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南棹北辕的意思

nánzhàoběiyuán

南棹北辕



拼音nán zhào běi yuán

注音ㄋㄢˊ ㄓㄠˋ ㄅㄟˇ ㄩㄢˊ

解释犹南航北骑。

出处

繁体南櫂北轅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拼音  nán nā   注音  ㄋㄢˊ ㄋㄚ   
部首  十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FMUF  仓颉  JBTJ  郑码  EDLD  四角  40227  结构  上下电码  0589  区位  3647  统一码  5357  笔顺  一丨丨フ丶ノ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南的拼音:nán(ㄋㄢˊ)  

⒈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⒉ 姓。

其他字义

南的拼音:nā(ㄋㄚ)  

⒈ 〔南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萨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弥陀佛”、“南南观世音菩萨”。

统一码

南字UNICODE编码U+5357,10进制: 21335,UTF-32: 00005357,UTF-8: E5 8D 97。

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南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out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南的拼音:   

另见 nán  

常用词组

南无

基本词义

南的拼音: nán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 方位名。和“北”相对 [south]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 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4) 南方;南面 [South]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 阮居道北。——《新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南风(南方势力);南酒(黄酒,南方酿造);南宗(佛教指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惠能所创立);南夏(泛指中国的南部);南客(客居南方);南浦(南面的水边);南琛(南方所产的珍宝);南乡(南方);南邻(古指南方金邻国;南边的近郊);南荣(房屋的南檐;南方之地);南鄙(南方边境地区);南迁(迁都南方);南徼(南方边陲);南馔(南方口味的菜肴);南关(南方的关塞)

(6) 官爵名。通“男” [baron]

郑伯,男南也。——《孔子家语·正论解》。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7) 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Nan]

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晋书》

(8) 姓

词性变化

南的拼音: nán  

〈词性:动〉

(1) 向南走;向南移动 [move toward south]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 象郡。

(3) 又如:南辕(车辕向南)

南的拼音: nán  

〈词性:副〉

(1) 向南 [toward south]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南面称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南奔(向南奔跑)

(3) 另见   

常用词组

南半球、南北、南边、南部、南朝[420—589]、南方、南风、南宫、南瓜、南冠、南郭处士、南国、南海、南海、南货、南极、南极潇湘、南柯一梦、南岭、南美洲、南门、南面、南亩、南腔北调、南沙群岛、南唐、南山、南温带、南亚、南亚次大陆、南阳、南阳西鄂、南洋、南夷、南辕北辙、南针

  拼音  zhào zhuō   注音  ㄓㄠˋ ㄓㄨㄛ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SHJH  仓颉  DYAJ  郑码  FIKE  四角  41946  结构  左右电码  2777  区位  7294  统一码  68F9  笔顺  一丨ノ丶丨一丨フ一一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棹的拼音:zhào(ㄓㄠˋ)  

⒈ 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⒉ 划船:“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⒊ 船:棹夫(船家)。归棹。

其他字义

棹的拼音:zhuō(ㄓㄨㄛ)  

⒈ 同“桌”。

统一码

棹字UNICODE编码U+68F9,10进制: 26873,UTF-32: 000068F9,UTF-8: E6 A3 B9。

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棹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桌櫂䑲

造字法

形声:从木、卓声

English

oar; bo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棹的拼音:

zhào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卓声。本义:长的船桨)

(2) 同本义 [long oar]

桂棹兮兰枻。——《楚辞·九歌·湘君》

(3) 又如:棹竿(竹竿制作的船桨)

(4) 泛指船桨 [oar]

短棹沿洄野兴浓。——陆游《泛舟》

(5) 又如:短棹(短把的船桨)

(6) 指船 [boat]

发战棹东下。——《宋史·太祖本纪》

春歌弄明月,归棹落花前。——徐彦伯《采莲曲》

(7) 又如:棹夫(船夫);棹郎(船夫);棹楫(船桨);棹影(船影)

词性变化

棹的拼音: zhào  

〈词性:动〉

(1) 划[船] [row (a boat)]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

(2) 又如:棹船(划船);棹力(船桨划水之力);棹舟(划船);棹卒(操棹行船的兵士)

  拼音  běi bèi   注音  ㄅㄟˇ ㄅㄟˋ   
部首  匕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UXN  仓颉  LMP  郑码  TIRR  四角  12110  结构  左右电码  0554  区位  1717  统一码  5317  笔顺  丨一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北的拼音:běi(ㄅㄟˇ)  

⒈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⒉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其他字义

北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古同“背”,违背,违反。

统一码

北字UNICODE编码U+5317,10进制: 21271,UTF-32: 00005317,UTF-8: E5 8C 97。

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北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north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north; northern; northwar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北的拼音: běi  

〈词性:名〉

(1) 方位名。与“南”相对 [north]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

然则北通巫峡。——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沛公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又北向。——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正北;西北;东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阳市北。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北里(妓院);北阙(皇宫。借指帝王);北鄙(北方的边邑);北雍(北京的国子监);北邙乡女(代指死去的女性);北津(北方的渡口)

(3) 败逃的军队 [defeated troops]

燕兵独追北,入至 临淄。——《战国策·燕策一》

(4) 姓

词性变化

北的拼音: běi  

〈词性:动〉

(1) 败北 [be defeated]

连战皆北。——《史记·项羽本纪》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2) 败逃 [retreat]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汉· 贾谊《过秦论》

(3) 另见 bèi  

常用词组

北边、北兵、北部、北半球、北辰、北大荒、北狄、北斗,北斗七星、北伐战争、北方、北方方言、北方话、北方人、北风、北瓜、北关、北国、北海、北寒带、北极、北极圈、北极星、北极熊、北京话、北京时间、北京猿人、北昆、北虏、北面、北冥、北平、北曲、北堂、北纬、北温带、北洋、北洋军阀、北岳区

  拼音  yuán   注音  ㄩㄢˊ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4画  
五笔  LFKE  仓颉  KQGRV  郑码  HEJR  四角  44532  结构  左右电码  6562  区位  5215  统一码  8F95  笔顺  一フ丨一一丨一丨フ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辕(轅)的拼音:yuán(ㄩㄢˊ)  

⒈ 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辕马。车辕。驾辕。南辕北辙。

⒉ 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借指衙署:辕门。行(xíng   )辕。

统一码

辕字UNICODE编码U+8F95,10进制: 36757,UTF-32: 00008F95,UTF-8: E8 BE 95。

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辕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thill

造字法

形声:从车、袁声

English

axle; magistrate's office;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辕的拼音:

yu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车,袁声。本义:车辕子,车前驾牲口的直木)

(2) 同本义 [shafts of a cart]

辕,辀也。——《说文》。按,大车、柏车、羊车皆左右两木,曰辕,其形直。一牛在辕间;田车、兵车、乘车皆居中。一木穹隆而上,曰辀,其形曲。

今夫大车之辕挚,其登又难,既克其登,其覆车也必易。——《考工记·辀人》

凡为辕,三其轮崇。——《周礼·考工记·车人》

令尹南辕返旆。——《左传·宣公十二年》

(3) 又如:辕轭(车前驾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车子)辕缚(指辂木。因其缚于辕上,故名)

(4) 古代帝王外出止宿时,于险阻处置车为屏藩,又仰两车使辕对峙如门,称辕门 [outer gate(of a commander's or emperor's temporary residence)formed by two carriages]

置旃以为辕门。——《谷梁传·昭公八年》

设车宫辕门。——《周礼》

(5) 又如:辕垣(官署)

(6) 后指军营之门或行馆,即长官战场司令部或官方的衙署 [office of magistrate]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三国演义》

城中有何新闻?抚军在辕否?——沈浮《浮生六记》

(7) 又如:辕门抄(清朝督抚官署抄寄属下州、府、县的公文或情报。后改为木板印刷)

(8) 车 [cart]。如:辕下(车下);辕辙(车迹);辕议(车夫的议论。泛指街谈巷议)

(9) 犁辕 [shaft of a plough]。如:辕长(犁辕的长度)

(10) 古地名 [Yuan village]。在今山东省禹城县境内

(11) 姓 [surname]。春秋陈有辕涛涂

常用词组

辕骡、辕马、辕门

南棹北辕:成语接龙顺接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