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ná táng zuò cù
注音ㄋㄚˊ ㄊㄤˊ ㄗㄨㄛˋ ㄘㄨˋ
解释摆架子,装腔作势。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这会子替奶奶办了一点子事,况且关会着好几层儿呢,就这么拿糖作醋的起来,也不怕人家寒心?”
例子钱钟书《围城》:“来去我有自由,给你面子问你一声,倒惹你拿糖作醋。”
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含贬义。
感情拿糖作醋是贬义词。
繁体拿鎕作醋
近义装腔作势、拿班做势
英语strike an attitude(make a great show)
动物生肖牛,虎,蛇
拿的拼音:ná(ㄋㄚˊ)
⒈ 用手取,握在手里:拿笔。拿枪。
⒉ 掌握,把握:拿主意。拿权。拿手。
⒊ 挟(xié )制:拿捏(故意刁难人,要挟人)。拿大(自以为比别人强,看不起人,摆架子)。
⒋ 侵蚀,侵害:让药水拿白了。
⒌ 逮捕,捉:拿获。擒拿。拿问。
⒍ 攻下,占领:一定要把敌人的碉堡拿下来。
⒎ 介绍,引出对象,相当于“把”:我拿你当亲人看待。
⒏ 介词,引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用”:拿笔来写。
拿字UNICODE编码U+62FF,10进制: 25343,UTF-32: 000062FF,UTF-8: E6 8B BF。
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㧱拏挐搻
be able to do、fetch、have、hold、seize、take
放
会意:从合、从手
take, hold, grasp; bring; with
详细解释◎ 拿的拼音:
挐 ná
〈词性:动〉
(1) (会意。手合起来,表示握持,字本作“挐”。从手。奴声。本义:握持)
(2) 同本义 [hold;take]
手里拿串拍板。——《水浒传》
(3) 又如:从架上拿书;用钳子拿钉子;他拿起帽子和大衣走了;别拿我的东西
(4) 捉拿 [arrest;catch]
差人拿不将他来;差人都合他是一个人,谁肯拿他?——《醒世姻缘传》
(5) 又如:缉拿(搜查捉拿);拿不将(拿不了);拿究(捉拿查究);拿捕(捉拿;逮捕);拿访(捉拿查访);拿送(逮捕解送);拿解(逮捕解送)
(6) 矜持;摆 [put on]。如:拿一手(摆架子;要挟);拿三撇四(装模作样);拿身分(犹言摆架子);拿腔(拿乔。装腔作势);拿捻(故作姿态)
(7) 刁难 [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 sb.]
因怕金桂拿他,所以不敢透漏。——《红楼梦》
(8) 如:拿把;拿捏
(9) 把握 [grasp;be sure of]。如:拿准(十分有把握);拿稳(有把握;沉着)
(10) 攻克;俘获 [capture]。如:拿下敌人的碉堡
(11) 用手把一件东西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 [bring]。如:拿回家
(12) 用…手段表现或运用权力 [wield]。如:拿钱垫人(以钱压人);拿权
(13) 提起;举起;抬;吊 [lift]。如: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咳了一声,拿起脚就走了
◎ 拿的拼音: ná
〈词性:介〉
(1) 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或方法等。相当于“用” [with]。如:拿事实说话
(2) 引进所处置的对象,相当于“把” [equivalent to]。如:别拿他当小孩
(3) 和“来说”、“来讲”连用,举出要说明的事物或情况 [for example]。如:拿我们来说,缺勤是极少的 注:“纷挐”的“挐”不作“拿”
拿办、拿不出手、拿不准、拿大、拿大顶、拿顶、拿斗、拿获、拿架子、拿捏、拿乔、拿权、拿人、拿手、拿印把儿、拿主意
糖的拼音:táng(ㄊㄤˊ)
⒈ 从甘蔗、甜菜、米、麦等提制出来的甜的物质:白糖。红糖。冰糖。糖浆。糖稀。糖膏。糖瓜儿。糖房(旧时制糖的作坊。亦称“糖寮”、“榨寮”)。糖衣。
⒉ 碳水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分为“单糖”、“双糖”三种,是人体内产生热能的主要物质:糖元。糖尿病(因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是一种以体内糖代谢紊乱、血糖增高为主的慢性疾病)。
糖字UNICODE编码U+7CD6,10进制: 31958,UTF-32: 00007CD6,UTF-8: E7 B3 96。
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糖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糃糛餹醣饄
candy、sugar
形声:从米、唐声
sugar; candy; sweets
详细解释◎ 糖的拼音:
鎕 táng
〈词性:名〉
(1) (形声。从米,唐声。本义:食用糖及糖制食品的统称)
(2) 食糖。古代以麦作饴,即麦芽糖。后多用甘蔗、甜菜等制糖 [sugar]
糖,饴也。——《广韵》
更添糖,拼折本,供他几碗。——宋· 史浩《粉蝶儿·咏圆子》
(3) 又如:红糖;白糖;冰糖;糖餔(一种甜饼);糖霜(细白沙糖);糖馈(一种甜饼。也作馈)
(4) 糖果;糖块 [sweets; candy]。如:水果糖;奶糖
糖厂、糖醋、糖弹、糖房、糖果、糖葫芦、糖精、糖梨、糖萝卜、糖尿、糖尿病、糖人,糖人儿、糖食、糖水、糖衣、糖衣炮弹、糖饴
作的拼音:zuò(ㄗㄨㄛˋ)
⒈ 起,兴起,现在起:振作。枪声大作。
⒉ 从事,做工:工作。作息。作业。
⒊ 举行,进行: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
⒋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作恶(è )。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⒌ 当成,充当: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⒍ 创造:创作。写作。作曲。作者。
⒎ 文艺方面的成品:作品。不朽之作。
⒏ 同“做”。
⒐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作坊。
⒑ 从事某种活动:作揖。作弄。作死。
作字UNICODE编码U+4F5C,10进制: 20316,UTF-32: 00004F5C,UTF-8: E4 BD 9C。
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作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㑅乍胙
act as、do、make、pretend、regard as、be delivered of、fashion
make; work; compose, write; act, perform
详细解释◎ 作的拼音: zuō
〈词性:名〉
(1) 作坊,手工业工场 [workshop]
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合,…而 礼径至所作,不复重奏,称诏罢民。——《三国志·魏志》
(2) 又如:作房(作坊);作分(作坊);木工作;油漆作;洗衣作
(3) 另见 zuò (除作坊外,其余都读 zuò )
作坊
◎ 作的拼音: zuò
〈词性:动〉
(1)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 同本义[get up]
作,起也。——《说文》
明两作。——《易·离》
作其即位。——《书·无逸》
与子偕作。——《诗·秦风·无衣》
或作而行之。——《考工记》
凡作民。——《周礼·士师》
三献作止爵。——《仪礼·特牲礼》
后圣有作。——《礼记·礼运》
而后作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舍瑟而作。——《论语·先进》
客作而辞。——《礼记·少仪》
如日出时,眠者皆作。——宋· 苏轼《画佛赞》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作止(作息;起居)
(4) 起来;开始工作 [rise; do; make]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乐府诗集》
蚤作而夜思。——唐· 柳宗元《送董邵南序》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春寒。——唐·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5) 又如:作力(出力;使力);作本(务农);作苦(耕作辛苦);作一(劳动专一);作牧(畜牧,放牧);作剧(劳作勤苦);作劳(劳作,劳动);作甚(做什么)
(6) 产生,兴起 [arise]
包牺氏没, 神农氏作。——《易·系辞下》
周秦之际,诸子并作。——《论衡》
由汤至于 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孟子·公孙丑下》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
天油然作云。——《孟子》
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于蘖栽。——汉· 张衡《东京赋》
浓雾半作半止。——《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7) 又如:作兴(兴起);作师(兴兴);作病(发生疾病,致病);作见(出现;显现);作逆(作乱,造反);作贼(造反);作缘(发生瓜葛、联系)
(8) 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do; make]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梁惠王上》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后汉书·张衡传》
作结绳而为罔罟。——《易·系辞下》
为楚王作剑。—— 晋· 干宝《搜神记》
吾为楚王作剑。
汝父为楚王作剑。
作二铁板。——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9) 又如:作茶(制茶);作治(制作。亦指制造的成品);作黍(做黍米饭);作烦(制造麻烦,添麻烦);作衅(制造事端);作景(为难,作梗);作对头(与人为敌、为难)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生人作死别。
故作不浪计。
作推敲之势。——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10) 写作,创作 [compose]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列传》
仲尼卮而作《春秋》。—— 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唐· 王勃《滕王阁序》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唐· 白居易
(11) 《与元九书》
作敲字佳矣。——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令作诗。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2) 又如:作古作故(不依旧规,自创先例);作述(创作传述)
(13) 振作 [boost]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告子下》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
(14) 又如:作气(振作勇气);作强(产生强劲之力)
(15) 假装,装出 [feign]。如:作面子(装点面子);作乔(装假,装模做样);作筏子(做样子);作张作致(装模作样);作轨(作为规范);作喜(变作笑脸,露出喜色)
(16) 充当 [work as]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
(17) 又如:做冰(做媒人);作霖(充作救旱之雨。后指降甘霖或下雨);作小(做小。与人为妾);作眼(做眼线);作甘(做救旱甘霖)
(18) 当作 [serve as]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老大嫁作商人妇。——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19) 又如:作傍(当作靠山;作依托);作外(当作外文,见外);作做(当作,算作)
(20) 建筑 [build]
将有作。——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作亭者谁。——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1) 又如:作邑(建筑都城);作洛(另建新都);作土(积土堆垒以御敌)
(22) 发出音响,演奏 [play]
乐将作。——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23) 又如:作倡(演奏音乐或表演歌舞);作健(成为强者。谓奋发称雄)
(24) 生出,长出来 [begin to grow; come into being]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小雅·采薇》
(25) 又如:作花(长出花蕾;开花);作谷(田里生长着的谷物);作肉(方言。长肉)
(26) 培育,造就 [culture]
亦惟助宅天命,作新民。——《书·康诰》
(27) 又如:作育(造就培养);作新(比喻教化百姓移风易俗);作养(培养,培育);作诲(教诲,训导)
(28) 担任 [assume the office of ]
伯禹作司空。——《书·舜典》
(29) 又如:作县(当县官);作吏(担任官职);作宾(担任太子宾客职务);作游(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作邑(当县令)
(30) 发生,发作 [occur;break out]
冻风时作。——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作则飞沙走砾。
此疫作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31) 发出,放射 [emit;give out]
泠泠作响。——吴均《与朱元思书》
振奋作声。——《聊斋志异·促织》
有作其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百千齐作。——《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2) 发动 [start;launch]
一夫作难而匕庙隳。——汉· 贾谊《过秦论》
(33) 像;似(唐宋时期出现的) [be similar; like]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4) 通“诅”( zǔ )。咒诅[curse;damn]
侯作侯祝。——《诗·大雅·荡》
下作之地,上作之天。——《管子·轻重己》。俞樾云:“两作字读为诅,古字通用。”
◎ 作的拼音: zuò
〈词性:名〉
(1) 作品;文章 [work]
临摹旧作。——蔡元培《图画》
理想派之作。
(2) 又如:遗作;译作;新作
(3) 事情,事业 [affair]
利用为大作。——《易·益》
毋以小谋败大作。——《礼记·缁衣》
(4) 措施;办法 [measure]
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后汉书》
(5) 另见 zuō
作案、作罢、作伴、作保、作弊、作壁上观、作别、作成、作大、作东、作对、作恶、作恶多端、作法、作法自毙、作废、作风、作复、作梗、作古、作怪、作合、作计、作家、作假、作价、作奸犯科、作茧自缚、作件、作践、作劲、作客、作困兽斗、作乐、作脸、作料、作乱、作美、作难、作难、作孽、作弄、作呕、作派、作陪、作品、作情、作曲、作人、作色、作势、作誓、作手、作数、作死、作算、作祟、作态、作痛、作威作福、作为、作伪、作文、作物、作息、作学问、作眼、作痒、作业、作业本、作揖、作俑、作用、作缘、作乐、作贼心虚、作战、作者、作证、作主、作准、作作索索
醋的拼音:cù(ㄘㄨˋ)
⒈ 一种调味用的液体,味酸:米醋。熏醋。
醋字UNICODE编码U+918B,10进制: 37259,UTF-32: 0000918B,UTF-8: E9 86 8B。
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酢
vinegar
形声:从酉、昔声
vinegar; jealousy, envy
详细解释◎ 醋的拼音: cù
〈词性:名〉
(1) (形声。从酉( yǒu ),声。从“酉”,表示与酒有关。本义:用酒或酒糟发酵制成的一种酸味调料)
(2) 同本义 [vinegar]。如:醋钵儿(盛醋用的陶钵);醋户(明代专门负责酿醋以供官府之用的民户)
(3) 酸味 [acidity]。如:醋味(指酸味的食物);醋浸曹公(酸梅的谑称)
◎ 醋的拼音: cù
〈词性:形〉
(1) 比喻嫉妒 [jealous]。如:醋八姐(妒妇);醋妒(吃醋,妒忌);醋性(忌妒心。多用于男女之间);醋劲(嫉妒的情绪。多用于男女之间)
(2) 旧时对文人的蔑称 [(of a poor scholar)miserable and shabby]。如:醋滴滴(讥讽文人出言吐语喜欢引经据典,语带之乎者也)
醋大、醋劲儿、醋酸、醋坛子、醋心、醋意