-8: E5 8C 97。

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北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nort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north; northern; northwa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北的拼音: běi  

〈词性:名〉

(1) 方位名。与“南”相对 [north]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

然则北通巫峡。——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沛公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又北向。——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正北;西北;东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阳市北。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北里(妓院);北阙(皇宫。借指帝王);北鄙(北方的边邑);北雍(北京的国子监);北邙乡女(代指死去的女性);北津(北方的渡口)

(3) 败逃的军队 [defeated troops]

燕兵独追北,入至 临淄。——《战国策·燕策一》

(4) 姓

词性变化

北的拼音: běi  

〈词性:动〉

(1) 败北 [be defeated]

连战皆北。——《史记·项羽本纪》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2) 败逃 [retreat]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汉· 贾谊《过秦论》

(3) 另见 bèi  

常用词组

北边、北兵、北部、北半球、北辰、北大荒、北狄、北斗,北斗七星、北伐战争、北方、北方方言、北方话、北方人、北风、北瓜、北关、北国、北海、北寒带、北极、北极圈、北极星、北极熊、北京话、北京时间、北京猿人、北昆、北虏、北面、北冥、北平、北曲、北堂、北纬、北温带、北洋、北洋军阀、北岳区

  拼音  gǔ jiǎ   注音  ㄍㄨˇ ㄐ一ㄚˇ   繁体    
部首  贝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SMU  仓颉  MWBO  郑码  FJLO  四角  10802  结构  上下电码  6328  区位  2854  统一码  8D3E  笔顺  一丨フ丨丨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贾(賈)的拼音:gǔ(ㄍㄨˇ)  

⒈ 作买卖的人;商人。古时特指设店售货的坐商:行商坐贾。

⒉ 卖:余勇可贾(比喻还有多余的力量可以使出)。

其他字义

贾(賈)的拼音:jiǎ(ㄐ一ㄚˇ)  

⒈ 姓。

统一码

贾字UNICODE编码U+8D3E,10进制: 36158,UTF-32: 00008D3E,UTF-8: E8 B4 BE。

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贾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贝、西声

English

surname; merchant; buy, tra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贾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本义:做买卖)

(2) 同本义 [do business]

贾,市也。——《说文》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乐府诗集·孤儿行》

鄙谚曰:“长袖善舞,多财善贾。”——《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贾资(做买卖的资金);贾道(做买卖之道);贾贸(买卖;交易);贾贷(买卖)

(4) 坐卖。泛指卖 [sell]

极赏则民贾其上。——《周书·命训》

以商贾阜货而行市。——《周礼·地官·司市》。注:“商店卖物曰贾。”

齐高固入 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击桑本焉,以徇 齐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左传·成公二年》

(5) 又如:贾欺(兜售谎言);贾用(卖东西);贾勇(出卖勇力)

(6) 买 [buy]

贾余馀勇。——《左传·成公二年》

平子每岁贾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7) 又如:贾马(买马);贾田(买田);贾官(买取官职)

(8) 谋求;求取 [strive for]

谋于众不以贾好。——《国语·晋语》

(9) 又如:贾誉(沽名钓誉);贾诚(博取忠诚的名声);贾国(谋取国柄);贾利(求取利益);贾息(经商求利)

(10) 招引,招惹 [court]

吾焉用此以贾害也。——《左传·桓公十年》

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晋书·张华传·鹪鹩赋》

(11) 又如:贾害(自惹祸害);贾憎(招致憎恨);贾怠(招致百姓怠惰)

词性变化

贾的拼音:

  

〈词性:名〉

(1) 商人。古时特指囤积营利的坐商,古时候称行商为“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商人 [merchant]

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孟子·梁惠王上》

贾竖易动以利。——《史记·留侯世家》

商贾相与歌于市。——宋· 苏轼《喜雨亭记》

一日,新贾合两部为大会。——《马伶传》

(2) 又如:贾田(商贾人家所受的田);贾胡(指古代西域的商人);贾竖(商人奴才);贾侩(商人、市侩)

(3) 古官名 [an official's name]。

郈鲂假使为贾正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4) 又如:贾正(古官名。掌管城市商业,调节物价)

(5) 另见 jiǎ  

常用词组

贾祸、贾人

基本词义

贾的拼音:

jiǎ  

〈词性:名〉

(1) (形声。从贝,覀( xià  )声。(   )本义:做买卖)

(2) 中国古国名 [Jia state]。姬姓,唐叔虞少子公明封此。后为晋所灭。地在今山西省襄汾县东

(3) 一种鸟的名字。鹰属 [buzzard]

(4) 姓

贾余庆献谄于后。(贾为南宋的右丞相,充任祈请使与文天祥一同出使元营。他和吕师孟都是通敌卖国的,所以说“构恶”、“献谄”。)——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贾董(汉贾谊和董仲舒的并称。二人以文才著名)

(6) 另见   

基本词义

贾的拼音:

jià  

〈词性:名〉

(1) 通“价”。价格,价值 [price]

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

求善贾而沽诸?

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孟子·滕文公上》

有者,半贾而卖。——晁错《论贵粟疏》

求食者皆多人所共得利之事,以作此鬻卖于市,得价以归,乃得食焉。——《论衡·刺孟》

而贾咸贵。——《汉书·宣帝纪》

问君贾几何?——《汉书·杨朴传》

(2) 另见 gǔ;jiǎ  

南贩北贾: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